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 - 土壤、自然地理环境的基 - 图文 下载本文

结构理论的作用是人们 不能控制其发展路向 ,但可以 影响其进化进程 ,故耗散结构理论可以 把系统论无法解决的进化问题 和 许多随机问题 给予解决。

67、自然地理环境的进化发展,实质上是三大系统,即 自然地理系统-天然生态系统-人类生态系统 ,既相互联接,又彼此有别的 三大耗散结构 的进化。自然地理系统是太阳能进入地球形成 负熵流 ,在三个圈层中流通而形成无机的自然地理系统。天然生态系统是在自然地理系统中孕育出来的,绿色植物通过 光合作用 ,固定太阳能,使天然生态系统获得的负熵流,较之自然地理系统多得多,作用更大,形成 更复杂、更有序的耗散结构 。

68、周期性节律主要发生在 昼夜节律 和 季节节律 基础上。在自然界中,地质旋回 和气候旋回 是旋回性节律的典型范例。阶段性节律按节律的性质可划分为 生物生长节律 和生物进化节律 。系统结构越复杂,自然地理环境越 稳定 。

69、垂直地带谱的完整性标志是存在几条重要界限(或带),即 基带、树线、雪线、顶带 。 70、对于农用地来说,评价依据是 适宜性、限制性 。土地的适宜性可分为 最适宜、中等适宜、临界适宜 几种。这些适宜性等级是通过对 土地的特有属性 、特定土地用途 要求进行比较确定的。

71、1956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所依据的原则,计有 发生统一性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区域共扼性原则、综合性原则 和 主导因素原则 。后两者是根本性的、主要的原则,故可称之为 基本原则 。

72、自然界存在着的区域单位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的类型,即 地带性单位 和 非地带性单位 。地带性单位从大到小依次划分为 自然带、自然地带、亚地带、次亚地带。非地带性单位从大到小依次划分为 自然大区、自然地区、自然亚地区、自然州 。

73、一般把人类划分为 尼格罗人种、欧罗巴人种 和 蒙古人种 。

二、 名词解释

1、土壤(4分)——是地球陆地表面覆盖于岩石圈之上的(1分)由风化产物经生物改造作用形成的(1分)具有肥力的(1分)薄的疏松物质层(1分)。

2、腐殖化过程(3分)——是一种生物成土过程(1分)。指进入土壤的有机残体转化为腐殖物质(1分)并在土壤表层积累的过程(1分)。

3、砖红壤(4分) —— 是代表热带雨林下(1分)高度化学风化(1分)、富含游离铁、铝的(1分)酸性土壤(1分)。

4、腐殖质(4分)——是一种暗色、酸性、富含氮素的有机胶体物质(3分),是土壤中特有的较稳定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1分)。

5、自然区划(4分)——自然环境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规律性(1分)。根据这种规律性划分各自然区域之间的差异和界限(1分),确定各自然区域等级(整体与部分)之间的从属关系,可以构成一个区域等级组合体系(1分)。自然区域的这种系统研究法,称为自然区划(1分)。

6、土地结构(4分)——是指各种土地类型在某一区域单位中的组合方式、比例和彼此间的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格局(2分)。它反映出一个自然区域单位中的整体性和稳定性的特征(2分)。

7、诊断特性(5分)——如果用来鉴别土壤类型的依据不是土层,而是具有定量说明的土壤性质,则称为诊断特性(2分)。土壤的水分状况和土壤的温度状况就是常用的诊断特性(1分);其他的还有许多如反映土壤矿物组成、质地突变、火山灰特性、膨胀性、特殊化学物质等一系列的诊断特性(2分)。

8、诊断层(3分)——凡是用于鉴别土壤类型,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的土层,

5

称为诊断层(2分)。按诊断层在土体中的位置不同,又分为“诊断表层”和“诊断表下层”及“其他诊断层” (1分)。

9、土壤分布的纬度地带性(3分)——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1分),气候、生物等成土因子也按纬度方向呈有规律的变化(1分),导致地带性土壤相应地呈大致平行于纬线的带状变化的特性(1分)。

10、土壤形态(4分)——是指土壤外部的特征(0.5分),如土壤剖面构造(0.5分)、土壤颜色(0.5分)、质地(0.5分)、结构(0.5分)、结特性(0.5分)、孔隙状况(0.5分)等,这些特征是可以通过观察者的感觉来认识的(0.5分)。

11、土壤肥力(4分)——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和协调养分(1分)、水分(1分)、空气(1分)和热量(1分)的能力。

12、淋溶率(3分)——指风化壳或土层中岩基的淋溶损失或累计程度(2分),用岩基总量与氧化物的摩尔比率表示(1分)。

13、矿质化过程(3分)——有机残体在细菌(0.5分)和真菌(0.5分)的作用下彻底氧化分解(0.5分)为无机矿质养分(0.5分)与CO2(0.5分)和H2O(0.5分)的过程。 14、土壤资源(4分)——是具有农、林、牧各业生产力的各种土壤类型的总称(2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最广泛和最重要的自然资源(1.5分),属于地球上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0.5分)。 15、地表物质的地质大循环(4分)——岩石经过风化,其产物通过各种形式的剥蚀和搬运过程堆积在低洼的地方成为沉积物,并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经过固结成岩作用成为沉积岩再经地壳运动拾升出露于陆地表面。这个以地质历史时间为周期的过程称为地质大循环。

16、生物圈(2分)——在地球上存在着生物并受其生命活动影响的区域。

17、有机质的矿化作用(3分)——存在于土壤中的复杂有机物,在微生物和其他因素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并有一部分被彻底地分解为简单的矿物质(盐类)和CO2、NO2、N2、NH3、CH4、H2O等。这种从复杂到简单的转化过程,称为有机质的矿化作用。

18、土壤毛管水(3分)——土壤水的类型之一。当膜状水充满以后,毛细孔隙靠毛管力(弯液面张力)而保持的水分,称为毛管水,是植物有效水分的基本来源。

19、土壤矿物质(5分)——土壤中的无机物质,源于岩石的风化作用,它在大小和组成上都是多变的(2分)。从起源来说,土壤矿物质包括:岩石碎屑(detritus)、原生矿物(primary mineral)、次生矿物(secondary mineral)三个部分(3分)

20、岩屑(4分)——大块岩石破坏后的残屑,但仍然是一种矿物质集合体(2分);在土壤中它们是最粗大的成分,通常以砾石和粗砂的形式出现(2分)。

21、原生矿物(5分)——岩屑进一步分解破坏、矿物集合体分散后的产物(1分);在形态上它们是单独的矿物晶体,但在成分上和结构上与原始母岩中的矿物一致,没有产生性质的变化(2分)。原生矿物多是一些抗风化能力较强的矿物,如石英和某些长石类矿物。原生矿物的晶体相对较大,在土壤中多以砂粒和粉砂的形式出现(2分)。

22、次生矿物(5分)——原生矿物化学风化或蚀变后的新型矿物(1分),成分上和结构上与原始母岩中的矿物不一致,发生了性质的变化(2分)是在疏松母质发育和土壤形成作用进行时,由不稳定的原生矿物风化形成的,多属粘粒一级,如铝硅酸盐粘粒(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等)和铁、铝的氧化物等(2分)。

23、土壤的粒组(soil separates)(5分)——根据颗粒的大小进行分组,分别给予特定的名称,这些不同的组合就称为土壤的粒组(2分)。粒组通常是按照颗粒直径划分的,分为砾石、粗砂、细砂、粉砂、粘粒(3分)。

24、土壤质地(soil texture)(5分)——土壤中不同大小的分散颗粒的组成比例(2

6

分)。一般来说,土壤的质地可以归纳为三大类型:砂质土类、粘质土类、壤质土类(3分)。

25、土壤结构(soil structure)(4分)——土壤中的颗粒大都通过某种胶结物质相互联接组合在一起,形成较大型的团聚体(3分)。这种由基本颗粒聚合形成的团聚体就称为土壤结构(1分)。

26、饱和含水量(最大持水量)(3分)——如果土壤表面来水(降水或灌溉)充足的话,水分会不断地向下运动,渗入土壤并排除空气,直到所有的空隙全部被水所充填,这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饱和含水量,或者最大持水量(maximum retentive capacity)。

27、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3分)——土壤微空隙中的水分能够抵抗地球重力作用而保持在土壤中,这时的土壤含水量就称为田间持水量(field capacity)。当所有毛管空隙都充满水分时,称为毛管持水量或最大毛管持水量。

28、凋萎系数(或凋萎点)(3分)——土壤中一些极小空隙中和颗粒的周围水分不能被植物利用,这样植物会出现凋萎现象,此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凋萎系数或凋萎点(wilting point)。

29、吸湿系数数(3分)——土壤颗粒的表面有一些被紧紧吸附的水分子,它既不能被植物吸收,也难以自然蒸发,这部分水的含量称为吸湿系数(hydroscopic coefficient)。

30、无效水(4分)——从植物生长的需要来分析,土壤吸水力在15 atm时是一个重要的临界点,因为植物根的吸水力约为15 atm左右,受土壤吸力大于15 atm的那部分水分,包括全部的吸湿水和内层毛管水,植物难以吸收,属于无效水的范围。

31、过剩水(3分)——从植物生长的需要来分析,重力水的存在时间短,而且占据空气通道,限制根的呼吸作用,也是植物难以利用的,属于过剩水。

32、有效水(3分)——从植物生长的需要来分析,处在田间持水量与凋萎点之间的部分毛管水,才是真正对植物有用的有效水。

33、宏量(常量)营养元素(2分)——植物需要量大的营养元素称为宏量营养元素。 34、微量营养元素(2分)——植物需要量较少的营养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35、无效态(储备态)养分(2分)——封闭于固体矿物之中或存在于有机质内部的营养元素,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属于无效状态。

36、有效态养分(available nutrient)(3分)——固体矿物和有机质是土壤中营养元素的最大储备库,无效态的养分可以通过化学风化和有机质的矿质化作用被释放出来,从而转化为可被植物利用的营养元素,称为有效态养分。

37、土壤酸度(soil acidity)(2分)——是指土壤溶液中氢离子(H+)的浓度,通常用pH值表示。

38、物理风化(3分)——促进岩石的机械崩解和破碎,但并不改变原有矿物的结晶结构和化学性质的风化作用。

39、化学风化(3分)——是原有矿物的蚀变过程。蚀变的结果一方面形成新的细小粘粒,一方面使原有矿物中的养分元素释放出来。

40、土层(soil horizon)(4分)——成土过程对疏松物质的改造作用,特别是腐殖质的形成和加入过程,以及颗粒与溶解物质的转移过程,导致土壤内部沿垂直方向发生分异,形成了一些物理和化学性质明显不同的水平层次,称为土层(soil horizon)。

41、土壤剖面(soil profile)(3分)——自然土壤是由不同性质的土壤层叠合构成,由上而下,显示土层序列及组合状况的垂直切面,称为土壤剖面(soil profile)

42、土壤的演进或发育(soil development)(4分)——如果土壤的自然侵蚀速率小于岩石风化的速率,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发育将不断的深化,土层的分异越来越明显和复杂,土壤特性也相应的发生变化。这种过程就称为土壤的演进或发育(soil development)。

43、土壤发育的相对年龄(4分)——是指土壤发育的原始阶段、幼年阶段、壮年阶段、

7

老年阶段四个阶段。

44、土壤发育的绝对年龄(2分)——是土壤形成经历的真正时间。

45、残积母质(2分)——岩石风化后,停留在原处很长时间的疏松物质。

46、运积母质(2分)——岩石风化后,由外力移至他处的疏松物质。

47、土链(catena)或土壤地形系列(5分)——处于同一气候带内,具有相似的母质,由于局部地形坡度及内部排水特性影响而形成的一组性质不同的土壤

48、泥炭化过程(paludization)(3分)——是一种生物成土过程。是指有机质主要以植物残体形式在土体上部积聚的过程。

49、灰化过程(podzolisation)(3分)——一般发生在冷湿的气候条件下的成土过程,尤其是在寒带针叶林地区最为典型。

50、铁铝化过程(Ferrallitisation)(3分)——出现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的成土过程,湿润的低纬度地区几乎都有程度不同的铁铝化作用发生。

51、钙化过程(calcification)(3分)——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土壤中普遍存在的成土过程。以中纬度的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带最为典型。

52、钙积层(calcicborizon)(4分)——在干旱季节里,由于土壤表层蒸发强烈,雨季储存于下层深处的毛管水便会向上运动,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水分蒸发,其中所含的Ca盐也会析出沉淀。这样就在土体之内形成一个含Ca量丰富的层次,称为钙积层(calcicborizon)。

53、石灰层(caliche)(4分)——CaCO3 或CaSO4本身呈白色,在土壤中主要以细粒状和结核状出现,在含量特别大的情况下,聚集的碳酸盐会形成一个胶结致密的层次,称为石灰层。

54、粘化过程(argilication)(3分)——是温带和暖温带的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下特别突出的成土过程。

55、残积粘化(3分)——原生矿物原位转化形成的次生粘土矿物过程,称为残积粘化,一般来说,在淋溶作用较弱的地区土壤粘化过程以残积粘化为主。

56、淀积粘化(3分)——由上部土层淋洗迁移而来的次生粘土矿物过程,称为淀积粘化。在淋溶作用较强的地区则兼有残积粘化和淀积粘化的双重作用。

57、地带性成土作用(4分)——上述的灰化、铁铝化、钙化和粘化四种成土过程都是与大范围的气候条件相联系的,它们的发生具有地带性的分布规律,因此也称为地带性成土作用。地带性土壤的发育都必须满足一个条件是分布于排水良好的地形部位上,以保证在降水后把土壤中过剩的水分全部排走。

58、隐地带性成土作用(3分)——局部地区排水条件不良而引起的成土过程。包括潜育化和盐化过程。

59、潜育化过程(gleisation 或gleying)(3分)——在湿润环境下,排水不良的土壤中所进行的成土过程称为潜育化过程(gleisation 或gleying)。

60、盐化过程(salinisation)(3分)——在地下水位较高而又气候干燥、蒸发力强的地方所进行的成土过程称为盐化过程(salinisation)。

61、盐积层(salic horizon)(3分)——干旱环境下水逸盐留的过程持续进行,就会使可溶性盐类在土壤表面逐渐积累,甚至出现盐壳。这种含盐的表层就称盐积层(salic horizon),在土壤剖面中以sa表示。

62、土壤发生学分类(5分)——强调土壤与其形成环境和地理景观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成土因素及其对土壤的影响作为土壤分类的理论基础。同时也结合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作为分类的依据。土壤发生学分类强调土壤与其他自然因素的相互关系,划分的土壤类型与气候、植被等自然景观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以前苏联学者为代表。

63、诊断学分类(4分)——是由美国土壤工作者提出的一套土壤分类理论和方法。其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