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泥泉1号大桥高墩施工方案 下载本文

2.2.2 地形地貌

小营盘大桥桥址位于中山山坡中部地段,横跨响水滩河与山间沟谷,地面标高介于376.2~522.9m之间,相对高差约146.7m,地形起伏较大。桥西岸。东岸地形坡度较陡,都为陡坡,所跨越沟谷较宽阔,沟底局部基岩出露。

桥址区地貌单元属中山山坡。 2.2.3 气象

本项目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春夏较长,秋冬较短,夏热冬凉,冰雪少见,光热水同期,温湿共季,无霜期长,雨季充沛等特点。

项目区年均气温17℃,年降雨量1100mm左右。常年主导风向及频率:C,NE(55,10),历年平均风速:0.9米/秒,年最多风向及频率:C,NE(55,10),冬季:室外风速0.9米/秒,夏季:室外风速1.0米/秒,年极大风速(定时):12米/秒,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9.0℃。历年平均降水量:1113.4mm,历年最大降水量:1621.6mm,历年最少降水量:678.7mm,最大日降水量:143.5mm,日平均温度≤5.0℃的天数:50.4天,最大积雪深度:17mm,冬季大气压力:969.1百帕,夏季大气压力:953.0百帕,最低气温出现日期:77.7.27,最热月、最冷月:热7月,冷1月。

2.2.4 水文地质

小营盘大桥位于思南县思塘镇响水滩河小营盘村之间。桥位在响水滩村跨越响水河,桥轴线与水流方向约成80°斜交,桥位上游河道长约20km,汇水面积约33km2。河流大桩号岸坡度较大,植被良好,以杂草、树木为主;小桩号岸相对平缓,大部分已被辟为耕地,晓得冲沟边缘及坎边植有少量树木。地表土为砂质粘土,河床床底以碎、卵石为主,河床宽度约40m,河面宽度约15m,水深约0.5m。桥位下游河道弯曲,约在3.5Km处汇入乌江,是乌江的支流之一。暴雨时,乌江水流有倒灌现象,但倒灌范围在1.5Km之内,不影响桥位。河流水源补给主要是地表径流和雨水。 2.2.5 工程地质

桥址位于侵蚀构造中低山区山坡中部地段,横跨响水滩河与山间沟谷,地形起伏较大。桥址区大兴端地形坡度较缓,第四系覆盖层较薄,局部基岩裸露;基岩地层倾向于坡向相反,坡体较稳定;思南端地形坡度较陡,基岩基本裸露,基岩地层倾向虽与坡向相同,由于岩层倾角较缓,坡体也较稳定。桥址区地层分布连续、稳定,地质构造简单,桥址区稳定好。 2.2.6 地质构造与地震

⑴地质构造

5

桥址区地质构造简单,构造运动形迹微弱,桥址区构造形迹主要表现为岩体节理、裂隙发育。

⑵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区内有关史料记载,桥址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2.2.7 设计风速

根据气象资料,桥址区多年平均风速为1.1m/s,按照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D60-2004)中全国各气象台的基本风速和基本风压值,思南县100年一遇10m高度10分钟基本风速值为24.4m/s,相应基本风压值为0.35KN/m2.

2.2 工程规模

2.2.1 结构设计简介

小营盘大桥主桥为四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桥梁起点桩号K141+961,终点桩号左幅K142+754.4,桥梁中心桩号左幅K142+353.2。

主桥采用四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主桥跨径80+2*150+80,长460m。小营盘大桥主桥5#、6#主墩上面70m采用双薄壁空心墩,单支空心墩外轮廓尺寸为8.0m×3.0m;下面采用整体箱型截面,外轮廓尺寸为8.0m×10.0m。

6

图2-1 小营盘大桥5#、6#墩横断面大样图

7

图2-2 小营盘大桥5#、6#墩结构大样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