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一等奖(文字评论) 下载本文

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一等奖(文字评论)

把校舍真正建设成第一避难所

4月25日人民日报报道,针对一些媒体在芦山灾区拍到的汶川地震后重建房墙体开裂、脱皮等情况的照片,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和求证。专业人士 表示,对有些校舍墙体的开裂、脱落要科学认识,主体结构受损才能算危房。芦山县初级中学部分建筑物的墙体受破坏在预期之内,达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 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另据中国教育报4月22日报道,在芦山地震发生时,该县在汶川地震后修建的校舍无一垮塌,有效保障了在校 师生的生命安全。

汶川地震中的校舍坍塌事故可谓教训惨痛,后续的诸多声音为中国的国家形象抹上了厚厚的阴影,校舍安全问题一时间成为灾难报道中的一个敏感话 题。相比较而言,芦山地震中“在汶川地震后修建的校舍无一垮塌”值得肯定。它传递了一个暖人的警示信号:安全不再是一种奢望,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和结 果,我们完全有能力将生命寄托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在灾难面前,给生命一个安全的承诺,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

“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中国政府于2009年实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新一轮的校舍安全排查工作, 对校舍安全做出了明确的防震级别和安全指数要求,以期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在这次芦山地震中,新建校舍承受住了七级地震的摇晃,它托起的不仅仅是生 命本身,更是一种新的希望。

学校是孕育理想和希望的地方,保障校舍安全,关乎民族的未来。在校舍安全问题上,如何强调都是理所当然的。在地震频繁的日本、智利、美国等 国家,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校舍安全的民生保障立法进程,学校被列入了紧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范畴,校舍的安全标准因此更为“苛刻”。

1933年,美国长滩发生6.3级大地震,众多校舍被毁,加州政府随即通过“菲尔德法案”,详细规定了建筑设计标准、监管机构、审查程序、 惩罚措施等内容。在智利,为了推行更高标准的建筑抗震规定,政府出台了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确保所有校舍都能够“按抗9级地震设计”。日本早在1923年 的关东大地震后就着手制定校舍安全政策,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开始实施“校舍补强计划”,对不具备抗御7级地震的校舍进行加固,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 后,日本政府迅速启动了面向45万所公立中小学的“五年补强计划”。

这些国家的防震思路非常清晰,学校是所有灾难的第一避难所,无论地震有多严峻,孩子们的校舍不能倒。一旦发生灾难,学校的功能不仅仅是保护孩子们的安全,更是立即成为人们避难的中心。

国外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提醒中国,加强校舍安全建设,必须走法制化道路。其实,中国的校舍安全政策并不是一片空白,从1986年发布的《中小 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开始,目前发布的有关校舍安全建设的政策和规定不下二十个。其中,汶川地震后,多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做好学校校舍抗震安全排查及有关 事项的通知》成为最具分量的一份指导性文件,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对各级各类学校校舍进行一次全面排查”。

在校舍安全问题上,每一次灾难发生,总是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相关的法律或政策保障问题。然而回过头来才发现,相关的政策并不是没有,也不是很 少,而是早早地搁在那里。在如此之多的政策框架内,为什么校舍安全事故无法根除?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除了政府投入不足、政策制定时对现状估计不足、对校 舍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认识不足、校舍安全的责任主体比较模糊之外,更为关键的是,相应的监管机制未能跟上。许多政策依然停留在“规范”和“呼吁”层面,虽 然对校舍安全指标给出了明确界定,但鲜有惩治性的监管措施。

在坚固的混凝土结构深处,把校舍建设成真正的第一避难所,同样意味着要赋予校舍一个特别的人文关怀维度。在牢固的建筑中间,流动着的是某种 暖人心扉的细节,这才是安全的全部真谛所在。在美国加州,校舍规划之初,就划定了存放求救哨、安全帽、应急水、耐火救生绳、逃生呼吸器等防震设备的特别区 域,以备紧急之需。教室墙壁和课桌外侧都增设了特殊的储藏装置,那里存放着花生、牛肉干之类的高能量食品。显然,这些人性化的细节设计,不仅给了孩子们紧 急求生的希望,还给了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淡定,因为“心中有数”,所以不再惧怕地震,这种可贵的从容恰恰是校舍安全在人文关怀维度上的微妙注脚。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作 者 刊播单位 刊播版面 把校舍真正建设成第一避难所 刘涛 编辑 中国教育报 A03版(新闻评论版) 首发日期 作品字数 参评项目 评论 张树伟 1701字 2013年04月26日 2013 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校舍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全球舆论的关注焦点。这是继2008年汶川地震后有关中国校舍坍塌问题的再次讨论。 灾难面前,给校舍一个完整的安全保障,既是对孩子们的生命之托,也是对国家形象的间接承诺。如何保障校舍安全,这不仅是法制和政策建设的构成内容,同时也 指向我们时代有关社会公共服务的观念转变问题。 这篇评论具有非常重要的观点价值和时代意义,在国内创造性地提出并诠释了把校舍建设成“第一避难所”这一长期被忽视的观念。这是国际上目前普遍推崇和品践行的一种公共服务观念,即“学校建设必须推行更高标准的安全指数和抗震要求,评一旦发生灾难,学校的功能不仅仅是保护孩子们的安全,更是立即成为人们避难的中介 心”。 作 在 评述逻辑上,这篇评论站在高位,角度独特,借助校舍安全来思考学校在公用服务领域的功能识别和重新定位问题。相关论述并非空泛呼吁,而是言之有物,句句到 位。在国内外资料的深度挖掘和纵横比较基础上,特别强调案例和细节的合理使用,既强化了论证的科学性,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可供借鉴的宏观设计和微观举措。 雅安地震大背景下,针对校舍问题所引发的舆论热点,作者快速出击,敏锐地发现了“把校舍真正建设成第一避难所”这一全新理念之于中国校舍安全尤其是社会安全的重要意义。 采编过程 纵向深度上,这篇评论追踪了1986年以来26部涉及校舍安全的法律和政策,梳理了近30年来的政策走向和话语演变特征,同时采访了抗震减灾专家周福霖院士、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专家张文礼教授等知名学者,确保评论观点和评述逻辑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横 向视野上,立足于美国、日本、智利等国家的制度设计和成功经验,作者电话采访了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公共政策研究专家 Karl Scholz教授 和《华盛顿邮报》记者Robert Costa,并且委托国外朋友实地采访了美国、日本和智力的二十多个校长、学生和普通公民,基于中国的现实语境提出了 许多可供借鉴的建设性行动策略。 在 国内,这篇评论系统介绍并阐释了“把校舍建设成第一避难所”这一“国际常识”,具有观念开拓意义。在雅安地震大事件背景下,由于观点本身新颖独到,这篇评 论引发了舆论的集体认同,成为应对校舍安全问题的集体共识,因而产生了普遍而深刻的社会效果。人民网、凤凰网、中新网等网络媒体纷纷转载,央视《东方时 空》、东方卫视《看东方》等节目特别强调了这一观点。 社会 评论写作的专业性得到了同行的普遍认可,暨南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效大学等专业教师将这篇评论作为评论写作的教学范本。经作者同意,评论拟入选北大果 出版社《新闻采写》教材。 鉴于这篇评论的观点价值和时代意义,尤其是学校功能定位上的观念启蒙意义,作为中国教育报专栏评论家,作者获得教育部中国教育报评选的“2013年度教育好声音”和“2013年度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