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全册教案-70页精选文档 下载本文

A.与H2加成生成六元醇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能与酸发生酯化反应 D.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生成红色沉淀

14.某有机物进行实验鉴定,其结果如下:①有银镜反应 ②加入新制的Cu(OH)2无变化 ③加入锌粒不反应 ④与含碱的酚酞溶液共热,发现红色褪去,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A.甲酸 B.葡萄糖 C.蔗糖 D.甲酸异丙酯 15.下列有机物分子中, 不含羟基的是( )

A.蔗糖 B.纤维素三硝酸酯 C.丙氨酸 D.三溴苯酚 16.葡萄糖是重要的糖类物质,下列关于葡萄糖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 B.1mol葡萄糖能还原出1molAg

C.含葡萄糖1mol的水溶液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得到2.5molH2 D.分别充分燃烧等质量的葡萄糖和甲醛,消耗氧气的量相同

17.近几年一种新型的甜味剂——木糖醇悄悄地走入生活,进入人们的视野,因为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代替品,它具有甜味足,溶解性好,防踽齿,适合糖尿病患者的优点。木糖醇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结晶,分子式为C5H12O5,结构式为CH2OH(CHOH)3CH2OH,下列有关木糖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木糖醇与葡萄糖、果糖等一样是属于多羟基醛或酮,是一种单糖

B.已知木糖醇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木糖醇的溶解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C.木糖醇是一种五元醇 D.木糖醇是一种无糖型植物甜味剂

18.在a g冰醋酸、甲醛、葡萄糖、甲酸甲酯、果糖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30% B.40% C.50% D.数据不全,无法计算 19.某学生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 氢氧化钠 碘水

硫酸△ 方案甲:淀粉液 水解液 中和液 溶液变蓝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银氨溶液微热

硫酸△

方案乙:淀粉液 水解液 无银镜现象。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氢氧化钠 硫酸 银氨溶液微热

方案丙:淀粉液 水解液 中和液 有银镜现象 结论:淀粉已经水解

(1)根据上述操作、现象,首先回答结论是否正确,然后简要说明理由。

(2)请设计实验方案,用以证明某淀粉溶液,①正在水解,②完全没有水解,③已经水解完全。 [答案]

1.B 2.C 3.B 4.D 5.A 6.C 7.A 8.D 9.C 10.AD 11.BD 12.C 13.BD 14.D 15.B 16.BC 17.A 18.B

19.(1)解析:方案甲中的最终现象说明有淀粉存在,但不能证明是否已水解得葡萄糖,因为本实验未检验葡萄糖的存在,方案乙希望通过检验有无葡萄糖来证明淀粉是否水解,但忽略了反应条件,水解在酸性条件下发生,银镜反应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实验设计中缺少关键环节—中和水解液,故此现象不能做为评判依据;只有丙中方案严谨、完整,结论正确。

答案:方案甲不正确,因为淀粉可能部分水解,未水解的淀粉会与碘水反应而使溶液变蓝;方案乙不正确,因为淀粉可能部分水解或完全水解,但是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的葡萄糖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方案丙正确,说明淀粉水解,生成了葡萄糖,并在碱性条件下发生了银镜反应。

(2)①取反应液少量,滴入碘水变蓝,另取反应液少许加氢氧化钠中和至碱性,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有银镜现象,说明此淀粉正在水解;②取反应液少许加碱中和后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无银镜现象,

第 57 页

说明此反应液完全没有水解;③取反应液少量,滴入碘水,无变蓝现象,说明此淀粉液已经水解完全。 八、本教学设计的特点

1、创设化学就在你身边的学习氛围,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尽量结合生活生产实际,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掌握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活动中,并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过程进行评价,增强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而且不是孤立地进行实验探究能力的评价,而是与具体的化学实验探究活动相结合,注意应用所学的有关化学知识,对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的表现,不是仅从探究能力的一个角度去考察,而是从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角度来进行评价。 九、教学反思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可使学习更有效。本节主要内容就是学生熟悉的物质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和蔗糖、淀粉和纤维素,但学生对它们的结构与化学性质不了解,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

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而且新课标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就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并通过体验与感受(体会),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并使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增进对科学的理解,体验探究的乐趣。

但由于教学时间不足,未能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和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

第三节 蛋白质和核酸

一、教学内容 1、课标中的内容

《有机化学基础》主题3 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第 2点:能说出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查阅资料了解氨基酸、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第3点: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认识人工合成多肽、蛋白质、核酸等的意义,体会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活动与探究建议②实验:酶的催化作用。 ③阅读与讨论:蛋白质结构的复杂性。 ④实验:蛋白质的性质。 2、教材中的内容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含氮生物高分子化合物,它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这节内容从蛋白质在生物界的广泛存在引入,教材先介绍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在此基础上结合插图常识性地介绍了蛋白质的四级结构,然后重点讨论了蛋白质的水解、盐析、变性、颜色反应等性质。教材最后对酶和核酸作了介绍。

本节教学应注重学生动手实验及与对生活现象的解释,通过这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氨基酸的教学,应抓住氨基酸是多官能团化合物,在教学中应用迁移、替代、延伸的方法来突破难点。蛋白质的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可考虑用边讲边学生实验的方法进行,并注意结合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来加深学生对蛋白质性质的理解。酶和核酸是现代生物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作用和意义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可以结合我国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技能方面:在必修2教材中,有“基本营养物质”一节,已经简单介绍了蛋白质的性质,学生已经学习羧基的有关性质,在生物课中已学习酶和核酸的知识,本节教学可在这些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

2、学习方法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对身边生活问题进行解释的能力。 三、设计思想

第 58 页

本节的教学设计总的思想是从身边事从学生已有知识引入,然后引导学生在探询相关问题的答案中学习新知识。具体来讲就是将酶与核酸的知识先通过回忆、阅读的方式讲授,然后提出课本P90相类似的问题引入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学习,蛋白质的性质的学习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来进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本节内容拟用两课时完成教学:

第一课时:酶、核酸、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 第二课时:蛋白质的结构及性质的学生分组实验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2)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盐析、变性、水解、颜色反应等)。

(3)认识蛋白质、酶、核酸等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体会化学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实验完成蛋白质性质知识的形成,强化“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的认识。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蛋白质、酶等重要物质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唯物主义教育。

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家首先合成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等事例,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和探索的强烈兴趣。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氨基酸、蛋白质的性质。

2、教学难点: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肽键的形成。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的引入]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类极为重要的功能高分子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在生物学上讲过,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水、无机盐、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其中蛋白质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是细胞中各结构的重要成分,那么人和动物体的哪些物质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呢? [学生回答] 头发、指甲、肌肉…

[提问]同学们知道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是什么吗?

[引导学生阅读]请阅读课本P90“科学视野—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讲述]向学生介绍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设问]化学反应往往需一定条件才能很好地完成,人体内的反应如何很快完成? [学生回答]酶的作用。 [板书] 一、酶

[讲述] 酶是一类由细胞产生的、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阅读课本、结合生物课中学过的相关知识总结]酶的特点。 [板书]1.酶的性质.

[讲述](1)具有蛋白质的性质。

(2)具有催化作用。

(3)具有高效的催化作用。

第 59 页

[板书]3.酶作催化剂的特点:

713

[讲述](1)催化效率高(比一般催化剂高10~10倍);

(2)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3)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加热。

[引入]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用人工方法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板书]二、核酸

[阅读]请阅读课本P92“核酸”

[讲述]核酸是一类含磷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

DNA(脱氧核糖核酸)——遗传基因,转录副本,将遗传信息传到子代。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RNA(脱氧核糖核酸)——决定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合成蛋白质的工厂)

[引入]通过对酶、核酸的了解我们对蛋白质有了一些认识,但要认识蛋白质,必须首先认识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 [板书]三、氨基酸

[板书] 1、氨基酸概念:羧酸分子里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生成物; [讲述] 注意:

(1) 氨基:氨气分子(NH3)去掉一个氢原子后的部分。氨基的电子式:

(2) α—氨基酸(向学生介绍α、β位):羧酸分子里的α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的生成物。 (3) α—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石。 [板书] 2、氨基酸的结构:α—氨基酸通式

既含有氨基(—NH2)又含有羧基(—COOH)。

[板书] 3、几种常见的氨基酸:

[展示] 名称 俗称 结构简式

氨基乙酸 甘氨酸 α—氨基丙酸 丙氨酸 α—氨基苯丙酸 苯丙氨酸

α—氨基戊二酸 谷氨酸

[板书] 4、氨基酸的性质:

(1)与酸反应:(2)与碱反应:

[指出]结论:氨基酸具有两性。

[思考]在所学过的物质中有哪些物质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 [学生回答]Al、Al2O3、Al(OH)3、(NH4)2CO3、NH4HCO3、NaHCO3等。 [板书] (3)成肽反应:

[微观模拟]播放肽键形成的flash动画。

二肽

氨基酸 氨基酸 二肽 [类比]酯化反应,加深对这两类物质相关性质的认识。

第 6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