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2) 下载本文

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 第12课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十二中学语文组 孙 旺

【教学创意】

本文是一篇教读课文。全文写作角度独特,结构精巧,语言典雅而富有诗意,感情真挚热烈,体现了一个诗人笔下同样跳动着的爱国赤子心的闻一多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七年级学生要想好好品味本文,是需要深入研读才可以实现教学目标的。因此,本课的教学要始终以学生委中穴,旨在以本文的学习使学生习得一些读、写人物类文章的点滴体会和方法:即教学整体设计思路为“了解闻一多——走近闻一多——评说闻一多”。这样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巧妙地引导学生逐步地感知课文、走进课文、研读课文、评说课文,从而完成与文本的对话,与杰出人物的对话,甚至完成与自己心灵的对话,也能使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一系列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会读写,学会互相学习。

【课前准备】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的预习尤为重要。对于闻一多先生,学生不是很了解,在课前查找相关资料,可以使学生对闻一多有一个较为全面而直观的印象。但大多数学生查找资料往往是流于形式,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已,效果常常不佳,对于闻一多这样一位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于一身的杰出人物,在这样的查找资料过程中,多只是限于很浅显的感知层面。为此,在学习本单元和本课之前,教师就应布置和指导学生预习的任务、预习的方法和预习的基本要求。就本文的学习来说,重点要布置学生这样做:①查找作者臧克家的资料;②查找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贡献的资料;③依据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用自己的话写出对这个人物的整体印象(可以有所侧重),50-100字;④提示:利用早读时间,准确朗读课文;自己默读课文,根据自己的需要提炼表现闻一多先生品质和精神的语句。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⒈理清作者写闻一多先生品质和精神的思路。

⒉通过语言的品读学习本文独特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之1和2。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手法:

板块推进、读写结合。 教学步骤:

第一板块 认识闻一多

⒈结合预习,请同学介绍闻一多。要求:必须用自己的话语结合相关资料,说出自己所认识的闻一多先生。教师根据交流的情况作适度点评。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资料形成个性评价的基本能力。

⒉学生自己介绍作者臧克家和闻一多先生的关系,教师适当补充、点评,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与历史资料中所不同的人物形象。

第二板块 走近闻一多

⒈学生一读——朗读课文。 师生竞赛轮读课文。

设计目的:旨在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与积极性,也希望创设一种师生教与学的平等交流、共同朗读的课堂教学氛围。

针对朗读,师生简要互评。

请讨论:全文氛围那几个部分最合适?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基本思路,这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借此缓解课轻松地引导学生提高朗读能力,激发学习的自信心。

⒉学生二读——跳读课文。

说话活动:用文中的语句说说: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示例:

⑴他是一个潜心钻研的学者。 ⑵他是一个言行一致的人。 ⑶他是一个大无畏的革命者。 ……

⒊学生三读——品读课文

以竞赛的形式对课文进行研读,品析写法。 (投影显示:竞赛环节和基本要求)

将学生分为甲乙两个大组,甲组细细研读第一部分内容,乙组细细研读第二部分的内容。每一组竞相展示这部分内容写得好写得妙的地方。

教师注意适时地引导学生品读的角度,可以从字词的品味、句子的表达、表现人物的手法、三个主要方面来进行分析品味。

为了训练学生更好地进行准确、规范的语言表达,教师可要求学生用“我认为 写得好,因为它运用了 写作手法(或 词语用得妙),为我们展现了一个 的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提示:学生就研读的部分进行交流发言时,可以按照课文层次划分的顺序(或分组)进行;切勿散开来,满课文东一处西一处的品析。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阅读。因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文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学习本文独特的写作手法”。因此,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内容、语言与写法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受与思考。

示例:

⑴我认为本文中对闻一多先生的外貌描写写得好,因为它抓住了人物特征,四个字的短语“昂首挺胸、长须飘飘”,都很形象地展现了一个大无畏的革命者形象。

⑵我认为本文第3自然段中“开一剂救国的文化药方”写得好,用为它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胸怀一颗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

……

⒋学生四读——细读课文。

就以上的品读交流,必然还有学生自主品读时疏忽的地方。学生可以就对方研读的部分提出问题;也可以想教师提出疑问;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向学生提出疑问,尤其是学生很容易忽视而恰恰不可不重视的地方。

示例:

⑴第3自然段:“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它是无暇及此的……”这里的比较,这里的“头发零乱”(不是“头发凌乱”)。

⑵第5、6自然段:“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做’了,她自己也没有‘说’……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

典新义’迈进了……”

⑶第10自然段,教师要提供必要的品读参考资料,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语句含义,进而明白闻一多先生的作为革命家的英勇斗争精神。

⒌(多媒体显示)

文中“说”这个词的含义很丰富:在文中不同的地方,“说”的含义有所不同。请大家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谈“说”的多重含义。 教师小结。

第三板块 评说闻一多

⒈写一写:请根据我们对闻一多先生品质和精神的理解,给闻一多先生写几句话得“墓志铭”,来表达自己学习本文之后对闻一多先生的崇敬和纪念。

设计目的: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阅读体验和阅读理解,引导学生及时东笔墨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同时,它也有利于学生积累和运用本文典雅形象的词语;同时,尽力使学生的于都体验和文本产生共鸣。

示例:

⑴“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一画一印一文集,一代英豪一红烛。” 学生写作要求:为闻一多先生写几句墓志铭,

⑵写写写,写出累累硕果;做做做,做出惊天伟业;说说说,说的畅快淋漓;行行行,行得革命高标。

⑶脚不下楼,著作甚丰;唐诗杂论,楚辞校补;深刻钻研,一丝不苟;开口说话,掷地有声;大声疾呼,为民请命;言行一致,名垂青史。

⑷红烛闪光照死水,一多著作青史垂;诗与热血同铸就,一座丰碑爱国魂。 ……

⒉说一说:将学生对闻一多先生的崇敬之情深化为理性的思考。

讨论:⑴闻一多先生在两个的说和做矛盾不矛盾?⑵学完本文,我们在叹服闻一多先生韦达的人格魅力之余,还得到了哪些做人做学问方面的启示?⑶有人认为,闻一多先生由一个诗人、学者转变为一个革命家,并为此现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似乎不太值得,他完全可以专注于创作或学术研究,或许会写出更多的作品,着不是更好吗?说说你的看法。(或者问:我们今天应该怎样看待闻一多先生这样的“说”和“做”?)

小结:我们所感悟到做人的和做学问的道理。 课堂小结:

从本文的学习来看,我们有了哪些阅读的收获?教师提示总结的基本思路,师生共同小结。 ⑴查找资料,了解人物的生活背景和时代背景,它们有助于我们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⑵抓住文章标题,把握文章的写作角度。

⑶抓住文章的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⑷我们学到的写作方法:

①一个角度——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一致(角度独特) ②两个方面——学者和革命家(结构严谨)

③三个事例——三部著作和三件事(选材精当)

④四种精神——默默无闻、苦心钻研、大勇无畏、言行一致(人格魅力)

⑤五个特点——引用、对比、夹叙夹议、形象描写、用词典雅(当然还有句式简短、句式长短交替等)

(注意:以上小结,不苛求面面俱到,学生谈清楚一两个方面的学习收获即可)

附:板书设计(暂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