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恩论 下载本文

第一章 救恩的观念

一、 什么是救恩? 二、 救恩的重要性 三、 救恩的开始。

对于救恩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救恩开始于基督徒认罪悔改的那一个事件;有的人认为救恩是一个过程中;而有的人认为救恩是将来的事情。

四、 为什么需要救恩?

垂直方面来说因为在亚当里面我们都是罪人,与神隔绝,都是没有希望的人,唯有在主耶稣的救恩中才能够恢复和神的关系;水平方面来讲,在罪恶中的人以自我为中心,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斗争,产生犯罪的事情,处在罪恶中的人会有罪疚感,良心的不安、自卑、缺乏安全感。

五、 救恩的获得?

救恩通过信心获得,信心使基督所完成的工作在我们的身上发生功效;救恩还可以通过

我们领受圣餐获得,通过圣餐我们得到从神来的信心,给我们带来安慰和帮助。当我们个人得到救恩后,发生改变的生命再去影响更多的人接受主,以至于整个社会环境都能够被改变。 六、 救恩的范围

只有那些真正相信耶稣基督为救主的人,不在于是否属于哪个教堂,不在于是否是三自教会还是家庭教会,也不在于是否基督教还是天主教。并且圣经教导我们,将来不仅人类会得救,并且万物都要脱离罪恶的辖制(参罗8:18-25)

第二章 当代的救恩观念

一、 解放神学

1、 解放神学可以分为黑人、妇女和第三世界三类。

2、 救恩观:解放神学认为社会的基本问题是无权阶级受资产阶级以及权贵的剥削和压迫,所以救恩就是从压迫和剥削中获得解放。

3、 罪论:认为社会的罪也是需要解决的,解决了社会的罪,个人自身的罪就能够得到解决,所以解放神学认为罪恶是由环境造成的。他们认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白人对黑人的歧视、社会对妇女的歧视、社会上贫富差距的扩大都是罪恶,必须解决。而解决的方式不排除用政治、斗争、革命的方式。这与传统的神学认为以谦卑、顺服胜过罪恶不同。

4、 圣经观:解放神学认为圣经认同受压迫的人,以色列的历史就是一部解放的历史,并且主耶稣也偏向社会底层的人们。 5、 教义观:解放神学也关注传统神学的各种教义,不过都是从解放神学的视角解读。 6、 上帝观:解放神学认为上帝不是不可变的存在者,乃是改变自己,道成肉身亲自与贫困的人们认同,亲自关心贫困人们的上帝。 二、 存在神学

1、 哲学基础:存在哲学。存在主义代表人物: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认为:“知识分两部分,客观知识和主观知识。客观知识由能够

正确反映所表达的对象的观念组成,客观知识各种自然科学所关注的。主观知识所关注的是求知者在寻求知识的主观参与和内在感情。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是两个领域,主观知识不能够当做客观知识的基础,我们即使对一个事物有很丰富的客观知识,但是不一定能够有丰富的主管知识。并且在寻求客观知识的时候,主观知识会影响客观知识。海德格尔还认为真实和非真实之间是有差别的,人应该寻求真正的自己,而不是随波逐流,人要做真实的自己,不要活在别人的希望中,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认识到自己的有限。

2、 圣经观:认为圣经本质不是关于神或者人状况的真实记载,它给我们的是主观历史而非客观历史(如果按这种说法,我们人类的历史都是主观历史,而客观历史却无法寻找,因为人参与就会有主观的因素)。圣经所记载的也许不是真实的历史,但是门徒真实的感受,是历史事件对门徒造成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