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煤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终稿 下载本文

应急预案编号:

应急预案版本号:

******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 ****** 编制日期 2014年12月

目 录

1 总则 ................................................................ 4 1.1 编制目的 ........................................................ 4 1.2 编制依据 ........................................................ 4 1.3 适用范围 ........................................................ 5 1.4 工作原则 ........................................................ 5 1.5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分级 ............................................ 6 1.5.1 特大环境污染事件(Ⅰ级) ................................... 6 1.5.2 重大环境污染事件(Ⅱ级) ................................... 6 1.5.3 较大环境污染事件(Ⅲ级) ................................... 7 1.5.4 一般环境污染事件(IV级) .................................. 7 2企业信息 ............................................................ 8 2.1 ******概况 ...................................................... 8

2.1.1单位情况 ................................................... 8 2.1.2地理、气象及水文状况 ....................................... 8 2.2 周围居民及敏感信息 .............................................. 9 2.3 现有固体废物及处理设施 .......................................... 9 2.4 我矿污水处理站情况 ............................................. 10 2.5 锅炉除尘情况 ................................................... 10 2.6噪声治理情况 ................................................... 11 3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 ................................................... 12 3.1 应急组织体系 ................................................... 12 3.2 环境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 12 3.3 工作任务和职责 ................................................. 13 3.3.1 指挥部职责 ................................................ 13 3.3.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 13 3.3.3生产安全处职责 ............................................ 14 3.3.4 保卫组职责 ................................................ 14 3.3.5通讯组职责 ................................................ 14 3.3.6供应组、财务组职责 ........................................ 14 3.3.7宣传组职责 ................................................ 15 3.3.8 救援组职责 ................................................ 15 3.3.9调度室职责 ................................................ 15 4 环境污染事故源与预防预警 ........................................... 16 4.1 环境事故污染源 ................................................. 16

4.1.1水污染源 .................................................. 16 4.1.2大气污染源 ................................................ 16

第 1 页 共 49 页

4.1.3固体废弃物污染源 .......................................... 16 4.1.4噪声污染源 ................................................ 16 4.1.5火灾 ...................................................... 16 4.1.6危险废物 .................................................. 16 4.2 预防措施 ....................................................... 16 4.2.1 水污染预防措施 ............................................ 17 4.2.2大气污染预防措施 .......................................... 18 4.2.3固体废弃物污染预防措施 .................................... 19 4.2.4噪声污染预防措施 .......................................... 20 4.2.5火灾预防措施 .............................................. 21 4.2.6危险废物预防措施 .......................................... 21 4.3 预警 ........................................................... 21 4.3.1 预警条件 .................................................. 21 4.3.2 预警措施 .................................................. 22 4.3.3 预警解除 .................................................. 22 5应急处置 ........................................................... 23 5.1 公司应急值班制度 ............................................... 23 5.2 先期处置 ....................................................... 25 5.3 响应分级 ....................................................... 25 5.4 应急响应程序 ................................................... 25 5.4.1 内部接警与上报 ............................................ 26 5.4.2 外部信息报告与通报 ........................................ 27 5.4.3 事件报告内容和方式 ........................................ 28 5.4.4 信息通报 .................................................. 29 5.4.5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 29 5.5 应急监测 ....................................................... 30 5.6 应急处置 ....................................................... 30 5.6.1 应急物资和设备管理制度 .................................... 30 5.6.2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 30 5.6.3 应急处置 .................................................. 32 6 应急终止 ........................................................... 32 6.1 应急终止的条件 ................................................. 32 6.2 应急结束的程序 ................................................. 32 6.3 应急结束后的行动 ............................................... 33 6.3.1 调查及处理 ................................................ 33 6.3.2 预防 ...................................................... 33 7 监督管理 ........................................................... 34 7.1 应急预案演练 ................................................... 34

第 2 页 共 49 页

7.2 宣教培训 ....................................................... 34 7.3 责任与奖惩 ..................................................... 34 8 保障措施 ........................................................... 35 8.1 经费保障 ....................................................... 35 8.2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 35 8.3 应急队伍保障 ................................................... 35 8.4 通信和信息保障 ................................................. 35 8.5 技术保障 ....................................................... 35 8.6 其他保障 ....................................................... 35 8.7 环境应急能力评估 ............................................... 36 9 后期处置 ........................................................... 38 9.1 现场恢复 ....................................................... 38 9.1.1 事件现场的保护措施 ........................................ 38 9.1.2 环境恢复 .................................................. 38 9.2 善后赔偿 ....................................................... 39 9.3 事件调查 ....................................................... 39 10 预案管理与更新 .................................................... 40 10.1 修订预案及合作 ................................................ 40 10.1.1 应急预案更新 ............................................. 40 10.1.2 地方沟通与协作 ........................................... 40 10.2 责任追究 ...................................................... 40 11 附则 .............................................................. 41 11.1 名词术语 ...................................................... 41 11.2 实施日期 ...................................................... 41 12 附图及附件 ........................................................ 42 附图1 ******矿区平面图 ............................................ 42 附图2 ******地理位置图 ............................................ 42 附图3 ***镇交通状况图 ............................................. 42 附图4 ******矸石污水处理流程图 .................................... 42 附表1 ******市环境应急专家名单 .................................... 42

第 3 页 共 49 页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积极应对******有限公司******年产90万吨煤炭突发环境事件,规范公司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公司应对和防范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做到应急指挥、应急处置力量及时到位,各项处置措施得当,做到最大限度消除、减少和控制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和危害,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保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公司实际,制定适合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2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4)《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6年) (5)《***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行)(2013年10月) (6)《***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3年10月) (7)《******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4年4月)

(8)《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 (9)《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10)《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 (11)《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

(12)《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的通知》(环发﹝2001﹞197号)

(13)《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

(1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1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 (1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1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第 4 页 共 49 页

(1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19)《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2007)

(20)《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9年9月)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 (2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范围内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控制和处置行为。具体包括: (1)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2)因不可抗力(含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因素而造成危及环境安全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等;

(3)危险品在贮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发生的事故; (4)煤矿营运期间造成的次生生态破坏事故;

(5)矿井污水处理站设施故障导致污水外溢,从而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 (6)火灾事件引发的次生环境污染事件。 1.4 工作原则

公司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以下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的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公司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公司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危

第 5 页 共 49 页

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

(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可为本公司和其它公司及社会提供服务,应急时做到快速有效。 1.5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分级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保部令[2011]第17号),按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可控性、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分为四级:特大环境污染事件(Ⅰ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Ⅱ级)、较大环境污染事件(Ⅲ级)、一般环境污染事件(IV级)。预警信号依次为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 1.5.1 特大环境污染事件(Ⅰ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特大环境污染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市级以上城市集中是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1、2类放射性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 1.5.2 重大环境污染事件(Ⅱ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重金属污染或危险化学品生产、贮运、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渗漏等事件,或因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危险废物等造成突发环境事件在国家重点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居民聚集区、医院、学校等敏感点区域发生的;

第 6 页 共 49 页

(7)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造成的环境影响,或进口货物严重辐射超标的事件;

(8)造成跨省(市、州)界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1.5.3 较大环境污染事件(Ⅲ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较大环境污染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种受到破坏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造成的环境影响; (7)造成跨市(州)界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1.5.4 一般环境污染事件(IV级)

除特大环境污染事件(Ⅰ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Ⅱ级)、较大环境污染事件(Ⅲ级)以外的突发环境事件。

第 7 页 共 49 页

2企业信息

2.1 ******概况 2.1.1单位情况

******有限公司******,省属国有企业,2014年全公司在册员工为1478人,其中环保工作人员8人。******始建于1966年,1975年12月正式投产,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现实际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

矿区东西长约5.724km,南北宽约2.053km,矿区面积11.7523km2。矿井为平硐+斜井开拓,单水平上下山开采。******矿区平面图见附图1。

煤矿井田位于二塘向斜的北东翼浅部,开采煤层为二迭系上统龙潭煤组。井田内含可采煤层及局部可采煤层有9层,即2#、3#、4#、5#、7#、8#、9#、11#、12#层,煤层总厚度在5.55~18.48m,全区设计开采煤层为5层,即2#、4#、8#、11#、12#煤层,煤层平均倾角在7~10度,现矿井地质核实储量为4454.4万吨,剩余地质资源量为4046.7万吨,工业储量为3701.81万吨,可采储量为2111.4万吨。

矿井生产情况:矿井两个采区,三采区采煤工作面为31111(2)综采工作面和正在回收的30202工作面,掘进工作面为31200回风巷、30203运输巷。四采区为收缩阶段现有40401综采工作面正在调试生产期间,40700回风联络巷正在掘进。

矿井六大系统均按要求建设完成使用正常,矿井采用双回路供电正常。 2.1.2地理、气象及水文状况

(1)地理位置

******位于******市***区***镇海开村境内,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4°34′35″~104°38′09″,北纬26°47′11″~26°49′56″。镇域海拔在1710米—2900.6米之间,平均海拔1800米。***屋脊韭菜坪最高海拔2900.6米,位于镇域内海嘎村与赫章县交界处。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2(******地理位置图)。

(2)气候

***镇属低纬度高原型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3℃,气温极值-11.7℃—33℃,月平均最低气温2.9℃,月平均最高气温19.9℃;年平均相对湿度82%;年平均日照1541.7小时,日照率35%,其中七月份平均达45%,元月和十一月仅达27%;年平均降雨量1186毫米,多集中在5至9月,冬季降雨时往往在标量

第 8 页 共 49 页

1800米以上形成凝冻,全年平均凝冻日23天。全年最大频率风向为东南偏东风,最大风速20米/秒,瞬时最大风速可达40 米/秒。

(3)水文

***镇水资源丰富,镇域内有大河三岔河从威宁排入纳雍河,还有关门山小流域、木冲沟小流域、色开河、豹子沟流域等。 2.2 周围居民及敏感信息

******地处中高山地貌构造单元之中,矿区井田范围之内的土地利用性质主要以耕地和坡地为主。井田范围内地表无铁路、高速公路(交通状况见附图3)等大型建(构)筑物及基本农田、水库等;无文物保护单位、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农业科技园区、商品粮基地、地质遗迹等。因此,环境敏感点主要是井田内居民点、井田内地下水体、工业场地周围居民点以及矿井纳污水体。主要环境敏感点见表1。

表1 主要环境敏感点

序号 1 ****** 2 地表水 海开村村民 企业名称 环境敏感目标 相对本矿的方位 井田范围及周边500m范围内 工业场地北侧 3 矿区居民 东北 50m 大气层 100m 水环境 距本矿的敏感目标最近距离 性质 200m 声环境

2.3 现有固体废物及处理设施

目前,我矿矸石采用矸石山堆放处理,先后组建了新、老两座矸石山,其中老矸石建设于70年代,建成后就投入使用,设计容量为500万吨,新矸石山建成于2000年,设计容量为600万吨,服务年限约45年,现有煤矸石存量约为80万吨,剩余矸石堆场容量约400万吨。煤矸石每年平均产量约为3万吨/年,煤矸石的发热量平均为350 kcal/kg。

第 9 页 共 49 页

老矸石山现已停用,主要使用的是新矸石山。2007年,我公司根据集团公司矸石山香根草植物治理环保专项工程的安排,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投资环保专项资金75.6万元,对新、老矸石山种植香根草,面积为27000㎡。2008年由于雪凝灾害,矸石山所种植的香根草大部分都被冻死,我公司2009年对矸石山进行了香根草补种,投资环保专项资金85.246万元,面积为30445m2. 该工程实施后,为控制矸石下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矸石山原有的矸石稳固,水土不再流失,滑坡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治理。我矿矸石污水处理图见附图5。 2.4 我矿污水处理站情况

我矿矿井的最大涌水量为198.8M3/小时,正常涌水量为72.4M3/小时, 2006年5月我矿开工建设800M3/小时处理能力的矿井污水处理站,以全面解决矿井水达标排放的问题。该项目概算投资820万元,由广西宇达水处理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施工,采用无动力双列平流破解翼片(迷宫)斜板助沉式净化处理系统对矿井水进行处理,处理药剂为聚合氯化铝。该工程于2006年12月竣工,于2007年1月进入调试阶段, 2007年3月进入试运行阶段,目前运行平稳。2007年5月******市环境监测站接受委托对该项目进行了验收监测,并出具了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报告(******市环监验字(2007)15号)。经监测,矿井水经处理后,各项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致》(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限值要求,其中PH值为7.85,符合评价标准6~9的要求,悬浮物为22mg/L,小于评价标准限值50mg/L,化学需氧量为5mg/L,小于评价标准限值50mg/L。 2.5 锅炉除尘情况

由于原来锅炉房锅炉设施陈旧,并且供热能力不能满足需求,对原有两台2吨/小时锅炉进行拆除,新增2台4T/h承压卧式锅炉,以满足职工洗澡及办公区域供暖。为达到环保要求,2009年12月我矿开工建设处理能力烟气量为12000~18000m3/h的脱硫除尘器两台,修建循环水池给水系统,以全面解决烟尘及二氧化硫达标排放的问题。该项目总投资21.3万元,由福建省连江县恒磊环保防腐有限公司设计、施工,采用花岗石水膜冲击式脱硫除尘器对烟尘及二氧化硫进行处理,。该工程于2010年1月竣工, 2010年11月******市环境监测站接受委托对该项目进行了验收监测,并出具了竣工验收监测报告单(编号:气z2010-11-04、气z2010-11-04)。经监测,

第 10 页 共 49 页

烟气经处理后,各项指标均达到《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 2.6噪声治理情况

对于三采区抽风机房和压风机房产生的噪声,在水矿(集团)公司的统一安排部署下,2009年9月我矿开工建设三采区抽、压风机房噪声治理工程,以全面解决噪声达标排放的问题。该项目投资183万元,由厦门市万强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施工,采取隔绝噪声(安装隔声房)与消声(风机风口消声器)相结合的治理环境措施。在抽风机、压风机顶部安装吸声吊顶;在进、排气管道上分别加装风口消声器;保证整体的隔声效果。该工程于2010年3月上旬竣工,于2010年3月中旬进入试运行阶段,目前运行平稳。噪声经处理后,各项指标均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及《声环境质量标准2010年5月******市环境监测站接受委托对该项目进行了验收监测,并出具了限期治理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报告(******市环监验字(2010)第014号),经监测,噪声经处理后,各项指标均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及《声环境质量标准》。

第 11 页 共 49 页

3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

3.1 应急组织体系

成立环境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在******机关楼党政办公室,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由公司政工科科长担任,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下面设救援组、生产安全组、机电组、财务组、保卫组、供应组、宣传组。 3.2 环境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矿长

副指挥:总工程师、机电矿长、生产矿长

成 员:生产科科长(兼管环保)、机电工区区长、物资科科长、财务科科长、群工科科长、保卫科科长以及环保办公室成员。

为能及时掌握并处置突发的环境事件,******调度室内设有24小时有效报警电话:8172379。******应急救援组织结构见图1,相关人员及联系方式如表2所示。

图1应急救援组织网络图

总指挥(矿长)

救援组 生产安全组 机电组 保卫组 供应组 财务组 宣传组 调度室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党政办公室) 副指挥 (总工程师、机电矿长、生产矿长) 表2******环境应急人员通讯录 第 12 页 共 49 页

环境应急小组通讯录 姓 名 王中华 韩立志 杨贵阳 石开阳 徐 进 廖跃兰 张以忠 王 丽 刘 勇 龙建功 党政职务 矿 长 矿总工程师 党政办公室 生产矿长 机电矿长 保卫科科长 生产科科长 物资科科长 财务科科长 群工科科长 指挥部职务 总指挥 副总指挥 办公室主任 通讯组组长 救援组组长 保卫组组长 联系电话 办公室电话 生产安全组组长 供应组组长 财务组组长 宣传组组长 3.3 工作任务和职责 3.3.1 指挥部职责

(1)负责针对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危害程度,适时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发布预警等级;

(2)负责组织制订并实施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应急方案;

(3)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动用应急队伍做好事故处置、控制和善后工作,及时向上级政府环保、消防部门报告,征得上级部门援助,消除污染影响; (4)参与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处理工作;

(5)负责通信联络,传达总指挥发布的各项命令,并做好记录; (6)负责事故抢险期间的人员调集工作;组织人员参加事故抢险救灾; (7)负责应急状态下请求外部救援力量的决策。 3.3.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1)负责公司环境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

(2)负责修订完善《******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和完善环境应急预警机制,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人员培训、应急演练计划并组织落实,检查、落实应急器材和装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第 13 页 共 49 页

(3)负责公司及项目部内、外部协调关系; (4)负责事故抢救所需车辆的调配; (5)负责抢险期间的生活后勤保障工作;

(6)负责档案管理,协助事故单位做好事故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7)接受上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指令和调动,协助事件的处理。配合有关部门对环境进行修复、事件调查、经验教训总结。 3.3.3生产安全处职责

(1)进行本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 (2)负责组织预案的审批和更新;

(3)负责对各项目部环保工作日常调度、检查; (4)参与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处理工作; (5)负责监督检查污染源单位的污染防治工作。 3.3.4 保卫组职责

(1)负责隔离事故区,维持秩序,疏导交通及方向标识的布置,保护现场并记录现场情况;

(2)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工作,劝阻围观人员离开警戒区域,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3)负责指挥和安排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至安全地带; (4)负责通知并组织周围居民、群众撤离危险地界。 3.3.5通讯组职责

(1)负责通信联络,传达总指挥发布的各项命令,并做好记录; (2)保障通讯正常畅通,负责通讯设施的维护与抢修;

(3)负责联络各应急小组、应急指挥长和副指挥长,汇报事故发生情况; (4)根据应急指挥长或副指挥长命令,迅速及时地联络外部救援力量及信息发布。 3.3.6供应组、财务组职责

(1)负责保障水、电、气、通信的运转及灭火救护器材供应的物资保障,发布事故中的停水、停电指令;

(2)负责保证抢险资金及时到位。

第 14 页 共 49 页

3.3.7宣传组职责

(1)根据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向周边企业、村落提供本单位有关危险物质的特性、应急救援知识的宣传资料

(2)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协助现场保卫组维持项目区域秩序。 3.3.8 救援组职责

(1)根据事故灾情,及时向所在矿和公司汇报环境污染事故的地点、性质、范围、受灾和影响人数、应采取的措施;

(2)负责现场临时救护实施工作,采取防止事故扩大的安全防范措施,迅速调集人员组织事故抢险,并及时向环境污染事故指挥部汇报;

(3)根据事故性质,必要时采取撤人安全措施,负责将本单位所有人员撤至安全地点或地面,并向环境污染事故指挥部汇报; (4)负责配合事故调查;

(3)检查督促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督促、协助有关部门及时消除有毒有害物质的跑、冒、滴、漏。一旦发生污染物泄漏或环境污染事件,立即查明原因,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救援。 3.3.9调度室职责

(1)根据事故灾情,及时向所在矿和公司汇报环境污染事故的地点、性质、范围、受灾和影响人数、应采取的措施;

(2)24小时接听报告电话,并及时如实向指挥部汇报事故情况。

第 15 页 共 49 页

4 环境污染事故源与预防预警

4.1 环境事故污染源 4.1.1水污染源

煤矿主要水污染源为矿井井下排水,其中主要污染物是悬浮物、COD、氨氮等。 4.1.2大气污染源

大气污染源物有:工业场地两台4.0t/h锅炉,主要污染物为燃煤烟气中的烟尘和煤炭的装运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4.1.3固体废弃物污染源

主要固体废弃物污染源为新矸石山,主要污染物为煤矸石,煤矸石为矿井采掘矸石,按目前生产能力,预计矸石产生量为3.14万吨/年,其中20%处理在井下,80%运到地面(2.51万吨/年)。矸石山坡度大,暴雨降水量大或天气寒冷结冰,天气转暖后山体含水量增大,山体稳定性差,造成矸石山崩塌、滑坡及塌方,会造成矸石山倒塌伤人,危及铁路及器材科附近居民的安全。 4.1.4噪声污染源

矿井通风机房、机修车间、锅炉房、坑木工房等产生的噪声对附近的居民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1.5火灾

导火索以及机械、车辆燃油遇高温、明火,以及易燃可燃物存放不当等,可能引发火灾,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的损毁。矿区的一些机电设备及皮带、采矿运输矿车、配电间、变压器、办公楼等都可能发生火灾。 4.1.6危险废物

设备在维修中会产生废油、设备漏油和汽车维修废油,这些废油如果不加以处理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和破坏,甚至造成火灾。 4.2 预防措施

根据本公司潜在事故源环境优先污染物的产生、种类及分布情况,针对污染物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应急措施。

第 16 页 共 49 页

4.2.1 水污染预防措施

矿井井下污水:我矿建有矿井净化站,采用无动力双列平流破解翼片(迷宫)斜板助沉式净化处理系统对矿井水进行处理,处理药剂为聚合氯化铝。井下水部分复用于井下防尘,其余经场地排水口排入附近河沟。

我矿污水处理站处理污水能力为800 m3/h,在污水处理站出现故障或雨季因排水量过大,水处理量达不到要求时,特制定以下预防措施:

(1)必须保持水泵房水仓低水位排水,定期清挖水仓,使水仓的涌水缓冲能力不低于6小时,污水处理器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停机检修处理。

(2)加强对污水处理站的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管理,保证检修质量,使设施随时处于良好状态,保证其正常运行及时处理排放污水。

(3)定期清理井下排水水沟,对水煤泥集中清除干燥处理利用,不能利用的及时运往矸石山围隔填埋。

(4)定期对污水处理站的沉淀池及压滤煤泥进行清理并及时运走,保证污水处理设备正常处理污水。

(5)污水处理站必须保持正常处理井下污水的系统正常及设备完好,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不得拖延处理时间,同时,保持污水处理站能够有4小时的缓冲处理污水的时间,以便应急时有迂回时间。

(6)采取对较大的污染源皮带运输系统立即停止运行,关闭不危及安全的水雾降尘系统,对渗水积水较多地带堵、隔沉淀。

(7)环保人员须定期对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汇报处理,保证污水处理站正常运行。

(8)污水处理站必须严格认真填写污水处理时间、用药量、处理污水量及清挖煤泥量等记录,所填内容必须属实,便于领导作出应急的正确决策。 (9)污水处理站必须备齐所需的备品,备件及药品等,以便应急之用。 (10)加强对污水处理系统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进一步提高检修的速度和质量,增强环保责任感。

(11)雨季期间,机电工区、生产科及有关部门要经常对污水处理厂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或采取措施处理。

第 17 页 共 49 页

(12)在污水处理范围内作业的单位和个人,要制定详尽的安全防范措施及施工措施,严格按措施施工,确保安全生产。

(13)污水处理在线监测系统设备、信号等设施必须齐全,并按标准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转。

(14)在雨季前,必须完善污水处理的各项防洪工程,并对污水处理不安全坡面及时处理,以防崩塌。

(15)污水处理安全及防洪工程要按“雨季三防”计划准备足够的防洪物资,所需的资金和物资要及时到位,且专款专物专用,不得挪作它用。

(16)污水处理系统日常运行由机电工区负责,污水处理发生一般事故,其它设备出现故障时,由机电工区当天值班区长担任现场处理负责人,负责事故处理过程中的安全。

(17)污水处理系统供电、维修及检修工作由机电工区负责。如污水处理系统供电需要检修时,由机电工区派人进行处理,工作中严格按有关规程、规定操作。 (18)污水处理各岗位人员为本岗位当班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工作中必须保质保量完成当班的各项工作,严格按本工种操作规程操作,并持证上岗。 4.2.2大气污染预防措施

对于锅炉燃煤烟气,采用具有脱硫效果的水膜除尘器进行处理,其除尘效率大于95%,经处理后锅炉烟气和SO2出口浓度能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类标准要求。对煤炭储、装、运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主要采取洒水防尘措施和绿化。

我矿锅炉的水膜除尘器的处理烟气量12000~18000m3/h,为确保烟气和SO2的达标排放,特制定以下预防措施:

(1)有组织排放主要做好收尘的日常巡检及维护,发现收尘装置损坏立即停产且组织人员抢修。针对无组织排放,做到每日巡检,确保原煤转载点及卸料口喷水器正常运行,达到除尘效果。

(2)定期检查堆煤场棚架,避免棚架垮塌对环境造成影响;每班对矿区运煤道路及卸料平台洒水抑尘;针对汽车运输过程中运输车辆必须加盖篷布,外广场洗车槽加强对进出运煤车辆的清洗,一旦洗车设备出现故障,立即采用人工清洗。

第 18 页 共 49 页

(3)正确使用燃煤锅炉水幕除尘装置,每天对锅炉巡回检察,发现烟尘跑冒及时堵塞封闭,每3年对锅炉除尘器大修一次,保证除尘脱硫效果达到环保标准要求。 4.2.3固体废弃物污染预防措施

矸石堆放排矸期满后进行林草复垦。为防止矸石堆放对环境境造成污染,矸石堆放场设有排水沟和防洪挡墙及淋溶废水沉淀池。同时,为确保矸石山的安全,根据公司《******有限公司矸石山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结合矸石山的地质条件,特制定以下预防措施: (1)矸石山的安全管理

对矸石山生产科工程组进行定期巡视检查,发现矸石山有滑动垮塌危险或或山体有滑动位移现象及时向矿总工程师汇报,编制符合现场实际的防治措施。事态严重时迅速向公司及地方政府汇报,及时疏散群众,采取有效的措施。 (2)成立矸石山灾害事故抢险应急指挥部 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 指 挥 长:矿长

副指挥长:生产矿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党委(纪委)副书记

成 员:生产科 、机运科、地质科、矿调度、机电工区、综合科、保卫科等单位主要负责人

矿 长:负责矸石山灾害事故抢险的全面指挥工作。 生产矿长:组织各种力量全力抢救受灾人员

总工程师:协助矿长搞好矸石山灾害抢险救灾的各种技术工作。

安全矿长:协助矿长搞好矸石山灾害事故抢险救灾的各种安全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救灾方案。

纪委书记:安排保卫人员在抢险救灾工作中维护社会治安的稳定,疏散灾区群众,协调医院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

生产科长:提供与矸石山灾害抢险有关的各种图纸资料,参与抢救方案的编制 调度室主任:负责抢险救灾工作的联络指挥工作,及时传达总指挥对救灾工作的安排,作好各种救灾原始记录

党政办主任:负责抢险救灾的后勤保障工作和车辆的安排

第 19 页 共 49 页

保卫科长:及时疏散灾区群众,维护灾区的社会稳定。 (3)应急措施

1、调度主任一旦接到险情信息,立即赶往调度室指挥协调避险工作。保卫科○

负责矸石山的监护、加固,一旦出现险情,按照预警预案及时发出信号,及时向矿调汇报。按要求24小时监护,明确责任,分班把关,管理人员分班盯班。

2、保卫科24小时在矸石山值班,管理人员分班把关,明确责任,一旦接到大○

坝垮塌信号,立即组织人员抢险。汽车队、民兵应急分队加强职工教育,落实自主保安措施,做好大坝的加固工作,接到信息,立即将人员撤出待命。

3、经营管理科、财务科保证足够的救灾物资和资金。其它各单位做好单位自○

主保安工作,接到信息,立即组织人员撤出。

4、安检科每天派专人检查监督上述各单位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4.2.4噪声污染预防措施

在设备选型时,首先选择高效低噪设备;对于通风机、锅炉房引风机等产生的空气动力噪声,采取在风机进出气管上安装消声器的措施进行降噪;对于在其它不易采取消声、隔声措施的高噪场源附近工作的人员,则采取个体防护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健全职业危害管理机构(人力资源科),配备或聘请有资质的部门开展噪声检测工作 。

(2)矿在三采工业广场设置了噪声监测点,每半年由市环保局监测1次。 (3)及时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检修,避免机械部件松动,并采取对驾驶室进行密闭隔音处理等措施,控制露天煤矿噪声。

(4)保持设备压风、提升、通风等大型的完好性,发挥设备本身的消音降噪功能,如果设备发生故障,噪声指标超过标准时,要立即进行检修,直到符合标准才可使用。

(5)工作人员配备切实有效的劳动保护用品或实行轮班工作制,以减少与噪声接触的时间。

(6)对于突发性噪声,提前通知附近的工作人员,做好安全防护,其它能够人为控制的突发性噪声应尽量做到“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噪声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第 20 页 共 49 页

(7)对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障职工的身心健康。 (8)加强设备维修,减少机械老化带来的噪声。

(9)加强个人防护:接触强噪声的工人应佩带耳塞、耳罩等,以减少噪声对工人的影响。

(10)采用隔声、吸声等办法:强噪声源安置消音器或隔离机罩。 (11)设备必要取得环保认证书,符合噪声排放标准才能进购。 4.2.5火灾预防措施

火灾的预防措施:(1)明火:严禁任何人员在矿区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处抽烟、动火.加强综采、综掘油脂管理,抹布、棉丝使用完后要放在垃圾筒内,定期回收上井,油脂发、放、使用按相关规定进行;(2)预防放炮起火:严格火工品管理制度,放炮员按章操作;(3)预防电气火花:加强机电设备、电缆防火管理,防止失爆现象发生;(4)采、掘工作面工程车辆按规定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5)每年要组织一次火灾救灾演习,教育项目部职工在火灾情况下如何救灾和自救。 4.2.6危险废物预防措施

设备维修中产生的废油、设备漏油和汽车维修废油应全部倒入指定区域的废油桶中。不得倒入厂内、外空地、草地及地下管网的检查井中。洒漏在地面的废油由责任部门(相关方由相关负责部门监督)用棉纱或报纸清除。

擦机器、设备及擦油手的废油棉纱,需放置在各部门指定的废油棉纱容器内。我矿现存放的废油由集团公司的下属单位群联公司集中收购。 4.3 预警 4.3.1 预警条件

环境事故危险源对象在大多数时间运行在安全状况下。当被实时检测的危险源对象的各种参数超出正常值界限,向事故方向转化,而不采取应急控制,就会引发环境事故;或者已发生环境事故。在这两种情况下,应启动应急预案。

现场人员或监控人员当发现有危急险情或者环境事故危险源的各种参数超过正常值界限或已发生事故时,要迅速、及时上报环境应急领导小组,并同时展开初步救援行动。领导小组接到可能导致环境事故灾难的信息后,一方面,按照应急预案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有关部门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同时向当地

第 21 页 共 49 页

相关政府部门及公司报道。另一方面,准确判断险情的危害性大小和事故级别,迅速、及时告知相关人员撤离险情发生地。 4.3.2 预警措施

(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2)发布预警公告。

(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4)指令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企业环境监测部门立即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5)针对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6)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 4.3.3 预警解除

当4.3.1中引起预警的条件消除和各类隐患排除后,解除预警。

第 22 页 共 49 页

5应急处置

5.1 公司应急值班制度

为了加强公司应急值班工作管理,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增强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准确处置应急信息、确保应急值班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转,结合公司实际工作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本制度中的应急事项是指涉及煤炭生产安全的重特大事故,以及本公司内部的突发的紧急重大情况。

第二条:应急值班工作遵循有情必报、运转高效、反应迅速、安全第一的原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第三条:本公司设立应急值班室。应急值班工作由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办公室负责统筹安排,应急值班由公司领导总带班,每天由一名公司领导带班负责,每天再配备一名中层领导协助值班。值班人员由调度员担任,应急值班时间实行 “24小时”制。应急值班人员按公司调度值班表进行值班工作。

第四条:值班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具备较强的综合协调和应急处置能力。带班领导是应急值班工作第一责任人,当班值班人员是直接责任人。

第五条:应急值班人员工作要求:

(1)带班领导全面负责带班期间的应急值班工作,协调、督促、检查值班人员工作情况,及时处理带班期间发生的应急事项。

(2)值班人员要按时做好交接班工作,认真履行交接班手续,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值班人员要认真履行值班职责,不得擅自离岗,因特殊情况不能值班时,要提前请假,向相关领导说明原因,并由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办公室安排人员顶替值班,值班人员未经同意不参加值班或值班期间无故离岗,必须严肃处理。

(3)值班人员要及时、全面掌握当班安全生产动态,并做好相关记录。对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要立即向带班领导报告,必要时应立即向矿长报告,并根据公司领导指示精神快速处理,启动相关应急救援预案。值班人员要将矿领导指示及时传达到有关部门,并积极了解事态进展情况,随时向公司领导续报反馈相关信息。

(4)值班人员要爱护值班通讯设施,确保设备正常运作,不得占用值班电话办

第 23 页 共 49 页

理与值班工作无关的事情。

(5)值班人员应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处置各类相关重大事件和突发公共事件。负责收集事故发展、救灾等情况,并及时按要求汇总上报。 (6)值班人员严禁酒后上岗,要严格遵守各项保密规定。 (7)值班人员应认真承办矿领导交办的其它值班事项。 (8)值班结束应填写值班记录,并亲自签名。 (9)非值班人员未经许可严禁在值班室无故逗留。 第六条:应急值班工作职责:

(1)负责及时接听、接收和掌握相关安全生产重要动态信息,保证与井上下各作业地点、各相关科室、公司领导、以及上级部门的联络畅通;

(2)负责本公司紧急重大情况和各种突发事件的信息处理、督办和反馈工作; (3)负责向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报告重特大事件、突发公共事件和紧急重大情况;

(4)负责上级电话指示、通知和各作业地点电话请示汇报的记录、传递和处理工作;

(5)负责监督公司各部门的值班工作。

第七条:切实做好信息报送工作,要严格履行报告程序,值班人员在接到重要情况后,要认真做好记录,5分钟内向带班领导、主要领导报告,并按领导的意见向上级部门报告。信息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已经发生、可能发生或由于某种突发事件可能引发的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突发事件预测预警信息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

第八条:本公司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

第九条 :应急值班室负责对应急值班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对因下列情形造成重大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要提请公司领导对责任单位和领导及直接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和相应处分:

(1)应急值班工作不扎实、安排不细致、措施不得力; (2)当事部门上报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与事实严重不符;

第 24 页 共 49 页

(3)值班人员责任心不强,在应急值班工作中造成工作失误; (4)迟报、漏报、误报、瞒报重大突发事件信息;

(5)在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处置过程中,相关单位或值班人员不能积极落实领导和上级机关的指示、批示。 5.2 先期处置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公司应当立即采取有效先期措施来防止污染物的扩散,明确切断污染源的基本方案。 5.3 响应分级

公司根据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电站对事件的可控能力,结合事件分级,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响应分级。由高到低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Ⅲ级)、一般(IV级)四个级别 5.4 应急响应程序

应急响应程序如下图2所示:

第 25 页 共 49 页

图 2 应急响应程序图

事故发生 接警 信息反馈 报警 现场指挥到位 应急器材调配 扩大应急 事 故判 断 人员撤离 启动应急预案 应急处置行动 现场隔离 向有关部门报告 接受上级指挥现场清理 解除警戒 善后处理 事 故控 制 应急监测 清理回收污染事故处理 结束应急预案 总结评审

5.4.1 内部接警与上报

明确公司内部突发事件信息接警与上报责任人、报告程序、时间和内容要求。现场当班人员发现异常或事故,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时,应立即报告带班领导,并向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应急指挥部记录报警并报告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在接到报告后启动应急预案,根据事件现场情况调用生产安全组、救援组、保卫组、供应组、财务组、通讯组、宣传组等应急机构成员。对于污染物泄漏等事故伴随产生的污染事件,使用报警器和喊话器向电站内工作人员通报应急情况,动员应急人员到岗,并提醒无关人员采取防护行动,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或进入安全避难点。

第 26 页 共 49 页

报告程序如图3所示:

图 3突发环境事件内部报告程序流程图

事故现场人员 事故部门领导 应急指挥部 5.4.2 外部信息报告与通报

公司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应及时向***区环境保护局报告,***区环境保护局收到公司报告后立即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核实,并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和类别做出初步认定。

对初步认定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一般(IV级)或者较大(Ⅲ级)突发环境事件的,***区环境保护局应当及时向***区人民政府和******市环境保护局报告。

对初步认定为一般(IV级)或者较大(Ⅲ级)突发环境事件的,***区环境保护局应当及时向***区人民政府和******市环境保护局报告。

对初步认定为重大(II级)或者特别重大(I级)突发环境事件的,***区环境保护局应当及时向***区人民政府、******市环境保护局和***省环境保护厅报告,同时上报环境保护部。***省环境保护厅接到报告后,应当进行核实并在一小时内报告环境保护部。报告程序如图4所示:

第 27 页 共 49 页

图 4 突发环境事件外部报告程序流程图

***区环境保护局 ***区环境保护局 ******突发环境事件 一般或较大 重大或 特别重大 ***区 人民政府 ***区 人民政府 ******市环境保护局 ***省 环保厅 ******市 环境保护局 环境 保护部

5.4.3 事件报告内容和方式

(1)事件报告基本内容

① 发生事件的单位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排放污染物类型、数量及潜在危害程度;

② 事件单位的经济类型、生产规模;

③ 事件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④ 事件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⑤ 事件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并附示意图; ⑥ 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事件抢险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⑦ 事件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2)事件报告方式

事件发生后,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向***区环保局报告事件情况,并在24小时内,填写事件紧急报告。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

初报为从发生事件后1小时内上报,为了保证上报的时限,尽量采用电话、网络、传真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必要时要派人直接报告。应急指挥部向***区环保局报告突发事件时,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名称、详细地址、电话、事件类型等。

续报是在初报的基础上,可通过网络或书面的形式报告相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第 28 页 共 49 页

处理结果报告采取书面报告,是在事件处理完毕后在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和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

处理结果可以规定在应急行动结束后的15天内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过程中事件级别发生变化的,应当按照变化后的级别报告信息。 5.4.4 信息通报

环境污染事件可能影响周围环境时,及时向***镇政府汇报情况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的单位和居民。当污染事件超出公司内自身应急处置能力或可能对周围的环境构成危险,应及时向***镇政府汇报情况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根据事件现状报告***区环保局。

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发展状况及现场应急处置情况,发现事件可能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由应急指挥部成员与周边居委会成员取得紧急联系,通报当前污染事件的状况,通知群众做好应急疏散准备,听候应急指挥部的指令,并强调在撤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与互救。 5.4.5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为保证协调各方面的行动,应急救援迅速及时,公司内应急救援人员之间采用内部电话和外部电话线路进行联系,应急救援小组的电话24小时开机,禁止随意更换电话号码的行为。特殊情况下,电话号码发生变更,在变更之日起48小时内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应急指挥部在24小时内向各成员和部门发布变更通知。外部救援单位见下表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专家联系方式见附表1。

表3 报警电话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单 位 ***区政府应急办 ***区人民医院急救中心 ***区公安局 ******市环境保护局 ***区环境环保局 ***区消防队 第 29 页 共 49 页

联系电话 7 ***镇政府 5.5 应急监测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配合有资质的监测部门做好应急监测工作。 5.6 应急处置

5.6.1 应急物资和设备管理制度

(1)经检验合格的应急物资,必须实行分区、分类存放和定位管理。根据库房条件以及物资的不同属性,将储存物资逐一分类,根据其保管要求,仓储设施条件及仓库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存放区。为方便抢修物资存放,减少人为差错,对应急物资进行编号定位,结合物资存放保管目录,把库房、货架、层次、货位四者统一编号,并附上标签,做到见单就知货物存放地点,提高工作办事效率。 (2)应急物资应妥善保管,以保护物资的质量。储备物资应防止受到雨、雪、雾的侵蚀和日光曝晒。

(3)加强对应急物资的管理,防止应急物资被盗用、挪用、流失和失效,对各类物资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检查人员每月要定期检查一次应急物资和工具的情况,发现缺少和不能使用的要及时提出和督促,确保正常使用,检查人员每次检查时要进行详细记录,留存备查。

(4) 应急物资的调拨由物资科统一调度、使用。应急物资调用根据“先近后远,满足急需,先主后次”的原则进行。建立与其他地区、其他部门物资调剂供应的渠道,以备物资短缺时,可迅速调入。 5.6.2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公司矿山应急物资储备必须保障一旦发生事故时能立即投入使用;救援组、保卫组负责移动车辆的日常维护检查;供应组负责应急物品的储存保管,保障应急物资充裕,不得低于以下标准;财务组负责对应急物资的补充的资金保障。环境事件应急物资如下:

表5应急物资一览表

单位吸油机、油拖序号 名称 数量 网、吸油毡、沙第 30 页 共 49 页

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转载机 反铲 运输车辆 排风机 发电机 对讲机 电焊机 割枪 焊条 氧气乙炔瓶 吸油机 备用灭火器 油拖网 消防沙 防尘口罩 防护手套 披风帽 雨衣 雨鞋 应急灯 抽水泵 铁锹 除尘布袋 方格伦 脉冲阀摸片 气缸 担架 台 部 台 台 台 部 台 个 包 瓶 台 瓶 张 方 副 副 顶 套 双 把 台 把 个 个 个 个 副 第 31 页 共 49 页

2 2 5 3 2 4 3 2 20 10 3 50 3 5 30 30 30 30 30 10 5 30 50 2 5 10 5 28 临时急救箱 个 5 5.6.3 应急处置

(1)矿山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应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核实,并按本预案应急事件的划分等级初步确定事件等级。对能按标准划分的,确定为Ⅰ级、Ⅱ级、Ⅲ级应急响应的,在10分钟内报告公司应急处理指挥部;确定为IV级应急响应的,由生产管理科(负责环保)按应急预案负责处理,并及时向指挥部报告。

(2)公司应急处理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若确定启动预案,由公司调度室负责在5分钟内通知应急指挥部成员。

(3)公司调度室要对环境污染事件全过程跟踪、调度,并做好应急处理指挥部、应急处理现场之间的联络工作。

(4)事故处理过程中,通讯组要及时向公司调度室汇报事故的处理、进展情况。 公司指挥部办公室接到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信息后,必须立即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单位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或采取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

6 应急终止

6.1 应急终止的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基本消除,无继发可能; (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6.2 应急结束的程序

(1)应急处理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经应急处理指挥部批准; (2)应急处理指挥部向所属各应急小组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3)应急状态终止后,现场仍需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直至自然过程或其他补救措施无需继续进行为止。

第 32 页 共 49 页

6.3 应急结束后的行动 6.3.1 调查及处理

公司要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对本次污染环境事件进行调查,虚心接收当地政府提出的各项建议,服从当地政府对该起事件的处理。 6.3.2 预防

在***区环境保护局的指导下,找出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重复出现。

第 33 页 共 49 页

7 监督管理

7.1 应急预案演练

应当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演习,检验应急联动、紧急集结、快速反应、协调配合、现场救援、后期处置、消除影响的能力。

建立演习绩效评估和总结制度,有针对性的修改和完善应急反应机制,不断提高环保应急救援能力。 7.2 宣教培训

(1)加强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有效防止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宣传组要经常性地开展环保知识宣传,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职工掌握发现环境污染隐患、消除环境影响的知识和技能。

(2)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救援人员应急处置技能的培训,把预防污染扩散和应急环保处置措施培训纳入到职工日常教育中,提高全体职工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3)公司要定期进行污染事件应急处置知识的培训演练工作。 7.3 责任与奖惩

违反本《预案》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处置不及时的,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罚款、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在事故中表现积极、负有责任心的、做出重大贡献的给予奖励。

处置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上述要求进行责任追究:

(1)迟报、瞒报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的; (2)拒不履行应急救援职责的; (3)未及时到位、延误抢险救援时机的; (4)阻挠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调用的。

第 34 页 共 49 页

8 保障措施

8.1 经费保障

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所需的经费,包括仪器装备、交通车辆、应急咨询、应急演练、人员防护设备等的配置运作经费,由公司财务科支出解决,专款专用,保障应急状态时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8.2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公司指挥机构的应急队要根据预案要求,建立处理突发环境事件的日常和暂时物资储备,增加必要的应急处置、快速机动和自身防护装备和物资储备,维护、保养好应急仪器和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确保参加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时救助人员自身安全,及时有效防地止环境污染和扩散。 8.3 应急队伍保障

公司生产管理科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人员,有矿长、总工程师、机电矿长、副矿长、职业健康管理员、安全员、爆破员、综合办公室、物资管理员、财务主管、应急办公室等人员组成,通过日常技能和模拟演练等手段提高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

8.4 通信和信息保障

应急指挥组及成员必须24小时开通个人手机,配备必要的有线、无线通信器材,值班电话保持24小时通畅,节假日必须安排人员值班。要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系统的作用,确保应急时能够统一调动人员、物质迅速到位。 8.5 技术保障

公司建立环境安全预警系统,组建相关环境应急技术保障专家组,确保在启动预警前、事件发生后相关领域专家能迅速到位,为指挥决策提供服务。 8.6 其他保障

(1)交通运输保障:应急指挥部必须确保应急处置车辆的落实,加强对应急处置车辆的维护和管理,保证紧急情况下车辆的优先调度,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 35 页 共 49 页

(2)医疗保障:应急指挥部加强与医疗救治单位的联系并签定互救协议,建立医疗救治信息库,保证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减少人员伤亡。

(3)治安保障:应急指挥部积极协助、配合地方政府及时疏散、撤离无关人员,加强事件现场周边的治安管理,维护社会治安,配合做好事件现场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4)社会动员保障:应急指挥部加强与相邻企业和周边村镇日常的沟通与协作,配合地方政府积极做好相邻区域、企业之间的联动工作。应急指挥部还需与相关部门签定互救协议。

(5)紧急避难场所保障:公司应急指挥部按照突发环境事件类型,制定人员和财产的避难方案。协助配合地方政府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人员和财产的疏散、避难工作。

8.7 环境应急能力评估

在总体调查、环境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对公司现有的突发环境事件预防措施、应急装备、应急队伍、应急物资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明确进一步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公司依据自身条件和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型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包括人员供应组、救援组、生产安全组、通讯组、宣传组、财务组、保卫组等救援队伍。

(2)应急救援设施(备)包括医疗救护仪器、药品、个人防护装备器材、消防设施、堵漏器材、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和应急交通工具等,尤其应明确企业主体装置区储存区情况。

(3)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和预警系统设置情况,应急通信系统、电源、照明等。 (4)用于应急救援的物资,特别是处理泄漏物、消解和吸收污染物的化学品物资,如吸油机、油拖网、沙袋等,有条件的企业应备足、备齐,定置明确,保证现场应急处置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启用;物资储备能力不足的企业要明确调用单位的联系方式,且调用方便、迅速。

(5)各种保障制度(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制度、日常环境监测制度、设备仪器检查与日常维护制度、培训制度、演练制度等)。

第 36 页 共 49 页

(6)企业还应明确外部资源及能力,包括:地方政府预案对企业单位环境应急预案的要求等;该地区环境应急指挥系统的状况;环境应急监测仪器及能力;专家咨询系统;周边企业单位互助的方式;请求政府协调应急救援力量及设备(清单);应急救援信息咨询等。

综合以上要求******具有较强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能力。

第 37 页 共 49 页

9 后期处置

9.1 现场恢复

9.1.1 事件现场的保护措施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现场救援的同时必须做好事件现场保护工作,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当尽可能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件现场图,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现场救援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指导现场人员离开危险区域,维护好现场秩序,组织有序疏散,防止惊慌造成挤伤、踩伤等事故。

在现场救援的同时,尽可能保护好生产设备和贵重物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件现场保护工作,上报应急指挥部事件有关材料,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1)公司内部现场保护方法

① 在事发现场周围绕以隔离带或撒白灰等做警示标记,防止他人入内; ② 通过事发现场的道路,必要时可临时中断交通,配专人指挥行人或车辆绕道而行;

③ 现场重要部位及现场进出口,应当设岗看守或者设置屏障遮挡;

④ 环境发生改变时(如天气),要对现场上易变的痕迹物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2)室内现场的保护措施

① 封锁事发现场的出入口和通道。封锁出入口,重点是现场中心所在的出入口;在门口、窗口和重要通道布设专人看守,如是双向通道须全部封锁,禁止一切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② 封锁事发现场周围地带。在现场周围划出一定的警戒范围,布置警戒,禁止人员进入现场,以防破坏现场外围的物证;

③ 在实施封闭措施时,禁止随便移动室内的物品、物件。 9.1.2 环境恢复

应急终止后,指挥长或副指挥长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勘查,对事发现场及公司

第 38 页 共 49 页

周围的水源、空气环境、生态环境等进行调查,会同专家制定对受影响的生态环境恢复的措施和方案恢复周边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措施,确保在一定期限内恢复生态环境平衡。 9.2 善后赔偿

对事后的损失、损害进行善后处理,联系保险公司协商索赔事宜。善后处置主要内容有:妥善安置、救治伤残人员;联系医疗、钢材、木材、建材等物资供应部门或单位,对调用物资进行及时清理;清查短缺物资或临时征用物资,根据国家政策予以补偿;协调社会力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9.3 事件调查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除按照环境主管部门要求配合进行事件调查外,公司内自身应组成突发环境事件调查组进行调查。调查处理应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客观、公正、准确、及时地查清事件原因,查明事件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措施和事件责任处理意见,做到“四不放过”。事件调查和处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 39 页 共 49 页

10 预案管理与更新

随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部门职责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或者应急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出现新的情况,应及时修订完善预案。环境应急预案至少每两年修订一次,以保证本预案能在应对类似突发环境事件时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10.1 修订预案及合作 10.1.1 应急预案更新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进行修订:

(1)运营情况(如服务目标、对象、规模)和技术发生变化的; (2)相关单位和人员发生变化或者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职责调整的; (3)周围环境或者环境敏感点发生变化的;

(4)环境应急预案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等发生变化的;

(5)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相关事业单位认为应当适时修订的其他情形。 10.1.2 地方沟通与协作

建立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应急机构及其他同行业公司的交流与联系,组织参与地方有关部门开展的应急演练救援活动,开展与相关单位的交流与合作。

10.2 责任追究

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中,对玩忽职守,不负责任的有关责任人员按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对有关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的严重性,追究相应的责任,触犯法律的由检察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 40 页 共 49 页

11 附则

11.1 名词术语

环境事故: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群众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故。

环境应急:针对可能或已发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件发生或减轻事件后果的状态,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环境敏感点: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详细参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第三条)

应急监测: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应急演习:为检验应急计划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根据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单项演习(演练)、综合演习和指挥中心、现场应急组织联合进行的联合演习。 11.2 实施日期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 41 页 共 49 页

12 附图及附件

附图1 ******矿区平面图 附图2 ******地理位置图 附图3 ***镇交通状况图

附图4 ******矸石污水处理流程图

附表1 ******市环境应急专家名单

第 42 页 共 4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