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030-生命科学学院-凤眼莲化感抑藻物质对沉水植物及鱼 - 图文 下载本文

附件1:

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立项申请表

推 荐 学 校: 云南大学 项 目 名 称: 凤眼莲化感抑藻物质对沉水植物及鱼类的影响及机理

项目 申报 类别: 创新训练项目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生态学 申 请 人: 曾露栩 所在学院及年级:生命科学学院 2011级 指 导 教 师: 常学秀 单位和职称: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授 填 表 日 期: 2013年 5月8日

云南省教育厅制 2012年2月

填 表 说 明

1.《申报书》各项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要明确严谨,并要求打印或用钢笔填写。页面不够时可加页,不得破坏后面表格的完整和美观。对于填写不合要求、内容含糊不清、字迹潦草者,不予受理。 2. 该《申报书》为A4 纸,各单位或个人可以从云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网站自行下载或翻印,但格式、内容、大小应与原件相同。

一、项目申请人情况

姓 名 曾露栩 性别 男 民族 汉 出生日期 1993.5.7 申 所在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 2011级生物学基地班 请 项目名称 凤眼莲化感抑藻物质对沉水植物及鱼类的影响及机理 人 通讯地址 云南大学呈贡校区楸苑四幢B217 项目类别 项目周期 1年 ■创新训练 电话 14787820743 □ 创业训练 □ 创业实践 污染生态学 所属学科专业 申请人参加科研的经历 自何年月 至何年月 参加的项目 担任的工作 项目组其他成员(不超过5人,不包括申请人和指导教师) 姓 名 性别年级 所在学院 专 业 分 工 签 名 李双丽 普芹芹 张雪健 女 女 男 2011级 2011级 2011级 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 生物学基地班 生物学基地班 生物学基地班 生物学基地班 谢坊雨 女 2012级 实验材料收集及培养 实验操作人员 实验操作人员 统计处理数据 李双丽 普芹芹 张雪健 谢坊雨

二、拟申报项目情况

(一)项目介绍 (研究目标、研究背景及现状、工作原理和方案设想、计划进度安排等) 1.研究目标 了解凤眼莲大规模覆盖下其化感物质对水生植物及鱼类的影响,探讨凤眼莲大规模圏养的环境生态安全性和可行性。 2. 研究背景及现状 富营养化及由此导致的水华蓝藻大规模暴发已成为世界性的水环境问题(Heisler et al., 2008; O’Neil et al., 2011),且气候变化将进一步加剧蓝藻水华的发生及其危害(Paerl and Huisman, 2008; Wagner and Adrian, 2009),其中铜绿微囊藻占绝对优势 (Liu et al., 2011)。因此,湖泊有害藻类及其危害的有效控制是目前以及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之一。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因具有生长速度快、生物量大、抑藻能力强等优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即被用于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材料。 2.1 凤眼莲在水体污染治理中应用广泛 凤眼莲也称水葫芦,属于雨久花科植物。自从Margaret等(1983)发现凤眼 莲能显著吸收和富集水体中的金属Pt以来,国内外利用凤眼莲提取污染物的水体生物修复方法方兴未艾,直至目前仍然处于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凤眼莲对重金属及类金属污染物的提取修复有很多报道,如Saraswat等(2010)、Mahamadi等(2010)利用凤眼莲吸收Zn(II)、Cd(II) 、Cr(VI)和Zn(II)等以去除水体重金属污染;Alvarado等(2008)对比了凤眼莲和浮萍对水中砷的去除效果,发现在0.15 mg/L 砷浓度下,浮萍对砷的去除效率为140 mg As/ha.d,而凤眼莲对砷的去除效率高达600 mg As/ha.d;Mishra(2009)报道了凤眼莲处理11d即能去除水中95%的锌和84%的铬;Módenes等(2011)也利用凤眼莲吸附Cu(II)和Cd(II)来消除水体重金属污染。凤眼莲对有机污染物也有较强的吸附及吸收能力,并可用于木材厂废水的去色及有机物的去除(有机物去除率可达 46~75%,酚类化合物的去除率达到11~17%,除色能力达到23.6% )(Lagos等,2009);对水体氰化物也有很好的净化作用(Ebel,2007);Zawahry等(2004)还利用凤眼莲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