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不开音调的新鲜、生动及有自身特点的节奏型。
音调是歌曲曲调的雏
U
形,一般由两个以上的小节组成,它近
似语言文学中的词汇。作曲和写文章一样,写文章要词汇丰富,才能使语言生动,言尽其意;
写曲子也要乐汇丰富,才能使音乐优美动听、绚丽多彩,并能充分表达作曲者的思想感情。
音调的形成又和语调有很大关系,人们通过语言的高低、强弱、快慢及抑扬顿挫等不同的语调,来表达思想情感和对不同事物的态度。语调的变化往往成为歌曲音调创作的基础。如《快乐的节日》(管桦词,李群曲):
5快乐的节日.mp3
这首校园歌曲发表于1954年。歌词以”小鸟”、”风儿”、”花园”、”草地”等为儿童所熟悉而又富于形象性的语言,以及生动的比喻、拟人的手法,再现了新中国的儿童欢庆自己的节日时的喜悦心情;欢快活跃的旋律刻画了儿童天真烂漫的性格,抒了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首歌音调自然朴实,感情真挚动人,音调和语调的结合很协调,没出现“倒”字(音韵错位)的现象。既儿童
化,又口语化,琅琅上口,易记易唱。
有些歌曲中的音调又直接和地方民歌、戏曲、曲艺、民间音乐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前门情思——大碗茶》(阁肃词,姚明曲):6前门情思——大碗茶.mp3
去海外,鬓发斑白归故里,虽经过多少人和物的变迁,但乡音未改。作者巧妙地吸收了流传北京的单弦(xián)牌子曲的核心音调,让人听了十分亲切,又有浓郁的地方特点,从前奏开始,就“京味”十足,乡音使人们产生了丰富的联想。
调因素,但又不能受它的束缚,因为语调和曲调有它们各自不同的规律。曲作者要在体验歌词内容的同时,把语言的音调——抑、扬、顿、挫,在音乐创作中加以深化,再艺术地表现出来。
如《卖报歌》(安娥词、聂耳曲)就是很好的一例:7卖报歌.mp3
生活在苦难中的孩子,拥有的是一个苦涩的童年。反映儿童痛苦的,像《卖报歌》这样的、这一时期的儿童歌曲是随着国家的命运、民族命运来唱的。有钱人的灯红酒绿,贫苦人的痛苦挣扎,通过《卖报歌》生动地反映出来了。
十分上口,可以说作曲家把歌词琢磨透了,因此曲调流畅、自然。
的刻板的构思,它是在充满创作
激情、运用丰富的想象中产生的。作曲者要把握好歌词的内在情绪和节奏感,还要进入“角色”,去体验千变万化的生活节奏和感受丰富多彩的语言节奏。通过节奏把乐音有秩序地组织起来,用以集中地塑造音乐形象。比如,冼星海作曲的《只怕不抵抗》(麦新词)的节奏安排,就同歌词的节奏基本一致:8只怕不抵抗.mp3
经过了深
思熟虑的。作为一首抗战题材的儿童歌曲,冼星海的节拍与节奏处理是最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