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目的 意志努力 9.较窄 较广
10.熟悉 有一种生疏 11.注意的起伏(动摇) 12.广 广
13.刺激物的对比 刺激物的活动变化
三、名词解释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2.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3.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4.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同样清楚地知觉出来的对象的数目。
5.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够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
6.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一定时间之内能够同时进行不同活动的数量。 7.注意的转移是指注意有目的地从一个事物及时地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
四、简答题
1.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性与集中性。注意有下面几个特点:①注意是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人的心理(意识)对复杂的、无限的客观世界的选择性、朝向性、导向、定向性就是注意的指向性。②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集中性,即指人的心理(意识)对注意对象反映的持久性、清晰性、深刻性。②注意不是心理过程,它本身不能单独存在,也不反映什么对象,而是伴随心理过程始终,保证心理活动富于积极性并顺利进行的一种组织特性。 2.注意有如下功能:①选择性功能,即选择指向那些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对象,避开无关的、无意义的、多余的对象干扰;②保持功能,即使注意对象在意识中得到清晰、准确、持久而集中的反映;③调节与监督功能,即意识对人所从事的活动进行监控,这有利于注意的准确与精确,又有利于对错误的调整、修正与纠正;④注意还能通过想象活动产生对将来的活动进行期待与预见的作用。
3.影响无意注意的客观原因有:①刺激物的新异性,新颖、奇怪、陌生的对象易引起不随意注意。②刺激物的强度,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较强时都易影响不随意注意,在阈限范围内,刺激物越强(如强声、强光等)越易引起无意注意。③刺激物的对比关系(对象与背景差异)明显易引起不随意注意。④刺激物的活动性或变化性,如活动的直观教具、活动的广告等易引起人们的不随意注意。除上述客观原因外,还有主观原因;①凡适合人的需要的刺激,如小孩子上街碰到好吃、好玩的东西易引起不随意注意;②凡引起人直接兴趣(即直接有趣的活动与对象)的刺激,易被人注意;③心境愉快、身体健康,人就乐于注意外界事物;过分忧愁和焦虑则会降低好奇心;④特有的知识经验(即和自己有关联的刺激)等都有助于不随意注意。
4.引起有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①明确目的任务。目的任务越明确、越具体,意图越强烈,有关对象或活动越容易引起人的注意。②用坚强的意志力抗拒干扰与排除诱因,可使随意注意稳定持久。③间接兴趣(即对活动目的与结果感兴趣)是保持随意注意不可缺少的条件,只凭意志努力,随意注意不会稳定持久,只有意志与间接兴趣结合,随意注意才会集中稳定。④积极地、主动地组织活动,有良好的学习与工作习惯,把智力活动与外部操作结合起来,有利于注意的集中与保持。
5.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①依赖于客体的复杂程度和客体间的关系,客体越简单、客体颜色相同、大小相同、规则排列、适当集中排列、有—定联系的对象等,注意范围广;相反则狭窄。②照明程度与有无干扰因素影响注意广度。照明度强,无干扰因素,注意范围广;照明度弱,干扰因素强则注意范围狭窄。③活动任务简单、单一,注意范围广;活动任务复杂、多样,注意范围狭窄。④个人知识经验也影响注意广度,熟悉对象者的注意范围广,不熟悉者狭窄。不同职业注意范围不同,飞行员、司机、足球裁判注意范围广,校
对员注意范围狭窄。
6.注意分配的条件:①自动化(熟练)的程度条件。同时从事的两种活动.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同时从事的多种活动,只允许其中一种不熟练。②活动之间的联系与系统条件。同时进行的多种活动,形成一定的联系与系统,如武术、体操动作的系统连贯等,也是注意分配的一个条件。
7.影响注意转移快慢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决定于原来注意力紧张与稳定的程度;原有注意力越紧张、越稳定,则不容易转移,反之则转移就容易。②新刺激对象、新活动的重要性、趣味性与吸引力的影响,新刺激对象越重要,越有趣味,越新颖有吸引力,则转移就快,反之转移就慢。③受人的神经活动的灵活性特征的影响,神经系统活动灵活型的人转移就快,惰性型的人转移就慢。④通过教育训练,也可以培养注意转移的品质。 8.人的注意品质有如下四个主要特性:①注意的范围(即注意的广度),指在一瞬间(即1/10秒)内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对象的数量,人的注意力有广狭之分。②注意的稳定性,指在较长时间内,人把注意力保持并集中在某一种活动或对象上的品质,这是注意品质在时间上的特性,同稳定性相反的品质特性是注意力分散。③注意的分配,这是在同一时间内,人把注意力分配到两种或两种以上活动中去的能力,即指人在一定条件下能做到一心二用或一心多用。④注意的转移,这是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人有意识地将注意从一种活动或对象,转移指向并集中于另一种活动或对象上去的特性。灵活而又正确地转移注意力,是人们学习与工作高效率的基础。
五、论述题
1.组织好学生的注意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教学中组织学生的注意,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建立正常教学秩序与学校常规,对唤起有意注意也起重要作用。②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教学活动会生动有趣。在教学环境方面,要防止干扰刺激分散注意力;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讲授内容要科学、新颖、系统、生动,教师语言要生动形象、简洁流畅,适时呈现教具,用感性形象吸引学生,教学方式的变化、灵活、启迪性等课堂教学艺术,都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无意注意。③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有助学生注意的集中、稳定与持久。
2.影响注意分散有客观、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从客观原因来看,无关诱因的吸引、嘈杂环境的干扰、目标刺激对象或活动太单调、枯燥、乏味都可能导致分化。从生理原因来看,过分疲劳与困倦,激活与觉醒水平太低,身体有病或不适等容易引起注意分散。从心理因素来看,学习目的动机不明或不纯;模糊的杂念与牵肠挂肚的思绪;情绪低落或波动;意志薄弱,抗干扰能力太差;不良的作息、工作、学习习惯等都易使人分散注意力。
要克服分心,保持注意的集中稳定,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①排除无关诱因和嘈杂刺激的干扰,保持学习和工作环境的安静。②要组织好学习与工作活动,使活动及活动对象、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形式多样,有较强的吸引力。③要有明确的目的任务,提高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把看、听、说、写、想、操作联合起来,有助于注意的稳定集中。④养成良好的情绪体验,有坚强意志力和抗干扰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工作习惯,有助于注意的稳定。⑤要劳逸结合,防止过分疲劳,加强锻炼,保持身心健康。对有多动症的儿童,应根据医生吩咐.服用利太宁或苯丙胺等镇静药物能暂时缓解分心,15岁以上这种症状会消失。
3.学生良好注意品质与注意力的培养应重视以下几点:①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②要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培养“闹中求静”的本领;③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④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培养良好注意品质。
第四章 感觉
一、单项选择题
1.人脑对直接作用感官的客观事物进行综合整体的反映是
A.感觉 B.知觉 C.色觉 D.统觉
2.当人们看见一面红旗时,立即能知道它是红色的,这是
A.味觉 B.视觉 C.听觉 D.知觉
3.刚刚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
A.绝对感觉阈限 B.差别感觉阈限 C.绝对感受性 D.差别感觉性 4.感觉阈限与感受性之间是什么关系
A.正比关系 B.对数关系 C.反比关系 D.常数值
5.“人芝兰之室,久而闻不知其香”是下列哪种心理
A.知觉 B.嗅觉
C.嗅觉适应 D.嗅觉感受性
6.一种感觉受刺激影响,引起了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发生变化,这是
A. 感觉的对比 B. 感觉的相互作用 C. 感觉的适应 D. 感觉的后象 7.感觉主要反映
A. 当前事物的个别属性 B. 过去事物的个别属性 C. 当前事物的整体属性 D. 过去事物的整体属性 8.人的视觉、听觉、味觉等都属于
A. 外部感觉 B. 内部感觉 C. 本体感觉 D. 机体感觉
二、填空题
1.感觉是人脑对 的客观事物的 的反映。 2.人能够感觉到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别量的能力,称为 。 3.视觉的适应现象有 和 两种。
4.感觉的对比现象有 对比和 对比两种。 5.韦伯定律是指 与 之间成定比。
三、名词解释 1.感觉 2.外部感觉 3.内部感觉 4.本体感觉 5.感受性 6.绝对感受性 7.差别感受性 8.绝对感觉阈限 9.差别感觉阈限 10.适应
11.感觉的对比 12.后象 13.联觉 14.感受野 15.特征觉察器
四、简答题
1.影响感受性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2.影响感受性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A 4.C 5.C 6.B 7.A 8.A
二、填空题
1.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 个别属性 2.差别感受性
3.明适应 暗适应 4.同时性 继时性
5.差别感觉阈限 标准刺激(原始刺激)
三、名词解释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外部感觉是人对身体外部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3.内部感觉是人对机体内的刺激即身体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的反映。 4.本体感觉就是运动觉或动觉,是人对机体位置、运动状态的反映。 5.感受性是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6.绝对感受性就是人对最小的客观刺激量的感觉能力。 7.差别感受性是对两刺激量强度差别的感觉能力。 8.那种刚刚能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
9.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
10.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适应。 11.感觉的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2.后象是指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它所引起的感觉还能保留瞬间。 13.联觉是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14.在视网膜上有一些特定的区域或范围,当它受刺激时,能激活视觉系统中与这个区域有联系的各层神经细胞的活动,这一区域就称为这些细胞的感受野。
15.在视觉皮层上存在一些高级神经元,能对呈现给视网膜的有某种特征的刺激进行反应,这些高级神经元称为特征觉察器。
四、简答题
1.感受性变化即指暂时性的上升或者下降的变动现象,其主要因素有:
(1)感觉的适应现象,这是时间因素,即刺激物持续作用引起的感受性变化现象。嗅、视、肤、味觉都有明显的适应作用。
(2)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3)感觉的相互作用,即不同感官之间的相互影响。如闪光刺激能使音响起伏,牙疼时压迫皮肤可减轻等。
(4)有机体本身的机能状态,如意识倾向性影响。 2.感受性发展是指在长期生活条件与实践活动影响下,感受性持续、稳定提高与上升现象。主要依赖如下条件:①社会生活条件、实践活动和特殊职业活动,是感受性发展的基本条件;如人们对母语语音的分辨能力,及烟、酒、茶品尝技师的嗅觉、味觉感受性特别敏锐;②有计划地练习与训练可以提高感受性;③感官的机能补偿作用(当某种感官受损伤之后,其他未受损伤的感官的感受性则大大提高,起到补偿不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