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讲清虚热药:青蒿、地骨皮、白薇、银柴胡、胡黄连 下载本文

了阴虚内热证的全部病理机制。因为它本身阴分受伤,由于温热病经过了卫气营血的阶段,它都要耗伤阴津的,阴分受伤那相对的就是阴虚而生内热,所以它要出现类似于普通阴虚内热证那样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它所不同的是,它兼有血分的温热邪气,实际上是一个虚中夹实,不纯粹是象普通的阴虚内热证是个纯虚的,所以这种情况下往往出现低热,或者说夜热早凉这些症状,当然也包括了阴虚内热证的其他的一些症状,也可能见到。也就(是)说在治疗的时候,不仅仅是要(解决)滋阴退虚热的问题,针对没有完全清除的阴分的邪气,还要用一定的祛邪的清热药,主要指的是凉血药,清热凉血药,在这样的方当中还要配伍使用。所以清虚热药的清虚热的功效它对应的主治有二,两者之间有很大的相同,但也有一定的区别。普通的阴虚内热证是纯虚无邪的,温热病的后期它有普通阴虚内热证的基本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以外,由于还有一定的血分的热邪深藏,所以往往需要清热凉血,这个就是需要说明的。所以在回答清虚热药的清虚热的基本功效它对应的主治,两点都必须说清楚,这都是要求的两个知识点,这是功效(主治)里面的最主要的一个部分。然后清虚热药绝大多数又兼有其他的清热作用,也就是说我们前面的四节和后面这一节是相对的,前面那四节从总体而言,绝大多数的药都是针对热邪的,是祛邪的,治疗里实热证的,但是其中也有一部分药它兼有退虚热的作

用,比如说知母、黄柏、生地、玄参这样的一些药,它既是治疗里实热的药,又是治疗虚热证的药物,只不过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比较次要。反过来我们第五节学的药物,虽然它是以清虚热为主,但绝大多数又兼有清除热邪,治疗在里的实热证的这样一些功效。我们在学习这些药物的时候,就要注意它们分别兼有的清泄里热的其他的一些相关功效和相对应的一些里热证,这就是清虚热药的功效主治,就分成两个方面,这样子,如果要考试要回答清虚热药的功效应用,内容才完整。既要说它清虚热方面的这些功效和主治,又要说它兼有的清除热邪,治疗里实热证的这些有关功效和它相应的主治。

这一类的药物从性味来说,基本上还是苦寒,当然有的苦味不明显的,也可以有甘寒,但苦寒是最基本的,有的可能兼甘,不是非常的苦。归经,虚热证主要是肝肾阴虚,尤其是肾阴虚,肾阴虚最容易导致,所以这一类的药主要就归肝肾两经,尤其肾经是归经当中的重点,这就是性能的情况。

在配伍方面,这一类药如果用于阴虚内热证,最主要的就是配伍补阴药。为什么清虚热药常常与补阴药同用?因为

清虚热药的主治是阴虚内热证,阴虚内热证的根本的引起的原因在于肝肾阴虚,阴虚生内热,阴不制阳,阳气出现这种虚性的亢奋现象。一般的退虚热药只能治标,缓和这些虚热的症状,不能治本,所以疗效不是很理想,有的只能暂时的缓解,可能马上又有反复,配伍了补阴的药,那是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医治病求本的这样一个用药的思想,这样才能标本兼治,提高临床疗效。这是从阴虚内热证这种角度的要求,最常与补阴药配伍,它原因我们刚才讲了。如果用于温热病的后期,它不但要配伍补阴的药,可能还要配一点清热凉血的药,针对潜伏于阴分的少量的邪气,至于针对其他的里热证,当然有另外相应的,和其他前面四节的配伍没有两样,我们不再重复。这是关于清虚热药在概述当中需要搞清楚的一些问题,重点就是在功效主治和为什么退虚热药要与补虚药同用,这个道理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是概述的重点。

下面我说一下退虚热药里面收载五味药物。第一味药是青蒿。青蒿是一个菊科植物,在中国传统的命名当中,凡是用蒿来命名的绝大多数都是菊科植物,比如我们今后要学的茵陈蒿、青蒿,有的把艾叶称为艾蒿,什么白蒿、马先蒿、齐头蒿,都是,还有作疏菜吃的那个茼蒿菜,其实也是菊科植物,是那么一个习惯。因为在菊科植物的众多植物当中,

青蒿的叶特别翠绿,就说它的青色特别深,根据颜色的特点,我们上面这个图是黄花蒿,另外还有一种真正地青蒿,名称就叫(青蒿),叶片比这个还要细,好象细得成了一种很线状的那种,那种从植物上来说,就是我们书上后面谈到的青蒿。这个是黄花蒿,也是现在所谓的正品,过去是两种植物等同使用。

青蒿它是退虚热药,清虚热药,当然可以清虚热,也可以叫退虚热。它主要就(是)两个方面都可以用:一个是温热病的后期,邪伏阴分,夜热早凉,低热不退,就是我刚才说那种情况,这种情况它本身有阴虚内热,可以用一些退虚热的药加补阴的药,但是有伏于阴分的邪气,所以还要加一点清热凉血的一些药物,这样子针对性就会更好一些,大家今后要学的比如说青蒿鳖甲汤,里面有生地这一类的,能够清阴分的伏热,这是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就是普通的阴虚发热,潮热骨蒸就配伍补阴的药,就不需要凉血的药,不需要配伍都可以,只有很细微的区别。青蒿在这两个方面应用都是非常广泛,是比较常用的一个退虚热的药。另外,我们书上说青蒿能够解暑热,或者清解暑热,它可以用于外感暑热证。因为暑邪是暑天的一种特殊的邪气,它本质上是热性的,容易伤津,能够解暑热的药,一般都应该是清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