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毕淑敏创作中的生命关怀 下载本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毕淑敏创作中的生命关怀

作者:王畅

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32期

摘 要: 女作家毕淑敏的小说创作,在当代的文学创作中以独特的创作特色成为一道绵长而亮丽的风景线。在小说创作生涯中,她以中国人的禁忌话题——死亡作为其创作的主题,以此唤醒人们的死亡意识。毕淑敏对生命意识和女性意识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从而共同构成了她小说中独特的生命关怀。

关键词: 毕淑敏 生命关怀 女性意识

生与死,是人类生命链条上两个完全对立却又共同存在的环节。然而,作为人类追求生命永恒的夙敌——死亡,却因它是对生命的否定与存在的消解而被人们所憎恶。在生命的发展历程中,尽管人们正一步一步走近死亡,却常常有意无意地忽略它的存在,被动地等待死亡的到来。“死亡”,成了令人心生恐惧与神秘的字眼。

在中国文学创作中,很少有作家愿意用大笔墨涉猎死亡——这个中国人历来都忌讳的话题,而当代女作家毕淑敏却执著于对死亡的描绘,并不停地苦苦探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在文学创作中,她以对生命的热爱与思考,对女性意识的勘探,以悲壮而大气的创作风格为20世纪90年代的文坛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直面生与死的思考

一直以来,中外文学创作无论在生死观念上,作家之间存在多大的分歧,但是对死亡的透视已经成为共同约定的话题,不同的作家、不同的视角、不同的阅历所表现的情感的价值取向和生死观却各不相同。20世纪80年代末,毕淑敏相继以军旅生活为背景的“昆仑系列”作品《昆仑殇》、《补天石》、《阿里》开始引起文坛的广泛关注。近二十年来,毕淑敏小说的题材选取在“昆仑经历”的系列作品与新体验小说《生生不已》、《女人有约》两种题材交互耕耘。纵观毕淑敏的众多小说创作,我们不难发现她的小说里都有一条清晰的主线——生命与死亡。毕淑敏把死亡作为结构故事的精神脉络,站在宏观的视角对个体生命进行审视与思索,充满了对生命的无限关怀。毕淑敏用作品帮助我们探索到人类应该具有的对生命存在的认识:畏惧死亡是人类生命的本能,而生命则是向着死亡而存在的。

生命是万物存在的核心机制,更是古今中外、古往今来人类世界永恒的话题。作为与“生”截然分开的“死”却因其是对存在的消解和人类追求生命永恒的宿敌而被人们所拒绝谈论。 自古至今,“死亡”这一词汇在中国人的话题里都是最忌讳的。人们拒绝谈论死亡,这是很多人普遍存在的心态。虽然生与死都是人类生命链条上的一环,然而,生命是“生命链条中的精致的小环”,而死亡则作为对生命的否定,却是生命链条上的最后一环,是人类生命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