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光第二版教材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知识点 下载本文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国际传播(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定义: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

主体:国家。另有国际机构、超国家机构、同盟或地区集团、跨国组织或运动、国内各种集团或组织、个人。 【全球传播(global communication)】

定义:全球传播是国际传播的扩大和发展,既包括传统国际传播的各个领域,又拥有自己的全新课题。 理解:a.与跨国传播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进程密切相关;b.传播主体多元化;c.大众传媒是传播主体,具有跨国传播功能的个人媒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d.全人类范围的问题受到重视;e.政治性很强,文化接触、冲突及其世界影响也越来越重要。 【全球信息化】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政治全球化的加速;文化的交流、融合、摩擦和冲突的全球化;传统的国际传播媒介的形式和内容改变(形式:国际广播转为跨国卫星广播电视;内容:对外宣传转为全面的文化输出);文化输出和文化传播的比重增大。 【全球化与现代化】

吉登斯认为现代性的四个特征:信息管理与社会监控、资本与市场经济、产业化、军事实力 全球化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趋势,与现代性的四个制度特征紧密结合在一起。

全球化:某个场所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义;以此种关系将远隔地区相互联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全球化的基本契机是以产业化为动力的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对国家社会系统、世界市场经济、国际分工和世界军事秩序的全球化有巨大推动作用。信息传播技术和全球化信息系统的形成,是现代人类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动因之一。

【世界信息传播秩序】

世界信息生产和流通的失衡情况:存在的差距与问题(“信息富有国”与“信息贫困国”两极分化、世界信息单向流通的不平等结构)。发达国家对新闻和信息生产、流通的控制,顽固地维持着发展中国家在政、经、文等各领域对其的依附。 “新世界秩序”论争:

第一阶段:1973年不结盟国家《阿尔及尔宣言》—1978年教科文组织《大众传媒宣言》

《阿尔及尔宣言》是论争明朗化的开端;1976年不结盟国家《关于信息非殖民化的新德里宣言》,内容: a.世界信息流通严重不合理不平衡,信息传播手段集中极少数发达国家,绝大部分国家被动; b.这种状况导致极少数国家对“传播什么”和“怎样传播”的新型决断权的绝对控制;

c.世界信息发布掌握在发达国家的极少数大通讯社手中,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其依附,甚至被迫忍受形象歪曲;

d.政治、经济的依附关系及障碍政、经的现行信息依附关系都是殖民制度的产物; e.“信息自由”只是少数发达国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和传播信息的自由,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相关权利被剥削。 第二阶段:1978年教科文组织《大众传媒宣言》—1980年《多种声音一个世界》论争激化 1978年教科文组织《大众传媒宣言》:只规定了大众传媒活动的一般准则和规范,并没有解决任何实质性问题,是妥协的产物,并没有引起各国的重视。

1980年麦克布莱德委员会《多种声音 一个世界》/《麦克布莱德报告》:

a.不平衡是现行国际信息秩序的基本特征,必须加以改变;b.过度集中垄断必须解消;c.必须从内外清除某些障碍以保证信息与观念的自由平衡流通;d.保障信息来源与传播渠道的多元化;e.应保障新闻工作者的自由,自由与责任不可分割;f.发展中国家要提高改变现状的能力;g.发达国家应为实现上述目标显示自己真正的诚意;h.必须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以及各民族向世界人民传达自己利益、愿望以及社会文化价值的权利;i.必须尊重所有国家的人民在平等、公正、互惠的基础上参与信息的国际交流与交换的权利;j.任何民族、种族、社会群体以及个人都拥有接近信息来源以及积极参与传播过程的权利。

1981年世界自由出版委员会《塔罗瓦尔宣言》:教科文组织决议将会导致各国政府对新闻出版自由的控制,关于新世界流通秩序的“论争”本身对报道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基本原则就是有害的。 第三阶段:英美退出教科文组织至今,“信息主权”“文化冲突”等新问题 1984美国推出,1985英国推出

新世界信息秩序争论核心:如何看待信息自由流通问题,少数发达国家主张世界信息流通应该是自由的,不应受到各国政府的人为干预。发展中国家并不一概反对信息自由,但主张自由应首先表现为对各国各民族的传播权利和机会的尊重和保障;在信息生产和流通结构不平等,少数发达国家对信息技术和媒介保持着高度垄断的现状下,所谓“自由流通”只能是少数传播大国的特权。体现了国际传播和全球传播中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现实利益的尖锐矛盾和冲突。 【国际报道中新闻价值问题】

新闻选择通常体现着传播媒介的政治立场和态度。国际新闻的选择加工是有一定价值标准的。国际报道中的新闻价值研究揭示,流通于世界的国际新闻的大部分,都是根据西方的新闻价值标准而选择和加工出来的,它们服务于发达国家的利益和目标,并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产生着严重的危害。

表现:美国和西欧描述为文明、民主、进步的象征;发展中国家不仅存在问题,而且往往与动乱、战争、落后、愚昧等消极印象联系在一起;西方媒介通常仅挑选发展中国家的“坏新闻”加以报道,而且充满了文化的偏见。 70年代末80年代初,“媒介中的外国新闻”研究显示:

(1)国际新闻报道具有一定的选择标准,这在全世界任何媒介中都可以发现;(2)所有的传播媒介,都突出强调报道本国的事件或人物;(3)在西方媒介支配着世界的新闻生产和流通的情况下,美国和西欧在世界各地都是最经常的新闻话题;(4)仅次于美国和西欧的,是关于纷争、灾难或混乱的“异常事件”话题;(5)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除非作为“异常事件”的发生地得到报道,否则很少出现在国际新闻当中;(6)国际新闻的主要提供者是少数几家西方大媒介和通讯社,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媒介只能从这样一些外部信源那里“选择”或“翻译”新闻,仅仅起到一种“二次把关”作用。

在西方传媒的报道中,发展中国家不但存在感弱,而且往往受到歪曲性的报道。西方资本主义媒介并不是公正、客观的报道国际新闻的,而是有着自己的一套新闻价值体系,新闻信息的传播,不仅是少数发达国家维护自己现存的支配地位和利益的手段,而且是推行新的全球战略的工具。 【信息与国家主权】

1979诺顿斯登、席勒《国家主权和国际传播》

含义:一个国家对本国的信息传播系统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是信息时代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概念是在全球信息化、国家主权面临新的威胁因素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对本国的信息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权利。②不受外部干涉,自主确立本国的信息生产、加工、储存、流通和传播体制的权利。③对本国信息的输出和外国信息的输入进行自主管理和监控的权利。

信息主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信息主权是信息时代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使各国国内信息系统与全球信息系统连成一体,国内系统受到国外因素更为直接的影响。来自外部的信息干扰,有可能使一国的信息系统遭到破坏,使国家失去危机管理能力而陷于混乱。尤其是在世界信息单向流通的不平衡结构下,传播弱国的信息主权没有任何保障,这种状况使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处于极为不利的状态。 因此,信息主权是国家主权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对自己的信息传播资源和传播制度应该拥有主权,这是在信息时代保障国家主权完整的重要条件。

【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 imperialism)】 1976席勒《传播与文化支配》

定义:来自发达国家、包含着与支配者利益相关的文化价值和观念的商品、时尚或生活方式等流向发展中国家市场,创造出某些特定的需求或消费形态,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国文化的侵害、取代或挑战,受支配程度越来越高的状况。产生于60年代反对“新帝国主义”的国际环境。也称媒介帝国主义。 特点:a.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作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进行扩张;b.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实现全球性文化支配;c.主要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