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学案 下载本文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课标要求: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

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教学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教学难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背景

1、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2、美国的意愿: (二)性质: (三)建立过程

1、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1)时间 地点 参加国 通过《 》 (2)内容:汇率制度

① ②

(3)评价: 2、成立国际金融组织

(1) 世界银行(WB)成立时间 ;开始运行时间 ;

宗旨与任务: 资金来源和特点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成立时间 ,开始运行时间

宗旨与任务: 资金来源和特点: 思考:“布雷顿森林体系”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资金组织的关系。

世界银行(W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主要异同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

积极: 消极: 强调:A:“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建立在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基础之上,随着20世纪70年

代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1973年解体。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反映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但是美元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国际货币。

拓展:19世纪中期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历程。

(1)19世纪中期,英国居于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伦敦成为世

界唯一的金融中心,英镑在国际金融中的独霸地位不可动摇。 (2)一战削弱了英国的经济实力,变成了美国的债务国,伦敦不再是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

英镑的地位发生了动摇,纽约也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3)二战中,英法等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大为削弱。相反美国的经济实力空前膨胀,已经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美国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4)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欧日本经济实力的崛起,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发

1 / 6

生动摇,“布雷顿森林体系”随之瓦解。至今,一个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尚未建立起来。

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

1、背景: 2、成立: 年, 等23国签署 ,简称

开始实施的时间:

说明: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但台湾当局1950年非法退出。

3、宗旨: 4、特点: 5、评价

积极: 消极: 三、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1、标志: 、 、 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2、评价

积极 消极

二.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课标要求: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

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经济区域集团的发展进程。 教学难点: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及其影响。 教学过程:

一、概念:课本153页 知识链接 二、表现:三大区域经济集团 (一)欧洲联盟(EU) 1、欧洲一体化的原因

(1)欧洲共同体成立原因:从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分析 (2)从“欧共体”发展到“欧盟”的原因

2、过程:从“欧共体”到“欧盟”

(1)经济一体化: 年,西欧六国将三个机构合并,建立起欧洲共同体。 (2)经济政治一体化:欧盟的成立

签署条约: 年12月,欧共体12国签署《 》, 宣告成立: 年 11月1日,正式生效。

货币一体化:欧元正式问世: 年 月 日; 年 月 日,开始流通。 欧盟扩大:2007年,欧盟成员国增至 国。课本154页地图。 3、影响

(1)经济:推动欧洲经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与美国、日本并列为世界经济三强。促进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政治:影响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探究:欧洲一体化演进趋势:规模不断 ;成员国不断 ;从单一经济领域向 经济领域扩展,程度不断加深;从经济一体化向 发展。

★从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欧洲联合有哪些实质性变化?

性质:经济组织—— 组织;内容:经济合作——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1、原因: 2、成立过程:

(1)签署协定: 年 月 三国正式签署了《 》。 年签署补充协议。

主要内容: (2)正式诞生: 年 月 日协定生效。

3、特点:南北合作;大国主导; 减免关税的不同步性;战略的过渡性。 4、意义:(1)地位和对三国的影响 (2)发展趋向: ★拓展: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盟的不同点。

时间: 早于 ;

路径:欧盟从具体领域合作到全面合作,北美自由贸易区以 为目标; 性质:欧盟既是 也是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经济组织;

成员:欧盟成员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 ; 组织形式:欧盟的组织较为严密,北美自由贸易区较为 ,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 (三)亚太经合组织(APEC)

1、背景: 2、成立过程

(1)提出: 年,澳大利亚总理 访问韩国期间提出召开 。 (2)成立标志: 年,12国在 举行“ ”首次会议。 3、中国正式加入 年11月 中国同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一起加入。

思考 :中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意义? 维护和平稳定 促进共同发展 实现合作共赢。 有利于中国把握全球经济合作的最新发展形势,因势利导地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做出规划。 有利于促进中国产品的出口,为中国企业创造一个更好地、更加稳定和开放的外部环境。 有利于中国学习其他成员经济管理体制的先进经验,完善自身的市场体制建设。 有利于中国学习其他成员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有利于加强反恐合作,为本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创造和平与安全的环境。 4、了解历次会议简况 亚太经合组织的最高活动是:非正式首脑会议。 5、特点 : 课本155页知识链接

(1)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2)差异性:覆盖面广,经济政治结构复杂,成员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性。 (3)松散性:是一个经济贸易合作论坛。合作程度比较低。

(4)开放性:基本组织原则:相互尊重和平等原则;协商一致和自主自愿的原则;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以渐进的方式实现目标的原则。 (5)互补性:

★思考:亚太经合组织的组织方式有其独特性,导致这种独特方式的原因有哪些? 6、意义:(1)使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大增强。

(2)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创造出一个新的模式,有利于共同促进本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大计。 三、原因

1、经济力量的多极化。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衰落和日本、西欧兴起使以美国为主的世界经

济格局,向美国、西欧和日本三极相互抗争的局面转变.由于缺乏全球性的贸易、金融协

3 / 6

调机制,为求得局部性的商品、资本、劳务有秩序地流动和转移,以建立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各种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应运而生。

2、世界局势的缓和。随着世界军事和政治局势日趋缓和,国际斗争的重点逐渐转向经济和

科技领域,各个地区的经济大国为了加强实力,提高自己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都不失时机地推进区域经济合作。

3、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各个地区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消除内部的分歧和

障碍,加速生产要素(如商品、资本、劳务等)的自由流通,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内在动因:参考课后习题答案。 四、特点:

1、世界经济已形成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经济板块为中心的格局。 2、集团成员国处理对外关系更加务实,意识形态色彩趋于淡化。 3、各国经济融合程度明显增加,规模急剧扩大。 4、区域经济集团的成员结构发生了变化。 五、影响:

(1)积极影响:促进了本地区经济增长和集团内部贸易的增长;促进了集团内部的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形成多极化格局;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消极影响:①不利于商品、资金、技术和服务在集团之间流动。②世界经济发展的失衡将加剧。③世界经济生活将面临严重挑战。各国在制定政策时,关心的首先是本集团的利益和本国的利益,往往置全球利益于不顾。④国家主权概念将受到冲击。

三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课标要求: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

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了解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教学过程:

一、概念:课本158知识链接

二、原因:全球性资本市场的形成与运作;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物质条件;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跨国公司的推动;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世界局势的缓和;国际贸易协调机制的发展。

三、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文化全球化。 四、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1、原因:

(1) (2) 2、建立:

(1)启动谈判: 年9月, 关贸总协定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启动(又称“ 回合”) (2)达成协定: 年4月,“乌拉圭回合”达成《 》, 规定在 基础上建立世界贸易组织。 (3)正式建立: 年1月1 日正式建立(“WTO”)。总部设在 (4)成员国家:至2008年7月,共有 个成员国。 3、性质: 4、宗旨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