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完整版 下载本文

克思以他十七岁的年龄为他自身的职业选择作了激情的宣告:要为人类的幸福献身。 2.重难点阐释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应遵循哪两个方面的原则?

第一个方面,马克思谈的是怎样选择职业的原则。在这一部分,马克思谈了影响职业选择的三大因素:个人喜好、身体条件、自身能力。在个人喜好因素中,虚荣心最能让人产生错误的幻想,以为自己所选职业是自己真的受到了鼓舞后的选择,其实不然,“鼓舞”的背后是虚荣心让我们对某种职业产生了短暂的热情。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冷静地对待,马克思在文中说,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了它的困难后,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这个时候我们才应该选择这份职业。在身体条件因素中,马克思坚持青年不应该超越体质的限制选择职业。在个人能力因素中,马克思强调青年应该在正确估计自身能力的基础上选择职业。在马克思看来,对这三个因素的重视是我们必须遵循的职业选择的方法原则。

第二个方面,马克思谈的选择怎样的职业,这一原则体现了对职业选择的价值追求。在这一方面,马克思主要提出了选择有尊严的职业、深信其正确的职业、能为我们提供广阔场所的完美境地的职业等原则。其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从文章最后的激情宣告中,我们知道马克思所向往的职业是能为人类的福利而劳动的职业。

我们应如何尝试去设计人生、规划未来,选择我们的职业? 十六七岁的年龄应该是尝试规划自己的人生、设计自己的未来的时候,马克思说: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马克思以十七岁的年纪谈了青年必须认真考虑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职业选择必须考虑的若干因素以及自己职业选择的初步方向。在与伟人的对话中,我们应该尝试着考虑自己一生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六.小结

本文富有激情和理性,文章逻辑性强。作者先谈怎样选择职业,再谈选择怎样的职业,然后谈自己的职业选择原则及自己的职业理想。在每一部分,行文中都能让我们看到作者思考的缜密和思想的睿智。 七.作业

根据你的个人实际,请为你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作一个设计,并请说出选择这种职业的理由

第二章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内容讲解

一、写作背景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 《提纲》 )是在 1845 年春天旅居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时所写的一份研究提纲 。 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这篇文章。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翻检了马克思遗稿,在马克思的笔记本中发现了这一研究提纲, 1888 年恩格斯出版《路德维希 ·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单行本,《提纲》作为附录第一次公开发表。

《提纲》是为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19 世纪 30 — 40 年代,西欧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大规模的工人运动不断涌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的世界观来指导,当时流行的费尔巴哈哲学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反映。为了批判费尔巴哈哲学,科学地论证无产阶级世界观,马克思写了这个研究提纲。

路德维希 · 费尔巴哈( 1804 — 1872 ),德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出生于巴伐利亚的一个律师家庭。 1823 年入海德堡大学研究神学, 1824 年到柏林大学学习哲学。 1828 年大学毕业后,曾在爱尔兰根大学任教。由于他发表反对宗教神学的文章,于 1836 年被反动派当局驱逐出大学讲坛,从此便隐居乡间,从事哲学著述活动。晚年曾读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 1870 年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其主要著作有《论死与不死的思想》( 1830 )、《黑格尔 哲学批判》( 1839 )、《基督教的本质》( 1841 )、《未来哲学原理》( 1843 )、《宗教的本质》( 1846 )等。

《基督教的本质》为费尔巴哈的主要代表作, 1841 年 6 月在莱比锡首次出版, 1843 年上半年出版第 2 版, 1848 年第 3 版收入《费尔巴哈全集》第 7 卷。全书分为,《导论》,概述人的本质和宗教的本质;第一部分,揭示宗教的人本学本质;第二部分,批判宗教的神学本质。在这本书中,费尔巴哈从人本学唯物主义立场出发,阐明了宗教神学的秘密,并批驳了黑格尔的思辩哲学及其关于基督教的错误观点。 二、中心思想

《提纲》全面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把唯物主义发展到最高形式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

论,作为认识的基础、标准和目标,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伟大作用,提出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基本观点。

《提纲》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观点。《提纲》提出环境的改变和人们活动的一致的基础就是革命的实践,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提纲》还用 实践的观点阐明新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宗旨和历史使命就是改造世界。 三、内容讲解

《提纲》全文共 11 条,近 1500 字,各条在形式上相互独立,但在内容上却彼此关联,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提纲》从总的方面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论述了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阐明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第 1 一 2 条)

第一条,揭示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不了解实践的意义,不能说明主观能动作用。分三层意思:第一,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理解,而不是当作实践去理解。第二,批判唯心主义片面的夸大意识的主观能动作 用。第三,批判费尔巴哈把实践偏狭地理解为犹太人的利已主义的日常生活行为 , 并加以否定

第二条,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错误观点,阐明了实践是检验人的思维的真理性的标准。旧唯物主义不能从实践的观点去认识和理解客观对象,去认识和理解事物现实、感性,也就是不能把作为认识的事物来源和基础的实践当作检验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真理性的标准。“此岸性”是借用康德用语,康德讲:“现象世界”为“此岸性”,马克思讲“思维的此岸性”指人能认识现实世 界。在这里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引入认识论,作为检验人的思维真理性的客观标准。

经院哲学是欧洲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唯心主义哲学。其主旨和特点在于运用理性形式,通过抽象的、烦琐的辩证方法论证基督教义和信仰,为宗教 神学服务。这种论证吸收了古希腊柏拉图和后来的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的某些要素。

经院哲学大约形成于公元 8 世纪以后。 11 世纪左右,随着新兴城市工商业阶层反对教会和封建统治斗争的发展在经院哲学中,出现了

唯名论与唯实论两大派别,并展开了长期的论争。唯名论对某些神学教条持怀疑态度,认为具体的个别事物先于一般概念,只有单个的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而一般的概念不过 是事物的名称。而为实论则断言,抽象的一般概念先于个别事物,是唯一的真实存在。是承认一般概念在先,还是承认个别事物在先 , 这实际上是主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或世界本原的问题。因此,列宁认为,“中世纪唯名论者同实在论(即唯实论 ——引者注 )者的斗争和唯物主义者同唯心主义者的斗争具有相似之处。”《又一次消灭社会主义》,《列宁全集》第 20 卷第 185 页) 14 世纪以后,随着封建主义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经院哲学逐渐失去了它的影响 . 在现代 , 经院哲学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表现而获得某种复活的形式是新托玛斯主义。

(二)《提纲》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第一次提出了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的本质等重要问题,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观点。(第 3 — 9 条) 第三条,批判了旧唯物主义不了解革命实践的伟大作用,不能正确说明人和环境、人和教育的关系,导致唯心史观。在《提纲》中,马克思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揭示了人与社会环境相统一的现实基础。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重要论断: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是指 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 19 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第四条,指出费尔巴哈对宗教批判的局限性,阐明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分三层意思:第一,指出费尔巴哈对宗教批判的唯物主义出发点及历史局限性。“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世界被二重化”是指宗教把世界分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两部分。第二,是揭示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宗教的本质。第三,指出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必须对“世俗家庭”在实践中进行革命改造。“神圣家族”是意大利一幅名画的题目,是由圣母玛丽亚、圣父约瑟和圣子耶稣等组成的家族。

第五条,指出费尔巴哈从唯物主义出发,而又陷入唯心史观的认识根源。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强调研究自然和人。但是他的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他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费尔巴哈脱离人的社会实践去理解、看待感性,实际上这样的感性只能是从抽象的人的感性,与黑格尔的抽象的“理念”在性质上没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