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题 下载本文

实验诊断学概论 一、填空题:

1、实验诊断的内容包括临床血液学检验,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的检验,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病原体检验。

2、临床常用的抗凝剂有草酸钠,草酸钾,枸缘酸钠,肝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3、血气分析时常在股动脉穿刺采血,也可用肱动脉、桡动脉。 三、名词解释: 实验诊断学 四、选择题: A型题:

1、有关血液标本的采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毛细血管采血成人在指端 B、静脉采血婴幼儿常在颈外静脉 C、血气分析时多在股动脉穿刺采血 D、急诊采血不受时间限制 E、必要时可以从静脉输液管中采取血液标本。 【参考答案】E 三.名词解释:

实验诊断主要是运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的实验技术和方法,通过感官、试剂反应、仪器分析和动物实验等手段,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组织细胞等标本进行检验,以获得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或病因等的客观资料。

血液一般检查 一、名词解释:

1、 贫血 2、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3、 Auer小体 4、类白血病反应 5、网织红细胞反应 二、选择题 A型题

6、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A 提供营养 B 维持体温 C 运输激素

D 运输O2和CO2 E 提供铁

7、红细胞的平均寿命是:( ) A 90天 B 30天 C 100天 D 50天 E 120天

8、贫血是外周血单位体积中:( ) A 红细胞数低于正常 B 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C 红细胞、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D 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E 循环血量较正常减少

9、按贫血病因机制下列哪项组合是错误的:( )A 红细胞破坏过多——慢性感染性贫血 B 红细胞生成减少——再障

C 红细胞慢性丢失过多——缺铁性贫血

D 骨髓红细胞生成被干扰——伴随白血病的贫血

E 造血原粒缺贫——巨幼细胞性贫血 10、缺铁性贫血时红细胞呈现:( ) A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B 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 C 大细胞性红细胞 D 镰形RBC E 缗钱状

1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粒细胞生成过程中,人为可划分为干细胞池、生长成熟池和功能池 B 从晚幼粒细胞起至成熟粒细胞不具有分裂功能 C 外周血中粒细胞增随血液循环运行 D 粒细胞的半衰期为6~7小时

E 剧烈运动可使中性粒细胞暂时性升高 12、粒细胞减少症是指:( ) A 白细胞总数<4×109/L B 中性粒细胞数<0.5×109/L C 中性粒细胞数<1.5×109/L D 中性粒细胞数<2×109/L E 中性粒细胞数<1×109/L 13、以下可使ESR增快的是:( ) A 纤维蛋白原 B 白蛋白 C 卵磷脂 D 镰形RBC

14、急性溶血时:( ) A 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

B 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C 脾脏显著增大 D 白细胞计数不变

E 外周血不会出现有核红细胞

15、30岁女性,头昏乏力2月,发热3天入院,体查:贫血貌, 颈部可扪及黄豆大小淋巴结,胸骨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血象示Hb50g/L WBC50×109/L,异常细胞0.37 Pt 74×109/L,骨髓示增生极度活跃,可见Auer小体,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 败血症

D 缺铁性贫血 E 血小板减少症 三、问答题

32、类白血病反应如何与慢粒白血病区别? 【参考答案及题解】 一、名词解释

1、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低限,称为贫血,以血红蛋白为标准,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110g/L,即可以为贫血。

2、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正常时外周血中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正常比值为1:13,如比值增大,即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杆状核以前更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常见于感染,尤其是化脓菌引起的急性感染,亦可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

3、Auer小体:在瑞氏或吉姆萨 的血或骨髓涂片中,白细胞胞质中出现染红色细杆状物质,1条或数条不等,长1~6um,称为Auer小体(棒状小

体),这种Auer小体仅出现在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故Auer小体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及分型有一定参考价值。

4、类白血病反应: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外周血中白细胞数大多明显升高,并有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出现,引起类白反应的常见病因有感染、恶性肿瘤、急性中毒、急性溶血失血等。去除病因后,类白血病反应也消失。

5、网织红细胞反应: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病人相应给予铁剂或叶酸/vi+B12治疗后,网织红细胞升高,见于红细胞恢复,用药3~5天后,网织红细胞即开始上升,7~10天达高峰一般增至6~8%,治疗2周后网织红细胞渐下降,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才渐升高。这一现象升为网织红细胞反应,可作为贫血治疗时早期判断疗效的指标。也可用此现象作为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贫血的诊断性治疗。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一.填空题

1.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方法: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位相显微镜检查、荧光显微镜检查、透射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

3.骨髓穿刺检查的禁忌症为有凝血因子缺乏有严重出血者。

4.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其细胞大小一般由 大到小,核质比例一般由大到小 ;核染色质一般由疏松到致密。 6.骨髓增生程度共分5 级。 7.粒红比例正常为2-4:1 。

8.粒红比例增高见于①急性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②急性化脓菌感染、中性粒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③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9.过氧化物酶染色常用于对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与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鉴别。

10.在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多增高,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多降低 。

11.粒细胞增多见于各型粒细胞白血病,大部分感染。

12.红细胞增多见于①各类增生性贫血②巨幼细胞贫血③急性红白血病。 13.淋巴细胞绝对值增多见于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其他病毒性感染和淋巴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等。

14.淋巴细胞相对值增多见于再障、粒细胞缺乏症或粒细胞减少症。 15.正常骨髓象中,粒细胞系统约占有核细胞的 50-60 %;幼红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20%; 淋巴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20%。 三 、名词解释

粒红比例;贫血;MDS;核质比例;骨髓增生程度;骨髓组织 四 、选择题 A型题

1.穿刺检查可确诊:( )

A.溶血性贫血 B.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 再生障碍性贫血 D 脾功能亢进 E 放射病 2.不能进行骨髓检查的是:( )

A 结核病 B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放射病 D重症血友病 E 粒细胞减少症 3.在血细胞发育过程中红细胞的外形变化是:( ) A始终为圆形 B由圆形变为椭圆形

C由椭圆形变为圆形 D 始终为椭圆形 E 由不规则形变为圆形 4.淋巴细胞胞质的颜色是:( ) A透明绿色 B透明红色

C透明天蓝色 D 透明紫色 E 透明黄色 5.骨髓组织由以下哪项组成:( )

A 网状组织,基质,血管系统,淋巴管系统,发育过程中的血细胞 B 网状组织,基质,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血细胞

C 网状组织,血管系统,淋巴管系统,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血细胞 D 血管系统,淋巴管系统,基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血细胞 E 网状组织,基质,淋巴管系统,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血细胞 6.粒系细胞的发育过程为:( )

A 细胞由大到小,核质比例由高到低,核仁由无到清晰,胞质由多到少 B 细胞由小到大,核质比例由高到低,核仁由无到清晰,胞质由多到少 C 细胞由大到小,核质比例由高到低,核仁由清晰到无,胞质由少到多 D 细胞由大到小,核质比例由低到高,核仁由清晰到无,胞质由少到多 E 细胞由小到大,核质比例由低到高,核仁由清晰到无,胞质由少到多 7.骨髓增生程度活跃常见于:( )

A正常人 B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 再生障碍性贫血 D粒细胞减少症 E骨髓纤维化 8.粒红比例减低见于:( )

A白血病 B急性化脓性感染

C纯红再生障碍性贫血 D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各种增生性贫血 9.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见于:(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淋巴瘤

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10.糖原染色呈强阳性反应见于:( )

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D红血病 E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参考答案及题解】

五、问答题:参见内容精要

【李 晓 林】 血栓与止血检测 一、填空题

1、血管的止血作用有 血管的收缩、血小板的激活、凝血系统的激活、局部血粘度的增高。

2、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 血小板的生成障碍、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血小板分布异常。

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见于因子Ⅷ、Ⅸ、Ⅺ明显减少,凝血酶原重度减少,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应用肝素、口服抗凝药、纤溶亢进使纤维蛋白原降解增加,循环抗凝物质增加。 三、名词解释

1、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凝血状况的筛选试验。

2、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凝血状况的筛选试验。 四、选择题 A型题

1、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始幼因子是:( ) A、组织凝血活酶 B、Ca++ C、Ⅻ因子 D、ⅩⅢ因子 E、Ⅹ因子 2、外源性凝血系统和内源性凝血系统形成凝血活酶都需要什么凝血因子?( )

A、因子Ⅶ B、因子Ⅷ C、因子Ⅹ D、因子Ⅺ E、因子Ⅻ 3、下列哪项不是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

A、血管壁结构异常 B、过敏性紫癜 C、单纯性紫癜

D、血友病 E、血管性血友病

4、血小板代数增多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

A、ITP B、SLE C、AA D、TTP E、慢粒白血病慢性期 5、下列哪项血块收缩试验不减低:( )

A、ITP B、ⅩШ因子缺乏症 C、血小板无力症 D、红细胞增多症 E、多发性骨髓瘤 五、问答题

人体抗凝血系统的作用有哪些? 【参考答案及题解】 3、五、问答题

答:人体的抗凝血系统主要包括(1)细胞抗凝作用,如体内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肝细胞对进入血液的促凝物质和被激活的凝血(抗凝血)蛋白进行吞噬、清除或摄取、灭活。 (2)体液抗凝作用,如肝和内皮细胞合成的抗凝血酶Ⅲ,在肝素的介导下,灭活凝血酶、FⅨa、FⅩa、FⅪa等丝氨酸蛋白酶,肝合成的肝素辅因子Ⅱ主要灭活凝血酶,其次灭活FXa。其它依赖维生素K的抗凝蛋白如蛋白C、蛋白S、α2巨球蛋白、α1-抗胰蛋白酶等均有抗凝作用。 血液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一、 填空题

APTT延长,PT正常可见于血友病A,血友病B,因子Ⅺ缺乏症,血循环中有凝血因子抗体存在。 四、 选择题 A型题

1.D二聚体增高不见于:( )

A.DIC B.深部静脉血栓 C.动脉瘤 D.原发性纤溶 E.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2.下列哪些不符合甲型血友病的诊断:( )

A.凝血时间不正常 B.凝血酶原时间不正常 C.出血时间不正常 D.因子Ⅷ缺乏 E.关节畸形 【参考答案与题解】 四.选择题

A型题 1.D 2.C 尿液检验 一、填空题

1、正常人尿蛋白定量小于 40mg /24h,成人上限是150-200 mg /24h。 3、尿白细胞管型常提示肾实质有活动性感染 。 四、选择题 A型题:

1、评估肾脏疾病最常见的不可取代的首选检查是:( ) A、尿常规

B、血尿素氮、肌酐、尿酸 C、血尿素氮

D、24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 E、尿沉渣镜检

2、作尿常规检查、化学检验以清晨首次尿为好,新鲜尿液最好在多长时间内送检:( ) A、2小时 B、1小时 C、30分钟 D、40分钟

E、1.5小时

3、每升尿中含血量超过多少即可呈现淡红色,称肉眼血尿:( ) A、1ml B、2ml C、3ml D、4ml E、5ml

4、尿细菌定量培养法,凡菌落计数达多少个为尿路感染:( ) A、105/ml B、104/ml C、103/ml

D、104~105/ml E、03~104/ml

5、血红蛋白尿见于:( ) A、地中海贫血 B、肾结核 C、蚕豆病 D、血友病 E、膀胱炎

6、新排出的尿液混浊,放置后有白色云絮状沉淀,加热或加酸后沉淀不消失,应考虑:( ) A、尿酸盐结晶 B、脓尿 C、菌尿 D、乳糜尿 E、碳酸盐结晶 7、尿液酸度增高见于:( ) A、膀胱炎 B、痛风

C、代谢性硷中毒 D、呼吸性硷中毒 E、肾小管性酸中毒

8、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出现:( ) A、肾小球性蛋白尿 B、肾小管性蛋白尿 C、混合性蛋白尿 D、溢出性蛋白尿 E、组织性蛋白尿

9、正常人昼尿量与夜尿量之比为:( ) A、2:1 B、3:1

C、(3~4):1 D、1:1

E、1:(3~4)

10、下列哪项支持慢性肾盂肾炎肾功能受损的诊断:(A、畏寒、发热、腰痛 B、尿频、尿急、尿痛 C、肾区叩痛 D、脓尿、菌尿 E、夜尿增多

11、妊娠时可出现糖尿,属于 :( ) A、血糖增高性糖尿

) B、血糖正常性糖尿 C、暂时性糖尿 D、应激性糖尿 E、假性糖尿

12、正常人尿中可出现:( ) A、细胞管型 B、颗粒管型 C、透明管型 D、蜡样管型 E、脂肪管型

13、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中可出现 :( ) A、粗颗粒管型 B、红细胞管型 C、肾衰竭管型 D、脂肪管型 E、蜡样管型

14、肾病综合症患者尿中常见的管型是:( ) A、细颗粒管型 B、粗颗粒管型 C、脂肪管型 D、蜡样管型

E、 透明管型

15、Addis尿沉渣计数的判断标准参考值是:( )A、RBC<10万/12h WBC<50万/12h B、RBC<100万/12h WBC<50万/12h C、RBC<50万/12h WBC<100万/12h D、RBC<3万/12h WBC<7万/12h E、RBC<4万/12h WBC<14万/12h 16、鉴别上下尿路感染的可靠指标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脓细胞

D、β2-微球蛋白 E、尿蛋白定量

17、引起乳糜尿最常见的原因是:( ) A、慢性丝虫病 B、肾病综合症 C、肾小管变性疾病 D、腹膜结核

E、先天性淋巴管畸形

18、下列哪种情况属于功能性蛋白尿:( ) A、凝溶蛋白尿 B、发热时 C、血红蛋白尿

D、糖尿病肾病综合症 E、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B型题

A、尿量1000-2000ml/24h B、尿量<400ml/24h C、尿量<100ml/24h

D、尿量>2500ml/24h 比重>1.020 E、尿量<400ml/24h 比重=1.010

19、正常人尿量 (A ) 20、少尿 (B ) 21、无尿 (C ) 22、糖尿病 (D ) 23、慢性肾衰竭 (E ) 【参考答案及题解】 四、选择题 A型题

1.A, 2.C, 3.A, 4.A, 5.C, 6.B, 7.B, 8.D, 9.C, 10.E, 11.B, 12.C, 13.B, 14.C, 15.C, 16.D, 17.A, 18.B, 19.A, 20.B, 21.C, 22.D, 23.E。 【陈立平】 粪便检查 一、填空题

1、正常粪便由食物残渣,消化道分泌物,大量细菌、无机盐、水等组成。2、粪便检查的项目有一般性状检查、显微镜检查、化学检查、细菌学检查 。5、粪便检查是临床常规检验项目上,在临床上它主要应用于肠道感染性疾病,肠道寄生虫病,消化吸收功能过筛试验,消化道肿瘤过筛试验,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四、选择题 A型题

1、粪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常见于( )

A.肠炎 B.细菌性痢疾 C.阿米巴痢疾 D.溃疡性结肠炎 E.克隆病 2、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常见于( )

A.溃疡病 B.胃癌 C.食肉动物血 D.肠结核 E.溃疡性结肠息 3、霍乱,副霍乱患者的大便性状为( )

A.粘液便 B.脓血便 C.鲜血便 D.米沙样便 E.冻状便 4、粪便中最常见的寄生虫卵为( )

A.蛲虫卵 B.血吸虫卵 C.钩虫卵 D.蛔虫卵 E.鞭虫卵

5、阻塞性黄疸时,大便性状为( )

A.粘液,脓血便 B.柏油样便 C.鲜血便 D.米甘样便 E.白陶土样便 6、粪便中最多见的结石为( )

A.胃石 B.粪石 C.胆石 D.胰石 E.牙石 7、痢疾患者的大便性状为( )

A.脓血便 B.鲜血便 C.冻状便 D.米甘样便 E.柏油样便

8、粪便呈细条状常见于( )

A.消化不良 B.细菌性痢疾 C.便秘 D.痔疮 E.直肠癌9、粪便镜检有大量脂肪滴常见于( )

A.慢性胆囊炎 B.慢性胰腺炎 C.细菌性痢疾 D.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 E.阿米巴痢疾 10、正常粪便中不应有(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淀粉颗粒 D.植物纤维 E.脂肪小滴 B型题:

A.粘液、脓血便 B.稀糊状便 C.米泔样便

D.白陶土样便 2.阿米巴肺脓肿患者,痰液的颜色为:( ) E.柏油样便

11、霍乱、副霍乱 (C ) 12、消化道出血 (E ) 13、阻塞性黄疸 (D ) 14、细菌性痢疾 ( A) 15、急性肠息 ( B) 【参考答案与题解】 四、选择题:

1、B 2、B 3、D 4、D 5、E 6、C 7、A 8、E 9、D10、A 11、C12、E 13、D 14、A 15、B 【王文欢】 痰液检验

一. 填空题:

1.呼吸系统化脓性感染时,大量脓痰静置后分三层,上层为泡沫和粘液,中层为浆液,下层为脓细胞及坏死组织。 2.烂桃样灰黄色痰见于肺吸虫病。

3.痰液显微镜检查发现心力衰竭细胞见于肺淤血,肺梗塞,肺出血。 四.选择题: A型题

1痰液检查发现Curschman螺旋体见于:( ) A. 支气管肺癌 B. 支气管哮喘 C. 大叶性肺炎 D. 支气管扩张 E. 急性肺水肿 A. 鲜红色血痰 B. 粉红色泡沫痰 C. 黄绿色痰 D. 棕褐色痰 E. 黑色痰

3.支气管管型常见于:( ) A. 支气管哮喘 B. 肺脓肿

C. 慢性支气管炎 D. 肺结核早期 E. 晚期肺癌

4.铁锈色痰见于:( ) A. 支气管扩张 B. 肺结核

C. 阿米巴肺脓肿 D. 慢性支气管炎

E. 大叶性肺炎 【参考答案与题解】 四. 选择题:

A型题 1.B 2. D 3.C

脑脊液检查

一、填空题:

4.E 【潘频华】 正常脑脊液中主要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无红 细胞,葡萄糖含量为血糖的 60 % 四、选择题: A型题:

1、脑脊液中氯化物显著减少常见于以下哪种疾患?( ) A、化脓性脑膜炎 B、病毒性脑膜炎 C、结核性脑膜炎 D、脑肿瘤 E、以上都对 2、脑脊液黄色见于:( )

A、流行性脑膜炎 B、化脓性脑膜炎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结核性脑膜炎 E、脑肿瘤 【参考答案与题解】 一、填空题:

淋巴 单核 红 60 四、选择题:

A型题 1、C 2、C

B型题 3、C 4、E 5、B 6、A 7、D C型题 8、C 9、D X型题 10、A、B、C、D 五、问答题

参见复习内容精要中常见脑及脑膜疾病的脑脊液特点表 【陈金秀】 浆膜腔积液检验 一、填空题

正常成人胸腔液<20ml,腹腔液<50ml,心包积液在 10-50ml,在腔内主要起润滑作用。 四、选择题: A型题:

1、某老年胸腔积液患者,胸水常规检查:比重1.020,蛋白定量30g/L,细胞总数100×109/L,白细胞500×106/L,细菌培养阴性,该胸水应考虑是:( )

A、乳糜性胸腔积液 B、化脓性胸腔积液 C、漏出性胸腔积液 D、血性胸腔积液 E、以上都不是 五、问答题:

如何鉴别渗出液与漏出液 【参考答案与题解】 四、选择题: A型题:1、D 五、问答题:

参见复习内容精要中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表。 肾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一、填空题

1、肾脏是一个重要的生命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以维持体内 生成尿液 水 电解质 蛋白质和酸碱等代谢平衡。

2、肾脏同时也兼有内分泌功能如产生肾素,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3等,调节血压,钙磷代谢,红细胞生成 。

3、肾小球功能检查包括:菊粉清除率 内生肌酐清除率 血清肌酐 血清尿素氮 肾小球滤过率 血b2微球蛋白 血清尿酸和测定。

4、肾小管功能试验包括远端肾小管功能试验、近端肾小管功能试验、尿酸化功能测定。 四、选择题 (一)A型题

1、正常成人男性的血清肌酐是:( )

A、88.4~176.8mmol/L;B、44.0~97.0mmol/L;C、53.0~106.0mmol/L;D、80.0~100.0mmol/L;E、50.0~90.0mmol/L。 2、正常成人女性的血清肌酐是:( )

A、53.0~106.0mmol/L;B、50.0~90.0mmol/L;C、63.0~126.0mmol/L;D、44.0~97.0mmol/L;E、80.0~106.5mmol/L。 3、正常成人血清尿素氮是:( )

A、1.8~6.5mmol/L;B、3.2~7.1mmol/L;C、4.5~7.9mmol/L;D、3.5~7.6mmol/L;E、1.6~5.5mmol/L。

4、正常婴幼儿血清尿素氮是:( )

A、3.1~7.0mmol/L;B、4.5~7.3mmol/L;C、2.1~6.6mmol/L;D、1.8~6.5mmol/L;E、3.3~7.7mmol/L。 5、正常男性血清尿酸是:( )

A、230~480mmol/L;B、178~387mmol/L;C、127~365mmol/L;D、273~348mmol/L;E、268~488mmol/L。 6、正常女性血清尿酸是:( )

A、117~366mmol/L;B、176~393mmol/L;C、178~387mmol/L;D、166~388mmol/L;E、248~398mmol/L。 7、正常人24小时尿量为:( )

A、900~1500mL;B、1000~2000mL;C、1500~2400mL;D、1000~2200mL;E、990~1800mL。

8、正常人12小时夜尿量是:( )

A、<750mL;B、<600mL;C、<700mL;D、<550mL;E、<720mL。 9、正常人24小时尿液最高一次比重应当是:( ) A、1.10;B、1.019;C、>1.020;D、>1.025;E、>1.018。 10、正常人昼夜尿最高比重与最低比重之差不少于:( ) A、0.010;B、0.008;C、0.006;D、0.007;E、0.009。 11、正常人禁饮后检查尿渗量是:( ) A、800~1000mOsm;B、600~1000mOsm;C、300~800mOsm;D、305~1000mOsm;E、700~1000mOsm。

12、正常人血浆渗量是:( )

A、285~365mOsm;B、300~400mOsm;C、275~305mOsm;D、300~350mOsm;E、278~315mOsm。

13、正常人肾小管葡萄糖最大重吸收量(TmG)是:( )

A、340±18.2mg/min;B、340±22.1mg/min;C、340±15.5mg/min;D、340±18.8mg/min;E、340±18.0mg/min。

14、放射性核素检查流经肾的有效血浆流量(ERPE)正常值是:( )

A、400~800mL/min;B、600~800mL/min;C、300~500mL/min;D、500~800mL/min;E、680~880mL/min。

15、正常人碳酸氢离子重吸收排泄试验时部分碳酸氢离子排泄率应是:( ) A、≤1.5%;B、≤1.2%;C、≤1.0%;D、≤0.1%;E、≤1.1%。 (五)X型题 A、Ccr<10mL/min;B、24h尿量2480mL;C、BUN< 9mmol/L; D、Scr>445mmol/L ;E 、尿比重1.010~1.012 。 1、肾衰竭期或尿毒症期;(E ) 2、肾衰竭期;(D )

3、尿毒症期终末期肾衰竭;(A ) 4、慢性肾衰代偿期;(C ) 5、正常老年人。(B ) 【参考答案与题解】 四、选择题

(一)A型题

1、C;2、D;3、B;4、D;5、E;6、C;7、B;8、A;9、C;10、E;11、B;12、C;13、A;14、B;15、C。 (五)X型题

1、E;2、D;3、A;4、C;5、B。

【袁新志】

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一、填空题

1、健康体格检查时可选择(ALT)(肝炎病毒标志物),从而发现病毒性肝炎。

2、怀疑原发性肝癌时,除查一般肝功能外,应加查(AFP、GGT、ALT、)及其同工酶,(LDH)及其同工酶。

3、怀疑为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时,ALT、AST、STB、A/G、蛋白电泳、ICG为筛选检查,此外应查(MAO、PH、PⅢP。

4、肝细胞受损时,LCAT合成减少,胆固醇的酯化障碍,血中胆固醇酯(降低)。

5、M蛋白血症,主要见于(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三、名词解释

1、A/G倒置根据清蛋白与球胆白的量可计算出清蛋白与球胆白的比值(A/G),正常时1.2-1.5,A/G倒置可以是清蛋白降低亦可见于球胆白升高引起。

2、血清结合胆红素 3、同工酶

4、“胆酶分离”现象“胆酶分离”现象:急性重症肝炎时,病程初期转氨酶升高,以AST升高明显,如在症状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即出现“胆酶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佳 四、选择题

A型题 1—10

1、下列哪项是反映肝损害的最敏感的检查指标?( )

A、AFP(甲胎蛋白) B、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C、AST(天门冬氨基转移酶)

D、r-GT(r-谷氨酰转移) E、ALP(碱性磷酸酶) 2、当临床上怀疑急性肝炎时,应尽快做下列哪项检查?( )

A、血清胆红素 B、ALT C、ALP D、血清胆红素 E、血清胆固醇 3、血清铁降低见于: ( )

A、 急性肝炎 B、慢性肝炎复发时 C、肝细胞性黄疸 D、肝硬变黄疸 E、阻塞性黄疸

4、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同I酶(ASTm)升高对下列那种疾病的诊断最有意义?( )

A肝硬变 B、慢性肝炎 C、重症肝炎、肝坏死 D、肝癌 E、阻塞性黄疸 5、下列哪项对诊断肝钎维化最有意义?( )

A、MAO(单胺氧化酶) B、GGT C、ALT D、AFP E、ALP 6、尿胆原减少或缺如见于:( )

A、 慢性肝炎 B、溶血性贫血 C、顽固性便秘 D、碱性尿时 E、胆道梗阻

7、关于尿胆红素测定,下列叙述那项正确?( )

A、正常可出现阳性反应 B、肝细胞黄疸时,尿胆红素中度增加

C、阻塞性黄疸时,尿胆红素阴性 D、溶血性黄疸时,尿胆红素明

显增加

E、严重肾损伤时,尿胆红素明显增加 8、下列那种疾病胆固醇降低: ( )

A、阻塞性黄疸 B、肝硬变 C、肾病综合征 D、冠心病 E、脑动脉硬化 9、下列那种器官是合成胆固醇的主要脏器?( )

A、肝脏 B、脾脏 C、肾脏 D、肌肉 E、脑 10、保证血氨正常的关键是:( )

A、 氨转变成氨基酸分子上的氨基

B、 氨与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中和,形成铵盐 C、 在肝脏中合成尿素 D、 氨直接从肾脏排出 E、 由肺呼出 B型题

问题11—15

A、ALT明显升高 B、血氨明显升高 C、GGT明显升高 D、MAO明显升高 E、ALP明显升高

11、急性肝炎 (A ) 12、肝纤维化 ( D) 13、阻塞性黄疸 (E ) 14、AFP阴性的肝癌 ( C) 15、肝性脑病 (B ) 问题16—20

A、γ球蛋白明显增多 B、AFP>500μg/L C、CEA明显增

多 D、脂蛋白-X(Lp-X)(+) E、尿胆原强阳性 16、阻塞性黄疸 (D ) 17、肝硬化 ( A) 18、原发性肝癌 ( B) 19、转移性肝癌 (C ) 20、溶血性黄疸 ( E) C型题

问题21—22

A、ALT升高 B、HBsAg(+) C、俩者均有 D、俩者均无 21、急性甲型肝炎 ( A) 22、急性乙型肝炎 (C ) 问题23—24

A、血清总胆红素升高 B、ALT明显升高 C、俩者均有 D、俩者均无

23、肝细胞性黄疸 ( C) 24、溶血性黄疸 (A ) X型题 25—40 问答题

1、试述肝细胞黄疸时,血清胆红素及尿内胆色素有何改变? 四、选择题

1、B 2、B 3、E 4、C 5、A 6、E 7、B 8、B 9、A 10、C 11、A 12、D 13、E 14、C 15、B 16、D 17、A 18、B 19、 20、E 21、A 22、C 23、C 24、A 五、问答题

1、答:肝细胞黄疸时,血清总胆红素增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中度增加,CB/STB>0.2,<0.5 。尿胆原正常或轻度增加,尿胆红素阳性。

2、答:

(1) 生理性增高多见于进食高蛋白饮食或运动后。

(2) 病理性增高见于严重肝损害(肝硬化、肝癌、重症肝炎等),上消化道出血、尿毒症及肝外门脉系统分流形成。

3、答:胆汁酸在肝脏中由胆固醇合成,随胆汁分泌入肠道,经肠道细菌分解后由小肠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被肝细胞摄取,少量进入血循环。因此胆汁酸测定能反映肝细胞合成、摄取及分泌功能,并与胆道排泄功能有关。它对肝胆系统疾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高于其它指标。 【唐丽安】

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 一、填空题

1、1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岛素浓度明显降低 ,服糖后呈低平曲线;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可正常、稍高或稍低;服糖后胰岛素呈延迟性释放反应。

四、选择题··············· [A型题]

1、 腹血糖正常值(邻甲苯胺法)为:( ) A、3.5-6.5mmol/L B、3.9-6.4mmol/L C、3.9-7.0mmol/L D、3.5-6.4mmol/L 5、糖耐量异常是指:( )

A、空腹血糖≧7.0 mmol/L,OGTT2小时血糖≧11.1 mmol/L, B、空腹血糖≧7.0 mmol/L,OGTT2小时血糖≦11.1 mmol/L

C、空腹血糖≧7.0 mmol/L,OGTT2小时血糖在7.8—11.1 mmol/L之间 D、空腹血糖≦7.0 mmol/L,OGTT2小时血糖≦11.1 mmol/L [B型题]

A、 胰岛素/血糖比值>0.4 B、 血糖/胰岛素比值>0.4

C、 血清胰岛素升高,C肽降低 D、 血清胰岛素降低,C肽降低 E、 C肽/胰岛素比值降低

6、 外源性胰岛素所致低血糖 (C ) 7、 胰岛B细胞瘤 ( A) 五、问答题

11、空腹葡萄糖增高可见于哪些情况?

见于1)1型或2型糖尿病;2)内分泌疾病 如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胰高血糖素病等;3)应激性高血糖:如颅脑损伤、脑卒中、心肌梗塞等;4)药物影响:如噻嗪类利尿剂、口服避孕药等;5)其他:妊娠呕吐、麻醉、脱水、缺氧、窒息等;6)生理性增高如饱食、高糖饮食、剧烈运动、情绪紧张等。 【参考答案及题解】

3、 在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在胰岛素原转变为胰岛素的过程中,释放出一个由31个氨基酸组成的片段,称C肽。 4、 B 5、C 6、C 7、A 8、C 9、A 10.ABCD 【陈慧琳】

第二节 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 一、选择题 A型题

1、血清总胆固醇增高见于:( )

A.肝硬化 B.再障 C.甲亢 D.糖尿病 E.营养不良 2、成人甘油三酯(荧光法)正常参考值是:( ) A.0.22-1.2mmol/L B.0.56-1.7mmol/L C.0.12-1.6mmol/L D.0.46-1.9mmol/L

E.2.86-5.69mmol/L

3、血清甘油三酯增高不见于:( )

A.冠心病 B.阻塞性黄疸 C.甲状腺功能降低 D.肾病综合征 E.糖尿病

4、以下哪项增高与冠心病发病呈负相关? ( )

A.HDL-C B.LDL-C C.CHO D.TG E.LP(a) 5、Apo-B为下列哪项的主要成分? ( )

A.HDL-C B.LDL-C C.VLDL D.CM E.Lp(a) 6、脂蛋白电泳难于检出的是:( )

A.HDL-C B.LDL-C C.CM D.VLDL E.LP(a)

7、脂蛋白(a)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与以下哪项起协同作用? ( )A.高血压 B.高LDL-C C.高压 D.低HDL-C E.Apo-B 8、成年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沉淀法)的正常值是:( ) A.2.07-3.12mmol/L B.0.94-2.0mmol/L C.0.56-1.7 mmol/L D.1.04-2.4mmol/L E.0.91-1.04mmol/L

9、以下哪项对诊断冠心病的危险度最高? ( )

A.总胆固醇:5.6mmol/L B.甘油三酯:1.7mmol/L C.HDL:2.1mmol/L D.LDL:3.6mmol/L E.Aop-A/B:0.9

10、关节载脂蛋白A1的描述以下哪项错误? ( )

A.由肝脏和小肠合成 B.是LDL的主要载脂质的成分

C.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极为重要 D.急性心肌梗塞时降低 E.Ⅱ型糖尿病常偏低 [B型题] 问题11~13 A.总胆固醇增高 B.甘油三酯增高 C.高密度脂蛋白增高 D.低密度脂蛋白增高 E.酯蛋白a增高

11、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C ) 12、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 E) 13、主要存在于前B-脂蛋白和乳糜颗粒中 (B ) 问题14~15 A.Apo-A B.Apo-B C.Apo-C D.Apo-D E.Apo-E

14、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成分 (A ) 15、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成分 (B ) 二、填空题

1、血清脂类物质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游离脂肪酸。 2、脂蛋白根据密度不同分为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极低密度脂蛋白 乳糜颗粒 脂蛋白(a)。

3、总胆固醇测定(比色法) 成人≤5.17mmol/L为合适水平,5.20-5.66mmol/L为边缘水平,≥5.69mmol/L为升高。

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心病发病呈负相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

5、成人脂蛋白(a)(ELISA法)的正常值为<300mg/L。 6、成人Apo-A/B值为1.0~2.0。

【参考答案及题解答案】 6、【刘惠霞】

第三节 血清电解质检测 一、填空题:

1、血清中主要的阳离子是Na+ Ca++,主要阴离子是CL- P2-。细胞内主要的阳离子是 K+ Mg++

,主要阴离子是蛋白, 有机磷盐。

2、正常参考值:血钠为135~147mmol/L,血清总钙为2.25~2.58mmol/L,血氯为 8~16 mmol/L。 四、选择题; A型题

1、有关低钠血症的临床意义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摄取不足 B、胃肠道失钠失水 C、肾失钠失水 D、甲亢患者 E、严重烧伤 B型题 问题2~6

A、高钠血症 B、低钠血症 C、高钙血症 D、低氯血症 E、高氯血症

2、转移性骨癌 (C ) 3、坏死性胰腺炎 (B ) 4、应用高渗盐水过多 (A ) 5、呼吸性碱中毒 (E ) 6、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D ) C型题 问题7~12

A、高钾血症 B、低钠血症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无 7、大面积烧伤 (C ) 8、长期低盐饮食 (C ) 9、长期食用糖皮质激素 (D ) 10、肾衰竭少尿期 (A ) 11.频繁呕吐 ( B) 12、输入大量库存血液 (A ) 问答题:

何谓高血钾症?其临床意义如何? 【参考答案及题解】 五、问答题:

血钾浓度高于5.5 mmol/L 称高血钾症。临床上常见于:(1)摄入过多;心、肾功能衰竭时补钾过多、过快,输入大量库存血。(2)排泄困难:①肾衰竭少尿期或无尿期;②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导致肾小管排钾减少;③长期大量使用潴钾利尿剂;④长期低钠饮食,使钾不易排出而潴留。 (3)细胞内钾大量释出:①严重溶血,大面积烧伤和挤压综合征等;②呼吸障碍引起缺氧和酸中毒时,大量钾从细胞内释出;③休克,组织损伤,中毒,化疗 (4)细胞外液因失水或休克而浓缩,使血钾升高。

【彭 勃】 第五节 心肌酶检测 一、填空题

1正常情况下,新生儿LDH约为成人的两倍,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至14岁时趋于恒定。红细胞内LDH为正常血清的100多倍,故溶血标本不宜送检。

2.急性心肌梗塞时血清CK显著升高,一般在l 2—24h达高峰,2—4天后降至正常水平,其升高幅度比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都大。

3.LDH活性升高常见于急性心肌梗塞、骨骼肌损伤、白血病及恶性肿瘤、急性肝炎、肝硬化、阻塞性黄疽、镰状细胞贫血等。

4.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起病后8—10h LDH升高,2—3h达到高峰,持续l一2周才恢复正常。

5.CK有MM、MB及BB三种同工酶。CK—MM主要分布于骨肌和心肌中,脑组织中只有CK—BB,CK—MB为心肌细胞所特有。因此,早期检测血清cK—MB对诊断急性肌梗塞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6.CPK-MB在心肌梗塞后2—4小时开始升高,16—18小时达高峰,1-2天消退。cK或cK—MB的血清浓度与坏死的心肌数量成正相关,其浓度高低有助于判断心肌梗塞的范围大小。 二、名词解释 心肌酶谱 三、选择题 A型题

1.心肌梗塞时不升高的酶是:( )

A 谷草转氨酶 B碱性磷酸酶 C乳酸脱氢酶 D肌酸激酶 E肌酸激酶同工酶

2.对心肌缺血和心内膜下心肌梗塞诊断最灵敏的指标是:( ) A AST B LDH C ALT D PH E CK-MB 3.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及LDH2均增加,且LDH2/LDH1比值低于1,见于哪种疾病:( )

A 急性心肌梗塞B 急性肝炎C 心肌炎 D 肝硬化 E阻塞性黄疽 4.肝炎时升高的LDH同工酶是:( ) A LDH1 B LDH2 C LDH3 D LDH4 E LDH5 C型题 1-2

A.肌酸激酶增高 B.肌酸激酶降低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急性心肌梗塞 ( A) 2.甲状腺功能亢进 (B ) X型题

1.血清肌酸激酶升高见于:(ABCD) A.急性心肌梗塞

B.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发作期 C.病毒性心肌炎 D。多发性肌炎 E.酒精中毒 四、问答题

试叙述急性心肌梗塞时心肌酶谱变化: 急性心肌梗塞时心肌酶谱变化:

a) CK在4-6小时左右开始升高,峰值出现在18-24小时,3日左右降低至正常。

b) AST在8-12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出现高峰,3-6日降低至正常。

c) LDH在12-24小时出现增高,3-4天达到高峰,持续8-14日开

始降低到正常。 【参考答案及题解】 二、名词解释 心肌酶谱

心肌组织含有多种酶系,当心肌组织受损伤时.其所含的酶类便可释放入血,使血清内相应的酶活性增高,引起该酶活性增高的疾病主要是急性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用于这些疾病诊断的酶称为“心肌酶”。和心肌关系密切的几种酶的组合称为“心肌酶谱”。组成心肌酵谱的几种酶虽然没有一种是心肌特有的,但组合在一起却可对心肌损伤的诊断具有特征性,心肌酶谱的检查对于心梗病人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监测、判断预后等都很有意义。 三、选择题 A型题

1.B 2.E 3.A 4.E C型题 1.A 2.B 四、问答题

【杨天伦 莫龙】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

第一节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 一、 填空题

1、 血清M蛋白阳性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轻链病和半分子病。

2、 免疫球蛋白存在于机体的血液、体液、外分泌液和某些细胞的细胞膜上.

3、 血清中最少的一种免疫球蛋白为免疫球蛋白E、、 ,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为免疫球蛋白M,含量最多的为免疫球蛋白G. 四、 选择题 A型题

1、 IgG降低见于:( ) A. 病毒感染 B. 肺结核 C. 链球菌感染 D. 慢性肝炎 E. 淋巴瘤 B型题 问题3~5 A、IgG降低 B、IgE增高 C、IgD 降低 D、IgG升高. E、IgE 降低

2、 各种过敏性疾病 (D ) 3、 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B ) 4、 应用免疫抑制剂患者 (C ) C型题 问题5~6 A、M蛋白阳性 B、IgG增高 C、二者都有 D、二者都无

5、 多发性骨髓瘤 (A )

6、 各种慢性感染 (B ) X型题

7、 免疫球蛋白降低常见于:( AD ) A、体液免疫缺陷病 B、慢性肝病 C、寄生虫病

D、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者 E、多发性骨髓瘤 【参考答案及题解】 五、 问答题:

答:①多克隆性增高,常见于各种慢性感染、慢性肝病、淋巴瘤、肺结核、链球菌感染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RA等;②单克隆性增高,主要见于免疫增殖性疾病,如分泌性多发性骨髓瘤。 【王彦平】

第二节 血清补体的检测 一、 填空题

1、总补体溶血活性主要反映补体传统途径活化的活性程度,它的降低很有意义见于肾小球肾炎、自身免疫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病。

2、补体C3的增高主要见于急性炎症、传染病早期、肿瘤和排异反应。 四、 选择题 A型题

1、 血清总补体活性增高见于:( ) A、 感染性心内膜炎 B、 病毒性肝炎 C、 组织损伤 D、 皮肌炎 E、 狼疮性肾炎 B型题 问题2~5

A、 血清总补体活性(CH50) B、 补体C3增高 C、 补体C4降低 D、 AP-H50 E、 C3SP增高

2、 主要反映补体传统途径活化的活性程度 (A )3、 反映体内补体被活化 (E ) 4、 反映补体旁路途径活化的情况 (D ) 5、 反映排异反应 ( B) C型题 问题6-7

A血清C3降低 B血清C4降低 C两者都有 D二者都无

6、急性肾小球肾炎 (C ) 7、恶性肿瘤 ( D) X型题

8、血清C4升高常见于:( AC ) A、急性风湿热 B、1型糖尿病

C、皮肌炎 D、SLE

E、多发性硬化

【参考答案和题解】 【王彦平】

第三节 细胞免疫检测 一、 填空题

1、常用的T细胞免疫检测试验有T细胞花结形成试验、T细胞转化试验、T细胞分化抗原测定。

2、肿瘤坏死因子分为TNFα、TNFβ;两种,前者来源于单核细胞、吞噬细胞,后者来源于T淋巴细胞。 四、 选择题 A型题

1、 E花环值降低常见于:( ) A、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B、 甲状腺炎

C、 慢性活动性肝炎 D、 SLE活动期 E、 肿瘤

2、 CD3的降低常见于:( ) A、 恶性肿瘤 B、 爱滋病 C、 SLE

D、 遗传性免疫缺陷病 E、 应用免疫移植剂者 B型题 问题3-

A、 CD8减低 B、 SmIg减低 C、 SmIg升高 D、 CD19升高 E、 CD19降低

3、免疫缺陷性疾病 () 2、 变态反应性疾病 ( ) 3、 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B ) 4、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 C型题 问题7-8

A、 NK细胞活性减低 B、 IL-2升高 C、 二者都有 D、 二者都无

5、 排斥反应 (E ) 6、 类风湿性关节炎 ( D) 【参考答案及题解】: 五、 问答题

答:1、CD3降低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RA等;

2、CD4降低见于恶性肿瘤、遗传性免疫缺陷病、爱滋病、应用免疫抑制剂者;

3、 CD8减低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变态反应性疾病;

4、 CD4/CD8:1)、比值增高见于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变态反应等;2)、比值降低见于爱滋病;3)、监测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时

比值增高提示可能发生排斥反应。

5、 当CD1-8都增高可能为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王彦平】

第四节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 一、 填空题

1、病毒性肝炎主要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五型,分别由引起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

2、机体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后可产生抗HAV-IgM、抗HAV-IgA、抗HAV-IgG抗体,病愈后长期存在的抗体是抗HAV-IgG,早期诊断甲型肝炎的特异性指标是抗HAV-IgM,肠道粘膜分泌的局部抗体是抗HAV-IgA。

3、早期诊断甲型肝炎的指标有粪便HAVAg阳性、粪便HAV RNA阳性、血清抗HAV-IgM阳性。最常用的早期诊断指标为血清抗HAV-IgM阳性。 4、常用的检测HBV DNA的方法有斑点杂交试验、聚合酶链反应。 5、在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中,表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活跃的指标HBeAg、HBV DNA、抗-HBc-IgM、HbcAg、前S2蛋白阳性。

6、临床上诊断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依据为HCV RNA、抗HCV- IgG、抗HCV-IgM。 三、选择题 A型题

1、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具有保护作用的抗体是:( ) A、抗-HBc B、抗-HBs C、抗-HBe D、抗-HBc-IgG E、抗-HBc-IgM 2、关于血清HCV RNA测定结果评价错误的是:( )

A、 血清HCV RNA阳性提示HCV 复制活跃,具有强传染性 B、 血清HCV RNA阴性可排除丙型病毒性肝炎

C、 检测HCV RNA对研究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及传播途径有重要价值

D、 结合抗- HCV连续观察HCV RNA帮助判断预后和抗病毒药物疗效 E、 丙型肝炎病毒是输血后肝炎的主要病原体 三、选择题 A型题

1、 (B) 2、 (B) 【吴安华】

第六节 肿瘤标志物检测 一、填空题:

肿瘤标志物包括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糖脂类肿瘤标志物,酶类肿瘤标志物三类。

三、名词解释: 肿瘤标志物 四、选择题: A型题

1.以下哪一项不是肿瘤标志物:( ) A.PAP B.CA125 C.ANA D.PSA E.APT

2.肝癌的标志物应除外:( )

A. AFP变异体 B. 凝血酶原时间 C. AFP

D. 异常凝血酶原 E. AFU B型题 问题3~5 A. AFP B. SCC C. NSE D. PAP E. RF

3.小细胞肺癌的标志物 (C )4.原发性肝癌的标志物 ( A)5.前列腺癌的标志物 (D ) C型题 问题5~6 A. CEA B. CA-50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6.乳腺癌的肿瘤标志物 ( C)7.原发性肝癌的肿瘤标志物 (B )【参考答案与题解】 四、选择题:

A型题 1.C 2. B B型题 3.C 4.A 5.D C型题 6.C 7.B

【潘频华】 第七节 自身免疫检测 一、 填空题

1、类风湿因子阳性可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 多肌炎、SLE、硬皮病、干燥综合征、RA(之中任意3个)同时,还可见于某些感染性疾病,如传单、结核、感染性心内膜炎。 三、选择题: A型题:

1、 SLE患者血清中有许多抗体,其中最为重要的是:( ) A、 抗ds-DNA抗体 B、 类风湿因子 C、 抗核抗体

D、 抗ss-DNA抗体 E、 抗Smith抗体

2、 下列哪种自身抗体对诊断重症肌无力最有意义:( ) A、 抗平滑肌抗体

B、 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C、 抗核抗体 D、 抗着丝点抗体 E、 抗线粒体抗体 B型题 问题3-6

A、 抗-TG和抗-TM阳性 B、 抗平滑肌抗体阳性

C、 抗线粒体抗体阳性

D、 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 E、 抗JO-1抗体阳性

3、 多发性肌炎 ( E ) 4、 桥本甲状腺炎 ( A ) 5、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 C ) 6、 狼疮性肝炎 (B ) C型题 问题7-9

A、 抗线粒体抗体阳性 B、 抗平滑肌抗体阳性 C、 二者均可 D、 二者均否

7、肝外胆管阻塞 ( D ) 8、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 C ) 9、急性肝炎 ( A ) X型题

10、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下列哪些抗体可为阳性:(A、 抗ENA抗体 B、 抗ds-抗体 C、 类风湿因子 D、 抗核抗体

E、 抗ss-DNA抗体 四、问答题

简述抗核抗体阳性的标准和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及题解】 ABCDE 三、 选择题:1C 2B 3E 4A 5C 6B 7D 8C 9A 10 四、 问答题 答:血清滴度>1:40为阳性。最多见于未治疗的SLE,活动期SLE几乎100%阳性。经皮质激素治疗后,阳性率可减低。也可见于药物性狼疮(100%)、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00%)、全身性硬皮病(85%-95%)、多发性肌炎(30%-50%)、狼疮性肝炎(95%-100%)、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95%-100%),其他还见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桥本甲状腺炎等。 【王彦平】

临床病原体检查

第一节 标本采集,运送和检查方法 一、 填空题:

采集的标本必须注明姓名、性别、年龄、采集日期,临床诊断,检验项目等。

二、判断题:

采集血清检测患者特异性抗体以辅助诊断感染性疾病时,血清应该加热以灭活补体成分。( ) 三、选择题: A型题

1.怀疑败血症做血培养,抽血量为:( ) A. 成人每次20~30ml B. 成人每次10~20ml C. 婴幼儿每次10~20ml D. 婴幼儿每次5~10ml E. 以上都不是

2.有关病原体检查标本的收集,哪项正确:( ) A. 做尿培养时,应留取清洁中段尿标本

)B. 诊断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最理想的标本是清晨痰液 C. 体温正常后抽血做血培养 D. 肺脓肿时留痰做厌氧培养

E. 化脓性胸腔积液标本应保温送检

第二节 临床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测 第三节 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查 第四节 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检查 第五节 细菌耐药性检查 一、填空题

1、 对人类致病的病原生物在五百种以上,病原生物分为 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细菌、真菌、寄生虫 。

2、 在各类实验诊断方法中,最具有诊断价值的结果是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和培养到病原体的阳性结果。

3、 病毒分离最常用的方法是细胞培养。

4、 诊断寄生虫病最可靠确诊方法是从血液、组织液、排泄分泌物、活组织涂片检查发现寄生虫的某一生活阶段。

5、 分级报告是指分级报告,涂片镜检、初步培养、直接药敏、初步鉴定、最终鉴定与药敏结果。限时报告是指涂片报告2小时,普通培养3天 。 6、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静脉吸毒、输血和使用血制品 。 11、PRSP是指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 。

12、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有K—B纸片琼脂扩散法、稀释法、E—试验法 三种。

三、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涂片镜检错误的是:( ) A、 常用于医院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的痰标本。

B、 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快速、早期帮助诊断的优点。 C、未离心尿液湿片平均每高倍视野检出1个或2个细菌不能认为该菌是尿路感染菌。

D、可以报告是阳性细菌感染或阴性细菌感染。 E、不能确定是何种细菌感染。

2、关于淋病的病原体实验室检查错误的是:( )

A、 分离培养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是诊断的“金标准”

B、 PCR检查敏感性高,有利于早期快速确诊,但易出现假阳性 C、 直接镜检发现革蓝阴性双球菌可确诊 D、 血清学试验结果需结合其他方法加以证实 E、 培养阴性不能排除淋病

1、 诊断艾滋病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 A、 血清学诊断 B、 病毒分离

C、 直接显微镜检查HIV D、 PCR检查HIV RNA E、 活组织检查

2、 有关淋病病原体检查不正确的是:( )

A、 尿道分泌物直接涂片显微镜检查对男性诊断特异性高 B、 PCR检查有利于早期快速确证淋球菌感染,但诊断应慎重 C、 血清学试验假阳性及假阴性率均较低,可作重要依据 D、 分离培养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为诊断的“金标准” E、 尿道分泌物直接涂片显微镜检查对女性诊断同样特异性高 3、 关于生殖道疱疹和尖锐湿疣病原体检测错误的是:( ) A、 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提示原发感染

B、 分离培养和鉴定是实验室诊断HSV感染的最特异和最敏感的方法 C、 PCR检查对HPV诊断更具有临床意义

D、 可将标本涂片吉姆萨染色显微镜检查多核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