最新版2013管理基础知识 - 重庆事业单位 下载本文

第一节 决策概述

一、 决策的本质

决策是决策者为达到某种预定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制定出若干行动方案,对此做出一种具有判断性的选择,予以实施,直到目标实现。决策的简单定义就是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

从系统的观点看,管理决策是由决策主体、决策客体、决策理论和方法、决策信息和决策结果等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二、决策的分类与原则 (一)决策的分类

1.按决策目标的影响程度不同,可分为战略性决策和战术性决策

2.按决策问题的重复程度不同,可分为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3.按决策条件的可控程度划分,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 4.按参与决策的决策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

此外,根据决策目标的多寡,决策可以分为但目标决策与多目标决策;根据决策涉及时间的长短,决策可以分为长期决策、中期决策和短期决策;根据决策者在管理系统中所处的层级不同,决策可分为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根据决策思维的方法不同,决策可分为经验决策和推理决策;根据决策中可选方案的数量不同,决策可分为开关式决策(两种可选方案中选一种)和旋钮式决策(在多种可选方案中进行选择)。 (二)决策的原则

1.满意原则。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非“最优”原则。

2.系统原则。决策者要从战略的高度去决策。

3.信息原则。管理者在决策时离不开信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水平。 4.预测原则。指通过科学的预测,对未来事件的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描述和分析,做出有根据的假设和判断,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准则。

5.比较优选原则。由于任何决策的后果均有利弊,所以决策者只能在方案的利弊之间进行合理选择。

6.反馈原则。指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和实践结果,对初始决策做出相应的调整或改变,使决策趋于合理的原则。反馈原则是实现动态平衡、提高决策质量及实现决策科学化的保证。

7.效益原则。决策不能不做成本效益分析,其目标是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较高的收益。当然,这种收益不能单纯以金钱作为衡量标准。决策既要讲经济效益,也要讲社会效益。 三、决策的基本步骤

每一项决策,其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一般来说,一个较为合理的决策程序应设计以下环节:

1. 问题的发现和诊断 2. 确定目标

3. 拟定备选方案 4. 分析方案

- 9 -

5. 选择方案

在方案选定以后,管理者就要制定实施方案的具体措施和步骤。一个方案的实施可能涉及较长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形势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管理者要不断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以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同时,由于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管理者要不断修正方案来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对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原先目标确实无法实现的,则要重新寻找问题或机会,确定新的目标,重新拟定可行的方案,并进行评估、选择和实施。 四、决策的主要方法

近几十年来,现代决策技术发展了大量的决策方法,对于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决策方法。在决策环境是确定性的情况下,组织能够对未来自然状态的信息确切把握,即每个行动方案达到的效果可以确切地计算出来,从而可以根据决策目标做出肯定抉择的决策。对于这类问题的决策,可以应用线性规划等运筹学方法或借助计算机进行决策。除此之外,人们可以使用直观法和比较决策法。直观法在备选方案变量很少、计算方法简单时使用,将资料和数据列表直接对比,选出最佳方案。比较决策法是在未来事件自然状态完全确定的情况下,按照一定的数学模型计算后进行比较的方法。如经济批量法、盈亏平衡点法、投资回收期法等。

在风险性状态下,人们面临风险性决策。风险性决策是指未来事件的自然状态不能肯定,但是发生概率为已知的决策,又称随机性决策。

在不确定性情况下,不确定型决策一般要依靠决策者的个人经验、分析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借助于经验方法进行决策。

(一)确定型决策方法—盈亏平衡点法。盈亏平衡点法又称量、本、利分析法,它是根据对业务量(产量、销售量、销售额)、成本、利润三者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综合分析,用来预测利润、控制成本的一种数学分析法。它的核心是盈亏平衡点的判断。盈亏平衡点是指在一定的销售量下,企业的销售收入等于总成本,即利润为零。以盈亏平衡点为界限,销售量大于盈亏平衡点,则企业盈利,否则企业将面临亏损。 (二)风险型决策方法—“决策树”法。“决策树”法就是把决策过程用树状图来表示。树状图表现了两种不同的决策环节,一种是主观抉择环节,即决策者主观意志起作用的环节;另一种是客观抉择环节,即客观环境的随机性起作用的环节。 (三)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1.保守法(小中取大法):选择在最差自然状态下收益最大的方案作为所要选择的方案。 2.冒险法(大中取小法):选择在最好自然状态下收益最大的方案作为所要选择的方案。 3.折中法:折中法是采用乐观系数来评价最大收益值和最小值,计算出各个方案的折中收益值,然后选择折中收益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第二节 预测

一、 预测的含义

所谓预测,就是立足于过去和现在,预计和推测事物发展的未来。

预测与决策的关系:预测的发展首先来自与决策的需要,其目标就是为决策提供合理的依据。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正是预测所要解决的问题,预测的内容会随着决策的

- 10 -

不同需要而有所变动。 预测的程序: 1. 确定预测目标

2. 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应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 选择预测方法—选定适当的预测方法是预测的关键。 4. 评价预测结果 5. 编写预测报告 二、预测的主要方法

按方法本身的性质划分,可以将预测方法分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两大类。 (一) 定性预测方法

定性预测方法,也称经验判断法,是对预测对象进行定性分析时使用的方法。定性预测的数据或结果,往往不是依据历史统计数据直接计算获取的,而是充分发挥人的智慧、经验的作用,依据直观材料、人的实践和主观判断得到的预测结果。这类方法的特点是直观简单、费用较低,但需要预测者具有丰富的经验。定性预测的主要方法有: 1. 专家调查法

该方法又分为专家个人调查法和专家会议调查法两种形式。

专家个人调查法的优点:专家可以不受外界的影响,没有心理和其他压力,使专家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实地反映专家的意见。缺点:依靠专家个人判断会受专家知识、经验、观念及占有资料等因素的影响,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专家会议调查法的优点:提供的信息量大;考虑的因素全面;通过交流思想,相互启发,有利于集思广益,预测的准确性高。缺点:参加会议的专家易受会议的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 2. 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20世纪60年代初没过兰德公司的专家们为避免集体讨论存在的屈从于权威或盲目服从多出的缺陷提出的一种定性预测方法。

德尔菲法同常见的召集专家开会、通过集体讨论、得出一致预测意见的专家会议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德尔菲法能发挥专家会议法的优点:①能充分发挥各位专家的作用,集思广益,准确性高;②能把各位专家意见的分歧点表达出来,取各家之长,避各家之短。同时,德尔菲法又能避免专家会议法的缺点:①权威人士的意见影响他人的意见;②有些专家碍于情面,不愿意发表与其他人不同的意见;③出于自尊心而不愿意修改自己原来不全面的意见。

德尔菲法的缺点是由于专家一般时间紧,回答总是往往比较草率,加之预测主要依靠专家,因此归根到底仍属专家们的集体主观判断。同时,在选择合适的专家方面也较困难,征询意见的时间较长,对于需要快速判断的预测难于使用,此外,费用较高。 (二) 定量预测方法

定量预测法,又称分析计算法或统计预测法。它是在占有比较完整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数据的亨利分析,运用一定的模型或公式对预测对象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定量测算的一种方法。定量预测是建立在历史数据和资料以及目前的信息基础上的预测,

- 11 -

他往往不是主观判断,而是充分发挥历史数据的作用。因而,定量预测的结果比定性预测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定量预测方法有很多种,按照处理资料的不同,可分为时间序列法和因果预测法。

1. 时间序列法

时间序列法,又称历史延伸法或外推法。这种方法是将一经济变量,如销售额等历史数据,按照时间顺序加以排列,然后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使其向外延伸,预计市场的未来变化趋势,确定未来的预测值。

时间序列法包括简单平均和加权平均两种形式。简单平均是指按照时间顺利发生的若干结果加以简单平均,并以这个平均值作为下一阶段的预测值;加权平均是指根据各期实际值对预测值的影响大小,分别进行加权,并以加权平均值作为下一阶段的预测值。 2. 因果预测法

因果预测法,是根据历史资料,并通过充分的分析,找出要预测因素与其他因素之间明确的因果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各有关因素之间内在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建立相应的因果数学模型来进行预测,比如回归分析法,即根据相关因素的大量实测数据来近似地确定变量间函数关系的分析方法。

第三节 决策与心理

一、 决策中的常见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是指大多数人在相同的情况下或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应的现象,它具有普遍性,也具有差异性。心理效应多表现为认识事物的偏见,具有消极作用。这种心理局限造成的认知偏差对决策过程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正确认识这些心理效应及其行为取向,无疑会有助于提高决策的质量。 1. 光环效应(晕轮效应)

光环效应是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有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光环效应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极端和绝对。“情人眼里出西施”、“一俊遮百丑”、“爱屋及乌”。

避免光环效应影响决策,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不要过早决断,要尽可能对各种方案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第二,及时注意自己是否全面看呆了每一个方案,特别是对自己偏向和反对的方案。 2. 首因效应(先头效应)

首因效应是由第一印象(首次印象)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倾向,许多人称之为“第一感”。在心理学上,首因效应指的是在有效交往过程中,社会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对知觉者的影响作用。现实生活和社会心理学实验证明: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今后交往中的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 3. 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者的影响作用。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