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_毕业论文 下载本文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2.1全部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是对商品产品成本计划以及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总的分析和评价。通过成本分析,可以考核企业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评价企业过去的成本管理工作;可以揭示问题和差距,促使企业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因此,产品成本指标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拉动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杠杆。 2.2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可比产品是指以前年度或上年度曾经生产过的产品。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主要是检查其计划降低指标是否完成,分析影响计划降低指标完成的原因,影响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指标的原因主要有:产量因素、品种结构因素、单位成本因素、其中产量因素不影响降低率。 2.2.1产品量因素

产品产量变动必然直接影响成本的增减。但当产品品种结构和产品单位成本不变时,产量不会影响成本降低率,因为当品种结构不变时,说明各种产品的产量计划完成率都相同,在计算成本降低率时,因分子、分母都具有相同的产量增减比例而不变。其计算公式如下:

(1)计划降低额=∑[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本年计划单位成本)] (2)计划成本降低率= 计划降低额÷∑(计划产量×上年实际成本)×100% (3)产量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成本降低率

2.2.2产品品种结构影响

由于各种产品成本降低率不同,对产品产量不是同比例增长时,就会使降低额和降低率同时发生变动。如果提高成本降低率大的产品在全部可比产品中的比重,就会使成本降低额绝对值的增大,并使成本降低率相对值增大;相反,则会减少成本降低额的绝对额和降低率的相对值。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的影响的计算公式为:

(1)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

=∑(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成本降低率 (2)品种结构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

2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

2.2.3产品单位成本因素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和实际完成情况,都是以上年单位成本为基础计算的。这样,各种产品单位成本实际比计划降低或升高,必然引起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实际比计划相应地升高或降低。产品单位成本的变动与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动。计算公式如下:

(1)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 =∑[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实际单位成本)] (2)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

=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数÷∑(实际产量×上年计划单位成本) 2.3产品单位成本分析

在成本分析中,除对全部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从总的方面进行一般评价外,还应对产品单位成本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以下对本月材料、工资、制造费用这三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产品单位成本分析通常是选择最主要的或成本水平升降幅度较大的产品,深入研究其单位成本以及各个成本项目的计划完成情况,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2.3.1直接材料

指企业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辅助材、设备材料、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直接材料和电力、蒸气动力。

2.3.2直接人工

直接工资费用的分析必须结合工资制度来进行,因为工资制度的不同,会导致影响直接工资的因素不同。

1.单位产品工时数量变动影响=(实际工时数量-计划工时数量)×计划小时单价

2.小时工资单价变动影响=(实际小时工资单价-计划小时工资单价)×实际工时数量

3.单位产品工资费用变动合计=单位产品工时数量变动影响+小时工资单价变动影响

2.3.3制造费用

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

3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质,合理地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制造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车间、分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一切费用。(车间生产和行政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固定资产维修费列“管理费用”。)具体有以下项目:各个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房屋建筑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生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等。制造费用一般是间接计入成本,当制造费用发生时一般无法直接判定它所归属的成本计算对象,因而不能直接计入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中去,而须按费用发生的地点先行归集,月终时再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各成本计算对象间进行分配,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中。

3. 企业期间费用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为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营业费用。以下是奥伦胶带期间费用变化情况表:

表1: 期间费用变化情况表

单位:元 项 目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合 计 本年实际 4298654.16 14482020.10 2739670.75 21520345.01 上年同期 比上年增减额(万元) 比上年增减变化率(%) 3932482.07 366172.09 7580876.22 6901143.88 9.31 91.03 664.08 81.91 317061.00 2422609.75 11830419.29 9689925.72 3.1营业费用的分析 营业费用其实就是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自制半成品和工业性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

由于没有给出组成营业费用的各下级科目的上年实际数,因此在此无法进行原因分析但从总体上看奥伦营业费用比上年超支366172.09元,说明营业费用控制方面存在问题须采取可行措施。 3.2管理费用分析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费用。 管理费用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业务招待费增加241650.49元。说明奥伦在管

4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理费用的控制方面较差有关方面应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 3.3财务费用分析

财务费用是指为筹集生产经营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其主要包括:利息支出、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财务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利息支出比上年超了2466800.25元说明奥伦在财务费用的控制方面较差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利息的支出 。

总之,期间费用都有增加,其中财务费用增加幅度很大,管理费用增加较大,营业费增加幅度较小。企业应编制严格的费用开支制度,努力降低各项费用开支,提高经济效益。 4 企业利润分析 4.1利润总额的分析

企业的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加上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余额。由于该企业在本期没有对外进行投资,投资收益在本期没有发生额。 4.2主营业务利润分析

主营业务利润分析是在实际产品销售与计划产品销售的基础上,用因素分析法分析。

影响主营业务利润的各个因素,主营业务利润取决于销售收入与产品成本和税金之间的差异。

影响主营业务利润的基本因素有:销售数量、产品销售单价、单位销售成本、单位产品销售费用、税率和品种构成。

由于没有给出奥伦公司2006年和2007年的销量、单位售价、单位销售成本、单位销售税金所以无法进行因素分析法,只能从销售收入总额和销售利润总额分析企业2007年主营业务利润情况,2006年奥伦主营业务利润为7543182.88元,而2007年为17200729.25元。2007年比2006年增加9657546.37元。上升百分数为128.03%(9657546.37÷7543182.88×100%)。 4.3其他业务利润分析

表2: 其他业务利润分析表

单位:元 项目 2006年 2007年

收入 0 1085962.77 5

成本 0 678393.18 利润 0 40756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