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下册课后习题答案(语法) - 图文 下载本文

“辩护”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带受事宾语。应把“辩护自己”改成“为自己辩护”。“而”字可删。

④不坚固的房子被地震倒塌了。

“被”字句的谓语中心要求是及物动词。句中“倒塌”是不及物动词,不能支配“不坚固的房子”,“倒塌”应改为“震塌”。

⑤这时,高蓓的心脏跳动被停止了,血液循环的总枢纽被阻断了。

“高蓓的心脏跳动”不是被动者(受事),本句头一个“被,,字应删去。 ⑥老雷在旧社会受尽了剥削和压迫,剥夺了上学读书的权利,直到解放后才识几个字。 “剥夺”前应添个“被”字,构成被动句,否则就成了老雷剥夺自己上学读书的权利了。

⑦作者把要求改正文章中某些错误的信件,没有寄给编辑部,而寄给某同志。 在否定式“把,,字句里,否定词应该放在“把,,宇前而不能放在“把”字后, 因此句中的‘·没有”应该移到‘。把,,字前。此外,‘。把”字短语后头的逗号应 该删去。还有,这一句是叙述己经实现的事情,第二个“寄给”后头应该加助词“了”。 ⑧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法制观念,己成为当务之急。 “观念”是观察事物的结果,不能说“提高”,同时“文化素质”里也应包含“法制观念”,二者不能并列,应该删去“和法制观念”。要保留“法制观念,,,就要把“和”改为“包括”或“特别是”。

⑨你有收到我的信吗?或:你有没有收到我的信?

“你有收到我的信(吗)?”是方言说法,去掉动词前的“有”字才合普通话语法。 “你有没有收到我的信”也是方言说法,把动词前加的“有没有”去掉,或同时在 句末加上“了没有”才是普通话说法。但是动词前加“有没有”表示疑问的格式, 已见于某些书面语,有被逐渐吸收到普通话里的趋势。 ⑩这个人高过那个人。或:这个人强似那个人。 “这个人高过那个人”。是方言说法,它相当于普通话的“这个人比那个人高,,。 应把形容词后的“过那个人”改为“比那个人”并且移到形容词前头做状语。“这个 人强似那个人”改法同前句。 你讲少两句好不好?或:你讲先。

“你讲少两句好不好”和“你讲先”是方言说法,应把“讲”后头的“少”、“先,,移到动词前头。

你去学校不(唔)去?

“你去学校不(唔)去?”是方言的正反问句,普通话中一般应说成“你去不去学 校?”或“你去学校不?” 我给(界、拨)一本书你。

“我给(界、拨)一本书你”是方言的双宾句;普通话应说成“我给你一本书”。 指人的宾语“你,’,应放在指物宾语“一本书”的前头。

下面两句话中的动词和宾语是否都能搭配?谈谈你的看法。

三、下列句子有没有成分搭配不当的毛病?如果有,试加以改正,并说明理由。

四、试分析比较一下下面三种说法,看看其中有没有病句,能不能都合法存在。 ①在老师的教育下,使我提高了认识。 ②在老师的教育下,我提高了认识。 ③老师的教育,使我提高了认识。

答:后两句都是合乎规范的。对于句①,有人认为“使”前是个介词短语,句 子的主语残缺,是个病句;也有人认为这个句子可以看作是承前省略

主语,或看作“使”前有意会主语,这类句子在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中 大量存在,可以视为“合法”。

五、下列句子有没有成分残缺或多余的毛病?如果有,试加以改正,并说

明理由。

.:.①s月3日,分局又在《解放日报》上刊登了“招认无名女尸”广告的当 天,近100万份《解放日报》及时发至全国各地和本市的街头巷尾。 改:例①只说主语“分局’,和状语“又在……当天”,就另起一个分句,因此第 一分句谓语残缺。删去头一个“的”字,加个逗号,第一分句就有了谓语。 .:.②通过多年的生产劳动和技术革命活动中,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 人的智慧是有限的,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我们劳动人民有无穷无尽 的智慧和力量。

改:介词“通过”和方位词“中”不搭配,使句子缺主语。可删去“通过”和 “中”,让“多年……活动”做主语;也可以把“通过”改成“在”,或者删去 “中”,让主语承前省略。

.:.③贺兰县接到文件后,立即在会议上进行了传达,一致认为,文件说 出了广大农民和干部的心里话。 改:第二分句缺主语,“一致”前应加“会议”做主语。

.:.④大热天劳动,出汗多,身体里的水分和盐分消耗得也多,不随时补 充上去,容易发生中暑。 改:“发生”多余,可删去。

.:.⑤科学工作者认为,目前在国内具有如此独特的适于猴类种群自然繁 衍的生态环境,是不多的。

改:‘。具有”后的宾语缺中心语,应在‘。如此独特”后加“条件”二字。 .:.⑥目前正值印度黄金季节。全国游客纷至沓来,这种盛况为“黑市”生意 提供了机会。

改:“黄金季节”前缺定语“旅游”,其后的句号应改为逗号。“游客”前的定语 “全国”也多余,应删。“机会”前也应加定语。

.:.⑦许多老一辈革命家的事迹,就是我们学习的很好的榜样。 改:本句主语应是“老—辈革命家”,“的事迹”三字多余,有了它使主语和 宾语意义上搭配不上。

六、下面句子有什么毛病?指出来并加以改正。

X①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许多党的地下工作者的光辉形象。 改:“许多”语序安排不当,可移到领属性定语“党的”之后,以免产生歧义。 X②两个感叹句,仿佛使我们看到郭老写这段文字时那种心情舒畅、信心满怀的 喜悦心情。 改:“郭老的心情”怎能“看到”?动宾不搭配。“心情舒畅、信心满怀”也不能做“喜悦

心情”的定语,意思重复。可把‘嘻悦心情”改作“神情”,“仿佛”也应移到“我们”之后。

X③不仅这样,他们还把小岛建成花园一样美丽。 改:“把小岛建成花园一样美丽”,是把两种结构套在了一起,可改作“把小岛建成美 丽的花园”,或改作“把小岛建设得花园一样美丽”。 X④考试场设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的。

改:这句也是两种结构杂9。可改成“考场设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或改成“考

试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进行”。

X.-⑤红萍具有繁殖快、肥效高的特点,但在生产上长期采用季节性稻底 养萍,潜力没有充分发挥。 改:“采用”与“稻底养萍’,搭配不当。可在“养萍’,后加上“的方法,,三字,或改:“采用”为“利用”。另外,“发挥”之后也以加“出来”做补语为好。 X.-⑥我们姐妹蜷缩在地板上,合盖一床薄薄的被子,冻得发抖,只好用 相互的身子暖和着对方。 改:“相互”是副词,不宜做“身子”的定语,可把“相互”移于“暖和”前做状语。 此外,“对方”应删去。

X--⑦只有弄清30年来教育战线上的是非得失,认识教育规律,才能改革 教育适应四个现代化的要求。

改:第二分句因成分残缺而使两个结构杂揉在一起,可改成“才能改革教 育,使之适应四个现代化的要求’,。

X⑧他奋然而起,挪开床,刨着泥土,汗水湿透了里外衣衫。几层用厚 塑料布严密包裹着的小铁箱终于出现了。

改:末句的定语“几层”语序不当,应移到“用”字后面。

思考和练习(八)

一、下列各句哪是单句,哪是一重复句,哪是多重复句,哪是紧缩复句?为

口①外面太阳很好,也没有风。

口一重复句,并列关系。有两个分句,中间有停顿。 口②作者在这篇小说里,主要是写一个农民。 口单句。“作者”是主语,“在这篇小说里写一个农民”是谓语,“主要是”是插入语。

口③只要你能工作,就应当工作。

口一重复句,条件关系。有两个分句,中间有停顿。 口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任务。

口一重复句,条件关系。有两个分句,中间有停顿。 口⑤无论谁,都不能不学习。 口单句。“无论”用在主语“谁”前,同谓语中的“都”配合,强调所指的人毫无例 外,主谓中间有停顿。 口⑥你跑得再快也追不上他。 口紧缩句。“你跑得再快”和“追不上他”都是分句,中间没有停顿,后一分句的主 语承前一分句的主语“你”省略。

口⑦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我们要努力工作。

口单句。介词短语“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是“我们要努力工作”的状语,把 它放在主语“我们”前面是为了强调它。

口⑧那两边,你瞧,绿油油的一大片,都是新法栽种的好庄稼。 口一重复句,并列关系。“你瞧”是插入语,“那两边绿油油的一大片”和 “都是新法栽种的好庄稼”都是分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承前省略了。 口⑨每个人都把准备好的锄头扛在肩膀上,爬上山去。 口一重复句,顺承关系。后一个分句承前省略了主语。 口⑩分析能力强,是这位青年同志的优点。

口单句。主谓短语“分析能力强”是主语,主谓之间有停顿。 口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改变咱们的计划。 口单句。“在特殊情况下”是介词短语作状语,“只有’,’’才,,分别用在状语和 中心语之前表示必要条件。

口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进家而且是伟大的 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口多重复句。由三个分句组成,有两个层次。第一分句与第二第三分句之 间是第一个层次,第二分句与第三分句之间是第二个层次。分析如下: 并列 递进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进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