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工艺框图 下载本文

4、铺土工格栅:将土工格栅卷抬放在预定位置,然后展铺。垂直路线方向从一端向另一端铺设。铺好的土工格栅每隔2~2.5m用钢筋弯制的钩头钉固定其于填料面,以使其密贴。土工格栅连接采用尼龙绳、PP带等,铺设后及时填筑上层填料避免阳光长时间暴晒。

路面底基层、基层施工工艺框图及文字说明

下承层验收 测量放样 人工培包边土 挂基准线 原材料选购试验 配合比试验 混合料拌合 检测配比含水泥量 混合料摊铺 检测找补 碾压成活 混合料运输 检测压实度

养 生 1、准备下承层:先对下承层进行复检,其表面应平整、坚实,路拱合格,复检不合格的翻挖或补料重新碾压达标。

2、测量放样:在下承层上恢复中线施放边线桩,将高程引至边线桩上,用红漆标注。按稳定底基层设计路宽用石灰粉标出路边线。

3、路肩处理:两侧路肩培好,并每隔5~10m交错开挖临时泄水沟。 4、混和料厂拌:用装载机将集料提装到拌和机料仓内,散装水泥由水泥罐车吹进水泥仓。根据筛分结果调节电子控制并设定好皮带转速、加灰、加水阀门控制,各项准备完成后,进行拌和。

5、运输:采用自卸汽车尽快运到现场,车上用帆布覆盖,减少水份损失。 6、摊铺:摊铺机控制宽度、厚度、横坡度等各项装置准备就绪后,指挥运输车倒行顶住摊铺机喂料斗,将混合料倒入,开动刮平板,待熨平板前喂足混和料后进行摊铺。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虚铺厚度、宽度、横坡等,并随时调整。每摊铺一段距离,人工将包边土与摊铺料下坡脚间缝隙用土填塞,以防边缘松散。

7、检测找补:铺面如有明显坑洞或松散离析,人工填补以新料或筛撒细料。 8、碾压成活:采用阶梯法全宽碾压,遵循先轻后重的原则:12t三轮压路机一遍—18t以上振动压路机二遍—30t胶轮压路机一遍—18t三轮压路机一遍—30t胶轮压路机一遍,共压6遍,此压实组合为据经验初定的,进场后据试验段具体调整。碾压顺序先外后内,振动压路机错轴1/3,三轮压路机错后轮的1/2。当天施工完成后,沿路横向在全宽范围内用小型装载机切成立茬,以便再作业时搭接。施工中,控制延迟时间(从加水拌和至碾压成活)不超过水泥初凝时间。

9、养生:现场碾压、检测完成后,使用洒水车洒水养生,养生期不少于7d,使稳定土表面保持湿润状态,并做标志牌限制车辆通行。

桥梁钻孔桩施工工艺框图及文字说明

复核孔位,监理认可 平整场地、修道路 测定孔位 挖埋护筒 钻机就位 钻头对孔中 调度通知 钻进 中间检查 终孔 一次清孔 测孔 安放钢筋笼 安放导管 二次清孔 投泥浆、注清水、 测比重 测孔深、泥浆比重,填写钻进记录 测孔径、孔斜、孔深 换浆, 测比重 填表格,监理签字 填表,监理签字 监理检查 监理检查泥浆比重、复测孔底沉渣厚度 设泥浆循环系统 固定钻机 水中修围堰 制作护筒 加工钻头 日产孔壁回声仪或测孔器 测孔深、孔径、孔底沉渣厚度 绑扎钢筋成型 制作清理导管 例行检查 砼运输就位 灌注砼 成桩,养护 凿除桩头 调度通知开盘 旁站员就位 1、平场地、修道路、水中修围堰:机械配以人工平整场地,软弱地基必要时换填处理;沟河浅水中桩基采用围堰隔水,内填砂砾土筑岛后施工。

2、测量放线:桩位测放必须复测,误差≤5cm,并设置护桩。

3、护筒埋设:钢护筒壁厚为6mm,>桩径20cm;采用挖坑法或锤击法埋设。 4、泥浆采用孔内自造浆,泥浆池由钢板焊成,废浆用泥浆罐车运指定地点。 5、冲孔:合理安排冲孔顺序,桩距<5m时隔孔跳钻;钻进过程中按“地质柱状图”及时捞取钻渣,调整钻进参数及泥浆比重;及时添加泥浆,保证护筒内水头在地下水位2m以上。

6、一次清孔:钻至设计标后,不提钻,利用钻杆反循环清孔。

7、测孔:采用日产KDⅢ-686型超声波测壁仪测定孔深、孔径、倾斜率、孔轴线偏位和沉淀层厚度等。

8、钢筋笼吊放、接长:吊放时,采用吊车整体吊装,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缓下沉,避免碰撞孔壁。孔口连接时,下节钢筋笼露出操作平台1m左右,用2根钢管担在钢筋笼的加强箍上,临时支撑牢固,上下节钢筋笼呈垂直状态,各主筋位置校正后施焊。

9、导管吊放:导管采用壁厚10mm,直径Φ250mm钢管,分节长度为3.0m,调节管1.0m,采用橡胶密封圈法兰接头。导管使用前应试拼,并做压水试验。导管吊放时要做到连接平直,密封可靠,底部下到距孔底30~50cm处。

10、二次清孔:二次清孔利用浇筑导管进行,用性能好的小密度泥浆替换孔内稠浆与钻屑,待排出的泥浆密度与进浆密度相等或接近,并以手捻泥浆无砂粒感觉时为合格。清孔后孔内泥浆比重小于1.15,沉渣厚度控制在设计要求之内。

11、水下砼的浇筑:砼灌注在二次清孔后25min内及时进行,若时间过长须再测沉渣。灌注前精确计算首盘砼方量,确保封底顺利。砼封底后保证导管埋入砼中1m以上。正常浇注时,导管底端要始终埋入砼面以下2~6m,严禁把导管提出砼面。一般每次导管提升前埋深为8~9m,上提2节导管即6m,最后一次上提导管的埋深不大于6m,并缓慢提出,以免在桩内夹入泥芯或形成空洞。浇筑时设专人检测砼面上升情况,及时掌握导管埋入深度,不得盲目提升。灌注结束

后,用测绳准确测出桩顶的砼面标高,并考虑超灌量。砼在拌制和浇筑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水泥、砂石、外加剂等材料用量,并检查坍落度。按规定制作试块。

12、桩头处理和检测:砼浇筑完成达到强度后,用风镐配合人工凿桩头,按设计要求进行检测。

先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预制施工工艺框图及文字说明

绑顶板筋 钢绞线制备 购置、检验钢绞线 张拉钢绞线 绑扎底板钢筋 绑扎腹板筋 安装内外、模 购置、检验张拉机具 购置、检验锚具 生产线制作 台座刷隔离剂 安装端模 浇 砼 养护、拆模 放 张 切割钢绞线 移梁存放 封 头 安设防浮压杆 制同条件试块 1、钢绞线下料:采用砂轮锯等长下料,确保张拉时应力相等。 2、钢绞线铺设:穿束前各孔眼统一编号,对号入座。按设计图中标明的失效部位给钢绞线穿上硬塑料管,塑料管两端要用胶布扎严不得漏浆。

3、钢绞线张拉:锚具安装后采用一端固定,一端单根张拉的方式张拉。张拉顺序由中间向两侧对称进行。张拉程序为:0→初应力→1.05бK(持荷5min) →бK(锚固)。张拉中测钢绞线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差不得大于6%。

4、非预应力筋加工及绑扎:在张拉结束8h后进行,以策安全;绑扎时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