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间偶合作用的消失,从而推测出相关质子在空间的相对位置,进而可获得药物的构型信息。
4.2 通过测定手性衍生物的NMR来确定其绝对构型。 待测手性分子与已知构型的一对对映异构体反应,生成两个非对映异构体后,分别测定各自分子中氢的化学位移,通过化学位移的比较,并结合计算等方法,从而推导出该手性分子的绝对构型。
例如,Mosher法【5】是将待测手性醇(或胺)与(R)或(S)-α-甲氧基-α-三氟甲基-α-苯基乙酸(MTPA)反应生成相应的酯或酰胺,然后测定该酯或酰胺的核磁共振氢谱。由于该方法已事先研究确定了两种不同构型的手性醇(或胺)生成相应的酯或酰胺后,手性碳上的氢的化学位移的变化规律,所以根据实测的化学位移的变化情况即可确定该手性醇(或胺)的绝对构型。由此可见,这类方法也属于间接法,可用于判断创新药物的绝对构型。
五、制剂处方及工艺
手性药物制剂研究的总体目标与普通化学药物是一致的,主要研究项目和思路总体上可以参照一般化学药进行。对于手性药物而言,处方及工艺研究的重点在于保证手性药物构型不变。手性药物构型的稳定情况也是手性药物制剂剂型选择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如其稳定的pH范围,固态及液态下构型稳定情况,对光、热、空气等因素的稳定情况等。如果研究显示手性药物在溶液状态下构型不够稳定,可发生构型变化,则不宜选择注射剂、口服溶液等液体剂型。
手性药物处方筛选及工艺研究的重点是通过选择适宜的辅料和工艺条件,避免引起手性药物构型的转变。研究中应通过相应的验证实验证明选择的处方及制备工艺不会引起手性药物构型的变化。研究
26
验证工作可以在处方筛选和工艺研究过程中进行,增加对手性药物立体异构体的考察,以证明某一处方或某一工艺条件下药物构型的稳定。如考察不同pH值的系列处方,或某一处方灭菌前后药物立体异构体的变化情况等,从而确定该处方或工艺条件下,手性药物构型的稳定情况。同时,研究验证工作也可以在确定初步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后,在制剂的稳定性评价中进行,即对制剂基本项目考察合格的样品,在选择两种以上处方样品进行影响因素考察时,增加考察药物构型的稳定情况,进而筛选出相对合理的处方。
六、质量研究与质量标准
(一)质量研究 1.研究项目的确定
比旋度、立体专属性的鉴别项、立体异构体杂质检查以及立体专属性的含量测定等是反映药物立体化学特征的检测项目,在质量研究中要综合考虑药物研发的全过程确定研究项目。鉴别、光学纯度检查和含量测定等项目的取舍可统筹考虑,如果鉴别和检查项能够控制其光学特征和光学纯度时,含量测定可采用非立体专属性的测定方法。
2.分析方法及其选择
分析方法直接关系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选择合适的光学纯度分析方法是手性药物质量研究的首要问题。
一般情况下,比旋度可按照药典附录的要求进行研究,需要注意的是选定的光源等测定条件应使测得的比旋度数值适中,能较灵敏地反映药物的光学特性;必要时除使用通常的钠灯光源外,还可选用汞灯等特定光源。影响比旋度数值的因素较多,包括使用的溶剂、测试
27
液的浓度、测定时的温度、产品的化学纯度、光学纯度及仪器数据的正常波动等,因此,该数值的变化并不一定能灵敏、准确地反映出立体异构体含量的变化。通常情况下,仅采用比旋度作为光学纯度的质控指标是不完善的,该方法需与其它立体专属性更强、灵敏度更高的分析方法相结合,才能较好地控制产品的光学纯度。天然来源的具有多个手性中心的药物如果难以进行立体异构体杂质的控制,且试验或文献数据证明其构型不易发生改变时,可仅用比旋度范围对其光学特性进行一定的控制。
理论上,非对映异构体之间可采用非立体专属性的方法进行分离检测,故以下仅针对对映异构体杂质的检测方法进行阐述。从方法的专属性及灵敏度考虑,一般多采用手性分离的方法检测对映异构体。HPLC、GC、毛细管电泳法(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超临界色谱法(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SFC)及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在这方面都有研究应用,但以前三者的应用较多。
色谱法拆分药物对映体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类。直接拆分法是指不经衍生化而直接分离对映体药物,可以分为手性固定相(Chiral Stationary Phase, CSP)法和手性流动相添加剂(Chiral Mobile Phase Additive, CMPA)法。前者是将手性源合成到普通固定相上,形成手性固定相。虽然手性固定相的制备有一定难度,且手性柱通用性差、供试品有时需作柱前衍生化处理等,但是该法的色谱系统稳定性好、方法重现性较好、使用方便,所以在手性药物的研究中应用较多。后者是在流动相中加入手性选择剂而在普通色谱柱上分离手性化合物,其优点是可采用普通的非手性柱、操作简便、分析过程较少发生消旋
28
化;通过改变CMPA的种类、浓度及流动相组成等多种途径可优化分离条件,并控制出峰顺序。该方法的缺点是其色谱系统稳定性较差,平衡时间较长,CMPA消耗较多,某些CMPA欠稳定,且有时干扰检测;CMPA有时需要自行合成,不如手性固定相法方便。但因其制备难度小于CSP,在进行手性药物前期研究时,因不易获得商品化的CSP,本法仍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间接拆分法主要是指手性试剂衍生化法(Chiral Reagent Derivatization,CRD),其原理主要是利用对映体混合物在预处理或前置柱中先与高光学纯度的手性衍生化试剂反应,生成一对非对映体,然后利用他们在理化性质上的差异,在非手性柱(也可用手性柱)上加以分离。此法涉及供试品的化学转化和分离等预处理过程,有时可引起某一对映体组分的消旋化、损失或富集,且手性衍生化试剂的光学纯度及衍生化反应的速率或收率等都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研究中应加以关注。
3.分析方法的验证
方法的验证应参照分析方法验证的技术指导原则,对于光学纯度检查方法的验证,立体专属性是考察的重点。立体专属性系指在其它手性杂质可能共存的情况下,采用的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
方法专属性的验证,可采用消旋体或与对映异构体混和进样的方式考察对映体间的分离度。同时需要考虑产品中其它有关物质对异构体检测的影响,可采用各步反应的中间体(尤其是后几步反应的中间体)、粗品来进行系统适用性研究,考察各杂质与各立体异构体峰相互间的分离度是否符合要求。另外,还可用酸、碱、光、热、氧化等适度破坏试验来验证该方法能否避免降解物对对映体检测的干扰。一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