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管理的二重性。
第二章 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学习目的
掌握管理的起源,通过历史的线索了解古典和当代管理理论。对管理学发展的历史线索有较清晰的把握,并对管理学专业的经典作家和名著有初步认识。
考核知识点
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2、西方古典管理理论 3、泰罗的科学管理
4、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5、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6、行为科学理论
重点内容解析
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孔子的管理思想:孔子的管理思想大部分是与治理国家或社会的主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同其伦理思想交织在一起的。与西方传统管理和中国古代法家相比,孔子的管理走向另一极端,强调德治,以伦理道德去教化人民《论语》所论,一是“为政”,即管理(治国与平天下),二是,“修德”,即伦理道德的修养和完善(修身)。由于修身是内在的,以“圣人”“君子”为目标;管理是外在的,以“王”“霸”为目标,所以其核心便是内圣外王。具体则有:和、中庸、仁、忠恕、富民、德治、教化、正己、礼、正名、义利、信、尚贤、民主。
“以民为本”。即以群体本位的管理着眼点。孔子的管理思想是围绕“人”这个管理中心展开的,民本及其群体认同、群体意识是核心,贯穿始终。
“追求稳定”。—孔子的管理目标。孔子心目中的管理最高境界是“仁”。所谓仁,“克己复礼为仁”,几乎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规范,符合社会尊卑贵贱秩序。治理国家就是国家要符合这个伦理规范,以严格的等级制度,稳定统治秩序,维护统治者的地位。
“中庸之道”。—权变的管理艺术。“德治”。—言传身教的管理思想。“正己”。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是领导者成功的必然要素。“仁爱”。是孔子处理管理者与被
管理者关系的主要原则。“举贤育才”—孔子的人才管理思想。“正名”—孔子的组织管理思想。
老子的管理思想——无为而治。“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老子和孔子一样,认为管理归根结底是管理人的问题,必须以人为本。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无为而治是老子管理的最高境界,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为无为”,以无为的态度去为,顺其自然;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去为,在顺应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无为而治,就是不要去干扰事物的自然发展,而是要顺其自然。“负阴而抱阳”:老子的辩证管理思维。“柔弱胜刚强”:老子的竞争谋略。
韩非子的管理思想——法制天下。“事异备变”:韩非子的变革管理思想。“乱世重典”:务法不务德的管理路线。“治吏不治民”:韩非子的分级管理体制。 《孙子兵法》的管理思想。《孙子兵法》是研究“兵”的,实际上是竞争及谋略问题,故其最直接的应用是在企业的市场竞争策略上。
二、西方古典管理理论 泰罗制的要点包括: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此,泰罗通过科学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致力于“时间动作研究”,探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佳方法,制定出合理的日工作量。
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所谓第一流的工人是指适合于某种工作并且愿意努力工作的工人。
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在标准化的工作环境中操作。
4.采用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激励工人努力工作。主要是通过制定合理的工作定额,实行差别计件制:完成任务正常报酬,未达到标准低报酬,超标准高报酬。
5.工人雇主两方面都应当来一次“精神革命”。双方合作,共同致力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把“蛋糕”做大,即使不改变分配比例也同时有利于双方。劳资双方应变对立为合作,共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
6.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以科学工作方法取代经验工作方法。
7.实行职能工长制:一个工长负责一方面的职能管理工作,细化生产过程管理。
8.管理控制中实行例外原则。日常事务授权部下负责,管理人员只对例外事项(重要事项)保留处置权力。
泰罗最根本的贡献.是在管理实践和管理问题研究中采用利用观察、记录、调查、试验等手段的近代分析科学方法。泰罗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法约尔在其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提出的一般管理理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
1.六种经营活动。法约尔指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营是引导一个组织趋向一个目标:经营包含六种活动:技术活动(生产)、商业活动(交换活动),财务活动(资金的筹集、控制和使用)、安全活动(财、物和人身的安全)、会计活动(记账、算账、成本核算和统计等)、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2.五大管理职能。法约尔指出管理包含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大职能。管理具有一般性的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组织的一般职能。管理具有可概念化、可理论化、可传授的特点,应该大力发展管理教育。他提出的关于管理五大要素或五大职能的思想,成为人们认识管理职能和管理过程的一般性框架。
3.十四条管理原则。法约尔提出了著名的十四条管理原则,至今仍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这些原则包括:(1)劳动分工原则;(2)权力与责任对等原则;(3)纪律原则;(4)统一指挥原则;(5)统一领导原则;(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原则; (7)员工报酬原则; (8)集权原则;(9)等级系列原则;(10)秩序原则;(11)公平原则;(12)人员稳定原则;首创精神原则;(14)团结合作原则。
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马克斯·韦伯提出的通常“理想的行政组织”的理论用德文翻译称作“官僚制”、“科层制”,是指通过职位或职务,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可以有效运用复杂的组织,使企业、政府、,军事等组织的最有效形式,是一个有关集体活动理论社会化学概念。“理想行政组织体系”中所谓“理想的”,并不是
指最合乎需要的,而是指组织的“纯粹”的形态,指现代社会最有效河和能力的组织形式。对工业化以来各种不同类型组织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现代大型组织广泛采用的一种组织管理方式。马克斯·韦伯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
1.权威的基础。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的实质在于以科学确定的“法定的”制度规范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主要依靠外在于个人的、科学合理的理性权威实行管理。在人类组织管理历史上,由于管理所依托的基本手段不同,曾经有不同类型的权威关系和相应的管理方式。早期组织管理中多依靠个人的权威,以传统的权威和“神授”的超凡权威为基本的控制手段。马克斯·韦伯指出,组织管理过程中依赖的基本权威将由个人转向“法理”,以理性的、正式规定的制度规范为权威中心实施管理。
2.官僚制的特征。
(1)在劳动分工基础上,规定每个岗位的权力和责任,把这些权力和责任作为明确规范而制度化。
(2)按照不同职位权力的大小,确定其在组织中的地位,形成有序的等级系统,以制度形式巩固下来。
(3)明确规定职位特性以及该职位对人应有能力的要求,根据技术资格挑选组织成员。
(4)管理人员根据法律制度赋予的权力处于拥有权力的地位,原则上所有的人都服从制度规定,不是服从于某个人。
(5)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时,每个管理人员只负责特定的工作,拥有执行自己职能所必要的权力;权力要受到严格的限制,服从有关章程和制度的规定。
(6)管理者的职务是他的职业,他有固定报酬,有按才干晋升的机会,应忠于职守而不是忠于某个人。
3.官僚制的优越性
(1)个人与权力相分离。官僚制摆脱了传统组织的随机、易变、主观、偏见的影响,具有比传统组织优越得多的精确性、连续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2)是理性精神、合理化精神的体现。在典型的官僚制中,存在着一套具有连续性的规章制度网,涉及组织管理过程的许多主要方面,它给每项工作确定了清楚的、全面的、明确的职权和责任,从而使组织运转和个人行为尽可能少地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