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重点笔记 下载本文

谬误:歪曲的反映客体的认识。

真理的绝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作绝对真理其有两个方面含义:

第一,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题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第二,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它存在的根据就在他自身,如果想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其存在的根据,必然会陷入神秘主义。 真理的相对性:

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这种真理性的人实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他需要进一步扩展。

第二,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

价值: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运动中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他们的对立表现在相互排斥、相互否定上。其统一表现为他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真理的客观性:

其一,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就是说,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承认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实际又符合客观实际。 其二,真理的客观性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逻辑证明是用已有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前提,通过合乎逻辑规则的推理,去证实或证伪另一种认识。在人们探求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它为人们认识和证明真理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也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第一,认识是否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第二,人的实践和人的认识都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实践能够对人类的一切认识作出检验,今天的实践未能证实或驳倒的认识,最终会被以后的实践所证实或驳倒。 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第一,任何时间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实践,都具有局限性,因而它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第二,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反复性。 时间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不可分的,认可夸大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的做法都是错误的等。

真理与价值的对立统一:对立是指真理和价值的不同。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是认识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而价值是指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由此不难看出,真理和价值是有区别的,不可混为一谈。真理与价值不可分,有统一的一面表现在:第一,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人们通过在真理指导下的实践,成功的改造世界,以这种实践的成果来满足人的需要,这就是真理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属性。第二,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在真理指导下形成。 真理的价值表现在它的功能上: 第一,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 第二,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 第三,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P116 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

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第三,相对真理想绝对真理转化。

思想路线:一个阶级及其政党作为指导思想并用以支配行动的认识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地理环境: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诸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构成。 人口因素: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密度、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的分布和迁移、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各种因素的总额范畴。

生产方式: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社会意识: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它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有诸多因素和层次构成。

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它是特定阶级、民族、社会集团或个人,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自发形成的、不定型、不系统的社会意识,表现在人们的情感、情绪、愿望、要求、风俗、习惯、传统、自发倾向和社会风气等等之中。

思想体系:社会意识的高级层次,亦称为社会意识形式,它以相对稳定的形式反映社会存在,具有抽相化、系统化的特性。 意识形态 非意识形态

个体意识:社会成员的个人意识,其内容主要有社会成员特人的自我意识和个人对其生活处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反映的对象意识。

群体意识:各种社会群体的意识,其内容是群体的自我意识和群体对其所处社会关系的反映的对象意识。

生产力: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经济基础: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总和。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指社会的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经济社会形态: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

技术社会形态: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第二,地理环境还可以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 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第二,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

标志。

第二,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第四,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现今的社会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第二,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某些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水平可能较低,与此相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某些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水平可能较高。

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为前提,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 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称能动性,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首先,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对范畴,是高度概括、高度抽象的范畴,它们包括了人类社会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其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再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在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生产力系统的要素:1、独立的实体性因素,2、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3、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4、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生产关系体系:

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关系:三、五划分法,都是马克斯提出来的,他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说明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二者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作用是互补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的,而且这两种划分法本质上是统一的。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第一,因为每一代人在社会上开始生活时,所遇到的都是现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