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贸易地理(赵苏)--期末总复习题 for 国贸131 班 下载本文

4. 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是( 4.A )

A. 沙特阿拉伯 B. 伊朗 C. 伊拉克 D. 美国 5. 核能开发利用较多的国家是(5.B )

A. 德国 B. 法国 C. 日本 D. 中国 6. 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是( 6.B )

A. 德国 B. 中国 C. 美国 D. 澳大利亚 7. 钢产量具有世界首位的国家是(7.A )

A. 中国 B. 日本 C. 德国 D. 美国 8. 世界最大的铜生产和出口国是( 8.B )

A. 中国 B. 智利 C. 澳大利亚 D. 巴西 9. 目前世界上生产汽车最多的国家是( 9.B ) A. 日本 B. 美国 C. 中国 D. 德国 10. 纺织工业属于(10.C )

A. 技术密集型 B. 资金密集型 C. 劳动密集型 D. 原料密集型

11. 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是(11.B ) A. 印度 B. 中国 C. 日本 D. 韩国 12. 电子信息工业最发达的国家是( 12.B )

A. 日本 B. 美国 C. 中国 D. 印度 13. 世界电子元件最大生产国是( 13.A )

A. 日本 B. 美国 C. 德国 D.中国 14. 2004年全球汽车销售量最多的公司是(14.C ) A. 日本丰田 B. 德国大众 C. 美国通用 D. 中国一汽 15. 几内亚主要出口( 15.B )

A. 铜 B. 铝 C. 石油 D. 锡

第六章(二)单项选择题

1.世界人均粮食产量最多的洲是(1.C ) A.亚洲 B.欧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2.世界粮食产量最大的国家是(2.B )

A.美国 B.中国 C.印度 D.澳大利亚 3.盛产水稻的国家是(3.C)

A.美国 B.法国 C.印度尼西亚 D.澳大利亚 4.世界最大的玉米生产国是(4.A)

A.美国 B.中国 C.加拿大 D.阿根廷 5.南美洲的小麦出口国是(5.C)

A. 巴西 B.智利 C.阿根廷 D.墨西哥 6.中亚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出口国是(6.A)

A.哈萨克斯坦 B.乌兹别克斯坦 C.土耳其 D.俄罗斯 7.世界最大的油菜籽出口国是(7.C)

A.中国 B.美国 C.加拿大 D.法国 8.世界最大的食糖和酒精出口国是(8.B)

5

A.澳大利亚 B.巴西 C.阿根廷 D.美国 9.世界最大的可可生产国和出口国是(9.D) A.巴西 B.印度 C.泰国 D.科特迪瓦

10.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沿海经济专属区是(10.B) A.100海里 B.200海里 C.50海里 D.12海里 11.世界最大的水产品进口国是(11.A)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中国 12.世界猪肉产量最大的国家是(12.A)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加拿大 13.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是(13.C)

A.中国 B.日本 C.芬兰 D.加拿大

14.世界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是(14.B) A.日本 B.中国 C.美国 D.加拿大 15.世界木材出口国是(15.D)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加拿大

第七章:(四)单项选择题

1.影响运通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1.D )

A.地形和气候 B.人口的数量和分布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与分布 2.我国外贸运输最大声的代理人是(2.A)

A.中国外贸运输总公司及各地分公司 B.中国远洋运输公司C.中国外轮代理公司 D.华润海运公司

4.推动运输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4.C)

A.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分布 B.人口数量多少和分布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地形和气候 5.我国近洋航线与远洋航线的分界点是(5.D) A.香港 B.新加坡 C.科伦坡 D.亚丁

10.从上海驶往纽约的10万吨轮船,其航线应走(10.B)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好望角 D.麦哲伦海峡

14.当前世界上集装箱年装卸量最大的港口是( 14.A ) A.香港的维多利亚港 B.鹿特丹港 C.新加坡港 D.纽约港

15.小批量、时尚性强的出口货物,优先选择的运输方式是( 15.D) A.海运 B.空运 C.铁路 D.公路

三、简答题:

1.国际贸易地理学阐述的主要内容包含哪几个方面?

答: (1)对影响国际贸易空间分布和格局的各种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研究,主要有世界自然地理因素及人文地理因素分布、特点、变化。

6

(2)分析世界各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产业部门的构成与其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区结构及主要经贸活动的关系。

(3)分析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空间格局、地区差异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举例说明地形条件对经贸活动的影响。

答:河流和湖泊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交通运输和商业贸易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例如,内陆地区运河的开凿可以满足交通运输和航运上的需要,对于促进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往往有着积极的贡献。我国近1800公里的京杭大运河曾对南北物资的交流起过积极的作用,目前仍是北煤南运、南粮北调的重要通道。前苏联通过白海、波罗的海、里海、亚速海和黑海的水系连接起来形成的“五海通航”,美国和加拿大将密西西比河、五大湖和圣劳伦斯河沟通后的内陆水道网,以及西欧莱因、马斯、谢尔德、塞纳等水系通过总长达12000多公里运河组成的国际内河航道网均对国际间经贸往来的影响举足轻重。

3.举例说明灾害性天气对经贸活动的影响。

答:灾害性天气常常使工农业减产,交通中断,对于生产活动、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等产生的破坏性影响更为直接和严重。例如,一些外贸船只往往因风暴袭击而被迫停航,如果不掌握气象资料,贸然远航,船舶很可能会被风浪浸没,造成惨重的损失。1972年,由于气候异常,南美秘鲁沙丁鱼的捕获量减少2/3,致使当作饲料的鱼粉锐减。与此同时,印度和西非的花生,前苏联的向日葵等,也因天旱而大量减产,致使能当饲料的大豆价格成倍上涨,由此引起了世界饲料与谷物市场的供求矛盾和国际贸易活动范围的扩大。

4.阐述“地理大发现”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答:地理大发现包括历史上所称的“新航路的发现”、“新大陆的发现”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它开辟了从欧洲向南绕过非洲或向西绕过美洲到达东方的新的贸易航线。 地理大发现结束了新旧大陆之间彼此隔绝、独立发展的状态,扩大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地理大发现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使欧洲获得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大量物质财富与劳动力;新旧大陆之间商品、劳务等相互流通,促进了农作物品种的相互流动,同时由于地理条件以及气候条件的改变,出现了许多新物种;地理大发现对于国际贸易中心的影响,是使地中海沿岸的国家贸易地位下降,而处在新航线途中的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世界经济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国家开始向大西洋沿岸转移。

5. 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之间相互关系如何?

答:区域经济集团化对世界经济一体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区域经济集团都存在一定的保护倾向,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一段时间内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有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迅速发展,又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最终实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和步骤,世界经济一体化则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后归宿。

6.简述世界石油出口地理和石油进口地理。

7

答:从世界石油市场供需大格局看,具有相对集中的特点,中东、拉美、非洲是世界石油的最主要供应地,其中仅西亚一个地区就占世界出口量的1/3。因此,石油贸易的大部分是由发展中国家输往发达国家的。

亚太、欧洲和北美地区存在严重的原油缺口,因此世界原油进口主要集中在这3个地区,传统上原油进口量最大的地区是北美,其次是亚太。但亚太地区1997年后的原油需求均超过北美,到2001年占了世界总进口量的1/4。

7.海上航线从不同的角度有哪些划分类别的方法?

答:海上航线按照船舶经营方式分定期航线和不定期航线;按照航程远近范围分远洋航线、近洋航线、沿海航线;按照航行的水域范围分太平洋航线、大西洋航线、印度洋航线、北冰洋航线;适应世界集装箱运输发展变化,还派生出了许多种海运航线的称谓及分类,如相对于传统的直达航线,有环球航线、钟摆航线之分;相对于集装箱货运量的大小和航线跨越的海域,有干线和支线之分;相对于航线的主要走行方向,有东西航线和南北航线之分;相对于不同经济发达程度地区之间的航运,有北—南航线和南—南航线之分等。

8.简述我国国际(空运)航线的分布特点。

答:我国国际航线的分布有以下特点:

(1)我国的国际航线是以北京为中心,通过上海、广州、乌鲁木齐、大连、昆明、厦门等航空口岸向东、西、南三面辐射。

(2)我国国际航线的主流呈东西向。向东连接日本、北美,向西连接了中东、欧洲,是北半球航空圈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3)我国的国际航线是亚太地区航空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南亚、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地有密切的联系。

9.为什么说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石油安全而言,马六甲海峡的地位尤其特殊?

答:马六甲海峡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咽喉,是连接亚、非、欧、澳四大洲的重要海上通道,有两洋“战略走廊”之称。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石油安全而言,马六甲海峡的地位尤其特殊,中国85%左右的进口石油,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每年需进口4.5亿吨原油,都要途经1100公里的马六甲海峡。

10.我国的石油贸易现状是怎样的?

答:近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极大地刺激了国内能源消费的增长,并拉动石油需求不断提高。而受国内资源及开采条件的制约,我国石油产量年均增长速度仅为1.75%。石油消费与石油生产的不均衡导致我国石油进口量不断增大。我国原油进口量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300万吨猛增至目前的1.23亿吨,年均增长280%。

1993年我国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石油净进口国。1996年我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2004年我国进口原油达1.23亿吨,燃料油进口量突破3000万吨。我国进口原油约占世界原油进口总量的5.8%,居第三位,次于美国和日本。目前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地以产油国计已有40个左右,同日本相比,进口来源相对较多。

相比之下,受国内原油供应不足的影响,我国石油出口进一步下降。2004年出口549万吨,较上年减少264万吨,下降32.5%。原油主要出口地仍主要集中在韩国、印度尼西亚、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