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省六安一中高考生物模拟试卷(五)(含答案解析) 下载本文

-------- 答案与解析 --------

1.答案:C

解析:解:A、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构成,A错误; B、人体细胞内的囊泡可以来自于内质网、高尔基体,但不能来自中心体,且中心体无膜结构,B错误;

C、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能体现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

D、核孔是核质之间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的通道,但核孔具有选择性,物质不能自由进出核孔,D错误。 故选:C。

1、核糖体:无膜的结构,椭球形粒状小体,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2、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

3、内质网能有效地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其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将细胞中的各种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具有承担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作用。根据内质网膜上有没有附着核糖体,将内质网分为滑面型内质网和粗面型内质网两种。滑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附着,这种内质网所占比例较少,但功能较复杂,它与脂类、糖类代谢有关;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其排列也较滑面内质网规则,功能主要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4、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再结合细胞核的结构组成及功能答题。 2.答案:B

解析:解:A、加入酶标抗体的目的是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检测底物含量,因此结合的酶标记抗体数量越多则受检血液中抗体的含量越少,A正确;

B、保温时间过短可使酶促反应不彻底,检测到的参与反应的酶标抗体量较少,则受检血液中抗体含量的检查结果偏高,B错误;

C、由题干信息可知,两次洗涤的目的分别是洗去没有和固相载体结合的抗原和抗体,C正确;

D、若用特异性抗体和固相载体结合可检测血液中抗原含量,D正确。 故选:B。

竞争法测血浆中的抗体含量的步骤:先将特异性抗原和固相载体结合,固定抗原后洗涤,在待测管中加受检血液和一定量酶标抗体的混合溶液,使之与固相抗原反应,保温一段时间后,再次洗涤,最后通过酶促反应检测结合的酶的数量以反映出血浆中抗体的含量。 原理: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固定抗原量一定,由于竞争,检测到酶标记抗体数量越多则说明受检血液中抗体的含量越少。

本题主要考查免疫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3.答案:D

解析:解:A、两个植株杂交,杂交后代的株高为46cm、58cm和70cm,依次具有3、4、5个显性基因。若亲本一方只能产生含有2个显性基因的配子(基因型为AABBcc),则另一方能产生含1~3个显性基因的配子(基因型为AABbCc),此时杂交组合为58cm×58cm,A正确;

B、若亲本一方只能产生含有3个显性基因的配子(基因型为AABBCC),则另外一方

第5页,共11页

34cm,B产生含0~2个显性基因的配子(基因型为AaBbcc),此时杂交组合为82cm×

正确;

C、若亲本一方能产生含有1~2个显性基因的配子(基因型为AABbcc),另外一方产

70cm,C生含2~3个显性基因的配子(基因型为AABBCc),此时杂交组合为46cm×正确;

D、58cm的植株含有4个显性基因,能产生含1-3个显性基因的配子,而70cm植株含有5个显性基因,能产生含2~3个显性基因的配子,则后代3~6个显性基因,最高会

12+10=82cm的植株,和题干不符,D错误。 出现6×

故选:D。 根据题意可知,植株最低的基因型为aabbcc,株高为10cm,最高的基因型为AABBCC,

6=12cm。 株高为82cm,因此每个显性基因使株高增加(82-10)÷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出各种高度的植株的

基因型,再根据自由组合定律进行解答,难度中等。 4.答案:C

解析:解:A、由于DNA分子中A占15%,则T也占15%,A+T=30%,所以该DNA转录形成的mRNA中G+C占70%,A正确;

B、根据脯氨酸的密码子可判断,该DNA分子中参与转录的模板链是②号链,B正确; C、b处碱基对发生替换后,转录形成的密码子不再是终止密码,所以可能使翻译的多肽链延长,C错误; D、a处碱基对替换为

时,转录形成的密码子CCC对应的氨基酸仍是脯氨酸,所以

不会改变氨基酸序列,D正确。 故选:C。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根据题中和图中信息作出准确判断。 5.答案:D

解析:解:A、内环境稳态会影响细胞代谢,细胞代谢也会影响内环境稳态,A错误; B、人体肺泡壁细胞可以不经过内环境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但人体皮肤细胞必须经过内环境和外界发生气体交换,B错误;

C、组织水肿会改变组织细胞渗透压,也会改变血细胞渗透压,C错误;

D、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其中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D正确。 故选:D。

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稳态的调节机制是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3、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

第6页,共11页

(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 (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 (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

本题考查内环境和稳态的知识,考生识记内环境的概念和组成,明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和组织水肿发生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A、阳坡和山脊的种群呈增长型,阴坡的种群偏稳定型,A正确; B、样方法能调查云南松的种群数量,也能调查年龄结构,B错误;

C、山脊区云南松增长最快,不能说明该地区抵抗力稳定性最高,该地区抵抗力稳定性的高低主要与生物的种类的多少有关,C错误;

D、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三个种群相互隔离,彼此不会发生能量流动,但会发生物质循环,D错误。 故选:A。

1、种群密度是种群数量的最基本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但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种群的空间结构包括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

2、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反之则越高。

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自由扩散 关闭气孔 CO2的吸收 纸层析 色素带的宽窄 夜间不能进行光反应,7.答案:

暗反应由于缺乏[H]和ATP而无法进行

解析:解:(1)根据坐标图的数据可知,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细胞外渗透压大于细胞内,造成细胞以自由扩散的方式大量失水,植物为了防止水分的散失,则会大量关闭气孔以降低蒸腾作用,关闭气孔的同时会影响植物细胞吸收CO2,从而影响暗反应阶段,最终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降低。

(2)实验室分离色素的方法是纸层析法,其原理是根据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而分离色素,最终可以根据色素带在滤纸条上的宽窄的不同分析色素相对含量的多少。 (3)植物夜间吸收二氧化碳,但是由于夜间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反应阶段,无法合成[H]和ATP,导致暗反应无法进行,从而导致夜间不能利用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自由扩散 关闭气孔 CO2的吸收 (2)纸层析 色素带的宽窄

(3)夜间不能进行光反应,暗反应由于缺乏[H]和ATP而无法进行

分析左图:三种白蜡树幼苗的净光合速率随着NaCl的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减小的曲线; 分析右图:三种白蜡树的气孔导度随着NaCl的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变化的曲线;

大气中的CO2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入叶肉细胞间隙,二氧化碳固定需要先进入细胞,然后到叶绿体基质参与暗反应,一定要结合图形和题意答题。 本题通过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和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的相互关系,要求考生结合图形分析曲线变化的原因,能够掌握色素分离的原理,难度不大。

8.答案:激素分泌后弥散分布在体液中 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反过来抑制垂体分泌促

第7页,共11页

甲状腺激素 低 萎靡 自身免疫病

解析:解:(1)因为激素分泌后弥散分布在体液中,所以检测机体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时无需在甲状腺处抽血,在手指处抽血取样即可检测。

(2)分析表中结果可知,该患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的原因是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由于负反馈调节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和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因此该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比正常值低。 (3)由于TGAb和甲状腺球蛋白结合后能激活吞噬细跑,攻击甲状腺细胞,所以TGAb含量过高可导致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使机体萎靡不振。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该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故答案为:

(1)激素分泌后弥散分布在体液中

(2)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反过来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低 (3)萎靡 自身免疫病 据表分析:该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液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基酸和游离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低于正常值。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和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理解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解答,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9.答案:生物群落 2:3 互利共生 直接 大肆采伐会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而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

解析:解:(1)生物群落是指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因此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物来源,而底栖动物则以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为食,设底栖动物的肉食性食物的比例为X,植食性食物的比例为(1-X)。若底栖动物增加1kg,能量传递效率为10%,需要消耗浮游植物为( 1-X)÷10%+X÷10%÷10%=64kg,X=0.6,因此底栖动物的植食性食物和肉食性食物的比例为(1-0.6):0.6=2:3。

(2)虫黄藻寄居在珊瑚礁上,可以为珊瑚礁提供高达90%的能源需求,作为回报,珊瑚为虫黄藻提供保护、居所、营养和恒定供应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这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因此虫黄藻和珊瑚礁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 (3)该生态系统中的珊瑚骨骼在医学上可用于骨骼移植,很多海藻可用于提取琼脂和胶等工业原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大肆采伐会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而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因此我们不能大肆开发利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用于工业生产。 故答案为:

(1)生物群落 2:3 (2)互利共生

(3)直接 大肆采伐会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而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

1、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寄生。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

第8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