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二) 下载本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 C ) A. 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 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 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 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 2、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 B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C.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 3、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 ( A )

A. 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B. 主观的精神活动

C. 人为应付环境所采取的生物性活动 D. 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4、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其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 ( A )

A.社会理想 B.道德理想C.职业理想D.生活理想 5、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 B )

A.批判精神B.与时俱进 C.不迷信权威D.尊重客观规律 6、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是 ( D ) A.简单性、机械性、教条性、僵化性 B.片面性、直观性、表面性、庸俗性 C.片面性、不彻底性、抽象性、外在性

D.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

7、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除去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外,还有 ( D )

A.地理学的重大发现B.天文学的重大发现

C.人体解剖学的重大发现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8、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 ( A ) 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掌握具体的自然科学知识

C.掌握具体的社会科学知识D.掌握具体的工作方法

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C )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C.世界的本原是物质D.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具有统一性 10、人类进人 21 世纪,英国广播公司( BBs )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 ) A. 马克思 B. 爱因斯坦 C. 达尔文 D. 牛顿 1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C )

A. 马克思和亚当?斯密 B. 马克思和大卫?李嘉图 C. 马克思和恩格斯 D. 马克思和费尔巴哈 12、马克思主义是( A )

A. 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B. 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和总汇 C. 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 D. 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 13、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是一种承认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理论,它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础上,是能动的决定论。这说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 B ) A. 排斥了主体选择的作用

B. 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不矛盾 C. 把历史的发展看作自发的过程

D. 否认人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4、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 ( D ) A. 唯一形式 B. 辅助形式 C. 必要形式 D. 基本形式 15、具体劳动 ( B )

A. 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B. 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C.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D. 创造剩余价值

16、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D ) A. 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 B. 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 C. 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D. 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17、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 B ) A. 否认物质的客观

B.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 C. 否认物质的可知性

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 18、 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D )

A.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B.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复性 C.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D.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 19、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D )A.客观性 B.普遍性C.特殊性 D.斗争性 2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强调的是( B ) A.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B.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外因和内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21、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 D )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22、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B )

A. 社会改革 B.阶级斗争C.社会基本矛盾D.科学技术革命 2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C )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 可能和现实的关系

24、在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中 ( C) A.只有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是马克思提出来的 B.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是斯大林首先提出来的

C.两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各自从不同角度说明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D.应该用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取代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25、垄断阶段较之自由竞争阶段竞争范围的扩大主要体现在出现了 ( D )

A.部门内部的竞争 B.部门之间的竞争 C.国内竞争 D.国际竞争

26、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B )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C. 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D. 哲学的基础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

27、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 B ) A. 思维对存在的能动作用问题 B.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问题 D. 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28、人们常说“心想事成”,这一观点在哲学上是( B ) A.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唯心主义的观点 C. 能动反映论的观点 D.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29、资本主义国有经济一般不涉足的领域是 ( C ) A. 基础设施建设 B. 大型科研项目 C. 普通消费品生产 D. 公共产品生产

30、打着“援助”的旗号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剥削和政治控制属于 ( B )

A. 老殖民主义 B. 新殖民主义

C. 新老帝国主义的一贯做法D. 发展中国家的内在要求 31、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B ) A.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B.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 产品的分配形式 D. 产品的交换形式 32、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是( B )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

B.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C.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D. 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更替的规律

33、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 ) A. 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B. 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采取了支付的形式 D.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34、以下不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部分质变的是 ( D )

A.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 B.从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资本社会化形式的发展D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管理的加强 35、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任务是 ( B )

A.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 B.无产阶级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D.完成剥夺剥夺者的任务 36、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 ( B )

A无产阶级先锋队B工农联盟C无产阶级专政D社会主义民主 37、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的社会条件是 ( B )

A.社会化大生产B.现代无产阶级C.马克思主义理论 D.市场经济体制 38、当代国际垄断组织保证其垄断统治和垄断利益的最主要形式是( C )

A. 卡特尔和托拉斯 B. 辛迪加和托拉斯 C. 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同盟D. 跨国公司和托拉斯 39、资本主义经济中一定程度的计划管理和调节主要是依靠( C )

A.财政手段B.法律手段C.经济手段D.行政手段 40、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是( D )

A.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B.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社会主义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

41、资本主义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是依靠 ( AC ) A.延长工作日 B.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C.增加劳动强度 D.提高劳动生产率 42、决定平均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是 ( CD )

A.各部门资本总量的多少B.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C.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

D.各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

43、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表明( AB ) A. 其实质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B. 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创造并且是价值创造的物质条件

C. 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是价值的源泉

D. 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工人的劳动)共同创造价值

44、剩余价值与利润这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是( ACD ) A.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B.剩余价值是利润的转化形式 C.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

D.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45、以下说法中正确地说明了社会福利制度的是( ABCD ) A. 社会福利制度是一种国民收入再分配

B. 社会福利制度的推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整的表现

C. 社会福利制度是以一种渐进的方式实行社会主义

D. 社会福利计划力图纠正市场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意义

46、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之下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包括( ABD )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世界银行 C. 七十七国集团 D. 世界贸易组织

47、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在( ABCD )

A.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B. 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48、“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AB ) A. 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C.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 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

49、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ABC ) A.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C.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 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50、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CD )

A.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D.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51、在关于真理标准的问题上,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 ABCD )

A.符合圣人之言的就是真理B.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C.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D.对我有用的认识就是真理

52、下列各项属于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的有 ( ABCD )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3、下列选项中,从一定角度说明意识的本质的有 ( ACD ) A.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B. 意识是头脑里固有的 C.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54、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的基本内容的有 ( ABC )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C.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 D. 经济基础内部各方面之间的矛盾

55、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主要表现在 ( AB ) A. 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 B. 竞争的压力 C. 垄断的需要 D. 市场经济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二)

答案及评分参考 (课程代码 3709)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B 3. A 4. A 5.

B

6. D 7. D 8. A 9. C 10.

A

11. C 12. A 13. B 14. D 15.

B

16. D 17. B 18. D 19. D 20. B

21. D 22. B 23. C 24. C 25. D

26. B 27. B 28. B 29. C 30. B

31. B 32. B 33. A 34. D 35. B

36. B 37. B 38. C 39. C 40. D

二、多项选择题

41.AC 42. CD 43. AB 44. ACD 45. ABCD

46. ABD 47.ABCD 48. AB 49. ABC 50. ACD

51. ABCD 52. ABCD 53. ACD 54. ABC 55. AB

三、简答题

56. (1)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

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受条件制约的,需要进一步扩展。 (2)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57. 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它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

由诸多因素和层次构成。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各种思想体系由于对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同和反映社会存在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类;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来看,可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58. (1)上层建筑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

政治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2)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转化。首先,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的有意识行动的产物,它随观念上层建筑的变化而变化。其次,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会成为一种强大的、既成的物质力量,反过来影响观念上层建筑。例如,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制度建立起来之后,就广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人们的头脑。 59. (1)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两

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2)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哲学领域实现了革命变革。

(3)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等合理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使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

(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变革。

60. (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2)在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3)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重大杠杆。首先,由科学技术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其次,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再次,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

61. (1)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

是有限的,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每个时代的人的每一次具体的认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都是有限的;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则具有无限性。

(2)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整个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存在于每个时代的人的认识的有限性中,并通过无数有限性的认识而得以实现。

(3)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 四、论述题

62.(1)我国的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这就是说改革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质,而是革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部分和环节,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2)我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

(3)我国的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进行的。改革只能有秩序地渐进地进行,不能急于求成。因此,必须创造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以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4)我国的改革开放正确处理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两个方面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63.(1)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第一,尊重

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认识了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卓有成效地改造世界。不顾或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第二,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

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实践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坚决反对无视规律,盲目蛮干。

64.(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就是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

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各种相关制度的总和。它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2)资本主义的国家是掌握基本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有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掌握基本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占据统治地位,而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处于受剥削和被统治的地位,这种基本的阶级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是资产阶级专政,即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专政。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凭借其所掌握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实行强力统治。无沦哪个资本主义国家,其国体都是相同的,都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政体是与国体相适应的,它为国体服务,体现资产阶级专政的要求。但是,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状况、阶级力量对比、历史文化传统、国家制度沿革、民族地区特色等许多因素的差异,因而其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不尽相同,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

(3)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根本经济利益,必然要建立与其经济制度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政治制度,实现资产阶级对整个社会的阶级统治和治理,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为其经济基础服务,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