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工作室制”模式探析 下载本文

室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工作室制”模式探析

摘 要 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工作室制”模式进行探折,对工作室的管理模式、教学组织以及所需的相应条件作了一些分析。初步探讨了当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堂教学与“项目负责制”为主的“工作室制”实践新模式以及与该模式相配套的机制。

关键词 室内设计 “工作室制” 探析

室内设计专业是艺术类高等职业学院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专业组成部分,也是就业前景十分看好的热门专业之一。室内设计专业作为艺术设计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与艺术设计其它专业的共性,也有其专业的自身特殊性,集中体现在艺术与技术高度融合、专业与社会高度联系、实践教学可操作性强等方面。

艺术类高职院校将“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独立批判和创造精神的、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高级艺术设计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注重学生政治思想、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促进学生成人、成功和成才。学生职业能力的强化是当前每个专业都面临的问题,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和压力。如何让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得到各种实践锻炼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使其在就业阶段就一定的优势,且能很快融入到毕业后的工作中去,这是作为艺术类高职院校特别是室内设计专业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建立“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解决上述困惑的绝佳途径。其目的就是以行业需求、职业能力为导向,注重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应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发展需求

1.专业教师来源单一,职业综合能力不强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无论是家装还是工装规模在不断增大,对室内设计人才需求激增,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十分看好,相近专业人才也争抢市场,拓展业务领域,从而极大激活了室内设计人才市场,使得全国艺术类高职院校或其它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类专业发展迅速。室内设计专业成为此类高职院校热门专业之一,这是导致室内设计专业学生数量近年增长较多的原因。

与此同时,带来的是大量此专业新教师的加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众多的原因,专业教师主要来自大学室内设计类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这些年轻教师虽然给本专业带来新的清风,注入了新的活力,虽有比较好的设计基础与理论知识,但从学校到学校,对室内设计行业了解甚少,特别是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