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A项,不饱和KNO3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溶质硝酸钾;B项,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时,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直到达到饱和状态;C项,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时,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不再溶解;D项,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硝酸钾不能无限溶解。故选C。 5.【答案】D
【解析】A项,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能把油污分解成很小的微粒,容易被水冲洗掉,所以常用来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正确;B项,聚乙烯塑料具有可塑性,加热后能熔化,所以可以用加热挤压的方法封口,正确;C项,由于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天然气泄漏报警器应安装在灶台的上方,正确;D项,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错误。 6.【答案】B
【解析】A项,溶液中溶剂不一定都是水,如碘酒中溶剂为酒精,正确;B项,可燃物要燃烧,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充足的氧气接触,二者同时满足,缺一不可,错误;C项,因为点燃可燃性气体与氧气的混合物可能会发生爆炸,故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正确;D项,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正确。 7.【答案】D
【解析】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A项,温度不变时,不管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
9
液,加入水,溶液都变稀,错误;B项,取少量该溶液,降温至10 ℃时,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有晶体析出,错误;C项,取少量溶液升温,不管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都无氯化钾晶体析出,错误;D项,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钾晶体,晶体不再溶解。所以,该溶液为饱和溶液,正确。 8.【答案】D
【解析】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说明装置内压强减小,有可能是温度降低造成的,D项硝酸铵溶于水吸热造成温度降低符合题意。 9.【答案】A
【解析】A项,从溶解度曲线图看,t1℃时,甲、乙、丙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乙>甲>丙,物质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温,它们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质量不变,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这样溶质析出,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乙>甲>丙,正确;B项,在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只能说等质量甲、乙两饱和溶液中含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没说溶液的质量是否相等,错误;C项,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会有晶体析出,溶液仍然饱和,错误;D项,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所以要从含有少量甲的乙溶液中得到较多的乙晶体,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错误。故选A。 10.【答案】D
【解析】A项,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是非常浓的溶液,也可能为稀溶液,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错误;B项,浓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是很稀的溶液,错误;C项,在一定温度下,增加该溶质,
10
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为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错误;D项,在一定温度下,增加该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正确。 11.【答案】A
【解析】A项,配制1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葡萄糖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葡萄糖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正确;B项,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葡萄糖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葡萄糖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错误;C项,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需葡萄糖的质量=150 g×5%=7.5 g,错误;D项,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所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小,错误。故选A。 12.【答案】A
【解析】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①②④⑤。故选A。 13.【答案】D
【解析】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可知。A项,升高温度能使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正确;B项,在t1℃时,M点表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C项,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正确;D项,在t1℃时,50 g水可以溶解25 g甲物质,说法错误,因为在t1℃时,50 g水只能溶解12.5 g甲物质,错误。 14.【答案】D
11
【解析】溶解度的四要素:一定温度,100 g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谈溶解度时四个条件要同时具备才有意义,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符合溶解度的概念,D选项中温度不确定,所以说法是错误的,故选D。 15.【答案】B
【解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A项,氯化钠能溶解到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溶液,正确;B项,植物油不能溶于水,把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只能形成乳浊液,错误;C项,白糖能溶解到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溶液,正确;D项,碳酸钠能溶解到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溶液,正确。故选B。 16.【答案】D
【解析】A项,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错误;B项,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条件:同一温度、同一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错误;C项,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温度、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错误;D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正确。故选D。 17.【答案】(1)减小 (2)>
【解析】(1)由20 ℃时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比较氨水的溶质质量分数由4%至28%不断增大时溶液密度的变化,判断此时随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氨水的密度的变化规律;
(2)利用向一定量的溶液中加入等质量水可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一半,通过判断100 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硫酸与所加入100 mL水的质量关系,可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