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 下载本文

宽带网络课程设计

ATM网络技术分析

电信08-2班 王英丽 学号:0806110220

[摘要]: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服务的丰富和普及,使得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

方面日益依赖于网络,ATM网络技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灵活的网络接入方式有效地利用带宽并支持未来各种新业务需求。本文先简单介绍ATM基本概念,信元结构及原理,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发展前景等来详细论述的。

[Summar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rich and universal access of

network services, social production, all aspects of life increasingly rely on the network, ATM networking technology plays a pivotal role. Efficient use of bandwidth network access in a flexible manner and support the future of the new business requirements. This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ATM basic concepts, cell structure and principl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prospects to elaborate.

[关键词]:ATM网络 基本概念 发展前景 论述

[Keywords]:ATM network basic concept development discussion

一、ATM基本概念

ATM信元是固定长度的分组,信头主要完成寻址的功能;信息段用来装载来自不同用户,不同业务的信息。话音,数据,图象等所有的数字信息都要经过切割,封装成统一格式的信元在网中传递,并在接收端恢复成所需格式。由于ATM技术简化了交换过程,去除了不必要的数据校验,采用易于处理的固定信元格式,所以ATM交换速率大大高于传统的数据网。另外,对于如此高速的数据网,ATM网络采用了一些有效的业务流量监控机制,对网上用户数据进行实时监控,把网络拥塞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小。对不同业务赋予不同的\特权\,如语音的实时性特权最高,一般数据文件传输的正确性特权最高,网络对不同业务分配不同的网络资源,这样不同的业务在网络中才能做到\和平共处\。 ATM是一种异步转移模式。异步是指ATM统计复用的性质。转移模式是指网络中所

1

宽带网络课程设计

采用的复用、交换、传输技术,即信息从一地转移到另一地所用的传递方式。在这种转移模式中,信息被组织成信元(cell),来自某用户信息的各个信元不需要周期性地出现。因此,ATM就是一种在网络中以信元为单位进行统计复用和交换、传输的技术。为了简化网络的控制,ATM将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交给终端去做,不需逐段链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因此,ATM结合了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点,即ATM兼顾了分组交换方式统计复用、灵活高效和电路交换方式传输时延小、实时性好的优点。能在单一的主体网络中携带多种信息媒体,承载多种通信业务。

二、ATM的信元结构及原理

ITU对ATM的定义是:ATM是一种异步转移模式。异步是指ATM统计复用的性质。

转移模式是指网络中所采用的复用、交换、传输技术,即信息从一地转移到另一地所用的传递方式。在这种转移模式中,信息被组织成信元(cell),来自某用户信息的各个信元不需要周期性地出现。因此,ATM就是一种在网络中以信元为单位进行统计复用和交换、传输的技术。

ATM采用异步时分复方式,将来自不同信息源的信元汇集到一起,在缓冲器内排队,队列中的信元根据到达的先后按优先等级逐个输出到传输线路上,形成首尾相接的信元流。具有同样标志的信元在传输线上并不对应着某个固定的时隙,也不是按周期出现的。异步时分复用使ATM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任何业务都按实际信息量来占用资源,使网络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此外,不论业务源的性质有多么不同(如速率高低、突发性大小、质量和实时性要求如何),网络都按同样的模式来处理,真正做到完全的业务综合。为了提高处理速度、保证质量、降低时延和信元丢失率,ATM以面向连接的方式工作。通信开始时先建立虚电路,并将虚电路标志写入信头,网络根据虚电路标志将信元送往目的地。虚电路是可以拆除释放的。在ATM网络的节点上完成的只是虚电路的交换。为了简化网络的控制,ATM将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交给终端去做,不需逐段链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因此,ATM结合了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点,即ATM兼顾了分组交换方式统计复用、灵活高效和电路交换方式传输时延小、实时性好的优点。能在单一的主体网络中携带多种信息媒体,承载多种通信业务,并且能够保证QoS。ATM交换分为VP交换和VC交换两种。VP交换指在交换的过程中只改变VPI的值,透传VCI的值,而VC交换过程中VPI、VCI都改变。

2

宽带网络课程设计

三、ATM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ATM技术的特点:(1)ATM作为电信网的一种新技术,不仅适用于高速信息传送和对服务质量(QoS)的支持,还具备了综合多种业务的能力,以及动态带宽分配与连接管理能力和对已有技术的兼容性。(2) ATM的综合能力ATM以信元的方式传送信息,与业务的特性、比特率无关,只要将各类业务的信息在入网时转化为统一格式的信元,就可以在网络中进行传输与交换,因此,高灵活性使之具有各种综合能力。(3)灵活的动态带宽分配与连接管理能力。(4) ATM对已有技术的兼容性ATM作为一项独立的技术充分考虑了与已有技术的融合。

2.存在问题:目前,ATM技术已经进入了实用化阶段,商用化ATM产品大量出现,很多国家已建设了ATM骨干网络,并提供多种高速、实时业务。ATM的应用同时也进入到局域网、无线网络和卫星网络等领域。但是,以ATM为基础的B-ISDN的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各国的B-ISDN发展也不平衡。除政策原因外,还存在技术原因:(1)ATM技术还无法经济地支持话音等低速率业务。人们期望ATM技术能够同时支持话音和数据业务,但不够灵活的适配方式以及由ATM网引入的相对较大的时延使得ATM对话音业务的支持不能令人满意;(2)尽管ATM技术的标准已经基本齐备,但部分技术内容仍不完善,限制了ATM网络作为整个主干网络为用户提供端到端可保证QoS和灵活业务的能力,特别是在网络管理、业务量控制及对无连接数据业务的支持等方面还需做大量工作;(3)ATM的统计复用特性使业务量特性变化繁多,基于业务量统计特性的控制也就变得愈发复杂,因此ATM的流量和拥塞控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4)网络技术的发展使ATM技术受到了来自其它技术的竞争,如千兆比以太网的出现使ATM技术更难在局域网范围内得到采用。目前还没有针对于ATM的“致命应用”。

针对这些问题,致力于ATM的研究者们已经开展了很多工作,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这些努力包括:简化信令和网络控制;提出新的ATM适配方式;将ATM技术与IP、智能网(IN)、网管相结合,以灵活提供各种业务。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拓宽了ATM技术在宽带通信及互联网中的应用,也使该技术能够在窄带业务(帧中继、PSTN/N-ISDN等)领域发挥优势。

四、ATM的发展及应用

1.ATM支持话音技术的研究:在电信网中,从用户数的角度考虑,传统的电话用户仍

3

宽带网络课程设计

将占主导地位,因此,ATM必须考虑如何支持话音的问题。ITU-T在1997年9月年通过了支持话音业务和短分组业务适配的第二类ATM适配层协议AAL2 I.363.2建议在1999年2月通过了面向话音业务的建议I.366.2用于中继的AAL2业务特定会聚子层SSCS,并于1997年12月通过了支持AAL2交换的信令协议建议Q.2630.1(AAL2信令协议-能力集1),基本完成了ATM支持话音业务的标准化工作。采用AAL2协议来支持话音业务不论是效率方面,还是时延性能方面,都要优于IP电话。AAL2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以低时延的性能支持话音和其他实时业务传送,用于PSTN或其它网络的中继传输;(2)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在BS和MSC之间以AAL2协议支持低速话音和数据信息的传送;(3)用AAL2交换机代替ATM交换机(ATM层仅提供PVC交叉连接功能),提供端到端的ATM话音和数据业务。

2.简化ATM技术的研究:ATM技术的缺点之一就是网络的复杂性,为了推动ATM技术的应用,就必须对ATM技术进行简化和优化,以达到简化网络,降低网络成本的目的。目前,I-TUT和ATM论坛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例如目前I-TUT正在制定的ATM轻型信令标准就是为了简化原有复杂的信令标准,以降低网络的复杂性。另外,在流量控制、网络管理等方面也都有需要进行相应的研究工作。技术的缺点之一就是网络的复杂性,为了推动ATM技术的应用,就必须对ATM技术进行简化和优化,以达到简化网络,降低网络成本的目的。目前,I-TUT和ATM论坛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例如目前I-TUT正在制定的ATM轻型信令标准就是为了简化原有复杂的信令标准,以降低网络的复杂性。另外,在流量控制、网络管理等方面也都有需要进行相应的研究工作。

3.ATM与IP技术的结合:以IP为基础的Internet的发展出乎许多人的预料,短短几年内已迅速席卷了全球,对传统的电信运营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时引发了一场关于未来信息高速公路是以B-ISDN为基础还是以Internet为基础的争论。计算机业界一致看好Internet。但无论如何,Internet原本是为了把已存在的众多局域网络连接成一个统一的网络。随着网络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网络的业务类型不断增加以及网络用户的增长,Internet中必然会出现网络拥塞、带宽资源紧张和用户质量下降等问题,因此Internet网络终究要实现宽带化。Internet要使用公共通信网资源,仅仅依靠IP协议并不能解决传输宽带化的问题,还要解决怎样利用新的传输设备来提供高带宽。

ATM技术的出现为Internet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IP技术只有与ATM技术相结合才可能在Internet上提供大范围的宽带业务。目前,电信和Internet业界都已认定未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