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709 下载本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代码:03709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一、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

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2、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

的矛盾。

3、 1825年发生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4、 资本主义矛盾的激化,在阶级关系上表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

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①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先后两次举行武装起义,明确

提出了“建立共和国”的口号。 ② 1836年,在英国开始了宪章运动。

③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的工人发动了起义,提出了消灭私有制

的口号。

④ 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

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总之,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而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一项伟大任务。 二、 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 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还与当时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密切相关。

① 德国古典哲学形成于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德国古

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他的伟大功绩在于旗帜鲜明地批判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

② 英国古典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建立而无产阶级和资

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时期的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它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创始人是威廉·配第。 ③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指19世纪上半叶以圣西门、傅

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2、三个直接理论来源是同一历史时代的产物,它们之间不是彼此孤

立、互不相干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3、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是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三、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既然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经验的总结、科学成果的升华,它就必然随着时代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其自身。

①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

主义的发展者。

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

② 1847年7月发表的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发

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③ 马克思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写成了《资本论》于1867年出版

第1卷,马克思过世后,恩格斯组织出版第2、3卷。 ④ 恩格斯于19世纪70-80年代,系统地研究了自然科学中的哲学

问题,写成《自然辩证法》手稿,开辟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新领域。

⑤ 马克思、恩格斯过世后,列宁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在《国家与革命》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⑥ 马克思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逐渐形成了有中国

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并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毛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理论体系。

总之,马克思主义不是封闭僵化的理论体系,而是在解决时代和实践的重大课题中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性的认识,同时它又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在实践中不断认识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广阔道路。自觉植根于时代和实践的沃土之中,不断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要,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推进理论创新,成为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所以它能够并必将保持长久的生命活力。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本节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

一、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或者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对马克

思主义的创立起了主导作用,但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二、 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

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第三、 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

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第四、 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

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原则,政治经济学是通向实际生活的中介,科学社会主义则是运用哲学分析经济事实引出的结论。三者之间相互渗透、互相补充、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二、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

①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辩证法在本质上是革命的和批判的,整个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也是革命的和批判的。

②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以科学的理论形式反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2、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它不带任何偏见,清除一切狭隘性和片面性的弊端,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如实地认识世界,提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地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很多的,而且在其中任何一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再次,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性,不仅仅在于它揭示了社会艰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3、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科学性二者关系:

①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严格的科学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把革命性和科学性统一于一身,是因为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方向地趋势具有一致性。工人阶级的本性决定了它必须科学地认识世界。只有科学地认识世界,特别是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才能找到自身解放的道路,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不可分割的,科学性根源于革命性的要求,并且通过革命性表现出来;革命性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和基础,并且靠科学性来保证。二者内在地结合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之中,并且过一系列原理表现出来。

③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统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又反过来指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党的十六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第一, 与时俱进的含义。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

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首先,与时俱进要求人们高瞻远瞩,站在在时代的前列,立足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的特点,认真研究和探索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使我们的思想和理论充分反映时代的进步和历史发展的要求,体现时代特点和时代精神。

其次,与时俱进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我们的一切实际工作提供规律性的指导。

再次,与时俱进要求我们富于创造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提出新理论,开拓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把各项事业提高到新的水平。 第二, 坚持与时俱进的意义。

首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其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再次,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第三, 理论创新的长期性。

理论创新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 第四, 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性。

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必须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如果不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不可能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现状,更无法预见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当然也就无法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理想是人们关于未来的有实现可能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简言之,就是人的奋斗目标。 1 按内容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其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2 按目标的长短来分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

3 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辩证统

一的关系。

首先,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 其次,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4 树立科学的人生理想的意义。

科学的人生理想对于人的现实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首先,理想是人生航程的灯塔。理想作为人生向往和奋斗的目标,它一经确立,就会指引着人生前进的方向。特别是在人生处在重要选择的关键时刻,理想就象大海中的灯塔一样,给人们指明了前进的航向。

其次,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理想作为人生向往和追求的目标,它可以构成人们自觉行动的动机,成为实践活动的动力。理想比现实更美好,人们为了把美好的未来变为现实,势必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阻力,为此就要以坚韧的毅力、顽强的斗志、勇于拼搏的精神去奋斗。

再次,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人们的生活可以划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大面。物质生活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固然重要,健康充实的精神生活同样不可缺少,而理想便是精神生活的支柱。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如果没有理想的支撑,就会空虚、萎靡及至崩溃。一个有理想这个精神支柱,就可以使人生更充实,能在顺境中不骄不躁,在逆境中乐观豁达,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第三节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 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就是教条,它并不提供对一切问题的现成的答案。 二、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1、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①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有助于明确人生的意义、理想、目的、态度。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取向,以是否推动生产力发展,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为价值评价标准。

② 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马克思主义就仅有认识功

能,而且具有实践功能,并且突出地表现为实践功能。正确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③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

质、科学文化素质等。在各方面素质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起着统领作用。

2、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其次,这是由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决定的。学习马克思主义诉目的在于应用。不论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是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或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都是为了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

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的产物,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多方面的研究课题: 第一, 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第二,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第三, 经济全球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第四, 世界新技术革命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第五,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主,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是十分严肃、十分艰巨的工作,要有毅力,要勇于探索,要持之以恒,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作出理论创新,不是信手拈来、轻而易举的,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简单化、庸俗化。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1、世界的本质问题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

①哲学是世界观的体系。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

③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要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属于可知论;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能认识的,属于不可知论)

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如何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2、在世界的本质问题上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一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二元论。

笛卡尔是二元论的著名代表。他认为,物质实体是有广延性的、被动的、不能思想的。心灵是没有广延性的、能动的、能思想的。物质和心灵是各自独立的。

一元论有两种: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同之处在于二者分别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

贝克莱提出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我国宋代哲学家陆九渊提出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的“心外无物”,“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等,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唯物主义哲学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①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说”

②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当时在自然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原子论为依据,把原子看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物质单位。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四个明显的局限性:一是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企图用力学原理解释一切现象,甚至把人和动物都看成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器,因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称机械唯物主义;二是形而上学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质上是不发展变化的,三是直观性,它对待世界、认识,都缺乏实践的观点;四是不彻底性,它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三个历史形态,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高形态。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说明了世界的本质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思想是:第一,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第二,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第三,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本身构成了整个世界。

人和人类社会是客观的。首先,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是客观物质过程;其次,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二)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肯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先在性,就同把物质说成是意识的产物的唯心主义根本区别开来。

第二、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物质具有可知性。

第三、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⑴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肯定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的主体,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前者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后者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承认物质绝对运动,同时也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

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相对静止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第一,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第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

承认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的意义:第一、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第二、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和生命现象的产生。第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⑵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四)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①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向前发展。即不是循环,更不是倒退,也就是具有不可逆性。

通常说的“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失落黄金有分量,错过光阴无处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等谚语,都说的是时间的一维性特点。

②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物质空间特性通常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第一,表现为每一个物体都有一定的体积。第二,表现为每一个物体都有一定的位置。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观点:时间和空间是内在统一不可分离的,四维时空要概念就是一个表示时间和空间相统一的概念;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世界上既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

(一)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毛泽东把实践规定为“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人在实践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

实践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类主体三种形式。 实践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客体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点: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二)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第一,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

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二重化,即分化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

第二,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 第三,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生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第一,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第二,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第三,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 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 世界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如果只见事物之间的区别不见联系,就会把本来有联系的事物孤立起来,孤立地看世界,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如果只见联系不见区别,就会抹煞事物之间质的界限,把世界看成是不分彼此的混沌状态,这是相对主义的观眯。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①联系是客观的。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②联系是普遍的。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

事物联系的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等 (二) 世界的运动发展

世界的万事万物,不仅是普遍联系的,而且是运动发展的。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第一,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第二,新事物优起于旧事物。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一个限难曲折的过程。这是因为:新事物的成长壮大需要经历一个由弱小到强大、由不完

善到比较完善的曲折发展过程;旧事物在一定时期内不有相当大的力量,总是对新事物加以压制和扼杀;社会历史领域内的新事物,被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和理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需要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历史过程。但是,不管经历怎样的限难和曲折,新事物必然会战胜并取代旧事物。 (三) 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它们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第二, 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第三, 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联系和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一系列其他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

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质量互变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范畴则提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为:

第一, 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第二,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第三, 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第四, 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二、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1)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其基本内容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也就是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

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这两重关系决定了矛盾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

(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①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这是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前提,矛盾的一方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形:其一是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其二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趋势,即矛盾双方在一定条年下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趋势,例如,福与祸、安与危、先进与落后、胜利与失败等等,无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敌对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固然属于矛盾斗争性的表面,生物体内的同化和异化的区别,社会生活当中人民内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同意见的争论和商讨等等,也都属于矛盾的斗争性的表现 (3)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 首先,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它的条件性。 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无条件性。

其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

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A、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2)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用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3)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B、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⑴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着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

⑵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C、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和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1)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2)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这个才能建立起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技术联系非常密切,在这种情况下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落后,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地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增加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各不相同,都有其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形式: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第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其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另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只有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出正确解决某一特殊矛盾的特殊方法,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而取得成功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如果割裂了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联系,就会导致“白马非马”的诡辩命题。 第二,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

第三,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的问题的精髓,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4、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是:首先,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主要矛盾转化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二) 质量互变规律 1、 质、量、度

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质。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属性是质的外在表现。属性是一事物和他事物发生联系时表现出来的质。

量是指事物存在我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量的规定性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量。

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

掌握事物的度对于认识和实践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数量限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所谓“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等等,都是要求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