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识问答 下载本文

1、 什么是指佛教?佛教的主张和宗旨是什么?

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佛教看宇宙人生,主张因缘和缘生论。佛教的宗旨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清静的行为能净化自己的心念)”。佛教以慈悲为本,普度众生,使众生转迷成悟,离苦得乐。 2、

如何念诵和理解“南无阿弥陀佛”圣号?

“南无”在梵文中念“那摩”,是昄依,礼敬,信仰的意思。“阿弥陀佛”:“阿”是无的意思,意为无量寿,无量光。“佛”为大智慧,大觉悟者。即佛是拥有究竟圆满的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合起来就是:“敬崇昄依那无量智光福寿的大觉悟者”这位“大觉悟者”就是“阿弥陀佛”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是接引众生之佛陀,故又名为“接引佛”。他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3、

念诵“南无阿弥陀佛”有什么好处?

“观经”云:“念一句阿弥陀佛,能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死后则可以得到阿弥陀佛等西方三圣的接引,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佛士。南无阿弥陀佛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说发的总纲领。整个打藏经的总持法门。

印光祖师说,能够死心塌地的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第一等聪明的人,佛说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所以今世行人应以世修行人应修净土为正行。 4、

西方极乐时间是个怎样美好的世界?

据《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的说法,西方极乐世界是个内外环境无上庄严美好的世界,这里永远脱离了轮回之苦,寿命同佛一样没有限量,这里的地面完全是用金、银、琉璃、珊瑚、砗磲、(一种海生物动物的壳,可作装饰品)玛瑙七山种宝物铺成,色彩缤纷.富丽堂皇,这里没有四季的交替,气候永远宜人,没有高山低谷,到处都是七宝装饰的树林,树间有妙声自然的众鸟,所有树木,花繁叶茂,光彩夺目,清风徐来,发出悦耳的声音。诸佛所住的讲堂.精舍,也都由七宝花。池中之水,能随儿女的意识或深浅.或冷或热。来到这里的众生,如果感受到饥饿,就会有盛满美味佳肴的七宝之钵自然现前,供之任意而取。故此,居住在这里的众生都无烦恼,唯有快乐。他们相貌超凡,容色微妙,具有超凡的智慧。虽有身体之形,却虚无骨肉,都是莲花化身。他们互敬互爱,如同兄弟。这里没有妇女,因为众生不能以女身得解脱,所以生到这里来的人全为男身。而

修行佛主在极乐世界的人没有任何痛苦.忧虑和贪.嗔.淫.痴。 5、

弥陀佛发四十八愿的由来是什么?

据《无量寿经》说,过去久远之时,有“世自在王佛”,出现于世,当时有一个国王,闻佛说法,心怀喜悦遂捐弃王位,名为“法藏”。他在“世自在王佛”面前发下四十八大愿,其中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意思就要发誓救度一切众生到自己的净土世界之中。法藏发完四十八愿世界震动,天雨妙花,有声音于空中赞扬,说他必然获得正觉,觉悟成佛。自此之后,法藏精勤修行,过了无数劫的时间,终于获得觉悟,被称为“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他所在的世界为“西方极乐世界”。“由是可知,净土不是凭空而有或虚无飘渺的幻境,而是要立愿修行才能完成的”。

6、哪些人不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据《无量寿经》说,犯有杀父,杀母,杀罗汉,出佛身血,破坏僧团“和合”或烧经毁寺,诽谤佛法的五逆罪人,则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7、菩萨怎么理解?

菩萨是梵文的音译,全称为“菩提萨缍”。菩萨是觉,萨缍是有情。菩萨就是觉有情。有情是指有情爱与性情的生物,那就是众生。因此,菩萨能觉悟一切众生之痛苦。通俗都将乐善好施及扶困济厄的人,称为“菩萨心肠”。 8、三圣指什么?

西方三圣是指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势至菩萨。裟婆世界众生,凡发愿一心念佛,精进修行者到往生时,西方三圣就会把他们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圆满佛道。 9、佛教所说的“三世”,“六道”作何解? “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

“六道”即: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前三者为三善道,后三者为三恶道。在六道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或上或下,流转生死。即是六道的轮回。 10、净宗的因果原理和“三资粮”是什么?

净宗乃大乘圆顿之法。它是:“以念佛为因,往生成为果”。以撒乱的心持念佛号,又如金刚种子播于阿赖耶识(本性与妄心的结合体,为本识)中,成为日后成就佛道的种子。

修净宗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即“三资粮”是信.愿.行.信:是相信西方确实有极乐世界。愿:是发愿远离这个苦的世界。行:是念佛名号,心不离佛,佛不离心,毋令忘失。印光大师云:“以信.愿为先导,念佛为正行,信.愿.行三资粮,乃念佛法门宗要”。

11、净土法门常念诵哪些经文?

五经一论,即《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佛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普贤行愿品》、《往生论》。 12、礼拜佛.菩萨,上几柱香为何宜?

在寺庙一般燃三柱香,表示对“佛法僧”常住“三宝”之尊敬:也表示自己决心要修“戒.定.慧”三无漏学(无遗憾和缺漏的法门)。在家庭佛堂一次以一柱香为宜,表示“一真法界,万法归一”之真谛。不要燃烧一大把香,一面照成室内空气的浑浊。

13、佛门四众弟子指的是谁?

所谓佛门“四众”是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前两类称出家二众(和尚.尼姑)。后两类称在家二众(男居士.女居士)。 14、如何正确理解“三皈依”?

三皈依,就是皈依佛,归依法,皈依僧。成为三宝弟子。归依佛,就是听从佛的以教导做到“觉而不迷”:皈依法,就是依佛法修持做到“正而不邪”:皈依僧,就是以出家人为榜样修心做到“净而不染”。

注意:皈依决不是皈依某个法师,法师只是僧团里的一个代表,他只是证明你是一个已经皈依佛门的弟子,并把三皈的意义,修学的纲要传授给我们,使我们知道从皈依起就要认真依觉.正.净来修行。只要如法如理,每一位法师都应得到尊重,不能有分别,执著心。皈依只需要一次,不必多次。 15、佛门五戒是什么?

佛门五戒:是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诳语.戒饮酒。 16、净土法门的基本要点是什么?

净土法门的理论依据是“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西方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都是唯心所心所现,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所以我们不能心外求法,心外求佛,要净心养性。

“信.愿.行”三资粮净土法门往生极乐净土的三个条件。

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既要靠自力,又要靠佛力。两者缺一不可。佛学就是修因正果。种念佛因主要是靠自力,这是亲因缘。佛力接引叫做增上缘。 欲决定今生往生西方净土者,必须用心在平时,即可以念佛做到一心不乱(断惑)而往生,也可以信愿持名而带业(伏惑)往生。 17、居士,僧尼见面时一般礼仪是怎样的?

按南昌僧尼,本地的习俗,居士见面都称“师兄”,对修行比较好,有一定声望的居士一般称“大德居士”,对修行很好的,年龄比较大且德高望重的前辈,一般称为“老菩萨”。

对初次见面或久别重逢的出家僧尼,也有跪拜,顶礼,以表尊重。

在寺庙拜佛.拈香.绕佛需要排位时,出家师傅在前面,后面依次是受菩萨戒穿“搭衣”的居士,受五戒已皈依穿“海青衣”的居士,一般信众,男前女后。进寺庙要跨过门坎,不能站踩在门坎上。 18、、认识死亡死亡的种类

人类,乃至一切众生,无论智愚贤不肖,死是人人必经的过程,只是死亡情况千差万别,各各不同。经典上将死亡分成四大种类:

? 寿尽而死:这是一般所谓的寿终正寝,好比灯油燃烧完了,灯火自然就消灭

了。一般人所期望的延年益寿,其实也有上限。人命在呼吸之间,到头来还是黄土一坏,所谓\有朝生而暮死者,有春夏生而秋冬死者,有十年、百年、千年而死者,虽有迟速,相去曾几何时?\就是说的人寿有限,在劫难逃。 ? 福尽而死:经上说:\世人无知生死,肉眼无知罪福。\一切众生的寿命像

水上的气泡一样,气散则灭,自己所有的福报一旦挥霍尽了,自然就会人死神去。这就和千金散尽的富翁沦为乞丐,终久会饿死、冻死的道理是一样的。 ? 意外而死:就是一般所说的\横死\,是本来不应该死,因为遭受意外,回

避不及而身首异处,例如:战死、车祸亡故、被人刺杀,乃至被虎豹豺狼咬噬等,都是事先难以卜知的,俗语说:\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就是形容这种变故。

? 自如而死:前三种死都是不可预料,不能自主的,而这种自如的死法,却是

可以把握,能够自主的,也就是佛门中“生死自如”的境界。佛教里面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