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财神 下载本文

金”。沈万三家贫无产,以渔为生,常行于吴淞泖之间,一日饭毕,沈万三就水洗碗,碗忽坠落水中,沈万三连忙捞取,可是不知碗所在,但觉水底左右前后累累如石弹,他遂捡数枚,发现此石光泽迥常,碗没了,沈万三却带走了不知何物的石弹。突然一天,有一老者看到沈万三在摆弄石弹,赶忙告知这是乌鸦石,一枚可换得钱数万,沈万三大喜。收于木制马桶里藏了起来,这就是所谓的“聚宝盆”。果真日后这一桶乌鸦石让他变为海贾走遍徽、池、宁、太、常豪富之间,辗转贸易致金数百万,因而显富。

南浔古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马俊主任介绍:当年富户已换了几姓,不过听老人传说,沈万三当年在万盛米行做过伙计,因太调皮而被辞退。后来又在酱园店、竹器店干过,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水冲垮了整个南浔,更是南浔史上的一次大拆迁,直到明万历时,才缓过劲来。目前现存的洪济桥,就是明万历年间建的第一座石桥,当时叫新桥。

南浔古镇处处散发着文气、秀气、儒气,如今老镇临街的老屋已粉气十足,招游人观赏。可我爱钻背街的小巷、小院,在那里看到了许多真正有历史底蕴的痕迹,从中绝对能悟嗅出沈万三当年的财气味。

在南浔老街寻得刘宅门前,油炸臭豆腐干的香味已让人口水满唇,油气满鼻,花上一元钱,五块油炸酱抹葱蘸的豆腐干,足可以让你神魂颠倒。差一点忘了,还要品尝一杯由柏籽、枸杞、胡萝卜丝、芝麻、桔皮、熏豆、桂花、姜丝共同泡制出的熏豆茶,绝对让你想入非非,做一刻小财主。

沈祐迁家

南浔,历来是藏龙卧虎之地。你看,春秋时越国大臣范蠡和西施,曾在这里传授养鱼、蚕桑,范蠡人称陶朱公。陶朱者,逃诛也,故名“陶墩”,所以当时南浔沈庄漾就叫“陶墩村”。

清晨,沿沈庄漾边散步,凝望水中的晕圈,想想底板上显影出一个繁华的市井,似乎能听到沈万三的喃喃絮语,方知古往今来,豪门巨富的心事。远外,一条小船突圩靠岸,船民看我一人发愣,便问有啥事?我顺口答:寻根。老者赶忙接问:你姓

9

沈?堂号?我回:吴兴堂。一堂的家里人。沈老汉满脸堆笑,蹲我其右,开始唠叨起“沈庄漾”的故事。

沈庄漾是沈家园变成的。沈家园里主人的生活很奢靡,就连沈家的粪坑便池都是完全按照龙状,用黄金和白银制工而成的。沈家有个丫鬟勤劳善良,她认为这样豪华是一种莫大的罪过,所以每天就用清水冲洗龙嘴。一日,丫鬟正在厨房收拾,把金饭铲不慎落地,忽然窜进一条黄狗衔起金饭铲子就跑。丫鬟顾不上一切,紧追不放,追出足有二里多路,黄狗突然停了下来。说也奇怪,黄狗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丫鬟赶快拾起金饭铲。就在丫鬟弯腰这一刻,突然身后传来阵阵巨响,吓得丫鬟蹲于地下不敢抬头。此时,狂风暴雨乱起,顷刻之间沈家庄园已被大水围淹,渐渐地沉下去,变成了一湾清水。从此,这里沈家庄园之名就消失,变成为“逃蹲”村来纪念丫鬟当时逃中蹲下的场面。再说,这丫鬟后来就以金饭铲作本钱,以黄杨为原料做木梳,在南浔镇上生产出售。黄杨木梳梳头既活血健脑,又驱除头虱,另加上丫鬟心灵手巧,勤俭经营,就发了起来。丫鬟为纪念沈家,特又把村名改回沈家漾。

沈氏后人曾多次在沈庄漾里挖出黑泥(燃料),发现水底留有大量厚实的石阶和很大的树桩,这足以说明以前这里就是大宅地。由于这块绿荫之地,就是沈家祖地,龙气很旺,是个活脉,闻此南浔镇人的达宫商贾来这里选坟址,结坟亲。

沈祐,沈万三之父,生于元世祖忽必烈时代的至元二十年(1284年),从小就祖居南浔沈家漾,天天忙于捕鱼维持生活,十九岁那年由父母做主,娶了苏州周庄的女子王氏结为夫妻,先后生下沈福、沈禄、沈富、沈贵四个儿子。沈祐苦累了一生,只期盼着子孙能改变这种贫困的局面,所以把世上对于钱最美好的四个字,都赋儿子名之中。而且还特请来先生为四个儿子起上当时只有读书人家、富家子弟才拥有的“字”“号”,沈仲琪、沈仲琼、沈仲荣、沈仲华。福、禄、富、贵,琪、琼、荣、华,福琪、禄琼、富荣、贵华,没有一个字不是和钱紧密相联于一体的。人已穷途末路,想钱想疯了。沈祐把希望寄托于不同于其他三个孩子智商的老三

沈富、沈仲荣。

尽管通过沈万三的努力买卖,但毕竟是小商小贩,成不了气候,只能说是简单地维持着生活,最多也只是偶尔改善一下生活罢了。要想给四个儿子都娶媳妇,那看来又需要一个天价的财礼。看看四个儿子一天天的长大,沈祐和王氏每天都在发愁,一条破船那能容下四个儿,四个媳妇和老夫妻和老母亲沈叶氏共十一口人的沈家,再添上几个孙娃,船岂不要沉底了。

困难的压力,生活的穷迫已让老三沈富迫切感到,只有富才能面对一切。沈万三一有时间就偷跑到南浔镇上,讲为看看渔行实为学木匠手艺,顺带做一做“投机倒把”生意。苦于无大本,只能小敲小闹,但是他的机灵劲和商道思路,却被吴江富甲陆道源而看中,常常安排一些杂事让沈富去跑腿完成。在南浔籍明代万历首辅大臣朱国祯《诵幢小品》写道:“江苏的二十九都有贾人陆氏富甲江右,万三出其门,甚见信用。一日叹曰:老矣,积而不散,以酿祸也。尽以与秀,弃为道士,筑室陈湖之上地,开端云观,以寿终。”这只是一个说法,沈万三后来得到了陆氏家产,并娶陆氏之女为妻而致富。

到了元至治二年(1322年)时,南浔遭受洪灾,穷困难民纷纷逃荒,由大水来势汹猛,沈福(老大)和祖母被淹死于灾难。沈祐受不了这样打击,于是下葬老母和长子后摇着破船沿水路带着王氏、沈禄、沈富、沈贵三个儿子去吴江周庄投奔妻子王氏娘家。

此年沈万三正好十四岁,去周庄也是他的一个心愿,就是可以在陆氏庄园做事了。

周庄寻古

最早去周庄是二十多年前,那时交通不便,我是从苏州人民桥下的船运码头坐小火轮船去的周庄,光路上就足足花费了近七个小时,这条水上客运路现在可能已停航了。对周庄的印象就是到处是水,可是现在满脑子都是“万三”。

沈万三利用元朝颁布的《官本船法》和《市舶法则二十三条》的规定,并凭借周庄的特有地理优势进行通蕃,利用纵横交错的水路把运河和海运结合起来,把丝绸、陶瓷、茶叶、水产、五谷集仓,

10

搞对外贸易活动,并在苏州平王张士诚的保护下,开酒楼、银楼、镖局、典当行、布庄、鱼行、粮铺等。

沈万三靠外贸暴富后,又放贷生利,其生活豪侈更不在话下,光娶妻妾就十三人,开发现代“包婆”的先河。

周庄打响了“沈万三”品牌,让先古的万三先生永刻人们心中,周庄旅游从几年前“沈厅”5分钱门票起家,现已成为中国第一古镇,带动整个“万三”经济的联动发展,周庄人骨子里就遗传着万三公的掘金发财之脉。

周庄旧名贞丰田,北宋时一位迪功郎(九品)的周谨(字应熙)和夫人章氏来此上任,用自己的二百亩庄田来建造全福寺,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为感恩德,遂将贞丰田改名为周庄。

恰恰周应熙是鲁迅和周恩来的共同祖先周澳的高祖父,即周澳是周应熙的玄孙,鲁迅是周澳长子周德的后代,周恩来则是周澳次子周宪一的后代,他俩分别是周应熙的27、28代孙。更巧的是,周应熙的兄弟周应高的后代周篪入赘沈万三家族,成为沈万三的孙女婿,也就是鲁迅和周恩来的先祖,曾与沈万三家是儿女亲家。这绝非“戏谈”、“演义”,而是历史的真实,这不能不说是古镇周庄史上的一桩大事和趣事。

因南浔淹大水,沈万三随父被迫迁至周庄东垞,并以躬耕起家,沈祐去世后四兄弟分家,沈万大史上无载,沈万二迁往嘉定安亭,沈万四搬至白蚬江北的黄敦,现上海青浦一带。沈万三却留在周庄银子滨。

众说纷纭,沈万三,野史与正史已经到了平起平坐的地位了。

沈万三发财后宅第豪华,宾客众多,常常高朋满座。他每每宴请时,红烧蹄膀是必备的一道菜。此蹄经数小时长时间焖煮,色泽红润,肥而不腻,酥而不烂??又因“猪蹄”和明皇“朱”姓音近,只好自嘲自奉“万三蹄”。走在周庄,到处听到吆喝着万三酒、万三野鸭、万三焐熟藕、万三菜苋和万三糕,整个一桌“万三宴”。沈万三当年有一喜好,好食云片糕。并在豪宅旁特地开上一间菜食作坊,专门生产糕点,云片糕用料考究,加工精细,

品味出众。远方来客,沈万三必送上云片糕。就连沈万三帮朱元璋筑南京中华门时,还不忘让周庄运糕点抵金陵,犒劳民工。

现在沈万三在周庄唯一留下的纪念物就数沈厅了,沈厅原名敬业堂,清末改为松茂堂,由沈万三后裔沈本仁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在原老宅地基上建成。沈厅前后七进五门楼,雕梁画栋,气势恢宏,整个建筑九十九间半,相互连接,廊廊回迂。大门外就是水厅,有着自家专用的码头,想想码头就是大门,这才叫气派。

沈万三就这样带着自己的千万家产走出周庄,来到大明京都应天府南京,为皇帝效劳。

顺着炎道一路摇橹便到达双桥,它因陈逸飞先生一幅《故乡的回忆》油画而誉满全球。船至镇东便是沈万三水墓,沈万三而水主财,意味着财富,选择有流水聚集之吉地作其阴宅是有必要的。衣冠墓想必也能荫佑后代,使子孙财源滚滚,家丁兴旺。现在周庄大发特发,是否和此墓有关呢?哈哈,算是巧合吧。

鲁迅、周恩来居然和沈万三是“亲戚” 为了描绘一个更接近历史真实的沈万三,再次前往周庄和绍兴,就是这次寻访过程中,意外发现了文坛巨人鲁迅、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竟然也和沈万三的后人有着同宗之谊。

把鲁迅、周恩来和沈万三联系起来的就是入赘沈万三家的孙女婿周篪,他与鲁迅、周恩来同出于宋明理学宗师周敦颐的后人——周应熙、周应高兄弟。而且在周庄延续沈家香火的周篪的后人与其他各支周氏之间,也有着经常互相过继子嗣这样的亲密举动。

周庄之名源于周应熙

周氏与沈万三的沈氏最初结缘就在周庄。 周庄,其实本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因为有座贞丰桥,所以叫做贞丰里。北宋年间有一户周姓人家落户在贞丰里,这家的主人就是周应熙。在各种史籍中,周应熙被称为“周迪功郎”,迪功郎就是他的官名。

根据《史记》记载,周敦熙的家族传到周应熙

11

是第六世。周应熙和夫人都笃信佛教。适逢周家在贞丰里的几年收成都不好,周应熙为祈求上苍保佑就舍宅为寺,并且把家里的田产捐给寺庙作为庙产。说也奇怪,此后贞丰里一直风调雨顺。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周应熙便将贞丰里改名为周庄。从此,周应熙的后代就定居在周庄了。

为了验证这一资料,特地在南京找到了周敦熙的第三十四氏孙——周柏泉。周柏泉手上有整整两箱共七十四卷的宗谱。大家一聊,才发现彼此的观点和研究结果不谋而合。

周篪入赘沈家后人却不姓沈

周庄得名于周氏,但真正出名却是在沈万三。这个拥有着富可敌国财富的男人在周庄经营多年,以至于直到他被发配云南、家族被清洗后的六百多年后,周庄人依然可以举着“沈万三”的大牌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

有人说周庄已经没有沈氏的后人了,我并不这么认为,找到了沈氏后人留在周庄的铁证——宗谱,说到宗谱线索又不得不回到周庄的创立人周应熙那里。周应熙有一个亲兄弟名叫周应高,周应高成人后把家安在了无锡,《锡山周谱》显示,正是周应高的第十代后人周篪与沈家发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当时周良五之孙周伯瑜之子周篪是一个读书人,游学到了周庄,在当地也算得上是一位风流才子。沈万三因为自己读书不多,便喜好结交读书人,于是周篪就成了沈家的座上宾,往来十分密切。这么一来二去,沈万三的孙女就看了上年轻有为的周篪,周篪与沈氏便就这样结下了一段姻缘。因为沈家不愿女儿远嫁他乡,周篪便入赘周庄沈万三家族,成为沈万三的孙女婿。

但是这里却有件很蹊跷的事情。”当时沈万三家大业大,而且儿子又多,后继有人,为什么还要招一个外姓的孙女婿呢?即使不考虑这一点,按照入赘的规则,周篪入赘沈家之后,他的后代应该全部姓沈。但事实是,周篪与沈万三孙女所生的孩子都姓周。这不得不让人想到,聪明的沈万三很可能早已预料到巨额财富可能带来杀身之祸,为防万一,必须要给沈家留下后代。其实,沈万三的这一

高明的安排早在他还没有被发配到云南之前就发挥了作用,当时沈万三在南京负责协助建造城墙,而在周庄料理生意和家务的就是周篪。

其后,沈万三一家遭遇诸多不测,周篪和家人却几乎没有遭遇到太多的不测。为了纪念沈万三及沈氏的恩情,周篪就给孙子起名叫周思沈。

周篪一家的发展是非常顺利的。周篪的后代到了明代中期更是享受到了极高的政治待遇,一门之内出了多位宰相。这和周篪继承了部分沈家的生意,家底殷实有关。同时,由于沈家一直和世袭云南王沐氏家族有很深的渊源,周篪在政界也很可能得到了沐家的提携。

周氏与沈氏有亲缘

由于周篪的关系,周氏与沈万三的沈氏结下了不解之缘,血缘上,周篪的子孙的血管中流淌着沈氏的血脉;而根据古代法理来看,周篪的后代实际上就是沈万三的后代,因为周篪的身份是入赘到沈家的女婿。那么家族远在绍兴的鲁迅、周恩来和沈万三的后裔又有怎样的渊源呢?

把视野放在北宋。周敦颐是第一世,第五世是周亥,周亥则是周应熙和周应高的父亲。

周应熙在周庄定居后,又过了四代人,到了第十世周澳的时候,周澳把家迁到了浙江鱼化桥。浙江鱼化桥这一支就是周恩来和鲁迅的共祖。

不过周氏的迁移并没有就此结束。周澳的后代周逸斋又分出了覆盆桥周氏这一支。据在绍兴查到的资料显示,周逸斋在明武宗时迁居到绍兴城内园桥,子孙世代居住于此,鲁迅就出自这一支周氏。周恩来家的谱系则是从周澳重孙周茂开始的,属于绍兴鱼化桥支保佑桥分支。

因此,周恩来和鲁迅确实是远房亲戚,周围恩来为周敦熙三十二代孙,鲁迅则为周敦熙的三十一代孙。这一点,周恩来本人以及鲁迅的家人也都是承认的。有资料显示。1952年,周恩来曾经对鲁迅的夫人许广平说:“排起辈分来,我应该叫你婶母哩。”1969年周恩来对周建人(鲁迅的弟弟)说:“我已查过,你是绍兴周氏二十世孙,我是绍兴周氏二十一世孙,你是我长辈,我要叫你叔叔哩!”

这些证据都表明周恩来、鲁迅的祖辈与入赘到

12

沈万三家的周篪有着亲缘关系。而且他在浙江、周庄等地查询宗谱时发现,周应熙和周应高这两支在过去的六百多年中经常又互相过继,其中的亲缘关系可能更加接近。

不过,中国的历史这么悠久,源远流长的不同姓氏家族之间的交叉和结缘其实是非常普通的现象,如果资料完整的话,我们每一个人说不定都可以找到大名鼎鼎的亲缘呢!

风云六百年,再看沈万三拔锚地太仓浏河 从1405年至1433年,郑和共进行了七次大规模的远航,总航程约七万海里以上,相当于绕地球三周有余,无论在航海史、外交史,还是对外贸易史上,都写下了辉煌的一页。郑和下西洋,为何选择太仓浏河?并改变了太仓浏河的命运,浏河港也因此成为世界航运史上最著名的港口之一。

太仓浏河人天生就有经商头脑,这里的居民曾经大批出海经商,有着丰富的海上航行经验和海外地理知识,明代首富沈万三就是从浏河航商开始发迹的。这里渔民较多,有利于选取航海技术人员,所以郑和西洋使团中的军卒、水手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大部分来自浏河。笔者大略统计过,其中,知名的有通事(即翻译)费信,此人为《星槎胜览》作者,在印度洋上有一小岛是用费信的名字命名的,以示纪念他的丰绩。还有吴衍千户副团长、周闻百户连长,医宫匡愚,陈以诚、陈常、郁震等也都是浏河人。

实际上郑和利用了沈万三当年海上贸易时海运工人、水手及技术人员,这样才能在短时间里运作起这支强大有力的航海队伍。

“自太仓开洋”就是历史就是史证。那么不妨去太仓浏河实地探寻一下600年前的遗迹,看看六百年前的传说,六百年前的壮景还剩下些什么?

明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公元1405年7月11日),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浏家港中停泊着一支由二百零八艘木船组成的船队。这支船队规模宏大。河岸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常,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时刻到来了。随着号角吹响,船员们齐心协力起锚扬帆,开始了世界船海史上一次大规模的远征。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