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μm 2 μm 图3.13 电子显微镜下黄铁矿的形貌
对黄铁矿作EDAX分析,结果见表3.6。
表3.6 煤矸石中黄铁矿相成分(At /%)
1 2
S 66.82 66.18
Fe 33.18 33,82
此矿物相的化学式为FeS2,为黄铁矿类矿物 3.3.5 锐钛矿的岩相特征分析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呈锥状、板状、柱状的矿物,如图3.14所示。
2 μm 2 μm 图3.14煤矸石中锐钛矿的显微结构
对该相作EDAX分析,结果见表3.7。
表3.7 煤矸石中锐钛矿相成分(At /%)
1 2
O 63.48 62.63
Ti 35.44 36.54
分析得此矿物相的化学式为TiO2。
3.4 煤矸石的工业分析
原料:煤矸石
仪器:SDTGA5000工业分析仪 TE-C610自动调温量热仪
实验方法:GB/T213-2008《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中的氧弹量热法 GB/T 214-2007《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中的艾氏卡法 结果和分析:
表3.8 煤矸石原料的工业分析
试样 1 2 3 平均值
Mad 0.53 0.43 0.41 0.45
Vd 12.52 12.65 12.46 12.54
Ad 58.08 58.13 58.02 58.08
FCad 28.87 28.79 29.11 28.92
Qd/ kCal·kg-1
3075.4 3080.2 3089.7 3082.6
注:试样1、2、3分别取自同一批煤矸石原料,
干基硫分(St,d /%)=3.47
4 浮选粗选条件试验
4.1 磨矿细度
选择合适的磨矿细度是确保获取高回收率、避免不必要的过磨现象、减少磨矿成本的首要前提条件。磨矿曲线见图4.1,试验流程图见图4.2,试验结果见表4.1。
10090磨矿细度(-200目%)8070 60504023456789101112 磨矿时间(min)
图4.1 磨矿曲线
原 矿 细度:变量 4000g/t;硅酸钠:1000g/t 石灰:5' 5' 煤油:250g/t 3' 2#油: 150g/t 粗 选 7'
精矿
尾矿
图4.2 磨矿细度试验流程图
表4.1 磨矿细度试验结果 磨矿细度(—200目%) 80 70 60 50 40 产品名称 精矿 尾矿 精矿 尾矿 精矿 尾矿 精矿 尾矿 精矿 尾矿 产率(%) 66.71 33.29 67.34 32.66 71.49 28.51 69.79 30.21 69.78 30.22 品位(%) 灰分 43.79 79.47 43.80 79.31 - - - - 45.40 76.70 固定碳 41.78 7.27 43.03 7.84 41.18 6.76 42.76 9.10 40.49 9.49 回收率(%) 灰分 52.47 47.53 53.24 46.47 - - - - 57.75 42.25 固定碳 92.01 7.99 91.88 8.12 93.85 6.15 91.56 8.44 90.40 9.60 从试验结果中可以看出,随着磨矿细度的增加,精矿固定碳品位不断增加,灰分不断降低,固定碳回收率变化不大,综合考虑磨矿细度-200目60%较为合适。
4.2 硅酸钠用量试验
Na2SiO3是抑制非硫化矿物的调整剂,对石英、硅酸盐及铝硅酸盐矿物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矿泥还有分散作用。
调整剂的添加是为浮选药剂与矿物间的相互作用创造良好条件,并兼顾消除其他影响,如团聚、絮凝等影响,调整剂试验的目的是寻求最适宜Na2SiO3用量,提高选矿效率。试验流程如图4.3,试验结果见表4.2。
原 矿 -200目含量60% 5' 5' 3' 粗 选 7' 六偏磷酸钠:2000g/t;硅酸钠:变量 煤油:250g/t 2#油:150g/t
精矿 尾矿 图4.3 硅酸钠用量试验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