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个重点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及18个虚词详细用法 下载本文

狼跋其胡,载疐(zhì)其尾。(《诗经·豳风·狼跋》) ——老狼前进踩下巴,老狼后退绊尾巴 (2)代词 ①什么

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论积贮疏》)

——突然边境发生紧急情况,数千百万的士兵,国家用什么发给他们粮饷呢? ②为什么,怎么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

——回去吧!家中的田园都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 35.患huàn (1)名词 ①忧患,祸害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赤壁之战》) ——马超、韩遂还在函谷关以西,成为曹操的后患。 ②讳忌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这几点都是用兵的大忌讳啊,可是曹操却都贸然去做了。 (2)动词 ①担忧,忧虑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想要不给,却又担心秦兵到来。 ②危害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谋攻》) ——所以国君用来危害军队的情况有三种。 36.或,hu?

(1)代词,有的(有的人,有的事物)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有人说:“六国交互灭亡,都是由于贿赂秦国吗?” (2)副词 ①也许,或许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

——吴越一带的人说起的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或许能够看见。 ②有时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有时遇到他发怒斥责,我的神色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回复他。 (3)连词,如果,假如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经注·三峡》)

——如果遇到皇帝有紧急命令宣召,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就到了江陵。 37.疾,jí (1)名词

21

①病,指常病,轻病

寡人无疾。(《扁鹊见蔡桓公》) ——我没有病。 ②痛苦,疾苦

凡牧民者,必知其疾。(《管子》)

——凡是管理百姓的人,一定要知道他们的疾苦。 ③毛病,缺点

必为有窃疾矣。(《公输》) ——一定是有偷窃的毛病了。 (2)动词 ①患疾

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 ——他们之中患病而死,死去默默无闻,不值一提的人也太多了。 ②厌恶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君子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要得到却要为自己找借口的人。 ③痛心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 ——屈原痛心怀王视听不明。 ④痛恨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齐桓晋文之事》) ——天下那些痛恨自己国君的人,都想跑到您这里来申诉。 ⑤妒忌,通“嫉”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孙膑》)

——孙膑到了(魏国),庞涓怕他比自己有才能,妒忌他。 (3)形容词 ①急速,快捷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即使乘着快马加者风也不如他快。 ②强,猛烈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顺风呼喊,声音没有加大,别人却能听得更清楚。 38.及,jí (1)动词 ①追赶上

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屈原列传》)

——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没有追上。 ②到,到达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殽之战》)

——到来滑国,郑国的商人弦高将要到周去做买卖,遇到了他们。 22

③涉及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触龙说赵太后》)

——这些人当中离得近的祸及自身,隔得远的祸害就会落到他的子孙身上。 ④比得上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赶得上您呢? ⑤接近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指南录〉后序》) ——我接近死亡的情况不知道有多少次了。 (2)连词,表并列,和,与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荆轲刺秦王》)

——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们,都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来送他。 (3)介词 ①和,同,跟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宋公和楚国人在泓地作战。 ②趁着??之时

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触龙说赵太后》) ——却不趁着现在让他为国立功。 39.即,jí (1)动词 ①靠近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

——(其实)不是来换丝,而是到我这里来商量(婚事)。 ②登上(帝位)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书·苏武传》) ——昭帝登上帝位数年之后,匈奴同汉朝和亲。 (2)副词

①表时间的相连,相当于“立即”“就”“就要” 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 ——项伯立刻进去会见沛公。 ②加强肯定作用,相当于“就是”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

——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如果一定要烹你的父亲,那么,希望能分给我一碗肉羹。 (3)连词

①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如果不幸遇到方圆二三千里的旱灾,国家用什么来救急? ②表让步,相当于“即使”“纵使”“就算是”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促织》)

23

——就算是捉到了两三只(蟋蟀),又都很差很弱,不合规格。 (4)介词,表时间、地点,相当于“当”“就在”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项王当天就留下沛公和他一起喝酒。 40.既,jì

(1)动词,完了,尽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韩愈《进学解》) ——话没有说完,在学生中就有人笑着说:“先生欺骗我啊!” (2)副词

①表时间的过去或动作的完成。已经,??以后。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过秦论》)

——始皇死去之后,他的余威还震慑着远方异地。

②表时间或行为承接,“不久”“一会儿”“后来”,有时“既而”连用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祭十二郎文》) ——不久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伶仃,我俩没有一天分开过。 ③表范围。“全”“都”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苏轼《赤壁赋》)

——菜肴全都吃光了,杯子盘子乱七八糟的放着。 (3)连词 ①既然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既然让他们来了,就要让他们安心。

②既??且??,既??又??,表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谋攻》)

——三军既迷惑又怀疑,那么诸侯进攻的灾难就到了。 41.假,读音一:jiǎ (1)动词 ①借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因此人们多把书借给我。 ②凭借,借助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君子本性并不是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③宽容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

——希望您稍微宽容他一点,让他在您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④给予

汉人未可假大兵权。(《谭嗣同》) ——对汉族人不能交给太大的兵权。 (2)形容词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