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 下载本文

A. 该水平拉力大于轻绳的弹力 B. 物块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

C. 当该水平拉力增大为原来的1.5倍时,物块c受到的摩檫力大小为0.5μmg D. 剪断轻绳后,在物块b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块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 【答案】ACD

学,

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要分析清楚物体的受力情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与平衡条件可以解题;解题时注意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应用。

7.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与120V的交流电源相连,副线圈并联两个灯泡A和B,灯泡A、C的额定功率皆为30W,正常发光时电阻皆为30Ω,已知三灯泡均正常发光,流过原线圈的电流为1.0A,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副线圈匝数为3:1 B. 原副线圈匝数为4:1 C. 流过灯泡B的电流为2A D. 正常发光时B灯电阻为30Ω

5

【答案】AC

【点睛】A灯与C灯是相同规格的灯泡,故流过A灯的电流与流过C灯的电流相同,求出A灯的电压即为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根据C灯额定功率求出C灯两端的电压,则原线圈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减去C灯两端的电压,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即可求解匝数比,根据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相等,即可求出副线圈的电流,从而求出B灯的电流和B灯的电阻。

8. 如图所示,CD、EF是两条水平放置的电阻可忽略的平行光滑导轨,导轨固定不动,间距为L,在水平导轨的左侧存在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导轨的右端接有一电阻R,左端与一弯曲的光滑轨道平滑连接。将一阻值也为R,质量为m的导体棒从弯曲轨道上h高处由静止释放,导体棒最终恰好停在磁场的右边界处。己知导体棒与水平导轨接触良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阻R的最大电流为

B. 电阻R中产生的焦耳热为mgh C. 磁场左右边界的长度d为

D. 流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答案】AD

6

【解析】金属棒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度

,得金属棒到达水平面时的速

,金属棒到达水平面后进入磁场受到向左的安培力做减速运动,则刚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最大,

,最大的感应电流为

,故A正确;金属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

,故B错误;对导体棒,解得,

所以最大感应电动势为机械能最终转化为焦耳热,即

,故电阻R中产生的焦耳热为

而,

,变形得:

经时间t穿过磁场,由动量定理得:

而由和S=Ld,解得:,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

【点睛】金属棒在弯曲轨道下滑时,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或动能定理可以求出金属棒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由E=BLv求出感应电动势,然后求出感应电流;由动量定理和量,由能量守恒定律求出产生的焦耳热。

求出电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9. 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该装置中的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源频率是50Hz。

(1)对于该实验,下列操作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利的是_____。 A.精确测量出重物的质量 B.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 C.重物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锤 D.释放重物前,重物离打点计时器下端远些

(2)按正确操作得到了一条完整的纸带,由于纸带较长,图中有部分未画出,如图所示。纸带上各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计时点,其中O点为纸带上打出的第一个点。

7

①重物下落高度应从纸带上计时点间的距离直接测出,利用下列测量值能完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选项有______。

A.OA、OB和OG的长度 B.OE、DE和EF的长度 C.BD、BF和EG的长度 D.AC、BF和EG的长度

②用刻度尺测得图中AB的距离是1.76cm,FG的距离是3.71cm,则可计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是(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________m/s。

【答案】 (1). BC (2). BD (3). 9.75 【解析】因为在实验中比较的是mgh、

,的大小关系,故m可约去,不需要测量重锤的质量,对减小

2

实验误差没有影响,故A错误.为了减小纸带与限位孔之间的摩擦图甲中两限位孔必须在同一竖直线,这样可以减小纸带与限位孔的摩擦,从而减小实验误差,故B正确.实验供选择的重物应该相对质量较大、体积较小的物体,这样能减少摩擦阻力的影响,从而减小实验误差,故C正确.释放重物前,为更有效的利用纸带,重物离打点计时器下端近些,故D错误,故选BC。(2)当知道 OA、OB和OG的长度时,无法算出任何一点的事,故A不符合题意;当知道OE、DE和EF的长度时,利用DE和EF的长度可以求出E点的速度,从求出O到E点的动能变化量,知道OE的长度,可以求出O到E重力势能的变化量,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故B符合题意;当知道BD、BF和EG的长度时,由BD、BF的长度可以求出E点的速度,但无法求出G点的速度,故无法求出E到G点的动能变化量,故C不符合题意;当知道AC、BF和EG的长度时,可以分别求出B点和F点的速度,从而求B到F点的动能变化量,知道BF的长度,可以求出B到F点重力势能的变化量,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故D正确;故选BD。(3)根据

【点睛】根据实验原理,结合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后分析解答;依据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时刻瞬时速度,从而确定动能的变化,再依据重力势能表达式,进而确定其的变化,即可验证,根据力加速度。

求出重

,解得: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