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全册优质教学设计教案(2018年秋季) 下载本文

1 消息二则

课题 课时分配 消息二则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1.准确认读并理解“溃退、泄气、督战、摧枯拉朽”知识与技能 等词语。 2.了解新闻消息的特点,明确新闻结构的五部分。 3.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析课文,把握新闻的结构和要素。 2.通过朗读,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的特点。 认识渡江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增进对新中国创建历史的了解,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前辈英勇奋斗的精神。

教 学 目 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作者课 简介 前 预 习 写作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主要作品集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著名诗词有《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奉毛主席、朱总司令命令横渡长江,一夜之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背景 上横渡长江,从此揭开了解放全中国的序幕。这两篇新闻便是在4月22日夜撰写。 文体新闻 从广义上来讲,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同课异构教学设计(教案) 第 7 页 共 306 页 一次下载永久使用

知识 狭义上来讲,专指消息,是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进行的及时、客观的报道。消息有三个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真实性);2.报道迅速及时(时效性强);3.语言简明扼要(准确性)。在写法上以叙述为主,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一条新闻包含标题(有时有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有时可根据需要省略背景或结语。 读准字音 芜湖(wú) 溃退(kuì) 歼灭(jiān) ...泄气(xiè) 督战(dū) 要塞(sài) ...业已(yǐ) 摧枯拉朽(xiǔ) 锐不可当(dānɡ) ...挡(dǎnɡ)阻挡 溃(kuì)溃烂 档(dànɡ)档次 馈(kuì)馈赠 聩(kuì)振聋发聩 溃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理解泄气:作动词时:泄劲;作形容词时:讥讽低劣或没有本领。 辨清字形 词语 摧枯拉朽: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新课导入 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谈巷议呢?(学生回答广播、网络、电视、报刊以及他人的传话等,教师引出新闻。)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研读两篇来自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 新课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同课异构教学设计(教案) 第 8 页 共 306 页 一次下载永久使用

展开 1.朗读课文,指出该新闻的导语和主体部分。 开头的“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渡过长江”是导语部分,导语以下是主体部分。 2.人物:我三十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午夜开始 地点:芜湖、安庆之间 原因:国民党反动派遇到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纷纷溃退 经过: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 结果:到21 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大约”表示大概数字,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去掉则变成了确切数字,不够严谨。 2.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形象地写出了国民党反动派不堪一击的情况,满含讽刺之意;同时也衬托出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预示着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 3.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不到二十四小时”写出了人民解放军速度之迅猛,突出了渡江时间很短。 【把握文章主旨】如何理解这则新 本文通过简要报道渡江战役的情况,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迅猛的战斗节奏。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快速默读本则新闻,理清结构和要素。 新闻的结构: 同课异构教学设计(教案) 第 9 页 共 306 页 一次下载永久使用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主体:二十日夜起,……课文最后。 第一层(二十日夜起……已渡过三十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人数。 第二层(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的情况,并加以评价。 第三层(汤恩伯认为……结束):写东路军渡江的情况。 2.标题中的“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百万是实数。其中东路军、西路军各35万,中路军30万。可见新闻的真实性很重要。 3.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从渡江的作战兵力、详细区域和战役的全局情况三个方面来总领了全文。 【品味亮点词语】 1.西起九江(不含) ..不包括,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去掉就成了包括九江在内了。 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充满嘲讽的语气,显示出我军的神勇。 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显现出战役的壮阔,表现我军排山倒海、锐不可当和无坚不摧的气势。 4.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连用六个动词,表现我军的英勇善战、所向披靡。 【感悟精彩句子】 1.比较阅读甲、乙两句,结合加点词说说表达效果。 甲:现在,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剩下的二十三.....日可渡完。 乙: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同课异构教学设计(教案) 第 10 页 共 306 页 一次下载永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