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舞教学大纲 下载本文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中国民族民间舞 二、课程性质及设置目的

1、课程性质及设置目的:该课程是舞蹈专业基础训练必修课程,通过“动感、动势、

动律”,递进式引导学生对民间舞蹈的认知,让学生了解各舞种来源的历史成因,掌握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2、课程基本要求

知识要求:掌握四个民族(汉、藏、蒙、维)五个舞种的基本动律、动作,了解其文化成因。 技能要求:要求技能上从单一组合训练到综合性的风格组合,循序渐进把握其风格特点。

3、教学目标:掌握单一元素动作训练,逐渐递进至综合组合训练,进一步把握其风格性。

通过不同舞种的学习,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及表现力,以达到外在形体运动的协调和内在精神气韵的和谐。

4、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民族民间舞课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主干课程,它同舞蹈

基训课、古典舞身韵课共同构建了舞蹈专业课程的基本框架,共同承担了培养舞蹈表演人才的任务。

5、教学方法与手段:口传身授法、多媒体教学法

三、课程内容及考核目标

主要课程内容

第一学期 藏族

第一单元 动律训练(1---4周)

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基本体态,初步掌握颤膝动律与脚下的

打点配合,以及上身被动跟随重心晃动的规律,初步了解屈伸动律的松弛柔和。

2、教学重点:①颤动律

②屈伸动律

3、教学难点:①膝盖的松弛与脚下动作的配合

②屈伸动律中抻韧性的把握

③藏族舞蹈“一顺边”的运动方式的把握

4、教学内容:①屈伸动律训练

②颤动律训练

5、授课方法与手段:口传身授法,多媒体教学法

6、作业形式:课下复习巩固组合内容,学生分组练习进行自评和互评,并观摩和课堂所

学内容相关的视屏资料

第二单元 步伐训练(5----8周)

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单元在颤动律和屈伸动律训练基础上,形成步伐的重心移动,带

动上身的松弛运动,通过各种步伐的掌握,加强屈伸动律在藏族舞蹈动作中的重要性,下肢的灵活自如运用。

2、教学重点:①准确把握各种步伐的动作要领。

②下肢步伐与上身、手臂的配合运用。

3、教学难点:①膝部的屈伸与脚下步伐的统一

③不同步伐体现的韵律感,流畅性以及动作之间的衔接规律。。

4、教学内容:①撩步训练

②踮步训练

5、授课方法与手段:口传身授法、多媒体教学法

6、作业形式:课下复习巩固组合内容,学生分组练习进行自评和互评,并观摩和课堂所

学内容相关的视屏资料

第三单元 风格性组合(9---12周)

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单元属于综合提高阶段,学生在把握基本动作基础上更高层次上

体会藏族舞蹈的风格,以达到上下肢动作的协调配合及腿部的敏捷性,要求学生具有表演层

面。

2、教学重点:①了解藏族不同地区的风格特点

②熟练掌握不同风格动作的要求

3、教学难点:①娴熟动作基础上的表现力

②手和脚、头配合的协调性

4、教学内容:①“卓 ”风格性组合 ②“依”风格性组合

③ “牧区”风格性组

5、授课方法与手段:口传身授、多媒体教学法、比较法

6、作业形式:课下复习巩固组合内容,学生分组练习进行自评和互评,并观摩和课堂所

学内容相关的视屏资料

第四单元 综合复习(13—15周)

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单元是复习巩固,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让学生全面多方位的对所

学内容加以复习,消化,练习,强化,对所有单一元素训练的掌握和了解融入风格性组合中,使学生达到更好的应用技能,展示更好的学习效果。

2、教学重点:①了解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②熟练掌握每一个动作元素

3、教学难点:①复习所有组合

②每个组合特点把握的准确度,每个组合所体现出的训练目的 ③全面把握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4、教学内容:复习所有所学组合

5、授课方法与手段:口传身授法,比较法

6、作业形式:课下复习巩固组合内容,学生分组练习进行自评和互评,并观摩和课堂所

学内容相关的视屏资料

第二学期 东北秧歌、蒙族

东北秧歌:

第一单元 动律训练(1---2周)

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单元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东北秧歌的基本体态、动律特征,以腰发

力的上下、前后、划圆动律。

2、教学重点:上下动律、前后动律、划圆动律在不同舞姿上的运用 3、教学难点:以腰发力的运动方式 4、教学内容:动律组合

5、授课方法与手段:口传身授法,多媒体教学法

6、作业形式:课下复习巩固组合内容,学生分组练习进行自评和互评,并观摩和课堂所

学内容相关的视屏资料

第二单元 步伐训练(3---5周)

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单元以训练东北秧歌特有步伐为主,准确掌握膝部稍屈,身体略

前倾的基本体态和出脚急,落脚稳,胯部上提的基本动律,使学生了解到东北秧歌音乐“一拍紧催一拍”的节奏特点,同时将手巾花的运用和步伐的协调配合融为一体,展现东北秧歌的“美劲儿”。

2、教学重点:①踢步的快出,慢转移重心

②手巾花的熟练把握 ③培养学生以情带动的表演

3、教学难点:手巾花的运用与步伐的配合 4、教学内容:①踢步组合训练

②手巾花组合训练 ③顿步组合训练 ④走场组合训练

5、授课方法与手段:口传身授法、多媒体教学法

6、作业形式:课下复习巩固组合内容,学生分组练习进行自评和互评,并观摩和课堂所

学内容相关的视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