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下载本文

罗底小学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

课题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4、梅花魂 备课人 程亚平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1 7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葬、腮”等13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梅花魂、缕缕幽香、腮边、白杭绸、甚至、华侨、衰老、手绢”等词语。 教学目标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3.通过情境感悟、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学习梅花的这种品格。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重难点 的思想感情。2.通过情境感悟、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学习梅花的这种品格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1、你能说说你对课文题目的理解吗? 2、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想了解些什么?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独立学习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做上标记。 4.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5.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描写了与梅花有关的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哪件事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合作探究 3、课文中的哪件事最能解开作者心中的疑问? 4、外祖父赞美梅花的这段话讲了哪几层意思?外祖父说的这段话中的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5、结合全文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梅花魂》一课以梅花为线索,课文由故乡梅花的开放引出了对挚爱梅花的外祖父的回忆,然后具体叙述了反映外祖父喜爱梅花、思念祖国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总结扩展 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产生了无尽的思念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请收集并诵读有关的诗文,并和同学进行分享 1、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 正重其事( ) 颇副盛名( ) 蜡月天气( ) 眷峦祖国( ) 好好宝存( ) 顶天力地( ) 2、.仿照句子“唯独书房里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实践应用 人碰也碰不得。”用“分外”写一句话。 3.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这两句话前后形成了明显的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起下文 吟诗落泪 珍爱梅图 板书设计 梅花魂 不能回国 眷恋祖国 首尾呼应 赠送梅图 递梅花巾 照应开头 教后反思

罗底小学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

课题 教学课时 单元一 口语交际 第一课时 备课人 程亚平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1 8 1.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2.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说出自己了解的大人们童年生活中有趣的事情,表现出学生自己的真教学目标 情实感。 3.引导学生以自己的耳闻目睹为基础,做到把内容讲清楚,讲具体。 4.在学生精彩的交流中,进行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 把故事讲述清楚,讲具体,并能注意表达方式,使其能引起听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交际与习作的能力。 重难点 通过收集反映大人们童年难忘生活的片断,讲述大人们的童年故事,使学生感到童年的纯真、美好,激发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的情怀。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1.童年,一首欢乐的歌,一个美好的梦,让人亲身经历,永不忘记。那么,在本单元的学习中,童年的趣事、乐事又给你留下哪些印象呢? 独立学习 2.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3.谈话揭题:人不知不觉就长大了,童年的记忆却伴随着人的一生。让我们走进大人们的童年岁月,了解他们小时候的故事。 1. 读教材13页,说说这次口语交际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2.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3.互相交流,说说这次口语交际可以选择哪些方面的内容来讲? 4.小组交流:本次口语交际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1)可以从这些方面提问:他们小时候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合作探究 社会生活中难忘的事情…… (2)提问的时候,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3)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一边听一边做简单的记录,不要随意打断别人。 (4)整理记录。 5、展示交流,评比优秀。 (1)利用课余时间,和自己周围的人进行交流,了解更多人的童年生活。 总结扩展 (2)搜集和阅读名家描写童年的作品,利用课余时间说给自己的同学或家人听。 推荐阅读:《笔墨童年》余秋雨 你爸爸妈妈叫给你听的童年最有趣的故事是什么? 实践应用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