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光源生产性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载本文

针对科技服务业,我国近几年的各项科技研发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超过2%,基本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已成为科学技术体系较为完备、科技人力资源世界第一、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科学技术大国。目前我国科技服务业主要有以下特点:

1、科技研发服务主体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投入体系不断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格局初步形成,在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企业投入占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比重超过70%。

2、研发资金投入总量不断加大,投资主体结构出现调整 2011年,我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8687亿元,比上年增加1624.4亿元,增长23%;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84%,比上年的1.76%有所提高。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为30.1万元,比上年增加2.5万元。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支出为411.8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应用研究经费支出1028.4亿元,增长15.1%;试验发展经费支出7246.8亿元,增长24%。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占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4.7%、11.8%和83.5%。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6579.3亿元,比上年增长26.9%;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1306.7亿元,增长10.1%;高等学校经费支出688.9亿元,增长15.3%。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5.7%、15%和7.9%。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超过200亿元的行业有8个,这8个行业的研发费用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达72%;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超过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0.71%)的有11

22

个行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超过300亿元的有江苏、广东、北京、XXXX、浙江、上海、辽宁和湖北8个省(市),共支出5774.7亿元,占全国经费总支出的66.5%。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苏、陕西、广东、XXXX和浙江8个省(市)。

3、技术交易活跃

近年来,中国技术成果交易额保持近20%的平均增长速度。从交易对象看,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高新技术领域成果主导着交易市场,一些科技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继续超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仍保持技术市场最大卖方地位。此外,拥有强大技术、资金优势的外资研发机构技术交易大幅增长,自主知识产权合同成交额也有较大增幅。

4、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

虽然,近几年中国研发服务业获得了较快发展,并成为了推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动力,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与不足:一是中国研发主体不平衡,目前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申请量仍占主体地位,企业比重偏低;二是科技人才和研发服务中高端人才严重不足;三是企业专业化水平低,普遍处于?大而全?、?小而全?的自我服务状态,缺乏以核心业务为主导的科技研发服务专业化能力;四是由于缺乏专业化的科技研发服务供应商,研发服务外包、协作和联盟刚刚起步,与国外知名跨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较大差距;五是参与服务全球化、承接国际服务转移和外包能力不足;六是科技研发服务市场化程度不高,研发服务业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推进,

23

科技中介服务业有待进一步发展。

3.2.2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及经验做法

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模日益壮大。生产性服务业是世界经济中增长幅度最快的行业。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中有两个70%的现象,即服务业占GDP的70%,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70%。

2、与制造业的关系日趋紧密。制造业的国际营销网络和生产网络的形成过程,就是聚集营销人才,进行产品研发、运输与储存,开展广告、保险、会计和法律服务的过程,其中的每一环节都伴生着服务需求,都为生产性服务业创造着市场。制造业越发达,生产性服务业就越发达。而且,现代制造企业的生产与服务功能日益融合,制造业部门的功能也日趋服务化,制造业高度发展呈现?服务化?的新趋向。制造业企业为了整合资源、发挥专长、提高效率,越来越多地出现?服务外包?行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互动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3、服务方式虚拟化、网络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生产性服务业的虚拟化、网络化成为可能,这种服务方式也日益凸显其优越性,促进企业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在一个虚拟化的框架之中,高效地?整合?或?疏散?传统上认为的?内力?和?外力?资源,并让这些相关联的结构性要素发挥市场价值,充分体现企业的现有优势。

4、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生产性服务作为商品生产的中间投入,对整个生产过程发挥着联结功能,包括上游(如可行性研究、风险投资、产品设计、市场研究等)、中游(如质量控制、会

24

计、人事管理、法律、保险等)和下游(如广告、物流、销售、人员培训等)的各项活动,贯穿于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之中,其本身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5、园区化布局,集聚化发展。主要是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区域服务体系。例如,北京的中关村、上海的张江高科等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均为高校、科研机构、高技术企业和研发人才的汇集地。

6、行业协会发挥着重要作用。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管理主要是通过行业协会来完成的。如,信息服务产业协会、数据处理协会、注册会计师协会等,这些行业协会既是政府联系企业的桥梁,也是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主体。

经过多年发展,国内部分地区如上海、杭州等地已经有丰富的生产性服务建设经验:

1、上海建设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的几种模式:

(1)科技研发型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这类功能区以国家级开发区、部分市级开发区为载体,通过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紧密融合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开发区的产业集聚和功能提升。如:张江高科技园区托集成电路、软件和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以信息服务、微电子设计、创意和研发服务为主体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同时,还形成了网络游戏、动漫研发及影视后期制作三大创意产业重点发展领域。

(2)物流型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建立与国际水平接轨的物流配送和信息网络体系,加强专业化物流服务。上海已确定包括浦东空港、外高桥、上海化工区等物流园区等在内的5个产业园区向物流型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转型发展。

(3)近郊特色专业型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对商务成本和区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