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缗。先生的祖父曾经修建祠堂却没有完成,先生认真的完成他的志向,早起晚睡经营谋划,不避阴雨酷暑,劳累过度。祠堂快要修成的时候,可先生最终病重不起。去世的时候,享年五十九岁。
先生对长辈十分孝顺,又重视兄弟间相处,却遭遇很多不幸。他的父亲去世后,接着祖母谢安人和他的兄长祈昌又相继去世,过了一年,他的嫂子洪氏也去世了。先生接着又负责嫡母程恭人及继母吴恭人的丧事,过度哀伤几乎损伤身体。接着又有三个弟弟,两个弟媳妇,十几年间,后先去世。先生于这期间,侍奉汤药,办理丧事,抚养失去父母的孩子,请老师教育他们,以及婚嫁,各种礼仪都尽心尽力做到。先生对于社会上的事情竭尽心力做了很多,可是家庭之中,却多次遭遇不幸(丧亲之忧),(他内心)怎能忍受得了呢?
(方君)有四个姊妹,那嫁到程家的姊妹,年龄很轻就守寡(不改嫁),有一个儿子又过早去世,之后程家更加衰落,最终(姊妹)以年老之身抚养孤弱的孙子,先生十分心痛怜惜她。先生快要去世时,让自己的儿子分出家产来解决他们的困难,并且为她的身后事考虑得十分恳切,并且考虑非常详细。
议论的人说:世上的读书人用诵读诗书来文饰自己,而在人伦道德,(诸如)孝、友、睦、姻、任、恤等方面的表现,反省自己大多会感到惭愧。至于方君这样的人,已经放弃儒术以机巧牟利了;考察他生平所作所为,到官员那里寻找,哪里能轻易找到呢?唉!先生可以算是品行质朴厚重的君子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11分)(1)(4分)描绘了秋日中午竹溪环绕田舍、枫林社鼓喧腾、茅屋声声鸡鸣的祥和温暖的农村安居图。(“竹溪环绕田舍”“枫林社鼓喧腾”“茅屋声声鸡鸣”每点1分,“祥和温暖的农村安居图”1分)
(2)(4分)以动衬静(“动静结合”也行,以鹊噪衬托禾地之静,蝶飞动景衬托晚禾秋草静景);视听结合(晚禾、秋草是视觉描写,鹊噪是听觉描写);远近结合(鹊噪晚禾地是远景,蝶飞秋草畦是近景)(每点2分。手法1分,分析1分)
(3)(3分)照应诗题,表明全诗主旨;呼应首句,点明送客地点;借景抒情,以驿马再三嘶鸣烘托(渲染)依依惜别之情。(每点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8分)(1)又重之以修能(2)欲辨已忘言(3)往往取酒还独倾(4)塞上燕脂凝夜紫(5)直栏横槛(6)佛狸祠下(7)人而无信(8)天下为公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12.(6分)①表现素姑对过去温馨恬静、富有生气的乡村生活的怀念;②反衬今天小城封闭、死寂、刻板的生活状态;③表明素姑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每点2分)
13.(4分)(1)(2分)①表现素姑心中忽然有点不安于刻板、重复、沉寂的生活。(答出“不安、单调、乏味、平淡、机械、枯燥”之类的词语即可,1分)②有一点青春的骚动、一点生活的期盼。(答出“期待”“向往”即可,1分)
(2)(2分)①表现素姑由“卸光的果子”想到自己凋谢的青春而产生的伤感、失落、无可奈何。(答出“伤感、失落、无可奈何”其中一种即可,1分)②“早”体现上述情感程度之深。(1分)
14.(4分)①写“雁嘹唳”“晚风萧索的响声”,以动衬静,写出“果园城”的沉寂、萧索。(1分)②以沉寂、萧索、凋零之景衬托素姑悲伤、寂寞的心情。(2分)(手法1分,情感1分)③以景结情,含蓄蕴藉,意味悠长。(1分)
15.(6分)①早就停摆的老座钟,失去了“活力”,完全静止。②徒留形式的老座钟,成了纯粹的摆设,象征素姑的悲剧人生。③老座钟早就停摆,果园城的日子一成不变,暗示了果园城人生活的因循守旧。④寓示社会的动荡没有对小城封闭的生活产生丝毫影响。(每点2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16.(6分)首先列出培养大国工匠过程中出现的“两难”现象,分析根源,揭示人文教育的本质;(2分)其次指出大国工匠培养需要人文教育的解决办法;(2分)最后得出结论:培养大国工匠需要加强人文教育。(2分)(只有术语,没有分析,最多得2分)
17.(6分)原因:人文教育以塑造完美健全的人格为出发点,(2分)涵育的是人对价值道德的终极关怀,对做事的完美追求,是心灵的沉潜宁静。(2分)作用:说明人文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
18.(6分)培养工匠精神需要:①培养专注技艺、追求卓越之心;②把科技创造同人类重大问题紧密联系,具备关切环境、关怀生命的责任心;③在工程技术中融入思考和生命力。(每点2分) 七、作文(70分)
19.【立意提示】
从医生角度:(正面)负责任;实事求是;(反面)做事要注意方式方法。
从病人角度:(正面)不轻易地放弃希望;(反面)要面对现实,不做无谓的努力;要从自身找原因,不要怀疑他人。
2016~2017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附加题参考答案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20.(6分)诗之盛衰 / 系于人之才与学 / 不因上之所取也 / 汉以射策取士 / 而苏李之诗 / 班马之赋出焉 / 此岂系于上乎?
21.(2分)班固 汉书(前汉书)
22.(2分)诗的盛衰取决人的才学(或不取决于朝廷的取士标准),唐代省题诗大多不精巧且没有传世。 【参考译文】
胡子厚与我谈论诗歌说:“有常言说,唐朝用诗歌选拔人才,因此诗歌兴盛;当代用经书文句取代诗歌来选拔人才,因此诗歌衰落。”这种言论错了。诗歌的盛衰取决于人的才学,不是因为朝廷采取的(选拔办法)。汉朝以射策(一种以经术为内容的考试方法)选拔人才,但苏武、李陵的诗,班固、司马迁的赋在后世显扬,这难道是取决于朝廷(的标准)吗?屈原的《离骚》可与日月争辉,楚国难道是以骚体诗选拔人才吗?更何况唐朝用以取士的五言八韵的音律,(以及)当今流传的省题诗(唐代进士按尚书省所出题目而作的诗),大多不精巧。现在流传于世的经典唐诗,都不是省题诗。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5分)BE(B项杜竹斋与尚仲礼对调;E项“怕太太气坏身体”错误,他是怕太太死去而自己就要失去财产)
24.(10分)(1)(6分)晴雯撕扇,病补雀金裘,宝玉探望奄奄一息的晴雯,为晴雯写诔文《芙蓉女儿诔》。(答出三点,得3分)这几句话说的是宝玉和晴雯的情分,(1分)但黛玉敏感多疑,(1分)担心与宝玉爱情无缘,红颜薄命会成为自己命运的谶语。(1分)
(2)(4分)①(阿义)表现统治者的残暴。他们(包括帮凶)仇视革命,欺压群众。②(众人)表现群众的愚昧。他们思想受毒害,对国家命运漠不关心。(每点2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5.(5分)①是一种对浩瀚星空的迷恋和感恩;②是一种守护童年品行的纯真;③是一种以恭敬之心看世界的虔诚;④是一种使生命获得高度与尊严的谦卑。(每点1分。答对4点得满分)
26.(4分)前者是精神地膜拜(唯美和宗教的凝望,虔诚地膜拜);后者是物质地占有(科
技式和政治式地染指和窃取)。(每点2分)
27.(6分)①世界毁灭不是瞬间爆炸,而是在哭泣和悔恨中慢慢地毁灭。②提醒人们不要贪婪急躁地“占有”星空的资源。③警醒人们失去星空就是失去信仰,人的精神会变得黯然。(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