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教案 下载本文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教案

学院、系:

任课教师:

授课专业: 课程学分: 课程总学时: 48 课程周学时:

2010 年 9 月 1 日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教学进程

周 次 课 次 章 节 绪论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一节 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第二节 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 第三节 几何作图 第四节 平面图形的画法 第五节 手工绘图 第一次大作业:基本练习(线型和圆弧连接)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第一节 点的投影 第二节 直线的投影 第三节 平面的投影 第三章 立体及表面交线的投影 第一节 基本几何体 第二节 立体的表面交线(1) 第二节 立体的表面交线(2) 第四章 轴测图 第五章 组合体视图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第三节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第四节 读组合体的视图 第六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第一节 视图 第二节 剖视图(1) 第二节 剖视图(2) 第三节 断面图 第四节 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第五节 机件表达方法综合举例 第二次大作业:表达方法综合练习 学时 教学手段 教学环境 5 1 2 讲解 多媒体教室 5 2 2 讲解 多媒体教室 6 3 2 讲解、辅导画图 绘图教室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讲解 讲解 讲解、挂图、模型 讲解、挂图、模型 讲解、挂图、模型 讲解、挂图、模型 讲解、挂图、模型 讲解、挂图、模型 讲解、挂图、模型 讲解、挂图、模型 讲解、挂图、模型、多媒体 讲解、挂图、模型、多媒体 讲解、挂图、模型、多媒体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12 16 2 多媒体教室 13 17 2 讲解、辅导画图 绘图教室 13 18 第七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 第一节 螺纹及螺纹连接件 (1) 2 讲解、挂图、模型、多媒体 多媒体教室 周 次 14 14 课 次 19 20 章 节 第一节 螺纹及螺纹连接件 (2) 第三次大作业 螺纹连接件连接 第八章 零件图 第一节 零件图的作用及内容 第二节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第三节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第四节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第五节 读零件工作图 第四次大作业:绘制端盖零件图 第九章 装配图 第一节 装配图的作用及内容 第二节 装配图的表达方式 第三节 装配图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 第四节 装配图的尺寸和技术要求 第五节 装配图的视图选择 学时 2 2 教学手段 讲解、、模型 讲解辅导画图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绘图教室 15 21 2 讲解、挂图、模型、多媒体 多媒体教室 15 22 2 讲解、挂图、模型 绘图教室 16 23 2 讲解、挂图、模型、多媒体 多媒体教室 16

24 2 讲解、挂图、 多媒体教室

上次课复习: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 绪论、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一节 国家标准《机械制图》基本规定 第二节 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 教学要求:1 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特点,明确课程的性质和任务;2 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绘图技能。 重 点: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难 点: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教学手段及教具:讲解;挂图;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绪论 0.5学时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1-1 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1学时 §1-2 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 0.5学时 课后作业 P1~P2,P3:1,P4:1(1)、2 1.《技术制图新标准》机械工业出版社 2.《机械制图》(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机械制图习题集》(焦永和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第 1 次课 2 学时

参考资料

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

绪 论

一、本课程的性质

机械制图是研究用投影法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基本理论;介绍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的基本内容;研究和阐述手工和计算机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方法的课程。它是高等院校工科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机械图样是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工程图样是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可以手工绘制,也可以由计算机生成,被称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 二、本课程的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具体要求: 1.培养使用正投影法以及用二维平面图形表达三维空间形状的能力。 2.培养对空间形体的形象思维能力。 3.培养创造性构形设计能力。

4.培养仪器绘图、徒手画图和阅读专业图样的能力。 5.培养贯彻、执行国家标准的意识。

6.培养使用绘图软件绘制工程图样以及进行三维造型的能力。 三、本课程的内容结构、特点和学习方法

本课程包括画法几何、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三部分内容。

画法几何是研究图示形体、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机械制图是介绍有关国家制图标准,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理论;计算机绘图是运用所学的制图理论,借助计算机及绘图软件绘制机械图样。

画法几何部分系统性强、逻辑严谨,空间与平面紧密联系。上课要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多做习题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机械制图部分内容广泛,实践性强,并有大量的图家标准需要遵守。除了要认真听讲、及时复习外,还需识记一些知识点、多观察、多动手,逐步培养绘图和读图的能力。

计算机绘图是在学完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后开设的,要求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绘图软件的使用,摸索绘图技巧,提高绘图速度。 四、投影法简介

1.中心投影法 投影中心——投影元素——投影面 2.平行投影法 平行投影线——投影元素——投影面 正投影: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 斜投影:投射线与投影面倾斜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1 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一、图纸幅面和格式(GB/T14689-1993)

1.图纸幅面:图纸幅面指的是图纸宽度与长度组成的图面。绘制技术图样时应优先采用A0、A1、A2、A3、A4五种规格尺寸。图纸尺寸不够可沿长边加长。 2.图框格式:可分留装订边和不留装订边两种格式。 3.标题栏:

注意三个问题:格式、位置、填写 4.附加符号 对中符号、方向符号

二、比例(GB/T14690-1993)

1. 定义 图样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2. 种类 原值比例(1∶1)、缩小比例(1∶n)、放大比例(n∶1); 3. 比例与尺寸标注无关。 三、字体(GB/T14691-1993)

1.汉字:长仿宋体,字高不小于3.5㎜

2.字母和数字: 分为A型和B型。又可写成直体或斜体,斜体字头向右倾斜75o。

3.综合应用: 用作指数、分数、极限偏差、注脚的数字及字母一般用小一号的字体书写。 四、图线(GB/T17450-1998)

1.线宽:图线宽度,0.13,0.18,0.25,0.35,0.5,0.7,1.0,1.4,2.0共9种,机械图样中粗线的宽度建议采用0.5或0.7㎜,粗线:细线=2:1

2.线型:图线的类型,机件的图样是用各种不同粗细和型式的图线画成的,不同的线型有不同的用途。

重点讲述:粗实线、细实线、虚线、单点画线的画法和用途。 五、尺寸注法(GB/T4458.4-1984和GB/T16675.2-1996)

1. 基本规则

? 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和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 图样上所注的尺寸单位一般为mm。

? 图样上所注的尺寸一般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 ? 同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

2. 尺寸组成:标注完整的尺寸应具有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数字及尺寸终端(箭头或斜线)。 详细介绍各组成部分的画法、格式、书写要求。 3.各类尺寸的注法

线性尺寸(水平向、垂直向、倾斜向);圆及圆弧尺寸、角度、弧度尺寸、曲线尺寸、简化注法。

§1-2 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

一、常用绘图工具

1. 图板:图板的规格有0号、1号、2号,它是画图时的垫板,因此,要求表面光洁平整,四边

平直。

2.丁字尺:丁字尺用于画水平线,它由尺头和尺身组成。绘图时尺头靠紧图板。 3.三角板 二、常用绘图仪器

1.分规:用来量取和等分线段的工具,分规两脚针尖在并拢后应对齐。 2.圆规:用来画圆及圆弧。 三、常用绘图用品

1.铅笔:绘图时应采用绘图铅笔,绘图铅笔有软硬两种,用字母B和H表示,B(或H)前面的数字越大表示铅芯愈软(或愈硬)。

2.其他用品

上次课复习: 制图的基本知识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1-3 几何作图§1-4平面图形的画法;§1-5 手工绘图 教学要求 1. 熟练掌握常用的几何绘图的方法和步骤 2. 熟悉绘图仪器及工具的使用 重 点:手工绘图的方法和步骤 难 点:圆弧连接 教学手段及教具:讲解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几何作图 0.5学时 2.平面图形的画法 1学时 3.手工绘图 0.5学时 课后作业 P6:2(选其一)草图 1.《技术制图新标准》机械工业出版社 2.《机械制图》(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机械制图习题集》(焦永和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第 2 次课 2 学时

参考资料

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

§1-3 几何作图

一、等分圆周及作正多边形

三等分、四等分、六等分及常见正多边形的画法。

二、圆弧连接

绘制图样时,经常遇到圆弧光滑地过渡到另一条直线或圆弧的情况,这种光滑过渡实际上是平面几何中的相切,称为圆弧连接。圆弧连接时连接弧的半径已知,因此其作图关键是确定连接弧的圆心和切点(即连接点)。

圆弧连接的作图原理(外连接和内连接)。

1.作图原理

1)圆与直线相切 若半径为R的圆与已知直线相切,其圆心的轨迹是与已知直线相距为R的一条平行线。切点是自圆心向已知直线所作垂线的垂足。

2)圆与圆相切 若半径为R的圆与已知圆相切,其圆心的轨迹是已知圆的同心圆。同心圆的半径根据相切情况可分为: ——两圆外切时为两圆半径之和。 ——两圆内切时为两圆半径之差。

两圆相切的切点:为两圆的连心线(或其反向延长线)与已知圆弧的交点。 2.作图步骤:圆弧连接的作图步骤可归纳为:

1).根据作图原理求圆心。 2).从求得的圆心找切点。

3).在两切点之间画圆弧。

三、节椭圆的近似画法(四心扁圆法)

四、斜度和锥度

1. 斜度:是指一直线或平面对另一直线或平面的倾斜程度。斜度以两直线(或平面)夹角的正切表示,在图样中通常以简单分数形式1:n 来表示。

斜度的标注符号为“∠”,标注形式为∠1:n。斜度符号方向应与倾斜线的方

向一致。其标注和画法如下图所示。

2. 锥度 是指正圆锥的底圆直径与其高度之比,或以圆锥台上、下两底圆直径的差与其高度的比值表示。在图样中,锥度也以l∶n的形式表示。

锥度的标注符号为“?”或“?”,注在与引出线相连的基准线上,基准线与圆锥的

轴线平行,锥度符号的方向应和圆锥的方向一致。 其标注和画法如上图所示。 3. 锥度与斜度的区别

§1-4 平面图形的画法

一、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1.尺寸基准

基准是标注尺寸的起点。常用基准:对称图形的对称线、较大圆的中心线,较长的直线等。 2.尺寸分析

平面图形中的尺寸,按其所起的作用,可分为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

1).定形尺寸 确定各部分形状大小的尺寸,如直线长度、圆及圆弧的直径或角度

的大小等。

2).定位尺寸 是确定图形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尺寸。

二、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平面图形的线段可以分为三类。

1.已知线段 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均已知,能直接画出的线段; 2.中间线段 定形尺寸已知和定位尺寸不全的线段。 3.连接线段 定形尺寸已知而缺少定位尺寸的线段。

由此可见,中间线段和连接线段都必须借助线段之间的连接关系用几何作图的方法画出。

因此,在画图时,应先画已知线段,再画中间线段,最后画连接线段。 三、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

1).画出作图基准线,以确定图形在图纸中的位置。 2).画出各已知线段。 3).画出中间线段。 4).画出连接线段。

5).检查全图,加深图线,并标注尺寸。 四、平面图形尺寸标注

平面图形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完整、清晰。在标注尺寸时,应分析图形的构成,确定尺寸基准,先标出定形尺寸,再标定位尺寸。具体标注示例如图所示。

分析吊钩的尺寸及线段:

§1-5手工绘图

草图的绘制:目测法,图形正确、比例均匀、线形分明、速度快。 1. 直线的画法 2. 圆的画法

3. 椭圆和圆角的画法

第 3 次 课 2 学时

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

上次课复习: 平面图形的尺寸与平面图形的绘制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一次大作业:基本练习 教学要求 1. 熟练掌握手工绘图的方法和步骤 2. 熟悉绘图仪器及工具的使用 重 点: 练习各种线型绘制的动手能力 难 点: 圆弧连接的绘制 教学手段及教具:绘图教室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 线型 0.5学时 2. 挂轮架 1.5学时 课后作业 参考资料 《技术制图新标准》机械工业出版社 P6:1、2(2) 完成A3图纸 第一次大作业:基本练习

一、作业目的:

初步掌握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有关内容,学会绘图仪器和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练习尺规作图的基本技能。 二、作业内容:

1、抄画线型(不需标注尺寸); 2、抄画挂轮架,并标注尺寸。 三、作业要求:

图形正确,布置适当,线型合格,字体工整,尺寸完整,符合国标,连接光滑,图面整洁。 四、作业图名、幅面、比例: 1、图名:基本练习; 2、幅面:A3图纸; 3、比例:1∶1。 五、作业绘图步骤:

1、仔细分析研究所画图形; 2、确定基准,合理布图; 3、画底稿,标注尺寸; 4、检查、加深。

第 4 次 课 2 学时

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

上次课复习: 线型练习大作业中的问题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2-1 点的投影 §2-1直线的投影 教学要求:掌握投影理论,熟悉点的三面投影性质 熟练掌握直线的分类及其投影特性、直角投影定理 重 点:点的三面投影特性 ,直线的分类及投影特性 难 点:点的三面投影特性,直角投影定理 教学手段及教具:课堂讲述;模型;挂图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2-1 点的投影 1学时 §2-1直线的投影 1学时 课后作业 P7:1~3 ;P8:4~7; P9:1~3 1.《画法几何》(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机械制图》(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机械制图习题集》(焦永和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资料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一、简单的投影现象与基本概念

现象:光线照射物体,就会在地面上出现影子。

概念:平面P称为投影面,点S称为投射中心,直线SA称为投射线,点a称为点A的投影。

这种产生图像的方法称为投影法;根据投影法得到的图形,称为投影。 作用:工程上用物体的投影来表示空间物体。 分类: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 二、中心投影法

这种投射线都从投射中心发出的投影法,就称为中心投影法,所得的投影就称为中心投影。 中心投影通常来绘制建筑物或产品的立体图,也称为透视图。 富有逼真感。 三、平行投影法

投射线都按给定的投射方向互相平行,这称为平行投影法,所得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 平行投影法有分为正投影法(投射线⊥投影平面)和斜投影法(投射线倾斜于投影平面)。 工程图样主要用正投影,正投影也简称投影。

第一节 点的投影

一、点的三面投影

1、三面投影体系的建立

(1).投影体系分为单投影面H;两投影面H⊥V;三投影面H⊥V⊥W。

(2).通过对比可以知道,单投影面中,空间点与H面投影不能建立一一对应关系,两投影面中

空间点与H、V的两面投影则能建立一一对应关系;三投影面中,只要空间点的两面投影已知,第三投影就能确定。 (3). 我们把b图的H⊥V称为二面投影体系,简称二面系; c图的三投影面H⊥V⊥W体系,,

称为三面投影体系,简称三面系。

(4). 在工程上,不能用一个投影面来表达空间结构,而用两面系则可以唯一表达某一空间结

构,三面系则能更清楚的表达物体。

(5). 分角问题,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把空间分为8个部分,分别叫第一分角、第二分角….第

八分角。得一分角都是一个三面系,我国国家标准规定,机械图样是将物体放在第一分角进行投影的。 (6). 术语规定:

a. 投影面,水平放置的投影面称为水平面,用H 表示;与H面竖立垂直的投影面称为正

面,用 V 表示;与H面侧立垂直的投影面称为侧面,用W表示。

b. 三面的交点称为投影原点,用字母O表示,每两面的交线称投影轴,分别用OX、OY、

OZ表示。

c. 投影书写: 空间字大写母用表示,水平投影用相应小写字母表示,正面投影用小写字

母加一撇表示,侧面投影用相应小写字母加两撇表示。

2、点的三面投影

三面投影体系是空间体系,而我们用的图样却是平面图形,因此,我们将三面系按规定进行变化,使其三个投影面位于同一平面。

保持V面不动,把H面绕OX轴向下旋转90o与V面重合;将W面绕OY轴向右后旋转90o与V面重合;如图所示,再省去投影面的边界,就得到了投影图。

对投影图的几点说明:

OY轴被一分为二,所以为区别看,要加相应角标:H、W。

投影的连线称投影线,如: aa'、 a"a'等。

投影线与投影轴的交点分别用相应小写字母加角标x、y、z表示。

3、点的三面投影规律

点的投影规律包含两个方面:(两个)垂直和(三个)相等

垂直是指投影连线垂直与相应的投影轴。如: aa'⊥ OX, a'a" ⊥OZ。 相等是指空间点到投影面的距离与投影图上点的投影到投影轴距离的对应相等。 在投影做图时可用45o辅助线来转换。

如果将三面系中的W面去掉,就变为二面系了,其投影规律和三面系一致。二面系可

以唯一确定空间点的位置,所以利用点的投影规律并根据点的两面投影来求第三投影。

二、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系的关系

为了用数值来度量投影体系中点的投影,我们在三面系中引入了直角坐标系,如下图,V面为XOZ面;H面为XOY面;W面为YOZ面。 空间点到投影面的距离就反映了点的三个坐标。点的每一个投影能确定 空间点的两个坐标。

由此我们如果知道空间点的坐标就可以确定点的投影,反之,知道了点的投影,也可以从图上量其相应的坐标。 三、两点的相对位置

空间两点的相对位置有:左右、前后、上下之分,X坐标反映左右关系,即点到W面的远近;Y坐标反映前后关系,即点到V面的远近; Z坐标反映上下关系,即点到H面的远近。

重影点:两个点的三个坐标中有两个相同时,它们的某一投影就会重合,这时称该两点为某投影面的重影点 。

可见性:发生重影时一个点的投影就会遮挡住另一个点的投影,即一个可见,一个不可见。不可见的必须要加小括号。

可见性判断:前遮后、左遮右、上遮下 。在叙述重影点相对位置时,要加正字。

第二节 直线的投影

一、直线及直线上点的投影 1、直线的投影

当直线不垂直与投影面时,它的投影仍是直线;当直线垂直与投影面时,其投影积聚为一点。 2、直线上点的投影 直线上点的投影有两个性质:

从属性:直线上点的投影。必在直线的同面投影上,且符合点的投影规律; 等比性:点分线段所成比例投影后保持不变。 3、性质的应用:

求直线上点的投影或判断点是否在直线上 二、直线对投影面的各种相对位置

一般位置直线

对V、H、W面都倾斜,其三个投影都倾斜与投影轴,投影长度小于直线实长;投影与投影轴的夹角,不等于直线对投影面的倾角。 投影面平行线:(只平行于一个投影面)分为三类

正平线 :∥V面,对H、W面都倾斜; 水平线 :∥H面,对V、W面都倾斜; 侧平线 :∥W面,对V、H面都倾斜;

投影面的平行线投影特性:要从投影和夹角两方面分析

在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长;它与投影轴的夹角,分别反映 直线对另两投影面

的真实倾角;在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平行与相应的投影轴,长度缩短。 投影面垂直线:(垂直于一个投影面,平行于另外两个投影面)也分为三类 正垂线:⊥V面,∥H面,∥W面。 铅垂线:⊥H面,∥V面,∥W面。 侧垂线:⊥W面,∥V面,∥H面。

投影面垂直线投影特性:(1)与直线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点

(2)另外两个投影,分别平行与相应的投影轴,且反映实长。

三、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空间两直线的相对位置有三种:平行、相交、交叉。

1、平行 当空间两直线平行时,起三面投影有三种情况:

三面投影都对应平行

两面投影对应平行,另一面右影重合 某一投影面上都积聚为点

2、相交 当空间两直线相交时,投影有公共点,且满足三面投影特性。

3、交叉 当空间两直线交叉时,投影有公共点,但不满足三面投影特性,仅仅是重影点。 例1-4 判断下面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四、直角投影定理

定理:若空间两直线垂直相交(或交叉),且其中有一直线为某投影面平行线时,而另一直线为一般位置直线时,则两直线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仍垂直。

逆定理:若相交(或交叉)两直线在其某一投影面上为直角,且其中一条直线为该投影的平 行线时,则两条直线在空间是垂直的。

特殊情况:当一条直线为投影面的垂直线时: 1.与铅垂线垂直的直线必为水平线; 2.与正垂线垂直的直线必为正平线。

第 5 次 课 2 学时

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

上次课复习: 直线的空间位置,直角投影定理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2-3 平面的投影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平面的分类及其投影特性 重 点:空间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面内的点与直线 难 点:空间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教学手段及教具:课堂讲述;模型;挂图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平面的投影 1 学时 平面内的点和直线 1 学时 课后作业 P12,P13:4、5、6 1.《画法几何》(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机械制图》(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机械制图习题集》(焦永和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资料 第三节 平面的投影

一、平面的表示方法------平面的投影 通常用几何元素来确定一个平面。 a'b'c'b'a'c'b'a'c'b'd'aabcbacb'acda'c'b'a'c'cbacb(a)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b)一直线和线外一点(c)相交两直线(d) 平行两直线(e)平面图形 二、平面对投影面的各种相对位置 平面与投影面的两面角,分别是平面对H、V、W面的倾角α、β、γ。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倾角为0o;垂直时为90o;与投影面倾斜时倾角大于0o,小于90o。 平面对投影面的各种相对位置分为下列三类:

1、一般位置平面 是指对H、V、W面都倾斜的平面。

一般位置平面的三个投影都小于实形;而且投影也不反映空间平面与投影面的真实倾角。 2、投影面垂直面(只垂直与一个投影面)又分为三类: 正垂面 (垂直V面): ⊥V,对H、W倾斜; 铅垂面 (垂直H面): ⊥H,对V、W倾斜; 侧垂面 (垂直W面): ⊥W,对V、H倾斜; 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

在所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直线;

它与投影轴的交角,分别反映平面对另两投影面的真实倾角;

在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仍是平面图形,但为小于实形的类似性。

3、投影面平行面 (与一个投影面平行,与另两个垂直)也分为三类:

正平面(V面平行面):∥V,⊥H面,⊥W面。 水平面(H面平行面):∥H,⊥V面,⊥W面。 侧平面(W面平行面):∥W,⊥V面,⊥H面。

投影面平行面的投影特性:

(1)在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形。

(2)在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分别积聚成直线,平行于相应投影轴

三、平面上的点和直线

点和直线在平面上要满足的几何条件:

(1)点在平面上,则该点必定在这个平面的一条直线上.

(2)直线在平面上,则该直线必定通过这个平面上的两个点;或者通过这个平面上的一个点,且

平行与这个平面上的另一直线。

(3)平面上的点:点在平面上的几何条件是:如果点在平面上的一已知直线上,则该点必在平面

上,因此在平面上找点时,必须先要在平面上取含该点的辅助直线,然后在所作辅助直线上

求点。

(4)平面上的投影面的平行线:平面上的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既有投影面平行线具有的特性,

又要满足直线在平面上的几何条件。

应用:利用这两个性质,可以在已知平面上求点或直线,也可以判断点或直线是否在平面上。 例:(1)判断点K是否在已知平面内;

(2)已知点K属于△ABC平面,完成△ABC的正面投影。

(1)

第 6 次课 (2) 2 学时

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

上次课复习: 点、线、面的投影知识,点与平面的关系。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三章 立体及表面交线的投影 第一节 基本几何体 教学要求:1. 掌握棱柱、棱锥投影的作图方法及表面上取点。 2. 掌握圆柱、圆锥投影的作图方法及表面上取点。 重 点:棱柱、棱锥的投影 难 点:棱锥、圆锥的投影及表面取点方法。 教学手段及教具:讲解;模型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平面立体的投影 1学时 回转体的投影 1学时 课后作业 P26:1~5;P27:7 1.《画法几何》(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机械制图》(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机械制图习题集》(焦永和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资料 第三章 立体及表面交线的投影

第一节 基本几何体

一、平面立体的投影

作平面立体的投影,就是作出各个顶点的各面投影,然后连线,并判别可见性,可见的画粗实线,不可见的画虚线。 1.棱柱的投影

(1)六棱柱的投影分析 :熟悉六棱柱的每一个表面在每一个视图上的位置区域以及可见性。 (2)六棱柱的表面取点、取线 (要判别可见性)

2. 棱锥的投影

(1)三棱锥的投影分析 :熟悉三棱锥的每一个表面在每一个视图上的位置区域以及可见性。 (2)三棱锥的表面取点、取线:当某一表面为一般位置平面时,要用辅助线法来取点。 二、回转体的投影

1.圆柱的投影(1)圆柱的投影分析:理解转向轮廓线的含义;熟悉圆柱在每一个视图上的可见

与不可见部分,是立体上的什么部位。

(2)圆柱的表面取点。

在曲面立体上的图线有三种情况:

2.圆锥的投影

(1)圆锥的投影分析:理解转向轮廓线的含义;熟悉圆锥在每一个视图上的可见与不可见部分,

是立体上的什么部位。

(2)圆锥的表面取点、取线。

注意:圆锥表面去点的两种辅助线法 3.圆球的投影 (1)圆球的投影

(2)圆球的表面取点。

利用球面上取正平圆、水平圆、侧平圆来取点。

第 7 次课 2 学时

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

上次课复习: 在圆柱、圆锥立体表面上的取点方法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三章 立体及表面交线的投影 第二节 立体的表面交线(1) 教学要求:1. 掌握平面立体被特殊位置平面切割后截交线的作图方法。 2.平面切割圆柱后截交线的作图方法。 重 点:1. 立体被特殊位置平面切割后截交线的作图方法 2. 平面切割圆柱后截交线的作图方法。 难 点:圆柱被特平面切割后截交线的作图方法 教学手段及教具:讲解;模型、多媒体等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平面立体被特殊位置平面切割 1学时 圆柱被平面切割 1学时 课后作业 P27:2~4, P28:5、7 1.《画法几何》(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机械制图》(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机械制图习题集》(焦永和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资料 第二节 立体的表面交线(1)

一、平面与立体相交

截平面与立体表面产生的交线称为截交线。截交线围成截断面。 截交线的性质: (1)共有性;(2)封闭性;(3)截交线的形状。 1. 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

截交线是一封闭的平面折线,折点是平面立体有关的棱线与截平面的交点。所以,求出这些交点,判别可见性,然后依此连接即可求得截交线。

(1)求平面切棱柱的截交线。由于棱柱的棱都是特殊位置直线,所以和截平面的交点可以直

接求得。

(2)求平面切棱锥的截交线。当棱锥的一般位置表面求交点时,要用辅助线法求交点。

2. 平面与回转体相交

(1)平面与圆柱相交:截交线有三种情况:矩形、圆、椭圆曲线(用描点法求)。

第 8 次课 2 学时

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

上次课复习: 圆柱被平面所截,各种截交线的形状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三章 立体的投影 第二节 立体的表面交线(2) 教学要求: 1、掌握圆锥被平面切割后截交线的种类及作图方法; 2、轴线正交时相贯线的求法。 重 点:圆柱与圆柱轴线正交时相贯线的求法。 难 点:平面切圆锥的截交线分类 教学手段及教具:讲解;模型、多媒体等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圆锥被平面切割求截交线 1学时 圆柱与圆柱相贯 1学时 课后作业 P30:1~4 1.《画法几何》(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机械制图》(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机械制图习题集》(焦永和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资料

第二节 立体的表面交线(2)

2. 平面与回转体相交 (1)平面与圆柱相交:

(2)平面与圆锥相交:截交线有五种情况:圆、椭圆、抛物线+直线、双曲线+直线、三角形。

我们为了便于记忆按作图方法又可分为三类: 三角形:找顶点,判别可见性连接; 圆(弧):找圆心、半径判别可见性作图即可; 二次曲线:用描点法。

(3) 圆球被平面截切:截交线都是圆。 二、两回转体相交

相贯线的性质:(1)共有性;(2)封闭性;(3)相贯线的形状。 利用立体表面的积聚性求相贯线上的点

第 9 次课 2 学时

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 上次课复习: 两圆柱正交相贯相贯线的作图方法。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 第四章 轴测图 第一节 轴测投影图 第二节 正等轴测图 第三节 斜二等轴测图 第五章 组合体视图 第一节 概述 教学要求: 简单了解正等测斜二测、的作图方法;掌握三视图的特性;组合体邻接表面间的位置关系;组合体三视图的形体分析 重 点:三视图的特性,组合体三视图的形体分析 难 点:组合体三视图的形体分析 教学手段及教具:课堂讲述;模型;挂图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轴测图 0.5学时 组合体三视图的形成及组合形式 0.5学时 组合体邻接表面间的位置关系 0.5 学时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0.5学时 课后作业 P33:2;P35:1、3、4;P36:1、2; 1.《画法几何》(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机械制图》(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机械制图习题集》(焦永和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资料

第四章 轴测图

第一节 轴测投影图

一、轴测图的形成

将物体连同其直角坐标体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将其投影 在某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轴测投影图,简称轴测图。

轴测图是单面投影图,能同时反映出物体的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形状,所以具有立体感。

二、轴向伸缩系数: 1、轴测轴:2、轴间角:

3、轴向变形系数:轴测轴上某线段的长度与它的实际长度之比。

O1A1/OA=p称为X轴向伸缩系数; O1B1/OB=q称为Y轴向伸缩系数; O1C1/OC=r称为Z轴向伸缩系数。

三、轴测投影的基本性质

1、平行的两条直线,其轴测投影仍相互平行。长度之比,等于其轴测投影长度之比。 2、平行于某坐标轴的直线,其轴测投影平行于相应的轴测轴。

第二节 正等轴测投影图

一、正等轴测投影:

当投影方向S垂直于轴测投影面时,且形体上三个坐标轴的轴向伸缩系数相等,即 三个坐标轴与P面斜角相等。此时在P面上所得到的投影称为正等轴测投影,简称正等测。

二、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轴间角:∠X1O1Z1=∠X1O1Y1=∠Y1O1Z1=120°。

正等测的轴向变形系数p=q=r=1

三、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绘制轴测图最基本的方法是坐标定点法。 1、基本平面立体的轴测图画法:棱柱和棱锥。 2、平面立体挖切后的轴测图画法: 3、平面立体叠加后的轴测图画法: 三、回转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1、平行于投影面的圆的正等轴测图及其画法 :菱形四心法。 2、圆角的正等测画法

3、圆柱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绘制圆柱体的轴测图时,可先画出圆柱体的上下底面的轴测图,然后作两椭圆的公切线,对孔的可见性要作具体的分析。 4、圆柱切割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第二节 斜二等轴测图

一、斜二测的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1、轴间角:轴间角∠X1O1Z1=90°,∠X1O1Y1=∠Y1O1Z1=135°。即OY轴与水平线成45°。

2、轴向伸缩系数:p=r =1, q=0.5。 二、斜二测投影图的画法 作轴测投影时,如果在物体上有比较多的平行于坐标面X1O1Z1的圆或曲线,选用斜二测作图比较方便。

第五章 组合体视图

一、本章重点:

1.掌握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

2.掌握组合体画图、读图及尺寸标注的方法与步骤。 3.具备绘制、识读组合体三视图及标注尺寸的能力。 二、本章难点:

1.线面分析法。

2.三视图的标注尺寸。 三、本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能识读组合体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体按一定的方式所组成的物体称为组合体。组合体是由基本体组合而成,常见的组合方式有叠加、挖切和综合三类。

第一节 概述

一、三视图的形成

正面投影——主视图——由前向后投影所得的视图 水平投影——俯视图——由上向下投影所得的视图 侧面投影——左视图——由左向右投影所得的视图

投影——视图,名词转换,投影归画法几何;视图归工程图样。 三视图的特性:“三等”规律,不论是对组合体的整体还是对组合体的局部均适用。

主视图—俯视图:长对正 主视图—左视图:高平齐

俯视图—左视图:宽相等,前后对应。

二、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1.叠加型 由几个简单形体叠加而形成的组合体称为叠加型组合体。 2.切割型 一个基本体被切去某些部分后形成的组合体称为切割型组合体。

3.综合型 既有“叠加”,又有“切割”而形成的组合体称为综合型组合体。它是组合体最

常见的组合形式。

三、组合体邻接表面间的位置关系

1.共面(平齐) 两形体表面平齐时,构成一个完整的平面,画图时不可用线隔开; 两形体

表面不平齐时,两表面投影的分界处应用粗实线隔开。

2.相切 相切的两个形体表面光滑连接,相切处无分界线,视图上不应该画线。 3.相交 两形体表面相交时,相交处有分界线,视图上应画出表面交线的投影。 四、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假想把组合体分解成若干个基本形体,搞清楚各形体的形状、相对位置、组合形式及表面连接关系,这种分析的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这里所说的形体可以是一个基本体,也可以是一个基本体经过一定的切割,或者基本体的简单组合,分解以后的各部分形体必须简单明了。

如轴承座:可以想象分解成底座、圆筒、支承板、肋板四个形体。底座可以看成在一个四棱柱中切去一个四棱柱凹槽、两个带圆弧面的三棱柱及两个圆柱体形成的。支承板与肋板放在底座的上面,圆筒放在支承板与肋板上面。这四个形体的左右对称中心面重合,底座、支承板与圆筒的后面平齐,肋板在支承板的前面。通过化整为零的分析,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形体分析法是组合体画图、看图及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

注意:

1. 把组合体分解成若干基本体,仅是一种假想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实际上组合体是一个完整的形体,各基本体仅在表面存在分界线,内部则完全融合为一体,各基本体之间不能分裂。 2. 运用形体分析法分解组合体时,分解过程并非是唯一和固定的。

第 10 次课 2 学时

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

上次课复习: 三视图的投影特性、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 第五章 组合体视图 第二节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教学要求: 利用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重 点: 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难 点:线面分析法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教学手段及教具:课堂讲述;模型;多媒体等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形体分析法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1学时 线面分析法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1 学时 课后作业 P37:1、3、4、6 1.《机械制图》(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机械制图习题集》(焦永和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资料

§5-2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画组合体三视图的基本方法是形体分析法。 步骤: 一、形体分析 二、视图选择

首先选择主视图:安放位置——自然位置(放稳,放正)。

投影方向——能较多地反映组合体的结构形状,并能减少俯、左视图上虚线那

个的方向(形状特征原则)。

主视图确定后,俯视图和左视图的投影方向随之确定。 三、比例、定图幅

视图确定后,根据组合体的大小和复杂程度确定绘图比例和图幅。 选比例——尽量采用1︰1。

选图幅——要考虑标注尺寸和标题栏的位置

四、布置视图、画基准线

图纸固定后,根据各视图的大小和间距,画出基准线,以确定每个视图的位置。 常用的基准:组合体的对称面、较大回转体的轴线、重要的底面和端面。

五、画底稿

按投影关系及相对位置,用细实线逐个地画出各基本体的三视图。

画图时,不应画完一个视图后再画另一个,而是各基本体的三视图配合起来一起画。 画形体的顺序:先大后小;先实后空;先轮廓后细节。

六、检查、描深

底稿检查无误后,按规定线型描深。 可见部分:粗实线 不可见部分:虚线

对称图形、半圆或大于半圆的圆弧要画出对称中心线:细点画线 回转体一定要画出轴线:细点画线 1 叠加型组合体 2、切割式组合体

为正确、迅速地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应注意以下几点:

a.首先布置视图,画出作图基准线,即对称中心线、主要回转体的轴线、底面及重要端面的位置线。

b.画图顺序为:先画主要部分,后画次要部分;先画大形体,再画小形体;先画可见部分,后画不可见部分;先画圆和圆弧,再画直线。

c.画图时,组合体的每一个部分最好是三个视图配合画,每部分应从反映形状特征和位置特征最明显的视图入手,然后通过三等关系,画出其它两面投影。而不是先画完一个视图,再画另一个视图。这样,不但可以避免多线、漏线,还可提高画图效率。

d.底稿完成后,应认真检查,尤其应考虑各形体之间表面连接关系及从整体出发处理衔接处图线的变化。确认无误后,按标准线型描深。

第 11 次课 2 学时

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 上次课复习: 形体分析法 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三节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教学要求: 了解组合体尺寸标注的要求并能正确地标注组合体尺寸 重 点: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方法与步骤 难 点:正确地标注组合体尺寸 教学手段及教具:课堂讲述;模型;多媒体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尺寸标注要完整 1 学时 尺寸标注要清晰 0.5 学时 标注组合体尺寸的步骤 0.5 学时 课后作业 P38:1、3、5 1.《机械制图》(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机械制图习题集》(焦永和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资料

第三节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视图只表示组合体的形状,各种形体的真实大小及其相对位置,要通过标注尺寸来确定。 基本要求:正确、完整、清晰。

正确——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则和注法。

完整——所注尺寸应能完全确定组合体的形状大小及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尺寸不能

遗漏,也不允许多余。

清晰——所注尺寸在图上布局合适,便于看图。

一、尺寸标注要完整

要完整地标注组合体的尺寸,首先应对组合体的尺寸性质进行分析。根据每个尺寸在确定各形体大小和相对位置时所起的作用不同,组合体的尺寸分成三类。

1.定形尺寸:确定组合体中各形体大小的尺寸。要掌握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常见基本体的尺寸注法:

切割或穿孔后的基本体的尺寸注法; 零件上常见的几种底板的尺寸注法。

2.定位尺寸:确定组合体中各形体间相对位置的尺寸。

由于定位尺寸是确定相对位置的,所以在标注定位尺寸时,首先要确定标注定位尺寸的起点,即尺寸基准。组合体具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三个方向上都应该有一个尺寸基准,比标注平面图形的尺寸多一个方向的尺寸基准。

常用的基准:组合体的对称面;回转体的轴线;重要的端面、底面。 3.总体尺寸:确定组合体总长、总宽、总高的尺寸。

注意:(1)如果组合体的定形和定位尺寸已标注完整,若再加注总体尺寸,就会出现多余

或重复尺寸,这时就要对已标注的定形和定位尺寸作适当调整。

(2)有些组合体的总体尺寸,是根据形体结构和工艺要求间接得出的,考虑制作方

便,需标注出对称中心线之间的定位尺寸和回转体的半径或直径,而不直接注出总体尺寸。

(3)圆头不注总长,对称不注一半。

二、尺寸标注要清晰

标注尺寸时,除了要求完整外,为了便于看图,还要求标注得清晰,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尺寸尽量标注在形状特征明显的视图上,且定形、定位尺寸尽量集中标注。 2.尺寸尽量注在视图的外部,与两视图有关的尺寸注在两视图之间。

3.尺寸线尺寸界线与轮廓线尽量避免交叉,相互平行的尺寸应顺序排列,小尺寸在里,大尺寸在外。

4.回转体直径尽量注在非圆视图上,圆弧半径尺寸应注在投影为圆弧的视图上。 5.尺寸尽量不注在虚线上。

6.组合体上有交线时,不应在交线上注尺寸。 三、标注组合体尺寸的步

1.形体分析。 2.选择尺寸基准。 3.标注各形体的定形 和定位尺寸。 4.标注总体尺寸。

5.检查、调整,完成 全图尺寸标注。

第 12 次课 2 学时

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 上次课复习: 组合体尺寸的标注原则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四节 组合体视图的阅读 教学要求: 掌握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并能根据已知视图正确地补画第三视图 重 点:形体分析法读组合体三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难 点: 补画第三视图 教学手段及教具:讲述;模型;挂图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形体分析法读图 1学时 线面分析法 1学时 课后作业 P39~41:1、2、4、5、7、10、11、13、14、 1.《机械制图》(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机械制图习题集》(焦永和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资料

第四节 读组合体的三视图

画图和看图是学习本课程的两个主要环节。画图是将空间的物体按正投影方法表达在平面的图纸上,是由“物”画“图”的过程;而读图则是画图的逆过程,是根据点、线、面、体的正投影特性以及多面正投影的投影规律想象空间物体的形状和结构,是由“图”想“物”的过程。 一、读图的基本要点

1.熟悉掌握基本的投影理论;

(1)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2)各种位置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 (3)常见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点。

(4)常见回转体的截交线和相贯线的投影特点。 2.各个视图联系起来阅读。

(1) 一个视图有时不能确定组合体的空间结构

一个视图要确定组合体的空间结构,就要标上尺寸。 (2) 两个视图有时不能确定组合体的空间结构

3.会抓特征视图:形状特征和位置特征 在读图时,从反映各部分形状特 征明显的视图出发来想象形状,从反映 各部分位置特征明显的视图出发,想象 他们的相对位置。

二、读图的方法步骤

1.形体分析法 适用于叠加类

用形体分析法阅读图样,正好是形体分析法画图的逆过程。即根据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从视图上逐个识别出形体,进而确定各形体间的组合形式及其相对位置,最后综合想象出组合体的完整形状。 具体步骤:

(1)分线框,对投影 (2)识形体,定位置 (3)综合归纳想整体。

举例:根据所给组合体

三视图,想其空 间形状

举例:根据两视图, 想象组合体形状, 补画左视图。

2.线面分析法 适用于挖切类

在读图时,对比较复杂的组合体,不易读懂的部分,还常使用线面分析法来帮助想象和读懂这些局部的形状。线面分析法是根据视图中图线和图框的投影,判断其形状和相对位置,从而想象出组合体的空间形状结构的方法。用线面分析法读图首先要明确视图中的线框和图线的含义。

※ 视图中的图线和线框的含义 (1)视图中的图线有三种含义:是积聚性的面的投影;是面与面的交线;是曲面的轮廓转向线。 (2)图中的封闭线框的含义:

① 一个封闭的线框,表示物体的一个面:平面、曲面、组合面、孔洞;

② 相邻的两个封闭线框,表示物体上位置不同的两个面;相对位置关系通过其他视图来

加以判断;

③ 一个大封闭线框内包含几个小封闭线框,表示在大平面体(或曲面体)上凸出或凹下

的各个小平面体(或曲面体)。

具体步骤:

(1)分线框,对投影 (2)识形面,定位置 (3)综合归纳想整体。 举例:

(1)平面立体挖切:可看成是由

长方体挖切形成;

(2)曲面立体挖切:可看成是有圆柱 体挖切形成。

第 13 次课 2 学时

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 上次课复习: 在读组合体视图中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的应用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六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第一节 视图 教学要求:掌握视图的分类及画法及投影规律 重 点:基本视图的画法。 难 点:局部视图、斜视图的灵活运用 教学手段及教具:讲解;模型、挂图、多媒体等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基本视图 、向视图 1 学时 局部视图 0.5学时 斜视图 0.5学时 课后作业 P42:2;P43:1、2 1.《机械制图新标准》机械工业出版社 2.《机械制图》(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机械制图习题集》(焦永和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资料

第六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一、本章重点:

1.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的画法和标注。 2.斜视图的概念,全剖、半剖、局部剖视图的画法和标注。 3.断面图的概念、种类、画法和标注以及肋的规定画法。 二、本章难点:

1.斜视图的概念,斜剖视图的画法与标注。 2.阶梯剖、旋转剖、复合剖的画法和标注。 3.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图的画法和标注。 三、本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基本视图的画法,常用剖视图的画法和标注,断面图的画法和标注,一些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对机件的表达,做到:选择视图选择恰当,表达合理完整。

第一节 视图

一、基本视图

基本视图是机件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 1. 基本视图

自机件的前方投影得到的视图——主视图 自机件的上方投影得到的视图——俯视图 自机件的左方投影得到的视图——左视图 自机件的右方投影得到的视图——右视图 自机件的下方投影得到的视图——仰视图 自机件的后方投影得到的视图——后视图 2.基本视图的投影规律

主、俯、仰、后视图长对正; 主、左、右、后视图高平齐; 左、右、俯、仰视图宽相等。

左、右、俯、仰视图远离主视图的一侧表示机件的前面,靠近主视图的一侧表示机件的后面。 3. 基本视图配置与选用

实际绘图时,应根据机件的复杂程度,选择适当数量的基本视图,而不必把六个基本视图都画上。每个视图都有各自的表达重点,至于选哪几个,应根据机件要表达的部位确定。 二、 向视图

1.概念 向视图是可以自由配置的基本视图,是基本视图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2.标注 为了明确各视图间的关系,向视图必需进行标注。用带箭头的细实线表示投影方向,用

大写拉丁字母表示名称。

注意:表示投影方向的箭头应尽量配置在主视图上,如向视图为后视图,则箭头标在左视图

或右视图上。

三、斜视图

1.概念 当机件向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影所得的视图,称为斜视图。

2.画法 (1)斜视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上倾斜部分的实形,因此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其它结构不

必画出,断裂边界用波浪线表示。

(2)允许将斜视图旋转画出,但需标注旋转符号。

3.配置与标注

(1)通常按向视图配置标注。

(2)亦可配置在其它位置或旋转后画出标注。

斜视图的配置和标注方法,以及断裂边界的画法与局部视图基本相同,不同点是:有时为了合理利用图纸或画图方便,可将图形旋转。

四、局部视图

1.概念 当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称为局部视图。 2.画法 (1)局部视图的断裂边界用波浪线表示。

(2)当需要表达的局部结构完整、外形轮廓成封闭状态时,可以省略波浪线。

3.配置与标注

(1)按基本视图配置,中间没有其它图形隔开时,可省略标注。 (2)按向视图配置标注。

第 14 次课 2 学时

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 上次课复习: 视图的特点和用途;局部视图的灵活运用方法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六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第二节 剖视图(1) 教学要求:掌握剖视图的概念及画图步骤,了解剖视图的分类、掌握全剖视图的画法 重 点:单一剖切面的全剖视图的画法 难 点:基本视图的展开及配置,全剖视图的画法 教学手段及教具:讲解;模型、挂图、多媒体等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剖视图的概念 、剖视图的画图步骤 0.5学时 概括剖视图的种类及剖切方法 0.5学时 全剖视图 (单一剖切面) 1 学时 课后作业 P44;P45:1、2 1.《机械制图新标准》机械工业出版社 2.《机械制图》(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机械制图习题集》(焦永和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资料

第二节 剖视图(1)

一、剖视图的概念

1.形成:假想用剖切面切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将剩余部分向投影

面投射,所得到的图形——剖视图。

2.作用:剖视图主要是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把内部的不可见变为可见,虚线变实线 3.剖面区域:剖切面与机件接触的部分成为剖面区域,在剖面区域内,通常要画出剖面符号,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剖面符号,在不强调材料时用通用符号即剖面线。

4.通用剖面符号的画法

(1)细实线;(2)倾斜角度;(3)间隔均匀;(4)一致性 二、剖视图的画法

1、剖视图的画法 (1)确定剖切位置, (2) 画出剖切区域及剖面符号 (3)画出剖切区域后的可见轮廓线。

注意:剖视图一般不画虚线,但剖面 区域后的不可见部分如果在其它视图上没 有表达清楚,又没必要增加一个视图时, 可 画出虚线。 2、剖视图的标注

剖视图的标注包括标注剖切位置、投影方向和剖视图名称。一般用粗短线(线宽为b, 长约5-10,不要与图形轮廓线相交)表示剖切位置,在粗短线外侧画出与其相垂直的细实线和箭头表示投影方向, 两侧写上同一字母“x”,在所画的视图上方中间,用相同的字母标出剖视图的名称“x-x”。

有两种情况可以省略标注:

1)当剖视图按投影方向配置,中间又没有其它图形隔开时,可省略箭头。

2)当单一剖切平面通过机件的对称面,或基本对称面且又符合(1)中的条件时,可全部省略。

三、剖视图的种类

1.按剖切的范围分,剖视图可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三类。 (1)全剖视图

用剖切平面把机件全部剖开所得的剖视图称为全剖视图。

全剖视图主要使用于内部复杂的不对称的机件;或外形简单的回转体。

第 15 次课 2 学时

上次课复习: 剖视图的形成和画法,全剖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六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第二节 剖视图(2) 教学要求:掌握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的画法及注意事项,了解阶梯剖、旋转剖及复合剖的剖切方法、画法及注意事项 重 点:半剖和局部剖的画法。 难 点: 教学手段及教具:讲解;模型、挂图、多媒体演示等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 1学时 阶梯剖、旋转剖的画法 1学时 课后作业 P46:1(1)、2(1)P47:6-9;P48:1;P49:6-12 1.《机械制图新标准》机械工业出版社 2.《机械制图》(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机械制图习题集》(焦永和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资料 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

第二节 剖视图(2)

三、剖视图的种类 2、半剖视图

(1)概念:当机件具有对称面(或基本对称),向垂直于对称面的投影面上投影时,可以对称

中心线(细点画线)为界,一半画成剖视图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形状,另一半画成视图表达机件的外部结构形状,这样组合的图形——半剖视图。

(2)标注:与全剖视图相同。 (3)画图注意事项: ① 对称机件是指机件具有一个或多个对称面,在图样上则是相对于某一基本投影面而言的; ② 半剖视图中视图与剖视图的分界线用细点画线; ③ 在半剖视图中,除了为表达某些结构需画虚线外,一般不画虚线。 ④ 半剖视图中剖视部分的位置,通常按一下位置配置:主视图剖右侧,俯视图剖下侧,左视图剖右侧。 ⑤ 半剖视图的标注与全剖视图相同 3、局部剖视图 (1)概念:用剖切平面局部的切开机件所得的剖视图 ——局剖视图 (2)适用:它主要用于表达机件的局部内部形状结构,或不易采用全剖或半剖视图的部分。如轴、连杆、螺钉等实心零件上的某些孔和槽等。在一个视图上,选用局部剖的次数不宜过多,否则会显得凌乱,影响图形清晰。 (3)画局剖视图时应注意: ① 局部剖视图中存在一个剖与未剖部分的分界线,分界线多为波浪线。 ② 波浪线要画在实体上,不能与视图中其他图线重合,也不要画在其他视图的延长线上。 ③ 当对称机件在对称中心线处有图线时,不易采用半剖视图,而采用局剖视图。 ④ 局剖视图的标注方法与全剖视图视图相同, 画单一剖切面的局部剖视图时, 如果剖切

位置明显,可省略标注。 四、剖切方法

剖视图又有三种剖切方法:单一剖切面剖切;几个平行的剖切面剖切(阶梯剖);两个相交的剖切面剖切(旋转剖)。

1.单一剖切面

(1)剖面平行于某个基本投影面。

(2)剖面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时,常称为斜剖视图 (3)剖切面为柱面。展开画法。

(4)国标规定:对于机件的肋、轮辐及薄壁等,如按纵向剖切,这些结构都按不剖处理,但要

用粗实线将它与邻接部分分开。

2.几个平行的剖切面剖切——阶梯剖

(1)应用:常用于表达内部结构的中心线处于两个或多个相互平行的平面内且内部结构不相互

遮挡的机件。

(2)标注:用剖切符号标注出每个剖切面的位置,在起、迄和转折处标上相同的字母,用箭头

指明投影方向,在剖视图的上方用相同的字母标注剖视图的名称,当剖视图按投影方向配置时可省略箭头,当转折出位置有限又不至于引起误解时,也可以省略字母。

(3)画阶梯剖是应注意:

① 几个剖切面要相互平行,并且要平行于同一基本投影面。

② 选择剖切面位置要适当,在图形内不应出现不完整要素,仅当两个要素在图形上有公共的对称中心线或轴线时,可以以对称中心线或轴线为界,各画一半。

③ 用阶梯剖画出的剖视图,不应画出剖切面转折出的界限,剖切面转折处也不应与图中的轮廓线重合。

④ 几个剖切面可假想平移,成为单一面全剖。

3.两个相交的剖切面剖切——旋转剖

(1)应用:当机件的内部结构形状用一个剖切平面剖切不能表达完全,且这个机件在整体上又具有回转轴时,可用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剖切。两个相交的剖切面必须保证其交线垂直于某一投影面,通常是基本投影面。

(2)标注:用剖切符号标注出每个剖切面的位置,在起、迄和转弯处标上相同的字母,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在剖视图的上方用相同的字母标注剖视图的名称“x-x”,当剖视图按投影方向配置时可省略箭头. (3)画图时注意:

① 把由倾斜平面切开的部分旋转到与基本投影面平行,然后再投影。 ② 剖切平面后面的结构,可按原来位置投影画出。 ③ 相交剖面假想旋转。成为单一面全剖。

第 16 次课 2 学时

上次课复习: 半剖的画法,多面剖切的应用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 第三节 断面图 第四节 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第五节 表达方法综合举例 教学要求:1. 掌握断面图的画法,区分剖视图与断面图 2. 了解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 重 点:移出断面的表达特点、画法及标注方法。 难 点:移出断面的画法,表达方法的综合应用。 教学手段及教具:讲解;模型、多媒体等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断面图: 1学时 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 0.5学时 表达方法综合举例 0.5学时 课后作业 P50:1、2 1.《机械制图新标准》机械工业出版社 2.《机械制图》(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机械制图习题集》(焦永和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资料 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

第三节 断面图

一、断面图的概念

假想用剖切面将机件的某处切断,仅画出剖切面与机件接触部分的图形,称为断面图。断面图主要用于表达一些特定结构如臂、轮辐、肋、键槽、型材的断面形状。可分为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两类。 二、移出断面

配置在有关视图轮廓线之外的断面图,称为移出断面。移出断面的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 1. 画法与配置:包括:剖切面位置和配置

通常按以下原则绘制和配置移出断面:

⑴ 移出断面应尽量配置在剖切平面迹线或剖切符号的延长线上。

⑵ 为了能表达机件断面的真实形状,剖切平面应垂直机件的轮廓线,由两个或多个相交的

剖切平面剖切获得的移出断面,中间应断开。

⑶ 剖面区域对称时,移出断面可配置在视图的中断处。 ⑷ 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允许将图形旋转。 2.标注 三、重合断面

1、配置在有关视图之内的断面图,称为重合断面。 2、重合断面的轮廓线用细实线绘制。 3、标注。

当机件的断面形状简单、且不影响图形清晰的场合采用重合断面。由于重合断面是“就地”把断面图形画在剖切位置处,故标注时一律省略字母,不对称的重合断面,应画出投影方向,对称的重合断面不必标注,画图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同时采用两种断面图。

第四节 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一、局部放大图

1.概念 当机件上的细小结构表达不清楚或难以标注尺寸时,可以将该部分结构用大于原图形的

比例画出,称为局部放大图。局部放大图的表达方法及比例均与原图无关。

2.配置与标注

绘制局部放大图时,应用细实线圈出被放大的部位。

当同一机件上有几处被放大时,必须用罗马数字依次标明被放大的部位,并在局部放大图的上方将相应的罗马数字和所采用的比例,用细横线上下分开标出。若机件上被放大的部位仅一个时,在局部放大图的上方只需注明所用的比例。此比例应为局部放大图与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同一机件上不同部位的局部放大图相同或对称时,只需画出一个。必要时可用几个图形来表达同一个被放大部分的结构。 二、简化画法

1. 剖面线和投影的简化

⑴ 在不致引起误解时,零件图中的移出断面允许省略剖面符号,但剖切位置和断面图的标注

必须遵照国家标准的规定。

(2)对于机件的肋、轮辐及薄壁等,如按纵向剖切,这些结构都不画剖面符号,而用粗实线将

它与邻接的部分分开。 当回转体机件上均布的肋、轮辐、孔等结构不处于剖切面时,可

将这些结构旋转到剖切面上画出,且不必标注。

⑶ 与投影面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30°的圆或圆弧,其投影可用圆或圆弧代替。 ⑷ 在不引起误解时,过渡线、相贯线允许简化,例如用圆弧或直线代替非圆直线。 ⑸ 圆柱形法兰和类似机件上均匀分布的孔。

⑹ 当图形不能充分表达平面时,可用两条相交的细实线所画的平面符号表示。 ⑺ 机件上对称结构的局部视图的表示方法。 2. 相同结构和小结构的简化

⑴ 当机件具有若干相同结构(齿、槽等)并按一定规律分布时,只需画出几个完整的结构,

其余用细实线连接,但在图中必须注明该结构的总数。 ⑵ 直径相同或成规律分布的孔(圆孔、螺孔、沉孔等),可仅画出一个或几个,其余只需用

细点画线表示其中心位置,但应注明孔的总数。

⑶ 机件上的较小结构如在一个图形中已表达清楚时,其它图形可以简化或省略。

⑷ 网状物、编织物及机件上的滚花部分,可在轮廓线附近用细实线示意画出,并在零件图

上或技术要求中注明这些结构的具体要求。

⑸ 机件上倾斜不大的结构,如在一个图形中已表达清楚时,其它图形可按照小端画出。 3. 图形的简化

⑴ 较长的机件(轴、杆、型材、连杆等)沿长度方向的形状一致或按一定规律变化时,可

断开后缩短绘制,但要标注实际的长度尺寸。

⑵ 在不致引起误解时,机件图中的小圆角、锐边的小倒圆或45°小倒角,允许省略不画,

但必须注明尺寸或在技术要求中加以说明。

第五节 表达方法综合举例

选择表达方案的基本原则是:选用适当的一组视图,互为依托,又各有侧重点,结合起来把机件的内外结构形状表达完整、清晰,并力求看图方便、画图简便。 现以阀体为例讨论其表达方法。 一、形体分析

阀体的主体部分是轴线为铅垂的四通管体Ⅰ,它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为正方形凸缘Ⅱ和圆形凸缘Ⅲ,左上部有一圆形凸缘Ⅳ,右前部有一腰形凸缘Ⅴ,各凸缘上均有连接用的光孔。 二、选择主视图

主视图应按工作位置放置,并按图中箭头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为了表达各部分的内部形状,要对主视图作适当剖切。因管体与上下凸缘同轴,并与左边凸缘的轴线在同一正平面内,而右前部凸缘的轴线与V面倾斜45°,故主视图可用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剖切,画出的剖视图。这样就把上下通孔、侧壁两凸缘孔的结构及上下位置关系表达清楚了。 三、确定其它视图

为了表达右前部凸缘的倾斜位置,需画俯视图。为了进一步表达管体孔与侧壁两凸缘孔的贯通情况,凸缘上连接用光孔及底部凸缘上连接用孔的分布情况,俯视图采用两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切。右前端凸缘的形状用斜视图表示。方形凸缘的形状和四角孔的分布情况,由“D”局部视图表达。左部凸缘的形状和连接用光孔的分布,由尺寸和俯视图中的简化画法表达。

这样阀体的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就完整清楚的表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