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思考与对策 下载本文

聊城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毕 业 论 文

题目:

姓 名 学 号 学习形式 层 次 专 业 指导教师 教学单位

年 月

对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思考与对策

内容摘要:笔者对本地区大多数农村小学的办学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及横向比较,发

现这些学校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集中体现在“办学资金不足、办学条件艰苦、教学设施简陋、教学手段落后、师资配备不齐、教师待遇低下、思想观念保守、教学效率不高、社会评价不良”等多个方面。要想彻底扭转被动局面、改变落后面貌,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应根据各自的责任和财力,大幅度增加财政预算,积极调整配套资金支出结构比例,真正站在“科教兴国”的高度,认真贯彻“保证教育优先发展和适度超前”的方针,花大力气从“加大教育投入、狠抓基础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待遇、转变教育观念、健全考评体系、提高教学水平”等多方面着手,全方位调动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优化农村小学的资源配置,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和优化育人环境

关键词:农村小学 办学现状 资源配置 教师专业化

对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反思与对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农村小学教育则是重中之重,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农村小学教育的成功与否对后续教育的发展有着最直接的影响,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长期以来,由于特定的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诸因素的制约,造成农村基础教育中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笔者对本地区大多数农村小学的办学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及横向比较,发现这些学校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集中体现在“办学资金不足、办学条件艰苦、教学设施简陋、教学手段落后、师资配备不齐、教师待遇低下、思想观念保守、教学效率不高、社会评价不良”等多个方面。因此,笔者认为农村小学中面临的严峻现实,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和研究对策,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客观存在的各种问题,才有可能促进城乡教育统筹,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稳步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的目标,达到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健康发展、改变农村基础教育落后面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农村小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惑 1、政府投资规模不够,办学条件艰苦落后。

在冠县大约有70%的学校、教师、学生都分布在农村。经过前些年的努力,冠县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后,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使农村基础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种种原因, 导致农村小学基础差、底子薄,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总体投资规模严重不够,各级政府的经费分担体制还不完善,中央财政用于补助地方基础教育的经费主要是用于满足农村孩子读得起书的问题,远远不能满足迅猛增长的学生人数及基础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造成学校教学设施严重不足、教学人员特别紧张、管理难度日渐加大等突出矛盾集中表现出来,原有办学规模及教学设施在现代教育新形势下就显得更加捉襟见肘了。经过笔者在附近学校的考察发现,这儿的农村小学没有几所像样的,而且几乎没有寄宿制

学校。教师呢?十几个老师挤在不足十平方米的与教室相连的房子里办公,有的房间下雨时竟然还漏雨。这严重影响了教师对学生的沟通和辅导。许多学校缺少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体育课只得“马放南山”,使本来缺少纪律观念的农村孩子更“野”。一些农村初级中学的学生,在校三年,竟没有做过物理、生物、化学的实验! 2、办学意识落后,教育目标模糊,整体教学水平不高。

素质教育的提出以及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已经很多年了,然而目前很多的农村小学课堂教学还是没有多大的改变。学校依然将考试作为学习的终极目标,采用“死教死学”的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在村完小以下的学校。而归根究底,主要是由于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育目标错位。老教师认为新课改跟他们没有什么很大的关系;中年教师则认为传统的方法能够应付新的课程大部分老教师认为,新课改与他们无关;中年教师认为,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照样能对付新课程;年轻教师则觉得,新课改的实施会更费时费力,也不容易出成绩。此外,不少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领导依然将学生的卷面成绩作为评定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因此,导致现在很多的农村小学老师教学目标严重偏移,教学方式简单,一味的追求教学的结果,新课改成了一纸空文。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对现有教师的理论培训及能力提高工作也缺乏相应的力度,经费补充困难、教师的工作压力太大,参与业务进修及教研教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造成部分农村教师观念保守、思想落后、知识老化,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客观要求,严重影响着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制约着整个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3、农村小学优秀教师流失严重,教师专业化水平偏低。

农村教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教师这一宝贵资源, 教师是农村开展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关键。目前, 农村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的流失成了农村教育最大的痛处, 这使本来就虚弱不堪的农村教育雪上加霜。在2009~20011 年间, 冠县共有150人次以上的教师人事调动, 这些调动的教师都想办法选择去条件较好、福利较优的学校任教。条件稍好的学校或县城的学校教师超编, 而在条件差的学校, 教师缺编, 出现无人带课的局面。这种情况的教师流动虽本县内的流动, 但是对那些流出的学校而言也是人才的流失, 这样的代价也同样不可承受。另外,小学校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现象比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