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新版知识点复习 下载本文

匈奴。结果:了解到西域各族希望同汉朝往来。②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第二次西域,为联络乌孙夹击匈奴。结果:乌孙派使者随张骞回到长安,向西汉政府表示敬意。P82P83地图。

3、丝绸之路:(1)含义:一条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和天山南北,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的重要商路,对外输出丝绸。 (2)丝绸之路意义:促进内地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它沟通东西方交通,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它的作用: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商旅往来,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它沟通东西方交通,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它沟通东西方交通,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它沟通东西方交通,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第15课 东汉的兴衰

一、“光武中兴”:1.王莽建立新朝:公元9年,王莽废西汉帝,改国号为“新”,史称新朝。2.刘秀建立东汉:25年,刘秀重建汉王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汉光武帝。3.“光武中兴”:(1)光武帝消灭农民起义队伍,铲除割据势力,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2)采取措施巩固统治:减轻农民负担;释放部分奴婢;精兵简政;整顿吏治;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和发展,国家兴盛,史称“光武中兴”。

二、外戚、宦官专权:东汉中期后,皇帝即为年龄很小,于是太后把持朝政,依靠外戚掌权,皇帝长大后,依靠宦官打击外戚,宦官又猖獗起来。这样外戚宦官轮流专权。

三、黄巾大起义:184年,太平道首领张角领导了黄巾大起义,是一次又组织有准备的大起义。瓦解了东汉的统治。

九龙山初中杨成

第16课秦汉时期的文化

一、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1、西汉时,世界上最早发明了造纸术(主要原料——麻)2、东汉蔡 伦改进造纸术:纸的产量大增、成本降低.3、意义:为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物质条件;是我国人民对人类文化的一个重大贡献。

二、司马迁与《史记》:西汉时 史学家司马迁写《史记》记叙了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历史 2、影响: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史学著作。3、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

三、张仲景和华佗:东汉末年他们在医学上成就最突出。1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被尊称为“医圣”。2华 佗:擅长外科手术,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编制五禽戏。

四、佛教与道教:西汉末东汉初产生于古印度的佛教传入我国。东汉时道教产生,它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佛教与道教是我国古代流传很广的宗教,对我国影响很大。

第四学习主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17课 三国鼎立

背景:东汉末年,经黄巾大起义,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军阀割据,著名的有袁绍、曹操。1、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一战2、三国鼎立初步形成的重要一战

200年 官渡之战 208年 赤壁之战 曹操 袁绍 曹操 孙刘联军 3、三国鼎立形成 魏 (220年,曹丕,洛阳) (221年,刘备,成都) 蜀 吴 229年,孙权,建业)

九龙山初中杨成

第18课 从西晋统一到南北对峙

一. 西晋的统一

1.魏灭蜀:263年,魏国进攻蜀国,刘禅投降,蜀灭。

2.司马炎建西晋:265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夺曹魏政权,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3.西晋统一全国:280年,西晋军队攻占建业,吴国灭亡。三国鼎立结束。 4.西晋灭亡:316年,西晋灭亡(西晋恢复分封制,建立王国,后出现八王之乱,内迁匈奴不断进攻)。中国又走向分裂。

二.北方人口大迁移:1.东汉末年,北部和西北边境的匈奴、鲜卑、羯、氐、羌五族内迁,三国后期到西晋内迁很多人,匈奴势力最强。

2、西晋后期,中原人口为躲避战乱南迁,成为开发江南的重要力量。 三、十六国与东晋(东晋局部统一即南方):

1、304年,匈奴大单于刘渊称汉王,建立汉国,在以后的130多年中,北方和西南建立16个政权。

2、317年,晋朝皇族司马睿在健康(南京)称晋王,建立政权,史称东晋。 四、淝水之战:

1、十六国中的前秦比较强大,四世纪后期,统一了北方

2、淝水之战: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军进攻东晋,大战于淝水,东晋以少胜多。不久前秦瓦解,北方又陷分裂割据。

第19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 一、南朝与北朝:

1、南朝:420年,刘裕废东晋皇帝,称帝,改国号为宋,以健康为都成。

九龙山初中杨成

宋之后,齐朝、梁朝、陈朝相继统治我国南方,称这四个王朝为“南朝”。 2、北朝:(1)北魏的建立:前秦瓦解后,鲜卑族拓跋部贵族建立北魏,439年统一北方。十六国结束。 东魏

北齐

(2)北朝:534——535年北魏 西魏 北周 又统一北方,581年北周灭亡(杨坚建隋)。南朝和北朝的时间相当,总称南北朝。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南朝时,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 1、原因:江南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2、江南开发的表现:江南耕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改进,农业迅速发展;手工业有明显发展,织锦、造船、制瓷技术有很大提高。农业和手工业发展,促进江南地区商业兴旺和城市繁荣。建康是南朝的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建康的变化是江南开发的一个缩影。 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时少数间 民族民内迁 族 目的:维护北魏政权 北魏 孝文帝 改革 内①?? 借鉴汉族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实行一系列新的制度,加强了经容 济和行政的管理。 匈奴、鲜卑、氐、羯、羌(五胡内迁)。鲜卑族拓拔部影响最大。 东汉末年 或 ① 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措② 大力推行学习汉族文化习俗的政策:改用汉姓、改穿汉服、同汉施 族通婚、学说汉话(30岁下)、完善学校教育制度。 九龙山初中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