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思考讨论题 下载本文

(1)遗传指的是那些由胚胎决定的因素。身材、相貌、性别、秉性、肌肉的组成和反射、精力水平以及生物节律等等特点,都全部或至少大部分受到父母的影响,也就是说,受到他们生物的、生理的、内在心理组成的影响。个体的人格特征受到父母的影响,因此即使在一个国家的人,他们的遗传因素也不是相同的,导致人格特征也就不能完全相同。

(2)环境因素对人格塑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环境会对个体的态度、价值观等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了个体的人格特征的塑造。在同一个国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环境,而且都不尽相同。所以,同一国家的人格类型也会根据不同个体的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3)情境也对人格的塑造产生影响,个体的人格量然从总体来说是稳定持久的,但在不同情境下会有所改变,会要求个体的人格表现出不同的侧面。一个国家的人会遇到不同的情境,如教堂中、招聘面试中,不同的情境对个体的人格的塑造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也就会产生不同的人格类型。

9.描述大五模型中的各项因素。哪一项因素在预测行为方面最有价值?为什么?

大五模型的五大个性维度是外向性、严谨自律性、亲和性、情绪稳定性和开放性。

外向性是指一个人外向以及在人群中释放活力的程度。严谨自律性是一个人重视目标并严格执行的程度。亲和性是一个人宽容和随和的程度。情绪稳定性是一个人能够容易处理压力情境和强烈需求的程度。开放性是个体追求新经历,对未来具有创造性思考的程度。

严谨自律性在预测行为方面最有价值,因为它是一个人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感到有能力的,可靠的,被组织起来,精力集中于任务的完成,拥有为成功而工作的干劲,三思而后行。研究表明,拥有严谨自律性这一特性的人绝大多数的职业中都具有绩效优势,在团队中一般表现都很好。而由于冲动个性,没有责任感和低成就需求的个体在工作中的表现一般位于劣势。

第四章 工作环境中的激励

1.解释需要、动机和行为的关系。

需要、动机和行为之间存在着一种直接的关系。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动机是推动人的行为的内部动力。

人的行为是人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和表现,是可以观察和记录的。它的构成因素有两大类: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人的身体和情绪、气质、思想等;外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由于每个人的内在因素各不相同,所处环境又千差万别,因此,人的行为就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行为方式。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任何一种行为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是在动机的引发与维持下进行的。

动机是产生行为的内部动力,动机对行为有导向的功能,但动机和行为的关系并非总是对应的,我们不能说个体有一个动机就有一种对应的行为表现,也不能认为个体表现出一种行为就只会有一个动机。事实上,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有时是对应的,有时则不然。这种不对应的情况有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的行为可能有同一个或相似的动机。(2)同一行为中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即各种不同的动机通过同一行为表现出来。(3)同一个人身上,某些行为中的动机可能是多种多样的。(4)良好的动机不一定会有良好的行为效果。

2.双因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对管理工作有什么启示?

双因素理论是“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的简称。传统理论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而双因素理论认为,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不满意。因此,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分为两类: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这两种因素是彼此相互独立的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工作行为。

对管理工作有什么启示:一是企业管理者要重视调动和保持员工的积极性,注意对员工提供保健因索,以消除员工的不满情绪;二是赫茨伯格提出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的问题,与我们所提倡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有相似之处。强调管理者要针对不同人的不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激励,在满足其基本的物质需要以后,要重视满足精神需要,以增加对其积极性的激励强度。

3.根据期望理论,我们应该如何激励员工?

首先,设置目标,增加目标吸引力。充分了解员工的内心需要,调整员工对目标的认知,设置科学、合理的激励目标以及进行目标管理。其次,提高员工的期望值。明确实现目标的途径,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并且管理者要给予员工工作的支持。再次,建立合理的报酬制度,增强工作绩效与所得报酬之间的关联性。最后,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4.不公平感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此时员工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倾向,如何消除员工不公平感?

公平理论认为员工对报酬的满足程度是一个社会比较过程;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报酬是否满意,不仅受到报酬的绝对值影响,而且也受到报酬的相对值的影响;人需要保持分配上的公平感,只有产生公平感时才会心情舒畅,努力工作;而在产生不公平感时会满腔怨气,大发牢骚,甚至放弃工作,破坏生产。

当员工发觉自己报酬分配受到不公正待遇时,为了消除由此产生的心理上的不平衡,他可能会以以下几种方式消除不公平感:通过减少自己的努力或绩效来降低其投入;通过寻求增加薪酬来试图提高自己的报酬;扭曲对自己投入和报酬的知觉;试图改变他人的投入与产出;选择新的比较对象;逃脱这种局面,这种反应可以通过一系列行为来实现,如缺勤、迟到或辞职。

为了消除员工的不公平感,组织或管理者需要重视员工的公平感;建立透明的奖惩分明的制度;引导员工注重机会均等而不是结果均等。

5.强化有几种基本方式?如何应用该理论使员工行为朝企业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1)正强化。正强化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和奖赏,使这种行为巩固、保持、加强的行为改造方式。采用正强化方法时,奖酬要注意时效性;奖酬对象要有真正的先进性;奖酬内容要符合人们的需求,并赋有时代性、多样性,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人受到真正的激励。

(2)负强化。负强化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否定或惩罚,使其减弱或消退的行为改造方式。从而增加了员工符合要求的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以达到激励的目的。采用负强化方法时,要坚持原则,要注意惩罚的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要做到严而有格,合符情理,否则会使员工产生抵触情绪,而影响工作和生产的积极性。

在管理活动中,运用正强化与负强化的目的是一致的,但我们强调对员工要以正面教育为主,批评惩罚为辅;批评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教育人、激励人。

6.为什么给员工设置目标会对其有激励作用?目标设置有哪些基本原则?

目标管理通过制定个人具体的、富有挑战性的目标,会对员工起激励作用,从而提高工作绩效;由于目标是以可测量的标准制定的,便于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在实行目标管理过程中每个员工都明确知道应做什么,也知道要得到高度评价应当怎样做;组织可以进行全面规划和协调。

目标设置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明确该做什么;确定绩效如何衡量;明确绩效标准;设置截止日期;将任务按照重要层次排序。

7.如何设计薪酬与奖励才能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

奖酬是满足员工生存、安全等多方面需要的主要渠道,因而是激励的基础,奖酬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在设计薪酬时,首先要建立公平合理的工资体系。根据公平理论,公平合理的薪酬应满足三个方面的条件即内部公平、外部公平和员工贡献公平。其次,应建立合理的奖励制度。在一个组织中采用何种奖励制度,应考虑多数人认为有重要意义的奖励形式,应当认识到奖励制度对于激发职工工作动机的重要性,结合本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奖励制度。

8.工作设计有哪些主要方式?为什么说工作设计能提高员工工作绩效?(这是第五章的内容,题目放错地方了)

工作设计的方法有工作简单化、工作轮换法、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弹性工作制法和工作分担化。

工作设计是通过满足员工与工作有关的需要来提高工作绩效的一种管理方法,工作设计是否得当对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感以及提高生产率都有重大的影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员工发现有些工作环节并不是他们所喜欢的,有些环节则驾轻就熟,做起来得心应手,而对另一些员工来说则可能正好相反。可见,员工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