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权滥用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下载本文

行政职权滥用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

目前在各种社会腐败行为中,行政权力腐败数量最多、程度最重、危害最大。就中国情况而言,行政部门规模庞大、机构繁杂、行业多样,公务人员素质偏低、良莠不齐,易于发生权力腐败。因此,研究行政权力腐败的根源与治理对策势在必行。针对论文的特点,本文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进行研究。 首先,提出当前行政权力腐败的特征,介绍行政权力腐败的相关概念,说明其表现形式和危害,并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历史以及行政权力腐败者的心理等角度来研究行政权力腐败产生的根源。 其次,论述当前治理行政权力腐败的重要意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对行政权力腐败的治理,而治理行政权力腐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重要保证。通过借鉴西方国家针对腐败的立法和制度、新加 坡的高薪养廉和监督机制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廉政建设和管理机制,结合经济、政治渐进式改革的现状,探求适合中国国情的治理行政权力腐败的路径。

最后,从理论上为治理行政权力腐败提供依据,并提出治理行政权力腐败的对策,主要是通过权力制约机制、法制约束机制、社会监督机制、民主行政机制及心理教育机制,从而使得行政权力腐败的治理有一个好的 收效,同时对治理行政权力腐败的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行政权力腐败;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心理基础:权力制约。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权力腐败是一个历史性、全球性、现实性的问题,无论是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还是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无论是具有长期民主传统的国家还是专制国家,或是正向民主化过渡的国家,都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反腐败是一个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各国采取了许多措施,也为我国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权力腐败的主体是握有公共权力的官员,权力腐败的根本就是以权谋私。反腐败的关键就是治理权力腐败,克制以权谋私。腐败的程度与社会环境和条件密切相关。在社会环境稳定、社会运行有序,即利益分化不明显、公共权力受到有效制约、意识形态高度整合的历史发展时期,腐败现象缺乏滋长的氛围和条件,权力腐败就会处于低发状态。当社会处于变革或转型期,各种腐败行为就会成倍滋生,其根源在于利益整合低于利益分化、利益冲突加剧以及利益导向动力系统的变型和失灵,致使一些人价值观的扭曲和金钱崇拜的膨胀,出现以权力换取财富和以财富换取权力的权钱交易。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出现的漏洞是行政权力腐败的经济根源。改革是一个旧体制和新体制此消彼长的渐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经历两种体制并存、两种体制都在发生作用又都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特殊阶段。新旧体制共存的局面,既会产生一定的磨擦,又会在管理上造成新的空隙,使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生活呈现一定程度的无序状态,成为某些当权者利用权力追逐金钱的肥沃土壤,大量行政权力腐败便由此而产生。行政权力腐败是社会机体的毒瘤,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障碍。 研究行政权力腐败的本质、发生机制和变化规律,探索有效抑制行政权力腐败的途径、手段和措施,对建设和发展政治学、行政学、行政管理学等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论文沿着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再到实践的路径,全面客观地揭示权力的本质和权力腐败的规律,提出治理行政权力腐败的对策,为深化我国行政改革、加强廉政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二、我国行政权力腐败产生的根源

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时期,行政权力腐败是中国百姓最痛恨的社会现象,也是国家力图根治的顽疾,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l】但行政权力腐败并未因百姓的痛恨与国家的反腐决心及实施的有关措施而减少,反而愈演愈烈。这说明行政权力腐败已经不是一种个别的、偶然的现象,而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现象,这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行政官员选择了通过腐败的方式来满足个人利益和需求,有人称之为一种制度性或体制性腐败,它表明现行的制度结构或制度安排存在重大的缺陷。邓小平同志早在1980年就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深刻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2】本章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导致行政权力腐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根源,指出了中国转型时期行政权力腐败的体制性根源。

二、行政权力腐败的经济根源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市场经济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每一种社会的行为背后,总是或明或暗隐藏着追求经济利益的动因, 物质利益是驱动人们行为的最初和最为直接的动机。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还存在着资源短缺、新旧体制的摩擦碰撞、物质利益分配不公和不规则竞争,还缺乏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规范化管理规则,政企不分、以政代企的经济管理模式尚未彻底消除,政府在经济管理领域仍然行使较大的投资、调控等管制权力,这就为某些政府官员利用制度上的缺陷大肆进行“寻租”提供了可能性。在商品经济社会,金钱起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可以用来购买种种商品,是财富的象征,也是满足人们种种需要的媒介,这使得它具有普遍而巨大的诱惑力。拥有公共权力的行政人员为了攫取金钱或财物,满足自己的非分需要,可以置人民的需要、国家的法律于不顾,钻国家法律法规不健全的空子,利用行政权力作为“虚拟资本”插手经济领域活动,与社会经济主体进行非法交易,为自己和他人谋取利益,从而导致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发生、扩散。 三、经济体制缺陷导致腐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l】在廉政范畴内所谓的行政腐败,基本属于上层建筑的范围。因此,它必然有着一定的经济体制的根源,而且这是较深层次的根源。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入手,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贪污腐败的必然性。与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