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初二物理上学期知识点复习总结,推荐文档 下载本文

初二物理上学期知识点复习总结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声音无法在真空种传播,但是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传播的速度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介质的种类有关,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为固体、液体、气体。 例题1:某人在一次闪电发生后8s才听到相应的雷声,求闪雷处与他相距多远?

解:s?vt?340m/s?8s?2720m 答:闪雷处与他相距2720米。

例题2:百米赛跑时终点记时员应以发令枪冒烟作为记时开始点,如果某位记时员是以听到发令枪作为记时开始点,那么他所记的成绩会有怎样的误差?

解:t??sv100m?0.294s

340m/s答:他所记的成绩比真实成绩少0.294s,会误将运动员成绩提高。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声音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称为回声,回声与原声时间相差0.1s以上才能被人耳区分出来,一般需要距离障碍物17m以上。

例题3:海洋探测船利用声呐向海底一束超声波,10s后接收到回波(回声),请问此处海洋的深度。(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500m/s)

解:s?vt?1500m/s?10s?7500m 2答:此处海洋深度为7500米。 例题4:为什么教室中听不到回声? 解:s?vt?340m/s?0.1s?17m 2 答:听到回声须离障碍物17米以上,而教室长度不足17米,

故回声与原声重叠,无法区分出来。

6.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7.乐音通常是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

1 / 11

初二物理上学期知识点复习总结

有规律的。

8.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9.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10.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11.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12.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例题5:我们为什么能听到蜜蜂飞行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

答: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大概几百赫,发出的声音属于可听声,所以人能听到;而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只有几赫兹,发出的声音属于次声,所以人听不到。

例题6:为什么有的人向热水瓶中装开水时,眼睛不看也知道满没满呢?

答:凭听声音的音调。由于所听到的声音的声源是热水瓶中的空气柱,所以水越满、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例题7:简述挑选西瓜与挑选瓷器时所用物理知识的不同点。

答:挑选西瓜时,用手弹敲西瓜,利用生熟不同的西瓜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生的西瓜音调高、熟的西瓜音调低)来挑选;而挑选瓷器,用手弹敲瓷器,利用好坏不同的瓷器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来挑选。

第二章 光现象知识归纳

13.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例如:太阳、所有的恒星、点燃的蜡烛、开亮的电灯、正在使用中的电视机的荧屏、萤火虫、萤光棒等。而月亮、珠宝、钻石、放电影时的银幕、电子表的液晶等虽然发光却不是光源。

14.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15.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16.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2 / 11

初二物理上学期知识点复习总结

17.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18.小孔成像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如针孔照相机、夏天在树阴下的圆形光斑等。

19.与光的直线传播相关的现象及应用还有:影子、日食、月食,“三点一线”瞄准法、激光准直机(激光引导掘进机)等。

例题8:小明为了测旗杆的高度,他测出了自己的身高为1.6m,而他的影子长为0.8m;他同时又测得旗杆的影长为8m,求旗杆的高度。 解:因为是几乎同时测得的数据,所以物体的高度与影长是成正比的。所以有:

h人h旗杆=l人影l旗杆影,代入数据得:

1.6m0.8m,解之得:h旗杆?16m. ?h旗杆8m答:旗杆的高度为16米。

例题9:夏天在树阴底下会出现很多圆形的亮斑,它是什么?是怎样形成的?

答:它是太阳的像。它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间隙所成的实像,是小孔成像现象。因为太阳是圆形的,所以每个光斑都是圆形的。又因为树叶的间隙相对太阳的远距离来说,高度基本相当,所以圆形亮斑的大小都差不多。

20.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形象的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21.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22.光的反射定律:①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3.当光射到平面镜或其他光滑平整的表面时会发生镜面反射,当光射到粗糙的表面时会发生漫反射。黑板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电影幕布是发生了漫反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4.平面镜成像规律: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②想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③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由此规律可以得出:像与物体关于镜面来说是对称的。

25.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的像叫实像。例如:小孔成像。不是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的像叫虚像。例如:平面镜成像。光屏能够接到的像是实像。

26.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穿衣镜、房间的壁镜、

3 / 11

初二物理上学期知识点复习总结

口腔科医院检查病人牙齿时的反光镜、潜望镜等。

27.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建筑幕墙会反射太阳光,干扰驾驶员及居民生活;汽车前挡风玻璃将车内景物成像,干扰驾驶员驾驶等。解决办法:少用玻璃幕墙、注意建筑朝向;汽车前挡风玻璃倾斜设计、车内不开灯等。

28.球面镜为分凸面镜和凹面镜。凸面镜比平面镜成像范围广,视野广,被用于汽车观后镜、街角反光镜、山间急转弯处的反光镜等。而凹面镜可以将平行光会聚或将点光源发出来的光变为平行光,所以可用于太阳灶、手电筒和汽车前灯的反光碗等。

第三章 光的折射知识归纳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当光从疏质进入密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当光从密质进入疏质,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三线共面、法线居中、疏角大于密角)(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透镜:

①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② 光心(0):即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③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汇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

④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运用

1、试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3、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

②烛焰在焦点上;

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坐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4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