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谷(峰林)是一类,发育阶段是低层类型的依据。
强调地段分类从分析地貌切割和起伏入手,并不排斥根据其他标志和指标划分地段类型。
平原区→河谷和河间地→低层类型 2,地段分类实例:北京门头沟斋地区
? 河床 砾石滩 宽、窄 河床砾石滩 ? 阶地 滩田一级阶地 大、小河滩田一级阶地 ? 黄土二级阶地 大、小河二级阶地 ? 黄土三级阶地 大河三级阶地 ? 冲沟 大冲沟 黄土质、石渣质、砂
页岩 ? 小冲沟 黄土质、石渣质 ? 山脊 斜降山脊 ? 谷旁山脊 ? 剥蚀残丘 剥蚀残丘
3,平原地区地段分类问题
区分正负地貌(河谷和河间地两大类)、再考虑湿润状况、排水条件、表层沉积分相和土质特性等划分低层地段类型。 四、地方的分类 1,地方分类的标志
依据地段的结合情况(复区分布或彼此叠加的规律)
地方种、地方属、地方科、地方目、地方纲、地方门
2,地方分类的实例
中国科学院地理所《1:100万土地类型分类系统》
第二节 土地类型调查制图
一、类型调查制图的程序
1,室内准备 2,野外考察阶段 3,室内总结阶段
二、综合剖面法
综合剖面图水平比例尺一般不小于1:50000。
其具体作法有5个步骤: A,地形剖面;
B,表示出基岩、土质、土壤和植被; C,个体土地类型;
D,气候特征(降水量和气温); E,有等高线的平面图;
三、地形图专门内容的判读
1,地形面要素(地貌面) 2,地形线要素 3,地形点要素 4,地形点要素的判读
5,地形要素判读与土地单位界定
四、遥感影象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第三节 土地结构 一、土地结构的概念
1,概念:土地各自然属性以及各种土地之间的相互关系。 2,土地结构包括:
土地要素组成结构、
土地演替结构、 土地空间组合结构、 土地单位内部结构。
二、土地要素结构
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土地分类和各类土地综合特征的影响。
一般采用地理相关分析法来做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分析。(通过主导因素法来贯彻地理相关分析法:寻找土地形成和分异的主导因素) 三、土地演替结构
是指土地演替过程中不同阶段之间的相互关系。
按照土地演替的顺序,再现土地演替过程,这就是土地演替结构分析。 顺向演替和逆向演替(贵州荒山:草地与林地之争;林地中针叶林与阔叶林之争)
四、土地空间组合结构
土地类型在一定区域内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组合形式。即“土地类型质和量的对比关系”。
质:类型(显域性与隐域性土地类型); 量:面积(绝对与相对面积)。
土地空间组合结构是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重要依据。其包括两种结构:
1,垂直组合结构:对确定大农业产业结构有决定性影响;
2,水平组合结构:土地类型分布组合图式(区划)和土地类型统计。
3,土地类型质和量对比关系的统计分析
(1)多度:表示某种土地在区域内的相对个体数。是合理配置适宜于该土地类型的利用方式的依据。
(2)频度:表示某种土地类型在区域内出现的频率。表示分布均匀程度,也是合理配置适宜于该土地类型的利用方式的依据。
(3)面积比:表示某种土地的面积在区域土地总面积中所占比重。是决定是否在该种土地上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和确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依据。 (4)重要值:多度与面积比的综合表示。是确定区域土地利用专业化方向的重要依据。
(5)复杂度:表示一定区域内土地类型在高一级区域内的相对复杂程度或多样化程度。是确定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多样化的重要指标。
(6)区位指数:表示区域内某种土地的区际意义。也是确定区域土地利用专门化和配置商品生产基地的依据。 五、土地类型系列制图与土地单位内部结构
由于土地单位有不同尺度,土地结构是多级的:大结构、中结构和小结构。
要揭示某一级土地单位的内部结构,必须利用更大比例尺的土地类型制
图。
大比例尺图是小比例尺图的解剖深化,可以揭示制图单元的内部结构。 地方 ——地段 ——地块
(比例尺由小到大:1:25万—1:100万;1:1万—1:10万;》1:1
万)
六、土地结构研究的应用
1,土地结构与自然区划
自下而上的自然区划。
2,土地结构与大农业生产布局
区域大农业生产构成方向和农业专门化方向,与区域的水热条件及土地结构有密切关系。
区域大农业构成方向首先决定于自然区域的水热条件(决定栽培作物组合、家禽种类组合、灌溉农业的方向和可能性等)。每种土地类型都有最适合的土地利用方式和耕作制度。
水热条件和土地结构是农业专门化的两个重要条件。
3,土地结构与土地生态设计