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试题及答案
1、地面气象观测获取的资料必须具有 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2、观测程序的具体安排,台站可根据观测项目的多少和观测时的天气状况确定,但气压观测时间应尽量接近正点,全站的观测程序必须统一,并且尽量少变动 3、值班员每天 19时正点检查屏幕显示的采集器时钟,当与电台报时的北京时相差大于 30 秒时,在正点后按自动气象站操作手册规定的操作方法调整采集器的内部时钟。 4、场地应平整,保持有均匀草层(不长草的地区例外),草高不能超过20厘米。对草层的养护,不能对观测记录造成影响。场内不准种植作物。 5、为保持观测场地自然状态,场内铺设0.3-0.5米宽的小路(不用沥青铺面),只准在小路上行走。有积雪时,除小路上的积雪可以清除外,应保护场地积雪的自然状态。 6、各仪器设施东西排列成行,南北布设成列,相互间东西间隔不小于4米,南北间隔不小于3米,仪器距观测场边缘护栏不小于3米。 7、为取得全年完整的观测资料,在旧站址的观测记录应持续到12月31日,新站址的正式观测记录应从1月1日开始。 8、凡新旧两地水平距离超过2000米、或海拔高度差在100米以上、或地形环境有明显差异者,迁站时须在新旧站址同时进行对比观测。 9、对比观测项目为:气温(包括最高、最低)、湿度、风向、风速、深层地温(无深层地温观测任务的站不需进行)。 10、当人工观测改为自动观测或换用不同技术特性的仪器进行观测时,为了解取得的资料序列的非均一性,必须进行平行观测。当人工观测改为自动观测时,平行观测期限至少为2年。当换用不同技术特性的仪器时,平行观测期限至少不得少于3个月。 11、按云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和云底高度,将云分为三族,十属,二十九类。
12、积雨云常产生雷暴、阵雨(雪),或有雨(雪)旛下垂。有时产生飑或
1
降冰雹。云底偶有龙卷产生。
13、层积云除直接生成外,也可由高积云、层云、雨层云演变而来,或由积
云、积雨云扩展或平衍而成。 14、层云除直接生成外,也可由雾层缓慢抬升或由层积云演变而来。可降毛毛雨或米雪。
15、雨层云多数由高层云变成,有时也可由蔽光高积云、蔽光层积云演变而成。
16、高层云常由卷层云变厚或雨层云变薄而成。有时也可由蔽光高积云演变而成。
17、厚的卷层云易与薄的高层云相混。如日月轮廓分明,地物有影或有晕,
或有丝缕结构为卷层云;如只辨日、月位置,地物无影,也无晕,为高层云。 18、卷积云可由卷云、卷层云演变而成。有时高积云也可演变为卷积云。 19、云状记录按\云状分类表\中的简写字母记载。多种云状出现时,云量多的云状记在前面;云量相同时,记录先后次序自定;无云时,云状栏空白。 20、云量观测包括总云量、低云量。全天无云,总云量记0;天空完全为云
所遮蔽,记10;天空完全为云所遮蔽,但只要从云隙中可见青天,则记10-;天空有少许云,其量不到天空的十分之零点五时,总云量记 0 。低云量的观测方法,与总云量同。 21、云高指云底距测站的垂直距离,以米为单位,记录取整数,并在云高数
值前加记云状。 22、根据云状来估测云高,首先必须正确判定云状,同时可根据云体结构,云块大小、亮度、颜色、移动速度等情况,结合本地常见的云高范围进行估测。 23、各云属常见云底高度范围:积云600-2000m 层云 50-800m 层积
云 600-2500m
高积云 2500-4500m 卷云 4500-10000m
2
24、因吹雪、雾、轻雾使天空的云量、云状不能完全辨明时,总、低云量记
10,云状栏记该现象符号和可见的云状。虽有吹雪、雾的现象,但天空的云量、云状可完全辨明时,则按正常情况记录。 25、人工观测能见度,一般指有效水平能见度。即指四周视野中二分之一以
上的范围能看到的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 26、能见度观测记录以千米(km)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舍去,
不足0.1千米记 0.0 27、观测能见度必须选择在视野开阔,能看到所有目标物的固定地点作为能
见度的观测点。根据“能见”的最远目标物和“不能见”的最近目标物,从而判定当时的能见距离。 28、夜间观测能见度时,观测员应先在黑暗处停留5—15分钟,待眼睛适应
环境后进行观测。 29、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地面上的一些物理现象。它包括降水现象、
地面凝结现象、视程障碍现象、雷电现象和其它现象等 30、雨的直径为 ≥0.5mm 下降情况 雨滴可辩,下降如线,强度
变化较缓 ;毛毛雨直径为 <0.5mm 下降情况 稠密漂浮,雨滴难辩 31、雾是指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 32、根据雾的浓度可分为三个等级: 雾 浓雾 强浓雾。
33、飑是指突然发作的强风,持续时间短促。出现时瞬时风速突增,风向突
变,气象要素随之亦有剧烈变化,常伴随雷雨出现。 34、值班观测员应随时观测和记录出现在视区内的全部天气现象。夜间不守
班的气象站,对夜间出现的天气现象,应尽量判断记录。 35、不记起止时间的天气现象有:冰针、轻雾、露、霜、积雪、结冰、烟幕、
霾、尘卷风、闪电。飑只记开始时间 36、沙尘暴、雾、雪暴以及浮尘,吹雪,烟幕、霾现象出现,除按规定记录
外;当能见度小于1.0km时应加记最小能见度,并加方括号“[ ]”。 37、雷暴应从整体出发判别其系统,记录其起止时间和开始、终止方向,切
3
忌零乱记载。
38、雷暴起止时间的记法:两次闻雷时间相隔15分钟或以内,应连续记载;
如两次间隔时间超过15分钟,须另记起止时间。如仅闻雷一声,只记开始时间。 39、雷暴方向的记法:按八方位记载。若雷暴始终在一个方位,只记开始方
向;若雷暴经过天顶,要记天顶符号“Z”。 40、雷暴方向的记法:若起止方向之间达到180°或以上时,须按雷暴的行
径,在起止方向间加记一个中间方向;当起止方向不明或多方闻雷而不易判别系统时,则不记方向。 41、降雹时应测定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以毫米为单位,取整数。当最大冰
雹的最大直径大于10mm时,应同时测量冰雹的最大平均重量,记入纪要栏。 42、当本地范围内进行人工影响局部天气(包括人工降雨、防霜、防雹、消
雾等)作业时,应注明其作业时间、地点,记入纪要栏。 43、气压表应安装在温度少变、光线充足、既通风又无太大空气流动的气压
室内。安装后要稳定4个小时,方能观测使用。 44、仪器因摩擦等原因,自记迹线在作时间记号后,笔尖未能回到原来位置,
当记号前后两处读数气压≥0.3hPa ,温度≥0.3°C,相对湿度≥3% 时,称为跳跃式变化。 45、气压自记值应注意同实测值的比较,系统误差超过1.5hPa时,应调整仪器笔位。
46、百叶箱的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
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47、百叶箱要保持洁白,内外箱壁每月至少定期擦洗一次。在进行箱内清洗
之前,应将仪器全部放入备份百叶箱内;清洗完毕,待百叶箱干燥之后,再将仪器放回。但百叶箱内的自动站温、湿传感器不得移出箱外。 48、干、湿球温度表垂直悬挂在支架两侧的环内,球部向下,干球在东,湿
球在西,球部中心距地面1.5m高。湿球温度表球部包扎一条纱布,包卷
4
纱布的重叠部分不要超过球部圆周的1/4,纱布的下部浸到一个带盖的水杯内。杯口距湿球球部约3cm。
49、温度表读数动作要迅速,力求敏捷,不要对着温度表呼吸,尽量缩短停
留时间,并且勿使头、手和灯接近球部,以避免影响温度示度。 50、掌握好湿球溶冰时间是很重要的,当风速、湿度中常时,在观测前30
分钟左右进行;湿度很小,风速很大时,在观测前20分钟以内进行;湿度很大,风速很小时,要在观测前50分钟左右进行。 51、最高温度表和最低温度表每天20时观测一次,读数记入观测簿相应栏
中,观测后进行调整。编发天气报告或加密天气报告的气象站,在规定的时次进行补充观测,观测后也必须进行调整。 52、在每月的1—5日20时应读取最低温度表酒精柱的示度与干球温度表的
示度,用经器差订正后的干球温度值减去经器差订正后的最低温度表酒精柱值,并计算该5日的平均差值。若平均差值>0.5℃,应撤换最低温度表。 53、温度计记录值应与实测值相比较,系统误差超过1.0℃时,应及时调整仪器笔位。
54、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是由感应器、指示器、记录器组成的有线遥测仪器。 55、风感应器应安装在牢固的高杆或塔架上,并附设避雷装置。风速感应器(风杯中心)距地高度10-12m。 56、雨量器是观测降水量的仪器,我国采用直径为20cm正圆形承水器,承
水器包括承雨器和承雪器,每天08、20时分别量取前12小时降水量。 57、人工观测降水时,20时观测时和观测前无降水,而其后至20时正点之
间有降水;或20时观测时和观测前有降水,但降水恰在20时正点或正点之前终止。遇这两种情况时,应 20时正点补测一次降水量,记入当日20时降水量定时栏。 58、无降水时,自记纸可连续使用8-10天,用加注1.0mm水量的办法来抬
高笔位,以免每日迹线重叠。 59、有降水时,必须换纸。自记记录开始和终止的两端须做时间记号,若记
录开始或终止时有降水,则应用铅笔做时间记号。
5
60、雪深、雪压的观测地段,应选择在观测场附近平坦、开阔的地方。入冬
前,应将选定的地段平整好,清除杂草,并作上标志。 61、符合观测雪深的日子,每天在8时观测,每次观测须作三次测量,记入
观测簿相应栏中,并求其平均值。三次测量的地点,彼此相距应在10m以上 62、若规定观测时次未达到测定雪深的标准,之后因降雪而达到测定标准时,
则应在14时或20时补测一次;记录记在当日雪深栏,并在观测簿备注栏注明。 63、E601B型蒸发器由蒸发桶、水圈、溢流桶和测针等组成
64、冬季结冰期很短或偶尔结冰的地区,结冰时可停止观测大型蒸发,各该
日蒸发量栏记“B”;待某日结冰融化后,测出停测以来的蒸发总量,记在该日蒸发量栏内。 65、小型蒸发观测中,因降水或其它原因,致使蒸发量为负值时,记0.0。
蒸发器中的水量全部蒸发完时,按加入的原量值记录,并加“>”,如>20.0 66、上日照纸时,注意使纸上10时线对准筒口的白线,14时线对准筒底的
白线;纸上两个圆孔对准两个进光孔,压纸夹交叉处向上,将纸压紧,盖好筒盖。 67、换下的日照纸,应依照感光迹线的长短,在其下描划铅笔线。然后,将
日照纸放入足量的清水中浸漂3-5分钟拿出;待阴干后,再复验感光迹线与铅笔线是否一致。 68、地面和浅层地温的观测地段,设在观测场内南面平整出的裸地上,地段面积为2×4M2。地表疏松、平整、无草,并与观测场整个地面相平。 69、地面三支温度表须水平地安放在地段中央偏东的地面,按0cm、最低、
最高的顺序自北向南平行排列,感应部分向东,并使其位于南北向的一条直线上,表间相隔约5cm;感应部分及表身,一半埋入土中,一半露出地面 70、曲管地温表安装在地面最低温度表的西边约20cm处,按5、10、15、20cm
深度顺序由东向西排列,感应部分向北,表间相隔约10cm;表身与地面成45°夹角
6
71、地面和曲管地温表被水淹时,可照常观测,备注栏注明,若遇地温表漂
浮于水中,则记录从缺,备注栏注明。 72、在积雪较浅或积雪时间较短的地区,当积雪掩没曲管地温表时,可以把
雪拨开观测。备注栏注明 73、在观测中发现地面温度表损坏,可用地面最低温度表酒精柱读数代替。 74、在夏季高温的日子里,为防止地面最低温度表失效,应在早上温度上升
后观测一次地面最低,记入观测簿8时栏,随后将地面最低温度表收回,并使其感应部分向下,妥善立放室内或于阴蔽处。 75、铂电阻地面温度传感器被积雪埋住时仍按正常观测,但需在观测簿备注栏注明
76、自动气象站由硬件和系统软件组成,硬件包括传感器、采集器、通讯接
口、系统电源、计算机等,系统软件有采集软件和地面测报业务软件。 77、数据采集器是自动气象站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数据采样、数据处理、
数据存储及数据传输 78、采集器的电源能保证采集器至少七天正常工作,数据存储器至少能存储
三天观测数据 79、气温、湿度、气压、地温、辐射的采样速率为每分钟6次,风向、风速
的采样速率为每秒钟1次,降水量的采样速率为每分钟1次。 80、为了防雷、防鼠、防水和安装、维修方便,自动气象站的电缆应穿入电
缆管内,电缆管应安置在电缆沟内。 81、自动气象站的降水量可供编发天气报、加密天气报、加密雨量报、重要
天气报用。但定时降水量栏的正式记录为每日08、20时人工观测雨量筒的降水量。 82、自动气象站根据自动观测数据和人工录入的观测记录及月报表封面、封
底、纪要、备注等文字说明,由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进行加工整理,并形成统一的月观测数据文件 83、年报表应按规定的格式录入,经预审后于次年三月底以前编制完毕,报
送上级业务部门审核。
7
84、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的年极值出现两次或以上相同时,起止日期栏记出现次数。
85、霜、雪、积雪、结冰的初、终日期,从各月天气现象摘要栏或观测数据
文件的天气现象中挑取;在去年7月1日至本年6月30日的年度内,最早出现的日期即为上年度初日,最晚出现的日期即为上年度终日 86、站址在年内迁移,当气压感应部分拔海高度差在1.5m以上、100.0m以
内时,年报表中本站气压须 进行高度差订正 87、当某次记录不完全正确但基本可用时,按正常记录处理;当某次记录有
明显错误且无使用价值时,按缺测处理(记“-”)。 88、温度表水银柱发生中断时,一般按缺测处理。但若对记录质量影响不大
时,也可用温度表示度值减去空隙部分所占的度数求得。温度表酒精柱发生中断时,一律按缺测处理。 89、日照时数全天缺测时,若全日为阴雨天气,则日照时数日合计栏记0.0。
否则,该日日照时数按缺测处理。 90、一旬中,降水量、蒸发量、日照时数缺测两天或以下时, 按实有记录
作旬合计;缺测三天或以上时,该旬不作旬合计,按缺测处理。 91、自动气象站2分钟与10分钟平均风有缺测时,是否可以相互代替? 不
可以 92、若某时时极值出现异常,而影响日极值挑取时,则将该时时值作缺测处
理,如果能够判断该日极值不会出现在该时内,则该日日极值从其它正常时次记录中挑取;不能判断是否出现在该时内时,则改从已有的自动站时极值和人工观测或从自记纸中挑取的日极值挑取。 93、因厂家自动气象站采集软件对小时开始分钟的处理有偏差,有时极值出
现时间与对应时次矛盾,若极值出现时间出现在上一时次00分,则将极值出现时间改为上一时次01分。 94、降水现象停止后,仍有降水量,若能判断为传感器翻斗滞后,且滞后时
间不超过2小时,可将该量累加到降水停止的那分钟和小时时段内。 95、出现漏斗堵塞或固态降水随降随化,若自动站记录的降水量明显偏小或
滞后严重,则该时段的分钟和小时降水量按缺测处理。
8
96、若自动站记录的过程总量与人工雨量筒观测的量存在明显偏差时,如有
雨量自记记录,则该时段的小时降水量用雨量自记记录代替,分钟降水量缺测,如无雨量自记记录,则对应时段内的小时和分钟降水量缺测。 97、新《规范》去掉了原规范中对温度表超出刻度的处理,这是因为不允许
台站使用不在本站可能出现的温度范围的温度表。若确有此情况出现,可用外推法估计读数,并用该仪器检定证中的最高温度值的订正值进行订正。 98、云、能见度、天气现象观测时间不一致,定时观测中是否允许相互之间
不匹配? 不允许 99、由于降水现象影响能见度小于1.0千米,是否必须加记视程障碍现象?
不必 100、自动气象站正点数据缺测,优先考虑正点前后10分钟接近正点的记录
来代替。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