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 - 土壤、自然地理环境的基 - 图文 下载本文

12、通过下图对比简述草地和森林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分布特点(16分)。

草地和森林两种植被下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分布对比

(!) 生物对土壤形成和发育的主要作用,是向土壤中输入有机质。这个过程主要是由植物完成的(2分)。

(2) 草地和森林是地球表面两种面积最大、差别明显的植被类型,比较草地下面发育的土壤与森林下面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分布,可以清楚地看到生物因素对土壤特性的影响作用(2分)。

(3) 草地和森林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分布具有如下差异:

A、草地植被生物量 << 森林植被生物量,但土壤有机质含量 >> 森林有机质含量(2分)。

因为:草类生命周期短,每年死亡的大量地上茎叶和底下根系,提供了相当数量腐殖化的有机质。树木生命周期长,大量的有机质储存在活的植物组织内,每年的残落物归还量并不很大(4分)。

B、有机质剖面分布的差异。

17

草地土壤——有机质向下逐渐减少,暗色A层非常深厚(2分)。 森林土壤——有机质集中表层,向下急剧减少,A层浅薄(2分)。 原因——草类以地下经常死亡的根系作为土壤的主要有机质来源;而森林植物的根系是多年生的,有机质主要来自地上的枯枝落叶,并在地面分解和积累(2分)。

13、根据下图谈谈铁铝化过程(砖红壤化过程)的发生条件和作用过程(24分).

铁铝化过程示意图

(!) 发生条件

铁铝化过程(Ferrallitisation)出现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湿润的低纬度地区几乎都有程度不同的铁铝化作用发生(1分)。

铁铝化发生的具体条件是:

1) 水分——全年降雨量大于蒸发量,或者有一定的蒸发大于降水的旱季。但总起来看土壤水分以下行淋洗为主(2分)。

2) 气温——持续高温,土壤细菌和真菌活动强烈,死亡植物迅速彻底的分解,产生的有机酸很少(2分)。

3) 生物——植被繁茂,生物量较大,有机质主要分布于活体之内,地面及土壤中有机质不多,生物循环作用旺盛(2分)。

4) 母质——母质排水条件良好,有利于淋溶过程的进行(2分)。 (2) 作用过程

1) 环境——铁铝化作用与灰化作用的最大差别:在于腐殖质积累不多,产生的有机酸很少,表面土壤只呈微酸性反应(2分)。

2) 风化作用——高温多雨地区也是风化作用最强烈的地区。土壤中的化学风化进行得比较彻底,原生硅酸盐矿物风化后,释放出盐基离子和硅酸根离子(SiO32-),并形成高岭石及三水铝石和赤铁矿等稳定的次生三二氧化物{R2O3(nH2O)} (2分)。

3) 淋溶——在酸性和弱酸性条件下,盐基离子和硅酸根离子随水淋溶,但氧化铁和氧

18

化铝却不受淋洗(只有当PH<4.5的强酸条件时才会移动),而是作为残余物质留在土层之中(2分)。

4) 淀积——下渗的水流带走了硅酸根和大部分的盐基离子,铁铝氧化产物由于其他成分被淋洗而变得相对富集(2分)。

5) 结果——在土壤剖面上并没有产生像灰化土那样鲜明的层次分异。而是由铁的染色作用使整个土壤剖面呈现红色(或黄色)的基调(2分):

a、如果表层腐殖质含量较多的话,A层也可能呈现红棕色或红褐色(1分)。

b、季节性干旱的地区,土壤水分在旱季向上运行,可将底层强酸环境中的一些铁铝物质向上携带沉积,与原有的铁铝氧化物聚积发展成一种红色的铁铝胶结层,称为laterite(来自拉丁文,意为“砖”)(2分)。

因为laterite暴露于空气中时,会变得非常坚硬。在印度支那地区就经常把它砌成砖块,干燥后作为建筑材料使用。砖红壤(latosol)也因此得名。由于热带地区砖红壤中的铁铝化过程最为突出和典型,所以过去习惯上也称铁铝化过程为砖红壤化过程(laterization 或latosolization)(2分)。

14、找出下面地带性土壤的对应关系(10分)。

(1) 热带森林土壤----------------------------------------------------------------砖红壤 (2) 热带草原土壤----------------------------------------------------------------燥红土 (3) 亚热带森林土壤-------------------------------------------------------------红、黄壤 (4) 温带森林土壤----------------------------------------------------------------棕壤 (5) 温带湿草原土壤-------------------------------------------------------------湿草原土 (6) 温带典型草原土壤----------------------------------------------------------黑钙土 (7) 温带干草原土壤-------------------------------------------------------------栗钙土 (8) 荒漠土壤----------------------------------------------------------------------荒漠土 (9) 寒带森林土壤----------------------------------------------------------------灰化土 (10) 苔原土壤--------------------------------------------------------------------冰沼土

四、 简答题

1、土壤资源有哪些基本特点?(6分)

(1) 土壤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自然资源(1分)。

(2) 土壤资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其可观的生产力和重复使用性(1分)。但是,土壤资源的这种生产力和可重复使用性是有一定限度的(1分)。因此,需要人类的培肥和精心管理,才能保证可持续的利用和收益。否则,便会使地力下降.土壤资源发生退化,甚至枯竭(1分)。

(3) 从土壤的自然属性和宏观的地质时间尺度来看,土壤是一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1分);而从人类生产利用的角度和人类生命的时间尺度来看,土壤则可被视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1分)。

2、纬向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大陆上产生了水平自然地带。请写出陆地自然地带的12种类型。(6分,每种0.5分)

(1) 热带雨林带;(2) 热带季雨林带;(3) 热带稀树草原带;(4) 热带荒漠带;(5) 亚热带荒漠草原带;(6) 亚热带森林带;(7) 温带荒漠带;(8) 温带草原带;(9) 温带阔叶林带(夏绿阔叶林带);(10) 寒温带针叶林带;(11) 苔原带(冻原带);(12) 冰原带(冰漠带)。

19

3、科学的土地概念及其内容(9分)。

关于科学的土地概念,一般认为,土地是地理环境(主要是陆地环境)中由相互联系的各自然地理成分所组成(1分),包括人类活动影响在内的自然地域综合体(1分)。具体来说,土地概念包括下列内容:

(1) 土地具有—定的综合自然特征(1分)。这主要取决于其组成成分相互作用所体现的整体性特征(1分)。

(2) 土地是具有一定水平范围和垂直厚度的地段(1分),其规模随土地等级的大小而不同,在空间上彼此存在—定的镶嵌组合关系,即地域结构关系(1分)。

(3) 土地是自然历史发展的产物,受自然规律制约,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1分)。 (4) 土地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又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除具有自然属性外,还具有—定的经济利用价值。因此它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受到人类不同程度的利用和改造(2分)。

4、对比土壤中岩屑、原生矿物、次生矿物的特点。(12分)

土壤中的无机物质(矿物质),源于岩石的风化作用,它在大小和组成上都是多变的(1分)。从起源来说,土壤矿物质包括:岩石碎屑(detritus)、原生矿物(primary mineral)、次生矿物(secondary mineral)三个部分(1分)。

(1) 岩屑是大块岩石破坏后的残屑,但仍然是一种矿物质集合体(1分);在土壤中它们是最粗大的成分,通常以砾石和粗砂的形式出现(1分)。

(2)原生矿物是岩屑受到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进一步分解破坏、矿物集合体分散后的产物(1分);在形态上它们是单独的矿物晶体,但在成分上和结构上与原始母岩中的矿物一致,没有产生性质的变化(1分)。原生矿物多是一些抗风化能力较强的矿物,如石英和某些长石类矿物(1分)。原生矿物的晶体相对较大,在土壤中多以砂粒和粉砂的形式出现(1分)。

(3)次生矿物是原生矿物化学风化或蚀变后的新型矿物(1分),其化学组成和结构构造都经过改变(1分)。是在疏松母质发育和土壤形成作用进行时,由不稳定的原生矿物风化形成的(1分),多属粘粒一级,如铝硅酸盐粘粒(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等)和铁、铝的氧化物等(1分)。

5、对比土壤粒组、土壤质地、土壤结构的特点。(11分)

土壤粒组(soil separates)是根据土壤颗粒的大小进行分组,分别给予特定的名称,这些不同的组合就称为土壤的粒组(2分)。按照颗粒直径,粒组通常划分为砾石(stone)、粗砂(coarse sand)、细砂(fine sand)、粉砂(silt)、粘粒(clay)(3分)。

土壤质地(soil texture)是土壤中不同大小的分散颗粒的组成比例(1.5分)。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型(1.5分)。

土壤结构(soil structure):土壤中的颗粒大都通过某种胶结物质相互联接组合在一起,形成较大型的团聚体或结构体(2分)。这种由基本颗粒聚合形成的团聚体或结构体就称为土壤结构(1分)。

6、对比简述土壤新生体、土壤侵入体。(8分)

土壤新生体是指土壤发育过程中土壤物质重新淋溶淀积和集聚的生成物(2分)。根据新生体可以判断土壤类型、起源及其发育过程(1分)。新生体可以分为化学起源与生物起源二种(1分)。

土壤侵入体是指土壤中不是由成土过程所产生,而是由于外界进入的特殊物质(2分)。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