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十册全册教案(64页) 下载本文

到春天。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下节课到玉澜堂去看看。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继续学习第三、四自然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气息与儿童的旺盛生命力。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投影片、教学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教学过程

一、过渡

这节课,我们继续寻找春天。 二、学习第三第四段。

1、自由读第5自然段,提问: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

2、指名回答:春天在玉澜堂的院落里,在玉澜堂庭院的几棵大海棠树上。 春天是什么样子?

出示句子,学生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3、完成课文后的练习5(2):这句话中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这使你觉得怎么样? 4、学生交流。

5、教师范读第6自然段。

学生圈出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6、指名尝试背诵。

7、指名读第7自然段。分角色读。 8、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提问:“朋友,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指名回答:春天在儿童多的地方!春天在儿童身上! 教师引读课文。 10、齐读第四段。

(1)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 2)出示句子:

当你春游时,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愿意吗? 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11、完成课后练习5(3):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12、学生讨论交流。

13、练习背诵第7——9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7——9自然段。 2、默写词语。

板书设计: 2、只拣儿童多处行 颐和园门

祝老师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知春亭畔

湖面湖边 儿童多处就是春 玉澜堂

(花儿——儿童)

祝老师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3.早

学习目标:

1、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理解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试背描写梅花的句子。 2、通过阅读、思考,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 3、在阅读中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找出文中描写梅花的句子,并理解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2.学习课文第一、二两段。 教学准备

三味书屋内陈室的挂图、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谈论“早” 1、 教师板书:早 2 、 设问:想到什么? 3、 揭示课题,齐读

4、 设问:最想了解什么?

5、 教师归纳小结:为什么要用“早”做课题?“早”有什么来历?含义是什么? 二、 初读课文,了解“早”

1、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读准生字词的读音,并能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有不懂的做上记号,可以问问同桌,还不能解决的准备提问。 2、 指名读文,相机正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 汇报自己读懂的地方,并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 汇报自己在读文过程不懂的地方。 5、 师生通过读文、讨论等方式共同解决。 五、指导书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继续学习课文第二段。

2.着重理解作者写梅花的用意,以及鲁迅先生事事早,时时早的精神。 教学准备 投影文字 教学过程

祝老师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一、复习导入

二、 选读课文,感悟“早”

1、 在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哪节?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节? 2、 指名读学生自己选定的小节,感情朗读汇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学生一般都是选择第五节和最后一节,重点指导学生朗读)

四、 精读课文,品悟“早”

1、 课文哪几节与“早”有关?(5~8小节)

2、 精读5~8小节,课文一共写了哪几种“早”?

3、 品评两种“早”的异同。请同学们任选一种“早”进行批注式阅读,如“你读懂了什么?”或者“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等。可在文章的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发现等,准备汇报。 4、 根据学生汇报的顺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A、 学生汇报第五节的内容:

a、 这一节主要写了梅花的冰清玉洁的韵致和梅花开花的早。 b、 课文写的梅花美吗?理解“冰清玉洁”,能通过你的读使我们感受到吗? c、 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d、 这么美的文字,你愿意记在自己的心里吗?

e、 课文为什么要写梅花的“冰清玉洁”和开花时的早? B、 学生汇报第六节:

a、 这一节主要写了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 b、 说说自己读完后有什么样的感受? c、 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d、 你觉得这个“早”字与写梅花有联系吗? e、 交流、讨论。

f、 师生经过交流、讨论,达成以下共识:一借梅花的冰清玉洁来形容鲁迅的品德高尚; 二借梅花的开花早说明鲁迅为了革命事业时时走在时间的前面,奋斗了一生。 五、联系实际,深化“早”

1、 师小结过渡,并引读最后一节。 2、 “东风第一枝”指的是什么? 3、 学到这儿,你最想说什么? 六、图文对照,联系“早”

1、 再读课文,了解写作的顺序。

闻到清香——了解清香来源——梅花的特点——想到书桌上“早”——要珍惜时间,学做梅花 2、 图文对照,了解三味书屋的方位。 3、 自由练说,指名说。 4、 试对教室练说。

七、总结课文,升华“早” 作者由蜡梅的清香纯净引出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进而彰显鲁迅“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人格品质,希望同学们也能像鲁迅先生那样,勇做“东风第一枝”! 板书设计 3.早

梅花开得早,冰清玉洁

以花喻人

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祝老师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